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汉福 《医学文选》2005,24(1):28-29
目的 探讨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及其对糖尿病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果糖胺法测定 85例糖尿病患者及 6 8例健康对照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浓度。结果 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 (r =0 . 6 837,P <0 . 0 1 )。结论 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较好 ,同时根据追踪观察可见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血糖在 2~ 3周内的改变 ,它可作为糖尿病近期控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确诊糖尿病患同时测定血清葡萄糖(Glu)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含量,观察二的关系,以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对于评价近期(2—3周)糖尿病患血糖在体内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观察。方法:血清葡萄糖、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均采用酶法测定。结果:178例糖尿病患Glu、GSP均正常3l例占17.4%;Glu、GSP均增高107例占60.1%;Glu正常、GSP增高15例占8.43%;Glu增高、GSP正常25例占14%。结论: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不受即时血糖的影响,二的变化不成比例性,对评价糖尿病患2~3周病情的控制是一项灵敏可靠的指标,尤其对于住院病人的治疗与监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临床意义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燕  孔建红  王静  甘华葵 《四川医学》2001,22(5):448-449
近几年糖化血清蛋白 (GSP)如同糖化血红蛋白一样 ,已作为糖尿病 (DM )的监测指标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我们于 1999年 1~ 2月对DM患者、糖耐量减低 (IGT)者、应激状态血糖升高者和正常人进行了检测对比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根据 1985年WHO专家委员会提出的DM诊断标准确诊为 (DM )患者 147例 ,男 78岁 ,女 6 9岁 ,平均年龄 53± 4 96 (38~ 83)岁 ,其中血糖未控制者 12 1例为DMA组 ,血糖控制者 (近两周FBG≤7 8mmol/L ,P2 BG≤ 10mmol/L) 2 6例为DMB组 ;IGT组…  相似文献   

4.
李汉福 《微创医学》2005,24(1):28-29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及其对糖尿病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果糖胺法测定85例糖尿病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浓度.结果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r=0.6837,P<0.01).结论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较好,同时根据追踪观察可见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血糖在2~3周内的改变,它可作为糖尿病近期控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同时测定血清葡萄糖(Glu)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含量,观察二者的关系,以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对于评价近期(2-3周)糖尿病患者血糖在体内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观察。方法 血清葡萄糖、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均采用酶法测定。结果178例糖尿病患者Glu、GSF,均正常者3l例占17.4%:Glu、GSP均增高者107例占60.1%;Glu正常、GSP增高者15例占8.43%:Glu增高、GSP正常者25例占14%。结论 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不受即时血糖的影响,二者的变化不成比例性,对评价糖尿病患者2-3周病情的控制是一项灵敏可靠的指标,尤其对于住院病人的治疗与监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人血精果糖胺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糖水平的检测,探讨GSP在患者血糖水平监测中的意义。方法检测87例糖尿病患者和35例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GSP、HbAlc等指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患者组:HbAlc(8.17±2.37)%,GSP(20.25±84.13)μmol/L,FBG(8.72±3.38)mmol/L2,hPG(15.21±5.51)mmol/L;对照组:HbAlc(5.55±0.34)%,GSP(231.91±20.98)μmol/L,FBG(4.90±0.32)mmol/L2,hPG(6.30±1.08)mmol/L。糖尿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GSP分别与HbAlc、FBG、2hPG呈正相关;HbAlc、FBG、2hPG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GSP与HbAlc、FBG、2hPG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869和0.807;HbAlc与FBG、2hPG相关系数为0.804、0.781;FBG、2hPG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43。结论 GSP是反映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303例,同时选取基线资料相似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167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分析糖尿病肾病组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组相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含量显著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P<0.01),GSP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06及0.733。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GSP含量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GSP与血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三者关系密切。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可以弥补瞬时血糖监测的波动及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近期血糖平均水平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用硝基四氮唑兰还原法测定了125例正常人及105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GSP)浓度,结果显示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GSP与其检测前1—3周平均血糖浓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证明GSP为糖尿病控制较准确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FBS)、血清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以HK法、NBT还原法和免疫胶乳法检测了72例经临床确诊患者的FBS、FMN、HbA1c,并以健康人(36例)作对照。结果DM患者血清FMN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FMN与FBS及HbA1c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65及0.74,FBS与HbA1c亦呈正相关,γ=0.62。DM患者FBS、FMN及HbA1c三者关系密切,血清FMN测定简单、实用、稳定,若三者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2.
董解菊  宋世平 《重庆医学》1994,23(3):173-174
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是对糖尿病的病情观察和并发症预测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其测定方法,近几年应用有单次比色,也有主张用两点比色法。方法之间各有所长。本文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测定,观察了五种物质对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影响,试找出合适的测试条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制的DMF为标准品,建立一种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新方法——血清果糖胺(SFA)测定法。应用此方法对37名健康人和52例糖尿病人进行SFA测定,二者间差别显著。糖尿病患者的SFA与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显著相关,与测定前3周的FBG均值相关性最好,17例无微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和15例有微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SFA之间无显著差异。本文提示SFA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对了解近期血糖控制情况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管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2型糖尿病(DM)患者日渐增多,在血糖监测系统中,包括末梢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测定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分析.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对DM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及其并发症防治提供了又一可靠、便利的指标. 我院收治的老年人中,有相当多的2型糖尿病(DM)患者.DM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糖化血清蛋白(GSP)在血中浓度稳定,半衰期较短(14~20天),血清中GSP的水平能有效反映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干扰,也是DM患者血糖控制的可靠观察指标之一.GSP测定对DM的诊断、预后和治疗选择均有重要意义,尤其对DM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更为重要[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 (FBS)、血清果糖胺 (FMN)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以HK法和NBT还原法检测了 5 9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血清果糖胺 ,用免疫胶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并以健康人血( 39例 )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 (DM)患者血清FM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清FMN与FBS及HbA1C均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 (γ)分别为 0 .6 7及 0 .76。结论 :糖尿病患者FBS、FMN及HbA1C三者关系密切 ,血清FMN测定简单、实用、稳定 ,若三者联合检测 ,将更有助于糖尿病 (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糖化血清蛋白(GSP)生化含量的检测,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盒、免疫比浊抑制法和硝基四氮唑蓝(NBT) 还原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生化含量,同时测定餐后2h血糖(2hPG)在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组的含量变化.结果 糖尿患者病组:尿微量白蛋白(42.45±11.30)ug/mL,HbAlc(8.17±2.37)%,GSP(313.25 ±42.13)μmol/L,2hPG(15.21±4.45)mmol/L,;正常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10.32.±3.35)ug/mL,HbAlc(5.45±2.37)%,GSP(213.25 ±21.13)μmol/L,2hPG(6.32±5.31)mmol/L,糖尿病患者组尿微量白蛋白、Hb A l c、G S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及糖Hb A l c、GSP是反应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血糖未控制者 (DMA组 )与血糖控制者 (DMB组 )糖化血清蛋白 (GSP)的水平以及GSP与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DMA组与DMB组GSP的水平并与相对应的脂质水平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DMA组GSP水平明显DMB组 (P <0 .0 1) ,相应的脂质代谢严重紊乱 ,以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 -C)、载脂蛋白B(Apo -B)升高最为明显 (P <0 .0 1)。结论 GSP与脂质代谢有关 ,联合检测GSP与血脂水平可为 2型糖尿病的诊断及降脂治疗提供有效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沈秀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633-3635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血糖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由于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反映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同,再联系3项检测指标的特点,故通过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的研究,以"近期,纵向,全程"观察的方法对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少珍  黄沛隆 《河北医学》2010,16(9):1097-1098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DM)患者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指标3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己糖激酶法、比色法、胶乳凝集抑制反应法分别测定FBG、GSP、HbAlc的含量。结果:Ⅱ型糖尿病中的的FBG、GSP、HbA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FBG、GSP、与HbAlc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FBG、GSP、与HbAlc的联合测定有助于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对控制糖尿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监测均有重要意义值。  相似文献   

20.
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马勇  覃艳玲 《中国医学工程》2004,12(6):87-88,91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正常对照组50例,正常妊娠组50例及妊娠糖尿病组(GDM)36例等血清进行了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50g筛选、GSP、HbAlc测定.结果 GDM组FPG、糖筛选实验、GSP、HbAlc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四项诊断妊娠糖尿病(GDM)检测中,以GSP的效果最为理想,其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测分别为88.9%、98%、94.1%、96.9%,而HbAlc除敏感性比糖筛选实验稍低外,其它指标均高于FPG和糖筛选实验,其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测分别为80.6%、96%、89.5%、93.5%.结论GSP与HbAlc检验方法快速、简单、实用、取血量少、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可作为GDM诊断指标,其中又以GSP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