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2015年云南省中缅边境一起登革热暴发查明病因,对流行的登革病毒(DENV)进行分子特征分析,为疾病防控提供病原学证据。方法 采用半巢式RT-PCR方法检测2015年7月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DENV NS1抗原阳性血清中的DENV特异核酸(CprM基因),对阳性标本用DENV E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并将PCR产物送测序,经拼接剪切后的序列在NCBI网站进行BLAST比对,在Megalign中计算核苷酸相似性;在GenBank中选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度的DENV E基因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在Mega 5.05 软件中采用邻接(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对25份中国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本地病例和14份缅甸输入病例DENV NS1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DENV特异核酸检测,共有21份本地和10份缅甸输入病例标本为DENV-1阳性,其余8份为DENV阴性。测序得到13株(8株来源于本地病例,5株来源于输入病例)1 485 bp的E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为100%,12株(9株来源于本地病例和3株来源于输入病例)406 bp的CprM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为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3株E基因序列均属于DENV-1的基因Ⅰ型,位于独立的进化分支。结论 本次登革热暴发由DENV-1的基因Ⅰ型引起,该病毒与相邻缅甸区域流行的DENV进化关系最近,当地需加强对登革热防控的综合措施,以防止登革热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根据2019年珠海市登革病毒(DENV)的流行病学数据统计分析、DENV包膜蛋白(E)基因序列测定、登革抗体水平回顾分析及蚊媒密度监测,分析珠海市登革病毒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登革热流行病学资料开展统计学分析;采集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的血清标本,提取RNA,用RT - PCR方法检测,阳性标本针对E基因测序分型,构建进化树分析样品来源;采集2017—2019年珠海市200份/年的健康人群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IgG检测;开展珠海市2019年蚊媒监测。结果 珠海2019年DENV流行的血清型主要为DENV - 1型,全部属于基因Ⅰ亚型,并分布在3个不同的分支上,分别与2017年越南、2015年柬埔寨,2014年马来西亚、新加坡,2014、2012年斯里兰卡等流行株高度同源;少数感染DENV - 2与DENV - 3病例均为输入病例,核酸序列与分别输入国的流行株序列高度同源;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逐年提高(2017年的1.5%到2019年12%);2019年全市BI指数月平均值处在1.4~3.6之间。结论 目前珠海市登革病毒流行方式属于输入性引起的本地暴发流行,鉴于珠海登革疫情预警机制和蚊媒密度监测等工作推断,我市未来几年大范围暴发本地登革热疫情几率不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深圳口岸首例入境人员HIV-1亚型毒株全长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特征。方法以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HIV确证实验室确证的1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提取病毒RNA,利用逆转录巢式RT-PCR技术,分两段扩增病毒近似全长基因序列,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全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获得了8 831 bp长度的近全长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HIV-1 CRF01_AE亚型参考株成簇,Bootstrap值为100%,通过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的HIV-1 CRF01_AE亚型毒株比较,该毒株与泰国流行毒株的关系最近。结论该毒株是由境外传入的,应对入境人员HIV感染毒株的来源和变异进行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莞市2014—2019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和血清型Ⅰ型登革病毒(DENV-1)基因型及E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4—2019年东莞市各镇街医院上送的经临床诊断为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共962份,其中的729份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登革IgM抗体检测,全部962份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进行检测,核酸阳性样本中的血清型Ⅰ型样本用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其E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2014—2019年东莞市登革热7—11月为流行期,9—10月为发病高峰。检出IgM抗体阳性样本261份,阳性率35.90%。962份急性期血清中登革病毒核酸阳性362份,阳性率37.6%,其中DENV-1阳性311份,占85.9%。分离获得35株DENV-1毒株,E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5株DENV-1分离株间核苷酸相似度为89.8%~100.0%,分属基因Ⅰ型、Ⅱ型和Ⅴ型,分别为29、1和5株。所有35株分离株与广州、浙江等地及越南、菲律宾、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当年或往年流行株同源性较高。结论2014—2019年东莞市流行的DENV-1优势型别为基因Ⅰ型。流行方式可能为广州等周边城市及东南亚国家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流行。须警惕基因Ⅴ型DENV-1输入引起登革热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1-2015年广州市登革病毒2型(DENV2)的流行情况;通过对分离DENV2 E基因的进化树和分子钟分析,掌握毒株的进化情况和趋势。方法 将登革热确诊病例的血清用荧光PCR进行检测,DENV阳性血清用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毒株的E基因序列,利用Mega 4.0软件构建进化树,采用BEASTv1.8.2绘制分子进化钟。结果 2001-2015年共分离到26株DENV2,从基因型上分类属于全球型和亚洲1型,并与东南亚地区分离到的毒株相似率较高;BEASTv1.8.2计算出广州市DENV2全球型在46年前和35年前进一步出现亚型的分化,广州市DENV2的平均变异率为每年每位点7.1×10-4结论 广州市DENV2与东南亚地区的毒株有较高同源性和进化上的联系,广州市DENV的输入压力较大,存在重症登革热暴发的潜在风险。流行于广州市的全球型DENV2可能存在2个不同输入来源,广州市DENV2的变异率与周边地区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9年广西本地感染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E基因特性,探索可能的输入来源。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 - qPCR)方法对广西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急性期血清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分型,扩增登革病毒 E基因后测序,测序结果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参考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53份登革热病例血清标本经RT - qPCR分型,结果42份(79.2%,42/53)登革病毒核酸阳性,其中南宁9份、梧州10份、玉林17份、崇左6份,均为DENV - 1型,其余11份为登革病毒核酸阴性,42份DENV - 1型阳性核酸样本经过E基因扩增共得到7份,其中南宁市1份、梧州市1份、玉林市2份、崇左市3份,进化分析结果显示7份样本均为DENV - 1型Genotype Ⅰ基因型,其中DENV1/GXNN/007/2019、DENV1/GXWZ/009/2019、DENV1/GXYL/011/2019、DENV1/GXYL/012/2019与2019年广东株(序列号:MN921500)同源性99.94%~100.00%,DENV1/GXCZ/015/2019、DENV1/GXCZ/016/2019、DENV1/GXCZ/017/2019与 2015年印度尼西亚株(序列号:MG894852)同源性达99.60%,与1945年夏威夷参考株(序列号:AF425619)比较存在12处氨基酸位点变异。结论 2019年广西登革病毒是Genotype Ⅰ基因型,推测病毒从广东和东南亚国家输入导致的本地流行,应加强登革热跨省、跨境传播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18年输入型登革热病毒3型(DENV - III)毒生物学来源,为本地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线数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监测网络收集广州市2018年输入型DENV - Ⅲ病例,对患者急性期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生树重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4株DENV - Ⅲ型毒株,株间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1.8%~97.3%(97.6%~99.4%);泰国输入的分离株属于G - I型,与印度尼西亚2016年分离株的距离最近;其余3株分离株属于G - Ⅲ型,在进化树上处于同一分支,分别与老挝、巴基斯坦和新加坡分离株的距离最近;经过比对,4株分离株和13株参考株的E蛋白区域有18个氨基酸位点出现替换,NS1蛋白区域有7个氨基酸位点出现替换,NS5蛋白区域有21个氨基酸位点出现替换。结论 广州市2018年输入型DENV - Ⅲ毒株分属于2个不同的基因型亚群,在进化上距离较远,抗原性差异较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特征分析,逐步完善周边地区的病毒特征信息,为防控工作提供生物学溯源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周南方四省区HIV-1感染者中流行CRF01 AE病毒株的遗传特征.方法 从广东、广西、江西和湖南省(自治区)2006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中提取病毒RNA,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扩增gag和env基因片段,对获得的CRF01 AE病毒株核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通过计算基因距离和Entropy核苷酸多态性差异方法分析毒株的遗传特征.结果 从210例CRF01_AE病毒株感染者中,发现四省区流行的CRF01 AE病毒株存在2个主要的流行簇.流行簇Ⅰ共有123例样本,未发现与之直接相关的国际参考毒株.流行簇Ⅱ共有57例样本,与越南CRF01 AE病毒株关系密切,且存在不同时间样本的混杂.gag和env基因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流行簇Ⅰ内基因遗传多样性均明显小于流行簇Ⅱ;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在gag基因片段42个位点核苷酸组成具有显著差异,env基因片段40个位点核苷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流行簇Ⅰ相对于流行簇Ⅱ多态性减少的位点上有61个,多态性增加的位点有21个.结论 在中国南方四省区流行的CRF01 AE病毒株中首次观察到2个独立的流行簇.流行簇Ⅰ病毒株为该地区最主要的CRF01 AE病毒株,其流行时间相对较短,在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多,可能是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传播优势的病毒株.流行簇Ⅱ病毒与来自于越南的CRF01 AE病毒株有较高同源性,且存在与越南病毒株间的多次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江浙沪地区EV71-VP1遗传变异特征,了解江浙沪地区EV71病毒基因突变及抗原变异规律,为EV71的预防、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从GenBank上下载了江浙沪地区2009-2014年共79株EV71的VP1区段序列与各亚型参考株序列,用MEGA7.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江浙沪地区EV71-VP1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用疫苗株FY23株做为参考株比较江浙沪地区EV71毒株的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通过进化树与序列同源分析,发现79株毒株均为C4a亚型,江浙沪地区EV71毒株可分为两个大簇与数个小簇,两个大簇间没有发现明显的序列差异,江浙沪三个地区的毒株在进化树上的分布不存在明显的差异。79株毒株共存在34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其中与病毒致病及疫苗接种效果相关的98、145、289位点发生多株突变,7株发生了病毒与受体结合相关的E145G/Q突变,7株发生了位于病毒表面BC环内的E98K突变,5株发生了与临床症状表现相关的A289T/V突变,未发现2009-2014年有明显的EV71毒株氨基酸变异差异。结论虽然2009-2014年江浙沪地区的EV71毒株流行亚型没有改变,也不存在明显地区间的流行差异,但是病毒的基因及氨基酸突变较为多见,仍应关注该地区的病毒基因及抗原变异,以便更好的预防EV71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江浙沪地区EV71-VP1遗传变异特征,了解江浙沪地区EV71病毒基因突变及抗原变异规律,为EV71的预防、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从GenBank上下载了江浙沪地区2009-2014年共79株EV71的VP1区段序列与各亚型参考株序列,用MEGA7.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江浙沪地区EV71-VP1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用疫苗株FY23株做为参考株比较江浙沪地区EV71毒株的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通过进化树与序列同源分析,发现79株毒株均为C4a亚型,江浙沪地区EV71毒株可分为两个大簇与数个小簇,两个大簇间没有发现明显的序列差异,江浙沪三个地区的毒株在进化树上的分布不存在明显的差异。79株毒株共存在34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其中与病毒致病及疫苗接种效果相关的98、145、289位点发生多株突变,7株发生了病毒与受体结合相关的E145G/Q突变,7株发生了位于病毒表面BC环内的E98K突变,5株发生了与临床症状表现相关的A289T/V突变,未发现2009-2014年有明显的EV71毒株氨基酸变异差异。结论虽然2009-2014年江浙沪地区的EV71毒株流行亚型没有改变,也不存在明显地区间的流行差异,但是病毒的基因及氨基酸突变较为多见,仍应关注该地区的病毒基因及抗原变异,以便更好的预防EV71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16年-2018年义乌市输入1型登革热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分子溯源分析。方法采集登革热病例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NS1抗原和核酸检测,用RT-PCR法扩增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6例登革热病例NS1抗原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6株毒株之间的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6%~99.3%和98.8%~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E基因序列均属于登革病毒1型的GⅠ亚型,与东南亚2003年-2016年分离病毒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2016年-2018年义乌市输入登革病毒1型的亚型主要为GⅠ亚型,输入来源主要为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福建口岸输入登革I型病毒E基因序列,为登革热诊断的分子溯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3年福建口岸截获的7例入境Ⅰ型登革热病例资料及血清标本,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提取病毒RNA,用RT-nested-PCR扩增包含E基因全长的核酸片段,扩增产物经纯化、测序,用生物学软件进行DNA序列比对分析。结果用C6/36细胞从7例登革热病例血清中成功分离出7株登革病毒株,经RT-nested-PCR证实均为DENV-Ⅰ型,构建E基因全长进化树分析发现,分离株与新加坡、越南和菲律宾等地的病毒株同源性最高,与病例入境时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完全吻合。结论从分子水平证明登革热病例血清中分离到的毒株为DENV-Ⅰ型病毒,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均为输入性感染病例,最有可能来源于东南亚一带。  相似文献   

13.
We determine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origin of the dengue virus (DENV) responsible for an outbreak of dengue fever (DF)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in 2006. Five DENV type 1 (DENV-1) isolates were obtained from human seru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DF patients during the outbreak.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the E (envelope) gene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48 previous DENV-1 isolates: 18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one from Fujian province, on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and 28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the South Asian reg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our DENV-1 isolates identifi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06 might be in general circulation there, although these DENV-1 viruses may have been originally introduced into the province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contrast, one isolate from Guangzhou city in 2006, may have been introduced by a recently imported case from Cambod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确证2010年浙江省输入性疑似登革热病例病因,分析病原的分子特征并进行溯源。方法:对患者血清标本分别检测登革IgM抗体、病毒核酸和病毒分离。对分离株E和NS1基因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结果:从血清中检测到登革IgM抗体和登革2型核酸,并分离到登革2型病毒株(ZJ/02/10);浙江登革2型分离株与标准株NGC在E基因的核苷酸(nt)和氨基酸(aa)同源性分别为94.7%和97.6%,而与登革1、3、4型的nt同源性分别为65.3%、64.3%和65.9%。ZJ/02/10株与菲律宾PHI/St68/00株E基因nt和aa同源性最高,进化树显示二者亲缘关系最近。NS1基因进化树结果与E基因相似。结论:从血清学、病原学和分子特征均证实输入性疑似登革病例由登革2型病毒引起,该毒株最有可能来源于菲律宾。  相似文献   

15.
Dengue is hyperendemic in most of Southeast Asia. In this region, all four dengue virus serotypes are persistently present. Major dengue outbreak cycle occurs in a cyclical pattern involving the different dengue virus serotypes. In Malaysia, since the 1980s, the major outbreak cycles have involved dengue virus type 3 (DENV3), dengue virus type 1 (DENV1) and dengue virus type 2 (DENV2), occurring in that order (DENV3/DENV1/DENV2). Only limited information on the DENV3 cycles, however,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major outbreak cycle involving DENV3 using data from 1985 to 2016. We examin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DENV3 isolates obtained during the period when DENV3 was the dominant serotype and during the inter-dominant transmission period. Results obtained suggest that the typical DENV3/DENV1/DENV2 cyclical outbreak cycle in Malaysia has recently been disrupted. The last recorded major outbreak cycle involving DENV3 occurred in 2002, and the expected major outbreak cycle involving DENV3 in 2006–2012 did not materialize. DENV genom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DENV3 genotype II (DENV3/II) was the predominant DENV3 genotype (67%–100%) recovered between 1987 and 2002. DENV3 genotype I (DENV3/I) emerged in 2002 follow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DENV3 genotype III (DENV3/III) in 2008. These newly emerged DENV3 genotypes replaced DENV3/II, but there was no major upsurge of DENV3 cases that accompanied the emergence of these viruses. DENV3 remained in the background of DENV1 and DENV2 until now. Virus genome sequence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intrinsic differences within the different dengue virus genotypes could have influenced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DENV3. Further studies 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he virus are need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NV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hyperendemic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中国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从分子水平探讨不同地理株对登革病毒(DV)易感性的差异。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从蚊虫基因组DNA扩增出COⅠ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用邻接法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各地理株白纹伊蚊COⅠ基因片段序列长度均为415bp,所测各株序列均无缺失。云南思茅株的碱基转换率为1.93%,颠换率为0.24%。贵州麻尾株和广西南宁株的转换率为0.48%。各地理株中思茅株与麻尾株关系较近,麻尾株与南宁株关系较近,其余11个地理株均为同型株。结论:蚊虫对DV的易感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及生态学方面(如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的因素。在中国大多数白纹伊蚊为同型基因,其对DV的易感性尚无直接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To determine the serotype and genotype of dengue virus (DENV) in Bhutan, we conducted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complete envelope gene sequences. DENV-2 (Cosmopolitan genotype) predominated in 2004, and DENV-3 (genotype III) predominated in 2005–2006; these viruses were imported from India. Primary dengue infections outnumbered secondary infections, suggesting recent emergence.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20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状况和病毒E基因进化特征,探讨广州市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和病毒传播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登革热病例信息,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标本并测定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运用MEGA 5.05软件构建最大相似度基因树,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