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胆囊癌组织中CD44v6、nm2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胆囊癌和27例癌旁上皮组织中CD44v6和nm23蛋白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阳性率分别为41.7%和72.2%,与癌旁上皮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2),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nm23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胆囊癌组织中CD44v6、nm2 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6例胆囊癌和 2 7例癌旁上皮组织中CD44v6和nm2 3蛋白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nm2 3阳性率分别为 41 7%和 72 2 % ,与癌旁上皮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D44v6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0 2 ) ,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nm2 3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P分别为 0 0 0 3和 0 0 3) ,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CD44v6和nm2 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34)。【结论】CD44v6和nm2 3蛋白可能在胆囊癌形成、淋巴结转移和病程进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且两者呈互相拮抗关系 ,可作为判断胆囊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中的S P法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率为 6 4.8%,nm2 3的阳性率为 70 .4%。CD44v6、nm2 3的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CD44v6、nm2 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与肺癌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CSA方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随访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肺癌中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2%和49.2%。CD-44v6mRNA高表达和nm23H1mRNA低表达均与肺癌P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患者>5年存活率越低。肺癌CD44v6mRNA表达与nm23H1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肺癌中CD-44v6mRNA表达与nm23H1mRNA表达具有负调节的协同作用,均可作为预测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4v6、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脏、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5~2008年结直肠癌手术标本159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CD44v6、nm23与肿瘤分化及淋巴、肝转移等情况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nm23的表达与淋巴、肝转移有一定的联系(P<0.05~P<0.01)。结论:CD44v6、nm23可以有效地预测结直肠癌转移,特别是肝转移发生的潜能,从而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在鼻咽癌的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鼻咽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H1蛋白产物.结果81例鼻咽癌中CD44v6和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8%和29.6%.51例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D44v6蛋白表达率(82.4%)高于30例阴性组(56.7%)(P<0.05),而nm23-H1蛋白表达率(21.6%)低于阴性组(43.3%)(P<0.05).CD44v6阳性表达伴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结论CD44v6和nm23-H1基因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D44v6和nm23-H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淋巴结转移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Nm23、CD44v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nm23、CD44v6在甲状腺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两步法检测70例甲状腺癌、1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和10例甲状腺腺瘤的石蜡标本nm23、CD44v6表达水平.结果 甲状腺癌中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72.9%,各病理类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nm23蛋白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nm23蛋白细胞浆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相关性,nm23蛋白细胞膜阳性与甲状腺癌的复发、远处转移相关.甲状腺癌中CD44v6蛋白阳性率77.1%,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者40.0%,癌旁甲状腺组织未见表达,甲状腺癌中不同组织来源的滤泡细胞癌和髓样癌的CD44v6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在转移、复发组与非转移、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m23、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分化和浸润、转移显著相关,检测二者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并可能为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决策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90例大肠癌标本中的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并结合53例5年以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大肠癌中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4%、68.9%和66.7%。CD15和CD44v6的mRNA高表达及nm23H1 mRNA低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均呈正相关。大肠癌中CD15 mRNA表达与CD44v6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nm23H1 mRNA表达呈相关。结论:在大肠癌的侵袭转移中,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可能具有正、负调节的协同作用。CD15 mRNA可作为预测大肠癌侵袭转移潜能、并客观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CD44v6、nm23-H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和nm23-H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50例卵巢癌标本进行CD44v6和nm23-H1蛋白测定。结果 CD44v6高表达和nm23-H1低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44V6阳性表达伴nm23-H1阴性表达者发生淋巴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 CD44v6和nm23-H1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卵巢癌淋巴结转移,估计预后是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4s?CD44v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 TM 免疫组化法,回顾性分析57例大肠癌组织中CD44s?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s?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63.2%?CD44s?CD44v6的表达率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 < 0.05),CD44v6的表达率还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 < 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44s阴性?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5%?55.26%,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62 5);CD44v6阴性?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52.78%,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 = 0.014 6)?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44v6对生存有影响(P < 0.05)?结论:CD44s?CD44v6蛋白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生物学指标来判断大肠癌浸润转移的潜能,CD44v6可以作为大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nm23基因、CD44v6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nm23基因、CD44v6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在直肠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直肠癌组织中nm23基因和CD44v6的表达以及MVD,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nm23基因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与浸润深度、UICC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CD44v6的表达和MVD与以上各项因素均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UICC分期、淋巴结转移、nm23基因的表达和CD44v6的表达以及MVD都与直肠癌的预后有关。但经多因素分析,只有UICC分期和nm23基因的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UICC分期和nm23基因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直肠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王玉芳  魏兵  欧阳钦 《四川医学》2005,26(12):1391-1392
目的 探讨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45例结直肠腺瘤和17例结直肠正常粘膜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77.4%,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的阳性表达率。CD44v6阳性表达与腺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87.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CD44v66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44v6、nm23-H1基因蛋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nm23-H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v6阳性检出率为69.6%(32/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阳性率为72%(18/25),无淋巴结转移组检出率为66.7%(14/2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淋巴结受累乳腺癌的CD44v6强阳性表达检出率为64%(16/25),明显高于淋巴结未受累乳腺癌的强阳性表达检出率33.3%(7/21)(P<0.05);nm21-H1阳性表达率为71.7%(33/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和未受累乳腺癌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20/25)、61.9%(13/21),前者略高于后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4v6、nm23-H1异常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学改变,CD44v6强表达可能对判断乳腺癌转移风险有一定指导意义,nm23-H1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 44V 6、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颈癌组织和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D 44v6、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D 44v6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CD 44v6高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及P<0.01)。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8%,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100.0%),P<0.05及P<0.01,但E-cadherin和nm 23-H 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宫颈癌中CD 44v6表达与E-cadherin和nm 23-H 1表达呈负相关(P<0.01及P<0.05)。结论:在子宫颈癌中CD 44v6蛋白高表达和E-cadherin、nm 23-H 1蛋白低表达是判断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