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分析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在胸下段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确诊并收治的胸下段食管癌患者105例,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医科达容积调强放疗(VMAT),观察组患者给予TOMO放疗。比较两组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靶区剂量学参数和心功能参数。放疗后1年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2.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38%(P<0.05);观察组GTV、PTV的D2、D50、HI均低于对照组,C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肺、右肺和双肺V5和Dmean均高于对照组(P<0.05),V30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2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放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和脑钠肽水平均升高,但观...  相似文献   

2.
许益芬 《医学信息》2018,(13):73-76
目的 比较胸中段食管癌三维适型放疗与调强放疗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探讨两种放射治疗方法在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中重要器官受保护的优劣,寻找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理想计划模式。方法 15例经病理证实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经体位固定、CT模拟定位扫描成像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勾画肿瘤体积、临床靶区体积和危及器官。15例病例均做三维适型和调强计划,60 Gy/30次,评估/优化后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种计划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结果 在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中,调强放疗对靶区剂量的分布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均优于三维适形放疗。结论 胸中段食管鳞癌,长度4~18 cm放射治疗,三维适型/调强放疗对危及器官剂量学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同部位的肿瘤受到相同剂量照射情况下,调强放疗对危及器官的影响较三维适型放疗小,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度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固定野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两种方案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剂量学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 方法:采用IMRT与TOMO两种技术,处方剂量计划靶区(PTV):DT 54 Gy/30 F,肿瘤靶区(PGTV):DT 66 Gy/30 F,主要比较两种方案的靶区剂量学差异。 结果:TOMO组的PTV最大剂量(D2)、中位剂量(D50)以及均匀性指数均低于IMRT组,最小剂量(D98)、适形度指数明显高于IMRT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PGTV除D98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指标均与PTV保持一致,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TOMO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适形度明显优于IMRT计划,危及器官各评级指标显示前者亦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尚进  李东  闫英  于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6):4472-4475,4518
目的:分析胰腺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Tomotherapy,HT)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受量,给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照射剂量提供依据。方法:对13例进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的胰腺癌病人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进行回顾行分析,探讨剂量实施的合理性。结果95%和100%的处方剂量覆盖的临床靶区(CTV)体积分别平均为99.03%和95.69%.CTV适形指数(CI)和靶区剂量均匀指数(HI)分别平均为0.81±0.10和1.08±0.02。放疗计划中十二指肠的V30、V20、V10分别平均为11.91±6.46%、32.56±23.14%、62.49±22.57%,右肾的V20、V10分别平均为12.09±12.05%、35.82±2.96%,左肾的V30、V20和V10分别为2.05±1.80%、12.79±8.42%和29.56±16.56%,脊髓最大受量平均为28.02±2.96Gy,胃的V30、V20和V10平均受量为10.08±4.93%、20.28±8.51%和35.03±24.11%。结论:胰腺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在给予靶区根治剂量的同时,能有效地降低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区,并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限制在耐受剂量以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宫颈癌盆腔照射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计划与七野-静态调强放疗(7F-IMRT)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行HT治疗的25例宫颈癌患者,均采用俯卧位,憋尿状态。分别进行HT和7F-IMRT两种计划设计,比较两种计划模式之间靶区和危及器官之间的剂量学参数及机器输出跳数。 结果:(1)计划靶区(PTV):HT组CI和HI均优于7F-IMRT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898±0.017 vs 0.834±0.013, P<0.001;0.062±0.012 vs 0.109±0.019, P<0.001);HT组PTV的D1、D2均低于7F-IMRT组(P<0.001),Dmean、D98、D95均较7F-IMRT组高(P=0.048, P<0.001, P=0.015)。(2)对于正常组织,HT组小肠、结肠、直肠和膀胱的Dmax、Dmean、V30、V40以及直肠V50均显著低于7F-IMRT组(P<0.001, P<0.001, P<0.001, P=0.001, P=0.006),其余V50略低,无统计学差异(P=0.130);HT组双侧股骨头V25、D5、Dmean、Dmax也显著低于7F-IMRT组(P<0.001);但是,HT组的机器输出量明显高于7F-IMRT组。 结论:HT计划在适形度、均匀性及周围正常组织保护上显著优于7F-IMRT计划,在充分保证靶区剂量的同时又不增加患者放疗毒副反应;但其机器输出量高于7F-IMRT计划,对射束的利用率不高。在后续治疗实施过程中,HT系统作为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确保每次治疗过程中的精准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射野方向优化设野和均匀布野的胸上段和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射野方向优化技术在食管癌放疗计划设计中的作用。方法:使用Varian Eclipse 8.6治疗计划系统,对7例胸上段食管癌和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7野均分(EGA)和射野方向优化(BAO)的调强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脊髓、双肺、心脏和正常组织的剂量体积参数,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度指数(HI)以及总治疗跳数(MU),利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BAO计划的射野方向分布明显不同于EGA计划,并且患者间的射野方向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胸上段食管癌,BAO计划PTVD2%(-1.12%)、CI(2.42%)、HI(-11.88%)劣于EGA计划(P〈0.05),BAO计划双肺MLD(3.77%)、V5(6.48%)、V10(6.16%),Body-PTV的V5(7.30%)明显优于EGA计划(P〈0.05)。对于胸中段食管癌,BAO计划PTV D2%(0.88%)、Dmean(0.34%),脊髓D1%(5.65%),双肺MLD(9.10%)、V5(11.93%)、V10(8.65%)、V15(8.60%),Body-PTV的Dmean(3.63%)、V5(8.65%)以及MU(17.26%)均明显优于EGA计划(P〈0.05)。结论: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放疗中,使用BAO技术能够产生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胸上段食管癌,BGO计划对靶区剂量的覆盖没有改善,但降低了肺剂量,减少了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可能性;对于胸中段食管癌,BGO计划在不降低靶区剂量覆盖和较少MU的情况下,可以显著减少肺、脊髓、正常组织的剂量。与胸上段食管癌相比,胸中段食管癌使用BAO技术能够更好的改进调强放疗计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固定铅门调强计划(fj-IMRT)相对于常规分野调强计划(sf-IM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潜在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1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sf-IMRT和fj-IMRT计划,统计靶区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总射野数和机器跳数,各指标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sf-IMRT计划靶区D2%低于fj-IMRT计划(P=0.025)。双肺平均剂量(Dmean)、V5、V10、V20,左肺Dmean、V5、V10、V20、V30、V40,右肺Dmean、V5、V10,心脏Dmean和V40,靶区外身体Dmean、V5、V10、V20有显著差异(P<0.05),fj-IMRT优于sf-IMRT计划。两计划射野总数相同,fj-IMRT计划和sf-IMRT计划机器跳数分别为(1 081.98±241.32) MU和(997.12±209.73) MU,sf-IMRT计划显著低于fj-IMRT计划(P=0.013)。结论:对于胸中段食管癌,fj-IMRT相较sf-IMRT能够显著降低肺、心脏和全身的低剂量照射,同时保证相似的靶区剂量覆盖和治疗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螺旋断层调强放疗(IMRT)计划设计方法(对骨髓进行单独限量的BMS-IMRT,未对骨髓进行单独限量的IMRT)的异同点,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外照射血液毒性发生几率降低的可行性。方法:对9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CT增强扫描,在ADAC Pinnacle3 V9.2计划系统内勾画临床靶体积(CTV),CTV均匀外扩1.0 cm生成计划靶体积(PTV),同时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进而设计出BMS-IMRT和IMRT的2种治疗计划,计划靶区处方剂量为45Gy,单次1.8 Gy,计划要求95%计划靶区体积被处方剂量线包绕。采用Hi Art4.1.1治疗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BMS-IMRT的适形度略优于IMRT计划,骨髓限量计划中的V5、V10、V20等剂量学参数分别较骨髓未限量计划中的相应参数降低0.06%、17.33%、22.19%、13.85%、16.46%,除小肠V30、膀胱V30、V40外,其它危及器官的受量差别不大。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接受TOMO放疗患者,设计治疗计划时对骨髓采取限量措施有可能降低血液毒性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简化调强放疗(sIMRT)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05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放疗方式分为IMRT组(n=33)、sIMRT组(n=40)及3DCRT组(n=32),比较各组靶区2%体积的器官所受照射剂量(D2)、D50、D98、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差异,双肺接受5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5)、V10、V20、脊髓最大剂量(Dmax)和心脏平均剂量(Dmean)等。结果:IMRT组和sIMRT组D2、D50、D98和HI分别为(6 659.43±161.15) cGy和(6 603.55±145.54) cGy、(6 312.26±132.20) cGy和(6 289.94±121.17) cGy、(5 815.43±114.41) cGy和(5 801.16±120.03) cGy、(1.09±0.04)和(1.08±0.03),显著高于3DCRT组(P<0.05),CI分别为(0.71±0.02)和(0.72±0.03),显著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sIMRT组和3DCRT组双肺V5、V10、V20和脊髓D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和sIMRT组心脏Dmean分别为(784.69±101.16) cGy和(796.79±112.28) cGy,显著低于3DCRT组(P<0.05);sIMRT组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目分别为(432.24±71.19) MU和(18.03±5.56),显著低于IMRT组和3DCRT组(P<0.05);IMRT组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目分别为(501.16±78.98) MU和26.65±7.140,显著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sIMRT组和3DCRT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纤维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sIMRT组和3DCRT组放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IMRT和sIMRT靶区剂量参数均可满足临床要求,其中sIMRT心脏受照剂量、机器跳数低,临床上可优先选择sIMRT计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在容积调强放疗(VMAT)中剂量与位置验证的方法。 方法:随机挑选10例胸中段食管癌病例在Varian Eclipse 10.0计划系统(TPS)中制定VMAT计划,使用IBA Compass 3.0剂量验证系统进行剂量测量,然后与TPS计划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靶区(PTV、CTV与GTV)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体积参数的差异,并得到其γ通过率。应用锥形束CT(CBCT)验证放疗前摆位误差,1次/周,共6周。 结果:γ分析在3 mm/3%标准下,靶区与危及器官通过率在95%以上。靶区D95%与Dmean的测量数据和TPS计算数据相差小于2%。危及器官中,双肺的V20与V30相比较于测量数据,TPS计算数据偏低,差异在1.65%以内。脊髓Dmax差异为2.23%,心脏V30、V40差异小于2%。CBCT位置验证中,前后与左右方向误差大于3 mm例数要多于头脚方向。 结论:通过Compass 3.0剂量验证系统与CBCT扫描,是保证胸中段食管癌VMAT安全和可靠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胸部食管癌靶区与肺体积和空间解剖位置关系,建立胸部食管癌共面调强放射治疗肺受量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8例胸部食管癌病例,选择其靶区(PGTV,PCTV)处方剂量、靶区体积、肺体积,以及靶区和肺的空间位置关系为输入量,肺受量评价指标(V5,V10,V20,V30及Dmean)作为预测输出量,经主成分分析处理后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回归方程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肺受量的预测值跟实际值较为接近。其中V5相对误差在-4.37%~2.08%,绝对误差小于2.3%;V10相对误差在-6.53%~1.09%,绝对误差小于2.3%;V20相对误差在-8.99%~7.17%,绝对误差小于1.6%;V30相对误差在-15.93%~11.75%,但绝对误差小于0.9%;Dmean相对误差在-2.73%~2.68%,绝对误差小于31.7 cGy。结论:该模型对胸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肺受量预测的准确度较高,可作为食管癌放疗计划参数指导及计划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4种调强放疗计划(IMRT)的剂量学差异,探讨不同布野方式和铅门跟随(JT)技术对胸中段食管癌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影响。方法:选取10例鳞状细胞癌患者入组,并对每例患者设计4种放疗方案。3种铅门固定计划:IMRT1:0°、130°、160°、195°、220°,IMRT2:0°、130°、165°、200°、330°,IMRT3:0°、30°、130°、200°、330°;1种铅门跟随计划IMRT-JT:在IMRT2基础上使用铅门跟随技术对剂量重新计算评估。比较4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适形度指数(CI)、剂量均匀性指数(HI)及机器跳数(MU)。结果:4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均达到临床处方的剂量要求。IMRT1、IMRT2、IMRT3计划比较,IMRT1、IMRT3计划PTV的CI略优于IMRT2计划;在心脏(V20、V30、V40、Dmean)剂量方面,IMRT1<0.05);在脊髓(dmax、d1%)方面,imrt1><0.05);imrt2计划可显著降低肺(v5、v20、dmean)剂量,但mu相较于其它计划有增加(p><0.05)。imrt2与imrt-jt相比,ptv的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MRT-JT的CI优于IMRT2计划(P<0.05);IMRT-JT计划的肺(V5、V20、V30、Dmean)、心脏(V20、V30、V40、Dmean)、脊髓(Dmax、D1%、Dmean)均低于IMRT2计划的相应值(P<0.05);IMRT-JT的MU相较于IMRT2计划有增加(P<0.05)。结论:IMRT1、IMRT2可分别降低心脏、肺的受量;而JT技术则可进一步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铅门固定技术与传统的铅门适形技术在全段食管癌调强放疗剂量学的差异,探讨铅门固定的射野优化方式在全段食管癌调强计划设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例晚期全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2个调强计划,F-plan计划为部分射野进行铅门固定设计,C-plan计划为所有射野铅门适形于靶区。比较两种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受量,同时记录总的机器跳数(MU)。结果: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除PCTV的适形度C-plan计划略优于F-plan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同时,C-plan计划的MU略低于F-plan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受量:除脊髓,两种计划的Dmax未见显著性差异外,双肺的MLD、V5、V10、V15、V20以及心脏受量的各参数,F-plan计划均优于C-plan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段食管癌调强计划,在满足靶区临床剂量学要求的前提下,铅门固定技术较传统的铅门适形技术能显著降低双肺和心脏的照射剂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前后唾液腺的功能变化及与受照剂量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IMRT初治鼻咽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在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采用99mTcO4-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测定腮腺、颌下腺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AC)、最大浓聚率(MAR)和酸刺激最大分泌率(MSR),研究唾液腺的功能变化及与受照剂量的关系。结果:放疗后3个月出现1~2级口干症状,腮腺、颌下腺TAC曲线主要表现为轻中度受损,口干程度、TAC曲线与唾液腺受照剂量正相关。放疗后3个月较放疗前腮腺MAR、MSR和颌下腺MSR明显减低(P<0.05),而颌下腺的MAR无减低(P>0.05),但两组唾液腺的MAR、MS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唾液腺照射剂量均合理。结论:鼻咽癌患者IMRT后出现唾液腺摄取和排泄功能轻中度受损,引起1~2级口干,IMRT能够将唾液腺的受照射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