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和血清中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 TP)表达与病理及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结直肠癌标本、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及18例结直肠良性病变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测定TP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TP水平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TP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良性病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TP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直肠癌组血清TP水平较健康组为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A-B期和DukesC-D期患者之间血清TP水平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P水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Dukes分期较晚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瘤组织中TP表达的阳性率高;血清胸苷磷酸化酶的水平与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表达水平越高;胸苷磷酸化酶在组织中的表达与其血清的水平呈正相关性,血清胸苷磷酸化酶的水平可以反应其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酸磷酸化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iao JX  Sun H  Yang J  Li CL  Han M  Li R 《癌症》2004,23(3):303-305
背景与目的:血管生成已被公认是与肿瘤的生长和侵袭有关,近年研究表明胸苷酸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不仅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而且可增强5-氟尿嘧啶前药的化疗敏感性,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研究检测TP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行根治术且随访满5年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库存组织标本为材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TP表达水平。结果:TP表达主要见于肿瘤细胞胞浆之中,TP阳性表达患者40例,占57.14%。TP在不同Dukes’分期和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7和P=0.002)。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提示,TP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33.33%,而TP阴性表达者则为73.33%(P=0.000),结果提示TP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较阴性表达者差。结论:TP表达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董秋美  何友兼  郑伟华  侯景辉 《肿瘤》2007,27(11):907-909,919
目的:探讨了胸苷酸合成酶(T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S的表达,按TS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用Kaplan-Meier法分析TS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在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S表达从15%~95%不等,平均(49.79±25.05)%。TS的表达随Dukes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145)。早期(Dukes A~B)结直肠癌的预后明显优于晚期结直肠癌(Dukes C、D),P<0.0001。TS低表达者预后优于高表达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A19-9水平正常者预后较好,CEA、CA19-9升高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显示Dukes分期、TS表达状况、CEA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治疗前Dukes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TS的表达状况、CEA也是影响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近年来关于胸苷磷酸化酶(T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方法:应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及万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胸苷磷酸化酶和结直肠癌为关键词,检索2005-01-2011-06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TP在结直肠癌及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促血管新生、抗细胞凋亡等生物学作用.2)TP与5-氟尿嘧啶(5-FU)前体类药物靶向治疗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29篇.结果:TP对于结直肠癌的影响是双重性的,其在肿瘤血管新生、转移、复发以及抗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高表达TP的患者往往预后不良.另外,TP又在5-FU前体药物的化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增加TP的表达很可能可以增强5-FU前体药物的化疗效果.结论:T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 TP)是嘧啶核苷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目前认为TP与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PD-ECGF)具有同源性, 其诱导血管形成和抗凋亡的作用与结直肠癌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同时TP也是使5'-脱氧氟尿苷(5'-deoxy-5-fluorouridine, 5'-DFUR)等(5-fluorouracil, 5-FU)前体药物转化为5-FU的关键酶, 其活性与结直肠癌细胞对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敏感性及靶向治疗密切相关。因TP在肿瘤的生长、转移、治疗和预后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阐明其表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年T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新生及与激活5'-DFUR发挥细胞毒作用、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化学治疗在胃癌治疗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肿瘤组织中某些基因表达的水平来选择化疗药物已成为今后化疗的方向。胸苷酸合成酶(TS)、胸苷磷酸化酶(TP)是氟尿嘧啶(5-FU)体内的关键代谢酶,其表达水平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接受5-FU化疗后的预后。本研究探讨胃癌组织中TS、TP 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51例胃腺癌组织TS、TP mRNA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TS、TP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0.94和21.20,TS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T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总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无瘤生存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S、TP mRNA表达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TS、TP mRNA表达水平对接受5-FU为基础治疗方案的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4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P的表达,并探讨与临床病理因素、术后辅助化疗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TP表达阳性率为47.1%。TP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94个月,TP阴性表达患者为34.43个月,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2)。TP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发病部位、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因素以及与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辅助化疗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P表达与胃癌患者长期生存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可能成为预测胃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肠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5-Fu是治疗胃肠肿瘤最基本的化疗药物之一,胸苷酸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是5-Fu在体内转化为具有抗癌活性的关键性靶酶,近来研究发现TP不仅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而且有助于预测肿瘤患者对5-Fu的化疗毒性和敏感性,TP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胃肠肿瘤的恶性度高低,现将TP与胃肠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胸苷磷酸化酶在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胸苷磷酸化酶 (TP)在不同种类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TP与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2 5 1例癌组织和相对应的 92例正常组织TP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表达。癌组织包括 :胃癌 4 8例 ,大肠癌 5 3例 ,乳腺癌 4 7例 ,宫颈癌 5 6例 ,肺癌 4 7例 ;正常组织包括 :胃 2 5例 ,大肠 2 5例 ,宫颈 17例 ,肺 2 5例。分析癌组织和正常组织TP表达差异 ,及癌组织TP表达与癌组织MVD的关系。结果 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和肺癌的T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 4 .6 %、6 7.9%、80 .9%、82 .1%和 6 3.8%。癌组织的TP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0 0 0 )。癌组织TP表达与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的MVD值关系密切 (P <0 .0 0 1)。结论 TP在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和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 ,并对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血管生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的基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198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癌组织标本进行TYMP基因rs11479分型及TYMP基因表达测定。Rs11479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的TYMP mRNA表达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 TYMP基因rs11479位点在CRC患者中的突变频率为:CC型126例(63.64%),CT型61例(30.81%),TT型11例(5.5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323)。在预后比较上,将CT型和TT型患者合并,单变量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型的CC型患者无复发生存(DFS)显著低于携带突变基因的CT型和TT型患者(P=0.002)。经多变量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C基因型患者的预后影响意义依然存在(P=0.012)。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突变的CT或TT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癌组织中TYMP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P=0.019)。[结论]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TYMP基因rs11479位点可能通过影响TYMP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使更多的卡培他滨代谢为5-Fu进而使CRC患者从卡培他滨的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基因多态性对R0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R0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235例。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癌组织标本分别进行TYMP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及TYMP基因表达测定,并对纳入研究患者的疗效进行关联性分析。  结果  TYMP基因5633C > T位点在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CC型149例(63.40%),CT型73例(31.06%),TT型13例(5.54%),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单变量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等位基因的CT/TT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5.9和4.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经过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对OS有独立的影响(HR=0.67,P=0.015)。另外,进一步在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突变的CT/TT型患者癌组织中TYMP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CC型患者(P=0.019)。  结论  TYMP基因5633C > T位点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使CRC患者从卡培他滨的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对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反应率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原因在于肿瘤内氟尿嘧啶类药物代谢酶[1,2],胸苷磷酸化酶(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水平的差异;本文探讨TP和DPD在大肠癌的表达和定位。方法:21对正常大肠粘膜及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临床病理指标相结合。结果:21对结直肠癌标本中,肿瘤组织与正常大肠粘膜的平均TP含量分别为(60.25±36.18)U/mg和(22.37±13.69)U/mg(P<0.01)。肿瘤与正常大肠粘膜内平均DPD分别为(12.75±5.86)U/mg和(14.02±7.48)U/m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P与DPD既可出现在肿瘤细胞内,也广泛存在于癌周免疫反应及炎细胞内。TP、DPD表达与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关系。结论:正常大肠粘膜及癌组织中TP与DPD含量的个体间差异是临床氟尿嘧啶类药物有效性及毒副反应差别的理论依据。检测TP表达可用于5-FU前体药物敏感性的预测,检测DPD表达可作为氟尿嘧啶类药物敏感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中胸苷酸磷酸化酶(TP)活性与XELOX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64例采用XELOX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P酶活性不同分为TP高酶活性组(32例)和TP低酶活性组(32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以及术后5年生存期.结果 TP高酶活性组患者化疗后病灶减小程度高于TP低酶活性组,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低于TP低酶活性组,同时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亦高于TP低酶活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直肠癌中胸苷酸磷酸化酶活性越高,XELOX化疗敏感性越高,化疗效果越好,预后相对优于TP酶活性低者.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5’-脱氧氟尿苷(5’-DFUR)和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LS174T转染胸苷磷酸化酶(TP)基因前后抗癌效应的变化.方法 构建包含T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LS174T.传代5代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TP基因前后HT29和LS174T细胞中TP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中TP mRNA的表达水平,四唑氮化合物法检测5’-DFUR和5-Fu对转染TP基因前后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HT29和LS174T在细胞转染TP基因前后转化5'-DFUR为5-Fu的水平.结果 转染TP基因的HT29和LS174T细胞传代5代后,转染效率稳定在约95.0%.转染TP基因的HT29和LS174T细胞中TP表达阳性,而野生型细胞和仅转染病毒载体细胞中TP表达阴性;Westem blot结果显示,HT29和LS174T细胞中TP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RT-PCR结果显示,转染TP基因的HT29和LS174T细胞中TP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8.45 ±0.15和2 615.02±253.97,与野生型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 '-DFUR对转染TP基因的HT29-TP细胞和野生型细胞的IC50分别为(14.33±0.74) μmol/L和(707.66±5.66) μmol/L(P <0.05);对转染TP基因的LS174T-TP细胞和野生型细胞的IC50分别为(0.59±0.11)μmol/L和(239.20 ±21.83) μmol/L(P<0.05).5-Fu对转染TP基因的HT29-TP细胞和野生型细胞的IC5o分别为(5.42±0.75) μmol/L和(14.19 ±0.97) μmol/L(P <0.05);对转染TP基因的LS 174T-TP细胞和野生型细胞的IC50分别为(4.41±0.96) μmol/L和(16.42±2.12) μmol/L(P<0.05).转染TP基因后的HT29和LS174T细胞培养基中,则检出大量转化的5-Fu,较转染前分别增加了12.2 ~23.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细胞裂解液中也检出有少量5-Fu,但其水平仅相当于培养基中的0.9% ~4.2%.结论 以慢病毒为载体将TP基因转染至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LS714T,能得到转染效率高和稳定传代的细胞株,并且2株细胞的TP蛋白和T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转染后在培养基中转化的5-Fu水平明显增高,使5-Fu和5’-DFUR对HT29和LS714T细胞的抗癌作用明显增强,但5’-DFUR增强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病人胸苷磷酸化酶(TP/PD-ECGF)表达与内膜癌血管生成、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子宫内膜腺癌石蜡标本48例,其中Ⅰ期36例、Ⅱ期8例、Ⅲ期4例(HGO分期),绝经者28例。不典型增生石蜡标本22例,正常内膜石蜡标本15例。用TP/PD-ECGF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组织内的TP表达,用CD(34)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组织内微血管,然后分析内膜癌TP表达与微血管计数(MVD)以及TP表达和MVD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宫颈浸润、淋巴结转移)、与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内膜组80%病例TP在腺体细胞表达,而不典型增生组及内膜腺癌组TP以基质及基质和腺体同时表达为主(分别为91%、78.2%),正常组与不典型增生组及内膜腺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不典型增生组与内膜癌组比较,TP表达无显著差异(P>0.1)。不典型增生组MVD(平均为32.7),较正常的内膜组MVD(平均为27.1)高(P<0.01),但明显较内膜腺癌组MVD(平均为78.9)低(P<0.001),子宫内膜癌TP基质+癌染色组MVD(平均值79.1)低于基质染色组MVD(平均值86.2,P<0.05),但明显高于癌细胞染色组MVD(平均值60.5 P=0.005)。子宫内膜腺癌TP表达及MVD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基质TP染色及高MVD的病人无病生存期短。结论:子宫内膜癌T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与MVD及预后有关。TP在内膜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TP和MVD一样能预测内膜癌病人的预后。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P可能与内膜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病人胸苷磷酸化酶(TP/PD-ECGF)表达与内膜癌血管生成、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子宫内膜腺癌石蜡标本48例,其中I期36例、Ⅱ期8例、Ⅲ期4例(FIGO分期),绝经者28例。不典型增生石蜡标本22例,正常内膜石蜡标本15例。用TP/PD-ECGF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组织内的TP表达,用CD34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组织内微血管,然后分析内膜癌TP表达与微血管计数(MVD)以及TP表达和MVD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宫颈浸润、淋巴结转移)、与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内膜组80%病例TP在腺体细胞表达,而不典型增生组及内膜腺癌组TP以基质及基质和腺体同时表达为主(分别为91%、78.2%),正常组与不典型增生组及内膜腺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不典型增生组与内膜癌组比较,TP表达无显著差异(P>0.1)。不典型增生组MVD(平均为32.7),较正常的内膜组MVD(平均为27.1)高(P<0.01),但明显较内膜腺癌组MVD(平均为78.9)低(P<0.001),子宫内膜癌TP基质+癌染色组MVD(平均值79.1)低于基质染色组MVD(平均值86.2,P<0.05),但明显高于癌细胞染色组MVD(平均值60.5P=0.005)。子宫内膜腺癌TP表达及MVD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基质TP染色及高MVD的病人无病生存期短。结论:子宫内膜癌T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与MVD及预后有关。TP在内膜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TP和MVD一样能预测内膜癌病人的预后。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P可能与内膜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TP/DPD酶在结直肠癌的表达与XELOX化疗方案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原发灶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二氢吡啶脱氢酶(DPD)表达与XELOX(希罗达+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行姑息性手术42例,采用EL ISA方法检测原发灶TP、DPD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XELOX化疗的客观有效率、总生存状况和毒副作用的关系。结果TP/DPD高比值患者的化疗客观反应率高,总生存期延长,而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结论对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通过检测原发肿瘤的TP/DPD表达,将有助于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TP/DPD高比值患者行XELOX方案化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体外细胞培养是指将活体细胞从体内取出,放在类似于体内环境的体外环境中,让其生长繁殖的方法。从1907年实验胚胎学家R Harrison较完善地建立了体外活体组织的培养体系开始到现在细胞培养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建立“培养物银行”。从各类细胞系、培养  相似文献   

20.
胸苷磷酸化酶是一种血管生长因子,与肿瘤血管生长密切相关.近年来,在促进肿瘤生长、预测肿瘤患者生存期及化疗效果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胸苷磷酸化酶通过增加肿瘤基质中的微血管密度,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患者的肿瘤切除标本中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程度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反相关.希罗达的广泛使用证实胸苷磷酸化酶能增加5-氟脲嘧啶类化疗药物的抗肿瘤疗效.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