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北京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及监测系统代表性,了解猩红热的流行规律,探讨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20年猩红热发病率、病例分类、人口学特征、发病时间进行描述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2015—2020年哨点医院报告病例数、哨点医院报告病例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全市报告猩红热病例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7—2020年北京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1 324例,2017年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最高(16.77/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冬季发病高峰报告病例数高于春夏季发病高峰(4 298例vs.3 907例)。男性占比(60.65%)高于女性(39.35%),3~9岁年龄组占比最高(93.04%),病例主要为学生(46.55%)和幼托儿童(44.83%)。病例中城区占比(55.64%)高于郊区(39.61%),外省病例中67.78%为北京儿童医院报告。临床诊断病例占比最高(95.90%)。北京市监测系统中哨点医院报告病例数变化趋势与全市猩红热病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r=0.882,P<0.001)。结论 2017—2020年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5—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上海市普陀区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猩红热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上海市普陀区猩红热病例在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5—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58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39/10万,平均发病年龄为(6.2±1.8)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6∶1。2020年猩红热发病率出现明显的下降,比2015—2020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低5.44/10万。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6月、11—次年1月,呈春、冬两季高发特点;病例的年龄集中分布在4~9岁,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万里街道、长征镇、桃浦镇和长风新村街道。【结论】上海市普陀区猩红热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6月、11—次年1月,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发病的重点人群。应在猩红热高发季节前,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应疫情监测和防控指导,以有效预防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京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病例报告系统收集的南京市2006-2018年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建立南京市猩红热月发病率ARIMA模型,并对2019年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06-2018年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463例,无死亡病例,无聚集性暴发疫情;年均发病率为1.50/10万。2006-2018 年猩红热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r=0.37,P<0. 001); 近年南京市猩红热发病时间曲线呈现双峰分布,集中于 4~6 月和11月~次年1 月。城区、近郊和远郊的发病率分别为0.52/10 万、4.19/10 万、0.85/10 万。病例主要集中在 4~8岁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72.11%。以幼托儿童和小学生为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7.59%(559/1463)和50.99%(746/1463);男女性别比为1.48:1;预测2019年南京市猩红热年发病数为343,在4~6月和11~12 月各有一个发病高峰。结论 南京市猩红热发病有逐年增高趋势,预测显示2019年猩红热发病率略高于2018年,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来降低猩红热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苏州市2011—2015年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苏州市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累计报告1 832例猩红热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81/10万;各市(区)均有发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吴江区、太仓市、张家港市、虎丘区、工业园区;发病高峰为5-6月;男性发病率(3.41/10万)高于女性(2.17/10万),3~9岁组报告病例最多,为1 630例(占88.97%);职业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45.91%、34.33%。结论苏州市猩红热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学校和幼托机构的猩红热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6-2015年猩红热发病趋势,并对高发年份发病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猩红热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病例转归情况、猩红热、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链感)的应急性病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北京市报告猩红热病例27 987例,除2011年外,其他年份发病率介于7.04/10万~18.53/10万之间。2011年共报告病例6 152例,发病率为31.37/10万,较其他年份的平均水平显著上升,病例多发于夏季和冬季、城乡结合部,好发于儿童,常在儿童集聚的场所(幼托机构、学校)流行。2011年5-12月,对4 332例猩红热病例在发病3周后完成了随访,所有病例均痊愈或好转,未发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011年5-12月,36家哨点医院共报告猩红热病例2 725例,临床诊断的链感病例104 013例,全部猩红热与链感病例数的比值为1:38.17;猩红热病例和链感病例的周报告数之间的相关性较高(Pearson相关系数=0.729,P< 0.001),推算2011年A组链球菌导致的链感病例数约为2.14万。结论 2011年北京市猩红热发病水平较往年显著上升,但三间分布特征未见明显变化,且预后较好;存在大量A组链球菌导致的链感病例,可能是猩红热重要的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9 年上海市金山区猩红热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9 年上海市金山区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430 例,年均发病率为6.25/10 万;高发期集中在每年的春夏交接期的 4—6 月和冬季11月至次年1月,病例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36.98%和40.70%;人群分布特征为男女比例1.43∶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22/10万,女性为5.25/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全部病例中学生282例( 65.58% )、幼托儿童136例( 31.63% )、散居儿童12例( 2.79% );以4~9 岁年龄为主,占92.09%( 396/430 );病例高峰在6~7岁年龄组,占 44.19%( 190/430 )。结论 近年上海市金山区猩红热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小学生、幼托儿童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小学和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猩红热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2004—2013年厦门市猩红热发病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厦门市猩红热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报告猩红热938例,年平均发病率3.42/10万,均为散发病例,无死亡病例。2004、2007、2011年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4.24/10万、3.78/10万、5.49/10万。11月—次年6月共报告792例,占发病总数的84.43%。全市6个区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比例为1.54:1,1~14岁儿童共报告889例,占发病总数的94.78%,5岁儿童发病率(67.59/10万)最高。职业分布居前三位的为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发病数依次为454例(48.40%)、223例(23.77%)、215例(22.92%)。结论冬春季为厦门市猩红热的高发季节,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为猩红热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渭南市猩红热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渭南市2005 - 2016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渭南市2005 - 2016年共报告猩红热839例,年均发病率为1.310/10万;发病整体为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呈冬春季高发的季节特征,于4 - 6月出现大高峰,10月 - 次年1月出现小高峰;各县区均有发病,以临渭(179例)、澄城(155例)、蒲城(116例)累计报告发病数最高;男性病例498例,女性341例,男女之比1.46∶1;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占病例总数的90.46%;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9.26%。结论 近年来,渭南市猩红热发病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在冬春季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的疫情监测,重点培养幼托儿童和中小学生的卫生习惯,加强校舍的通风和公共设施的消毒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郑州市近年来猩红热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猩红热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04-2017年猩红热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7年郑州市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69/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性别比为1.7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71/10万,女性为3.59/10万;3~6月、11~次年1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44.32%、34.21%;发病年龄以3~7岁为主,占75.76%;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48.42%、33.63%、17.07%。结论 2004-2017年郑州市猩红热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应在高发的冬春季,针对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防控重点场所,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并做好猩红热的监测和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承德市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规律,为制定猩红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承德市2010—2014年猩红热的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承德市2010—2014年共计报告猩红热病例2 0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1.44/10万,其各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77/10万、19.25/10万、11.07/10万、7.72/10万和11.04/10万。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是5—7月和10—12月;承德市11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但是各县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明显,以双桥区、双滦区、营子区、承德县、兴隆县、宽城县和围场县报告发病率较高,市区发病高于县郊(P0.01)。3~9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占全部报告病例85.67%;发病人群主要为小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共报告病例1 986例,占全部病例的98.86%。结论承德市猩红热发病有上升的趋势,应密切关注猩红热发病趋势,加强县区医疗机构猩红热病例的诊断和报告工作,托幼机构、小学校是猩红热防控工作的重点部门,采取以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的综合防控措施,降低猩红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 2011-2016 年保山市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保山市水痘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 2011-2016 年保山市水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报告水痘病例5724 例,年平均发病率37.49/10 万,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χ2趋势=63.733,P<0.001)。所辖 5个县(市、区)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发病率前 3 位为腾冲市、施甸县和隆阳区。全年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呈双峰分布,峰值为4-7月和 10-1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4~10岁间,占全部病例数的 55.17% ,男女性别比为 1.13[DK]∶1。农村发病数高于城市。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其中学生病例数最多,占全部病例数的56.81% 。期间无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论 保山市水痘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发病率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建议适时调整免疫规划策略,特别是针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学生和学龄儿童加强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5-2018年张家港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5-2018年张家港市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流行控制图法预测2019年2-6月份猩红热发病趋势。结果 2005-2018年张家港市累积报告猩红热病例为584例,年均发病率为2.64/10万,无死亡病例。2005-2010年报告发病率处在慢速平稳期,年均发病率为1.04/10万;2011-2018年报告发病率处在震荡上升期,年均发病率为3.85/10万,报告病例明显增多。男女发病率比为1.58:1。其中3~12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占95.21%(556/584)。猩红热诊断报告单位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占85.96%(502/584)。猩红热疫情季节分布明显,每年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发时间段,预测2019年2-6月猩红热发病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张家港市猩红热发病率在2011-2018年有上升趋势,其中以3~12岁年龄组病例为主。根据2011-2018年发病趋势,预测2019年2-6月是张家港市猩红热的流行高峰阶段,该阶段应加强幼托机构、学校及人群密集场所的猩红热防控措施,提高医疗机构诊断的灵敏性,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山东省猩红热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7年山东省猩红热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山东省2008-2017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40920例,年均发病率为4.21/10万;2008-2017年猩红热发病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0960.22,P<0.05);4-6月份和11月份-次年1月份为发病高峰,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35.85%和34.55%;各市均有发病,以莱芜市(11.79/10万)、济南市(11.69/10万)、青岛市(8.98/10万)、东营市(7.64/10万)和泰安市(5.49/10万)年均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5.23/10万)高于女性(3.20/10万)(χ2=2359.01,P<0.05);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尤其以3~9岁高发,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7.79%;幼托儿童、学生和散居儿童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8.57%。结论 2008-2017年山东省猩红热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冬春季是猩红热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是发病的高危场所,应加强冬春季学校和托幼机构猩红热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控制猩红热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陕西省猩红热的流行特征,并预测其发病趋势,为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0-2016年陕西省猩红热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对2017-2018年猩红热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陕西省2010-2016年猩红热的发病呈整体上升趋势,共报告病例10 881人,年平均发病率为4.13/10万;男女发病率比为1.52 ∶1;3~7岁组学龄前儿童占发病总数72.3%,尤以5岁组儿童发病数最高;关中地区年平均发病率明显高于陕南、陕北地区,其中西安市发病数最多,年平均发病率最高;发病高峰为4~6月份和11月~次年1月份;ARIMA模型预测发现2017-2018年陕西省猩红热仍呈现较高发病水平。结论 托幼机构和小学是陕西省猩红热发病的高危场所,幼托儿童、小学生和散居儿童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2017-2018年仍是陕西省猩红热的高流行期,应继续做好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和空间自相关性,为制定猩红热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模块获取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疫情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累计报告病例2 08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67/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呈双峰表现,4—6月的春季高峰(785例,37.70%)和11—次年1月(847例,40.68%)的冬季高峰;男性报告病例1 239例(59.1%),女性843例(40.49%),男女性别比1.47∶1;发病年龄中位数6岁,最大39岁,最小10个月,集中在3~<10岁儿童(占91.45%);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99.81%)。2016—2020年松江区猩红热病例数全局Moran’s I指数依次为0.538、0.546、0.540、0.416和0.597(均P<0.05),提示松江区猩红热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九亭镇,与累计报告病例分布一致;“低-低”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新浜镇、泖港镇和石湖荡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7-2016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转归情况。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猩红热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并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描述猩红热病例的转归情况。结果 2007-2016年北京市报告猩红热病例28 505例,其中2011年有6 152例,发病率为31.4/10万,高于历年平均水平。猩红热病例有夏、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男性病例有17 951例(63.0%),职业以学生(13 488例,占47.3%)、幼托儿童(12 167例,占42.7%)和散居儿童(2 596例,占9.1%)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9岁(占90.5%),在近年3~9岁儿童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2011年5月~2013年12月,在发病3周后对7 298例猩红热病例进行了随访,仅8例病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中耳炎有2例、鼻窦炎有1例、肺炎有2例、心肌炎有3例,其他病例均痊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近10年间,2011年为北京市猩红热发病水平高峰年,学生和托幼儿童是发病的高危人群,猩红热病例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11 - 2017年猩红热流行特征,为猩红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1 - 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猩红热发病资料,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海淀区2011 - 2017年共计报告猩红热4 542例,年均发病率18.2/10万,5 - 6月和11 - 12月是猩红热的发病高峰,病例数最多的3个街道分别为清河街道(388例,占8.5%)、学院路街道(331例,占7.3%)和万寿路街道(310例,占6.8%),病例以3~10岁的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22.5/10万)大于女性(13.7/10万)。结论 近几年海淀区猩红热发病均呈散发状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学生和托幼儿童是重点防控人群,应做好猩红热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4 6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7/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93,P<0.05),总体呈下降趋势。总体发病情况无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发病年龄集中在20~<60岁,男性高于女性,以家务及待业(30.75%)、离退人员(24.82%)人群为主。结论 2011—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病毒性肝炎疫情平稳下降,但仍面临严峻挑战。建议加强免疫接种、落实母婴阻断、规范疾病诊疗、加强健康宣教,进一步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探讨锦州市1998-2015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锦州市1998-2015年猩红热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x2检验对不同年份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1998-2015年锦州市猩红热年平均发病率为2.86/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42,P=0.00).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每年出现2个流行高峰,4-7月为春夏季高峰期,占全部病例数的46.86%;1-12月份为冬季高峰期,占全部病例数的22.40%.3~14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92.41%,其中4~7岁占59.93%.发病人群主要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82.45%.男女发病数比为1.44∶1.结论 幼托儿童及小学生是猩红热的主要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及儿童密集的游乐场所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7—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07—2016年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应用Excel 2016与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西安市2007—2016年共报告病例数为419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96/10万.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递增,而2011—2016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30.43/10万.发病季节呈双峰特征,分别是4月至7月、11月至翌年1月.西安市15个区县均有发病,雁塔区、长安区、碑林区和莲湖区为高发区.发病以0~15岁为主,且5~10岁年龄组发病最高,共报告19234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5.86%,男女性别比为1.47:1.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8.96%.时间序列模型预测适配为指数平滑法.结论 西安市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于2015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要控制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保证重点人群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其次,应加强学校晨午检制度,进行监测预警,并做好疫情上报工作,防治疫情扩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