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两者与喉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T-1和VEGF-C蛋白和mRNA的表达,5’-核苷酸酶染色法(5’-Nase)计数淋巴管密度(LVD),CD34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淋巴结转移组ET-1、VEGF-C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5),二者均显著高于良性喉组织(P<0.01)。喉癌组织中ET-1蛋白表达与瘤内和瘤周LVD、MVD、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TNM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C蛋白表达与瘤内和瘤周LVD、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MVD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ET-1和VEGF-C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正相关(r=0.456,P=0.001)。生存分析显示ET-1蛋白阳性表达与生存率无关(P>0.05),ET-1+/VEGF-C+、VEGF-C蛋白阳性表达与生存率负相关(P<0.05),其中ET-1+/VEGF-C+阳性表达更具有显著高危死亡率(P=0.000)。Cox回归模型显示ET-1+/VEGF-C+可以独立影响预后(P<0.05)。结论:ET-1和VEGF-C均能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血管生成。在喉癌组织中ET-1过表达可能通过诱导VEGF-C表达上调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联合检测ET-1及VEGF-C的表达可成为判断喉癌预后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结构、功能以及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检索中国数字图书馆、维普及Medline数据库,以"VEGF-C、喉癌"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09-09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中文76篇,英文121篇.纳入标准:1)VEGF-C的结构、功能的研究.2)VEGF-C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根据纳入标准,最后纳入分析24篇文献.结果:VEGF-C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它与VEGF-A高度同源,主要作用是与相应的VEGF-R3结合介导淋巴管的增生,包括管径的增加和数量的增加.VEGF-C可选择性的表达于喉癌细胞,并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T分期无关.结论:关于VEGF-C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在促进喉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以及VEGF-C抑制剂等还需进一步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给喉癌的诊断、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R-3和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乳腺癌中的VEGFR-3和VEGF-C的表达.结果:75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R-3和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39/75)、74.7%(56/75);乳腺癌组织中VEGFR-3和VEGF-C阳性表达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和VEGF-C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微淋巴管计数在VEGFR-3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R-3和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VEGF-C、VEGFR-3、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LVD)及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肝细胞癌组织标本6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20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析其中VEGF-C及VEGFR-3 mRNA 的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MVD及LVD,并分析四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VEGF-C、VEGFR-3 mRNA表达、MVD及LVD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表达、MVD及LVD均呈正相关(P<0.01),VEGF-C及VEGFR-3表达与肝癌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形成及淋巴转移相关(P<0.01),MVD与肝癌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形成相关(P<0.01),LVD与淋巴转移相关(P<0.01)。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表达增多,可能通过参与血管、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5.
117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VEGF-C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117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7例乳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病理特征和癌组织蜡块,构建乳腺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和VEGF-C 的表达. 结果: 117 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C表达分别为 55.8%、58.1%,且二者呈正相关(r=0.356,P<0.001).COX-2 和VEGF-C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有否复发呈正相关,与肿块大小,PR,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无关.COX-2的表达还与ER、Her-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OX-2和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检测两者对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EGF-C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10例正常乳腺组织、30例乳腺良性肿瘤及60例乳腺恶性肿瘤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及半定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VEGF-C的表达。结果在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46.7%,明显高于正常乳腺(10.0%)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13.3%)(P<0.01);乳腺癌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为48.2%,明显高于乳腺叶状囊肉瘤(25.0%)(P<0.0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55.0%)明显高于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30.0%)(P<0.01)。结论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可作为乳腺癌转移、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COX-2和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X-2和VEGF-C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两者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从1999年~200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乳腺癌患者组织蜡块共117例,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和VEGF-C的表达,分析COX-2和VEGF-C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两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7例乳腺癌组织中与周围组织相比COX-2、VEGF-C均有表达增高,分别为55.8%、58.1%,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356,P<0.001).COX-2和VEGF-C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有否复发呈正相关.COX-2的表达还与ER(r=0.224.P=0.015)、Her-2表达(r=0.254,P=0.006)呈正相关.所有患者手术后随访时间为4~70个月,COX-2、VEGF-C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C均呈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两者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c-Jun氮末端激酶(JN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胃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胃组织JNK和VEGF-C的表达.结果:JNK在41例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8.0%,在10例正常胃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3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在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0.5%,在正常胃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NK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相关,P值均<0.05.VEGF-C与胃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胃癌早晚分期相关,P值均<0.05.JNK和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r=0.457,P<0.01.结论:JNK可以用来评价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大小,VEGF-C表达可评估胃癌组织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联合检测胃癌组织中JNK和VEGF-C的表达可作为其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VEGF-C和VEGF-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VEGFC、VEGF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2例乳腺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以及LYVE1的表达情况。结果:11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为83.0%,VEGFD阳性率为75.9%。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767,P<0.001)。VEGFC阳性指数在淋巴结转移组(60.54±16.73)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3.56±15.64)(P<0.05)。VEGFD阳性指数在淋巴结转移组(60.42±16.26)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1.82±15.93)(P<0.05)。随着癌细胞VEGFC和VEGFD表达强度增强,LYVE1阳性淋巴管数也随之增加,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LYVE1阳性淋巴管均呈一定相关性,(前者r=0.864,P<0.001;后者r=0.870,P<0.001)。乳腺癌中LYVE1阳性淋巴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13.72±7.74)明显高于未转移组(7.69±5.85)。结论:VEGFC及VEGFD在人乳腺癌组织呈高水平表达,表达强度与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密度(LMV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对50例大肠癌组织、正常肠组织分别采用5′-Nase-酶组织化学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测定LMVD和VEGF-C。[结果]VEGF-C阳性组中的LMVD高于阴性组(11.86±2.42VS.7.82±2.69,P〈0.01),大肠癌LMVD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大肠癌LMVD与VEGF-C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相关(P〈0.01)。[结论]VEGF-C的过表达可促进淋巴管生成,导致LMVD的升高,进而促进大肠癌淋巴转移,LMVD与VEGF-C可作为大肠癌淋巴转移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内LYVE-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情况,为喉鳞状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的判定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病理学方法检测LYVE-1的表达并计数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RT-PCR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中VEGF-C的表达,使用统计学方法对LVD和VEGF-C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喉癌组织内存在LYVE-1(+)的管腔样结构,LYVE-1在喉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VEGF-C mRNA的平均水平与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组织比正常组织高4-5倍,而且喉癌组织内VEGF-C表达与LVD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瘤组织中存在淋巴管;VEGF-C mRNA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要比正常对照组织高,且VEGF-C mRNA的高表达可能会通过促进瘤内淋巴管的增生来促进喉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与微淋巴管密度(microvessel vessd density,MLVD)、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关系,阐明癌周淋巴管增生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30例胰腺癌组织中VEGF-C、VEGF- 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VEGFR-3)(MLVD)以及CD34(MVD)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VEGF-A、VEGF-C、VEGF-D mRNA在30例胰腺癌新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C、VEGF-D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3%(22/30)和57%(17/30),肿瘤周边部位显著高于肿瘤中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表达与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以及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在VEGF-C蛋白阳性组,MVD高于阴性组, P=0.047 2,MLVD亦高于阴性组,P<0.01,淋巴结转移增多,P=0.031 8;VEGF- D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MVD无变化, P=0.07,MLVD高于阴性组, P<0.01,淋巴结转移增加,P=0.017 9.结论: VEGF-C参与胰腺癌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调控,VEGF-D只参与淋巴管生成的调控.VEGF-C和VEGF-D诱导胰腺癌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组织VEGF-C和VEGFR-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其和淋巴管密度(LVD)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55例NPC患者放疗前活检组织石蜡标本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L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NPC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61.5%)低于淋巴结转移组(89.7%),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R-3阳性率(73.0%)低于淋巴结转移组(89.7%),P=0.011;无淋巴结转移组LVD(15.2±5.2)低于淋巴结转移组(19.3±6.6),P=0.013。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1;而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LVD与年龄、性别和原发肿瘤T分期无关,P>0.05。VEGF-C和VEG-FR-3均与LV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1和0.467,P值均为0.000。结论:VEGF-C可促进淋巴管生成和NPC颈淋巴结转移。针对VEGF-C/VEGFR-3信号传导系统的抗淋巴管生成的治疗,有望成为抗NPC淋巴结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ilm's tumor gene,WT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石蜡标本中WT1、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与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相比,WT1和VEGF-C阳性表达率都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9.818,P〈0.01;X^2=7.061,P〈0.01)。WT1阳性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分级及FIGO分期相关(P〈0.05),与病理类型呈极显著相关(P〈0.001),而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VEGF-C阳性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FIGO分期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极显著相关(P〈0.001),与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无关(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WT1和VEGF—C阳性表达呈正相关(γ=0.342,P〈0.05)。结论:WT1在不同亚型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不同。WT1异常高表达可能是诊断卵巢癌的分子标志物。WT1和VEGF—C在卵巢痛的浸润转移中起促进作用,两者其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VEGF、VEGF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flt-1和KD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及VEGFR在45例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结果45例卵巢癌中VEGF、flt-1和K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68.9%,88.9%。Ⅲ~Ⅳ期卵巢癌中VEGF强阳性表达率93.5%(29/31)高于Ⅰ~Ⅱ期卵巢癌35.7%(5/14)(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VEGF强阳性表达率69.2%(9/13)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27.8%(5/18)(P<0.05)。随着卵巢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腹水量及残瘤组织的增加,VEGF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而不同组织类型卵巢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GF与卵巢癌发展有关,能促进肿瘤生长、局部侵袭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组织COX-2和VEGF及KDR蛋白表达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COX-2、VEGF和KD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1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COX-2、VEGF和KDR蛋白进行检测.结果:11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COX-2、VEGF和KDR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7.32%、66.07%和52.68%,三者表达具有协同性.Ⅱ+Ⅲ+Ⅳ期子宫内膜癌组织COX-2、VEGF和KDR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88%和72%,高于Ⅰ期41.38%、59.77%和47.13%,P<0.05.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COX-2和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100%,高于中分化61.11%和69.44%以及高分化的29.69%和57.81%,P<0.05.肌层浸润>1/2子宫内膜癌组织COX-2、VEGF和KDR蛋白表达阳性率62.5%、96.88%和84.38%,高于肌层浸润≤1/2者41.25%、53.75%和40%,P<0.05.结论:COX-2、VEGF和KD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织中的表达水平均较高且具有协同性.COX-2、VEGF及KDR是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其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OX-2、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计数资料的分析运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OX-2 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74.2%(52/70)比30.0%(9/30),χ2=17.31,P=0.00],COX-2 蛋白阳性率也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72.8%(51/70)比23.3% (7/30),χ2=21.14,P=0.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O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54,P=0.00;χ2=6.36,P=0.01),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 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71.4%(50/70)比33.3% (10/30),χ2 =12.70,P=0.00],其VEGF蛋白阳性率也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65.7%(46/70)比26.7%(8/30),χ2 =12.89,P=0.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 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33,P=0.00),与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而VEGF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OX-2 mRNA表达与VEGF mRNA表达之间以及COX-2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64,P=0.00;r=0.44,P=0.00).结论 COX-2和VEGF的mRNA及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均上调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因此,COX-2、VEGF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淋巴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乳腺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及其癌周组织中淋巴VEGF-C及其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6 %,在癌周组织中为54.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阳性的脉管数在乳腺癌组织中为7.896±5.565,癌周组织中为10.306±6.5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与VEGF-C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66,P<0.05)。VEGF-C在乳腺癌微转移阳性组为87.5 %,在阴性组为71.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在淋巴转移阳性组为12.484±6.505,阴性组为8.471±6.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EGF-C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组织肿瘤细胞中,而VEGFR3则表达于乳腺癌间质和癌周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C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受体在癌周组织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的微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