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将5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6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血小板计数、粒细胞缺乏时间,感染发生率和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0%和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的最低值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最低值较对照组略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rnofsky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提高疗效,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辅助癌康复片用于结直肠癌术辅助化疗后白细胞降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后应用常规癌康复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复方辅助联合癌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50.00%、疾病控制率93.33%,高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20.00%、疾病控制率56.67%(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脱发、心功能损害、口腔溃疡、血红蛋白降低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发热、腹泻、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结直肠癌术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用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86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分为3组:1)rhTPO单药组:予皮下注射rhTPO;2)激素对照组: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3)rhTPO与激素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TPO.比较3组患者有效率、血小板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rhTPO单药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PO单药组和rhTPO与激素联合组血小板上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达最高峰时平均计数,rh TPO组与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血小板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时间联合组长于rhTPO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PO可有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较单用rhTPO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诊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gG、IgA、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0%(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机体免疫,降低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补白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研究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检测值恢复正常时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应用于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促进血小板计数恢复,对预防出血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4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以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血小板达到70×10~9/L、10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P <0.05)。结论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血小板数量,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白细胞介素-11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加白细胞介素-1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血小板峰值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血小板峰值以(128.6±49.9)×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7±50.0)×109/L(P均<0.05);两组的起效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白细胞介素-11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3):179-181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对参数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生化检测中40例胆红素异常患者,与同期40例健康者对照研究。检测研究者的血常规,分析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的变化,此外检测观察组0.5、1、2、4h的血常规,进一步分析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对参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细胞比容、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作用时间对参数无影响(P0.05)。结论胆红素增高会导致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出现假性升高,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下降,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作用时间对参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为输血患者运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患者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接受输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血技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观察两组患者输血过程中发热、过敏、血红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对于输血技术的总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对于输血技术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输血的患者实施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效果较常规输血技术更佳,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降低,并且患者对于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种剂量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白芍总苷1.8 g.d-1组(75例),男性19例、女性56例,年龄(48.0±12.8)岁,病程(2.7±4.0)年,给予白芍总苷0.6 g,tid,口服;白芍总苷1.2 g.d-1组(75例),男性18例、女性57例,年龄(46.8±11.2)岁,病程(3.0±4.3)年,给予白芍总苷0.6 g,bid,口服。以12 wk为一个疗程,2组绝大多数患者接受治疗观察2~6个疗程。观察晨僵、关节疼痛数、疼痛程度、关节肿胀数、患者和医生评价、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24 wk,白芍总苷1.8 g.d-1组显效率64%(48/75例)明显高于白芍总苷1.2 g.d-1组(21%,16/75例),P<0.01;2组临床疗效比较,P<0.01。48 wk后,2组显效率均为97%(73/75例)。治疗12 wk,白芍总苷1.8 g.d-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高于白芍总苷1.2 g.d-1组(13%);至24 wk,白芍总苷1.8 g.d-1组降为3例(4%),白芍总苷1.2 g.d-1组降为0例;至48 wk,2组均为0例。结论服用24 wk内,白芍总苷1.8 g.d-1组疗效较佳,但不良反应稍多;服用24 wk以上,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同。  相似文献   

12.
白芍总苷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雪  苏娜  周世红  杨南萍  谢珍国 《中国药房》2010,(39):3731-3734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CBM、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均从建库日期检索至2009年10月,并追踪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白芍总苷和免疫抑制剂联用与单用相应免疫抑制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合计707例患者。Meta分析的亚组结果显示,治疗12周时的缓解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2,95%C[I1.08,1.38],P=0.002);安全性指标在治疗12周及48周结束时,其任意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RR=0.66,95%CI[0.48,0.92])和(RR=0.7,95%CI[0.57,0.86])。结论:白芍总苷和免疫抑制剂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在治疗早期较单用免疫抑制剂为佳;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影响,以上结论尚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药物治疗相同,实验组同时采用心理治疗与护理,包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认知疗法、心理疗法、行为疗法等,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2周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87.88%,对照组为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经心理治疗与护理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治疗与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补骨脂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97例,口服TGP联合应用补骨脂注射液;对照组92例,仅应用补骨脂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6%,明显高于对照组(67.40%)。治疗组治疗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TGP联合补骨脂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临床疗效,并可减少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甲氨蝶呤和白芍总苷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白芍总苷(TG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患者分为2组,MTX组28例仅口服MTX治疗,TGP+MTX组31例口服MTX加TGP治疗,疗程均3个月。结果治疗4、8、12周,TGP+MTX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93.5%、96.8%,略高于MTX组(分别为82.1%、85.7%、9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显著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水平,但TGP+MTX组更显著,且肝功能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TGP+MTX联合方案起效快、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较少,依从性更高,较适合老年RA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0~12周:实验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d,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13周~48周:两组均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后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DNA水平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时,试验组HBVDNA下降水平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12周、24周时,试验组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周时,两组HBVDNA、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ADV安全性好,可有效抑制HBVDNA复制。  相似文献   

17.
白芍总苷对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样改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 (TGP)对空肠弯曲菌CJ S13 1诱导的小鼠SLE样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空肠弯曲菌CJ S13 1和CFA混合免疫动物 ,诱导小鼠SLE样改变。结果 TGP 5 0 ,10 0 ,2 0 0mg·kg-1·d-1× 2 8d ,ig能部分或完全拮抗血清IgG型自身抗体水平的升高 ,抑制ConA及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增强和IL 1生成的增多。结论 一定剂量的TGP对小鼠SLE样改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利压定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10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2组,先服安慰剂2周,然后以疗效肯定的卡托普利为对照组。利压定组10mg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为期12周,双盲期和开放治疗期各6周。最终入组104例活动性的AS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分别于第6周和第12周对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评价。结果:第6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分别为65.4%和69.2%,无统计差异;绝大部分为轻度注射部位反应和上呼吸道感染,经12周安全性观察无严重感染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AS安全性好,受试者可良好耐受。  相似文献   

20.
Combination use of methotrexate (MTX) and leflunomide (LEF) has been prove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However, previous trials have documented that both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cidence of liver toxicity. As active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the root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TGP)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nti-inflammatory, hepatoprotective and immuno-regulatory activities, without evident toxicity or side effects. In this 24-week, open labe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we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y of TGP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n hepatotoxicity in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LEF and MTX for patients with active RA. A total of 204 patients with active RA (DAS28 > 3.2) recruited from 3 regional referral centers were enrolled and received MTX and LEF combination therapy (MTX 10 mg/week plus LEF 20 mg/day) with or without TGP for up to 24 weeks by randomization. Hepatotoxicity was defined as an increase of at least 1.5-fold the upper limits of normal (ULN)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or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Significantly less frequent hepatotoxicity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TGP than those without (9.5% vs 34.8%, p < 0.001) at 12 weeks.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hose ALT or AST levels were > 1.5 to ≤ 2 times and > 2 to ≤ 3 times the ULN were lower in TGP group than the control (1.9% vs 10.1%, 2.9% vs 12.4%, p < 0.05 respectively). More patients in the TGP group achieved a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ULAR) good response or moderate response at 12 weeks, although there i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Similar results were observed at 24 weeks. Our preliminary study demonstrates the hepatoprotective and additive role of TGP in combination with MTX and LEF in the treatment of active 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