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血清ALB,PA和TF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晖  马文君  余薇  郑少忆 《广东医学》2001,22(10):902-90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CPB)对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CPB术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患者30例,分为A,B两组:A组11例,均为换单瓣,以换二尖瓣为主;B组19例,均为换双瓣,以换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为主.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及术后1,8 d抽取静脉血,利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含量.结果两组患者ALB,PA,TF术后1 d即迅速下降(P<0.005),TF下降幅度稍大,而术后8 d仍维持在术后1 d的水平(P>0.05).3个项目术后1,8 d与术前相比,B组差异更显著,术后1 d下降幅度的均值B组也稍大于A组.但3个项目术后1,8 d的水平及术后1 d下降幅度两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可引起蛋白质营养不良,且至少维持1周.3个项目术后1 d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血液稀释及术中失血.提示有必要监测血清蛋白术前、术后的含量变化,并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以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报告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8例,发生率1.71%,症状出现于术后1-2d,表现为妄想,狂躁,行为障碍等。认为与病程长,病情重,体外循环时间长及年龄,性别有关,但精神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采取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5年中经胸骨正中切口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并发乳糜胸8例。患者均为较重的法乐四联症,其中7例年龄<10岁,6例发生术后心脏低排出量。经放置闭式引流管、胸腔内注入四环素、控制饮食和治疗心衰等措施,所有患者全部治愈。作者认为对这种类型的乳糜胸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北京医学》1994,16(5):290-291
  相似文献   

5.
6.
吴静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88-108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呼吸系统的护理方法,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方法:2010年9月~2011年8月期间,我科对53例心脏疾病患者实施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现回顾分析上述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①53例心脏疾病患者,其中50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4.3%;3例死亡,病死率为5.7%,死亡原因包括急性呼吸衰竭、重度低心排出量综合征、重度心律失常各1例。②53例心脏疾病患者,其中6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3%,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各2例,急性呼吸衰竭、轻度肺水肿各1例,但是上述4种类型并发症的构成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89,P=0.8265)。结论:我科采取的护理措施可以较好地预防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呼吸系统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高危因素与致病机制、AKI分级及常用诊断标准、防治措施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通过对婴幼儿心脏术后AKI的合理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改善心脏手术患儿的近期及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心脏直机手术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导致凝血机制紊乱而引起渗血或出血。为了预防或减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凝血机制损害,防止术后出血,我们采用预充液内一次加入大量抑肽酶方法预防术后出血,收到较好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例心脏瓣膜病和法鲁氏四联症病人,随机分成抑肽酶(A)组和对照(B)组。A组10例,男女各5例。平均年龄36.6岁。体重53kg。心功能Ⅲ级8例,Ⅱ级2例。双瓣置换4例(其中2例既往有换瓣史);二次二尖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和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2例。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4min,总转…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8%左右,多见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其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容易混淆诊断。若未能及时正确处理,可引超心跳骤停致死。本院近年来200例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天佑 《北京医学》1994,16(5):288-290
  相似文献   

11.
心脏手术后早期,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也是重要的致死因素[1]。我院心胸外科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施行的6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3例,发生率66.2%。现将其观察和护理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26例,年龄3~58岁。室缺修补术6例,房缺修补术4例;风心主动脉瓣置换术8例,二尖瓣置换术1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0例;冠状动脉搭桥1例,除1例体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状脉搭桥手术外,其余均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术前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23例;Ⅳ级9例;其中反复心绞痛(冠心病)发作…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的监护王苏华罗凌(南充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正确的机械通气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环节之一。Thung和Tefemine主张:直视手术后常规应用机械呼吸6—12小时,以维持术后良好的通气和氧合[1]。本文通过2...  相似文献   

13.
陈诗奉 《四川医学》1993,14(11):684-687
应用体外循环(ECC)施行心脏手术后腹内并发症虽不常见,但却是致命的。据文献报告ECC术后腹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29~2.0%,病死率为13~63%。其中尤以心肺移植术后腹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高,占9.5~33%。为降低病死率,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都甚重要。本文对ECC与心脏术后腹内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高危因素、发病机理与处理作一概述。一、胃十二指肠出血或穿孔胃十二指肠出血为ECC术后腹内并发症中常见者。Merrell报告其发生率为24%。Hanks报告43例腹部并发症中胃肠出血19例,多发生在术后1~5周,其中经内窥镜,血管造影,尸检证实出血来源于十  相似文献   

14.
15.
报告32例先心病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甲皱微循环变化临床观测的结果。本组病人男15例,女17例;年龄10.6±2.5岁;病种包括VSD12例,ASD15例,TO15例。采用中度低温血液稀释非搏动性体外循环[CPB],CPB时间58.5±6.8min;于术前、术后定时观测甲皱微循环、HCT、TP及COP。结果显示,术中HCT、TP及COP急剧下降(P<0.01),术后甲皱微循环管袢清晰度下降、数目减少,轮廓模糊,红细胞聚集,微血流呈粒流、粒缓流,这些改变于术后3~5天恢复正常。结论认为:CPB心脏手术期间及术后早期,影响甲皱微循环的主要因素是血液稀释(HCT)、COP、PH、温度、体外循环灌注损伤、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及药物等;观测甲皱微循环可便捷地了解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变化的情况,并对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唐斌等报告1,06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术后并发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者5例(0.47%)。我院自1980年8月至1988年6月共施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206例,术后发生此并发症者二例,占0.97%。现报告如下。例1 女,12岁,诊断为先心房间隔缺损,既往无溃疡病史。于1982年2月15日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出  相似文献   

18.
19.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钾丢失较多,术后易发生低钾血症,短时间内发生低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氯化钾是心脏手术后主要的控制心律紊乱药物[1]。方力争等[2]报道,体外循环术后充分补钾可使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从44%下降到18%,而由低血钾所致的室颤可由16%降至0,故及时纠正低血钾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静脉补钾对补液浓度和速度有严格的限制,需较长时间输入适量的液体才能纠正低钾,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要严格限制每日的补液量及输液速度,常规的补钾方法难以及时纠正低血钾,目前临床大多采用高浓度静脉补钾。高浓度补钾可迅速纠正低血钾…  相似文献   

20.
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1998年1月-2006年12月实施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269例,其中有13例出现精神障碍,经过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