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疲劳在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知觉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西安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346名急诊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疲劳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压力知觉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急诊科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为(2.35±0.57)分,疲劳总得分为(8.71±3.01)分,压力知觉总得分(27.71±6.91)分。(2)疲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呈负相关、与压力知觉之间呈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压力知觉呈负相关(P<0.001)。(3)疲劳在急诊科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压力知觉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23%(P<0.05)。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一方面可以对压力知觉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疲劳对压力知觉产生间接影响。要注重提升急诊科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而减轻其疲劳和压力知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硕士学位护士自我效能在科研能力与职业嵌入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择河南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97名硕士学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以及职业嵌入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硕士学位护士科研能力得分为(82.14±19.68)分,处于高水平。科研能力、自我效能与职业嵌入均呈正相关(r=0.329,P<0.001;r=0.448,P<0.001),科研能力总分与自我效能总分呈正相关(r=0.472,P<0.001)。自我效能在科研能力与职业嵌入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111,占总效应的52.11%。结论 自我效能在科研能力和职业嵌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医院管理者在制定硕士学位护士职业嵌入干预措施时,可以通过提升科研能力和自我效能的方式来提高其职业嵌入水平,稳定高层次护理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4—5月选取我国19家三级综合医院、7家二级综合医院以及2家其他性质医院的9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创新氛围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创新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4.0分析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组960名护士组织创新氛围总分为(75.39±13.40)分,创新行为总分为(32.00±6.42)分,创新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7.41±5.00)分;护士组织创新氛围总分与创新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514,P<0.05),组织创新氛围总分与创新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r=0.503,P<0.05),创新行为与创新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r=0.512,P<0.05)。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00%。结论 本组护士组织创新氛围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护士组织创新氛围水平,激发创新自我效能感,促进产生创新行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冯玉  杨璐  莫子欣  杨茜 《护理学报》2022,29(19):16-19
目的 探讨图尔敏论证模式在护理本科实习生肾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1年3月—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按入科顺序将108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分为观察组(1~54号)和对照组(55~108号);对照组按照实习大纲采用常规实践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合图尔敏论证模式教学。采用批判性思维量表、护生自我导向学习量表、临床综合实践成绩评价两组实践教学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批判性思维得分、自我导向学习得分及临床综合实践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图尔敏论证模式的运用,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临床综合实践能力,为临床护生实习带教扩展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肿瘤医院护士逆境商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辽宁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324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逆境商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4.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结果 本组肿瘤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51.01±19.34)分,逆境商总分为(119.26±17.08)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7.98±5.43)分。本组肿瘤医院护士逆境商总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均呈负相关(r=-0.493,-0.353;均P<0.001),逆境商总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r=0.425,P<0.001)。自我效能感在逆境商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92,P<0.05)。结论 本组肿瘤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逆境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逆境商间接影响职业倦怠。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来提升肿瘤医院护士逆境商,增强其自我效能感,进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洁  郑一宁 《护理学报》2020,27(3):58-61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护士工作场所欺凌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2019 年5—7月选取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7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工作场所欺凌问卷,员工工作满意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检验中介作用。结果 护士的工作场所欺凌、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总分依次为(25.42±10.11)分、(25.64±6.29)分、(18.71±3.40)分。工作场所欺凌对护士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406、-0.772,均P<0.001);工作场所欺凌对护士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度均具有负向预测(β=-0.441、-0.326,均P<0.001);中介检验显示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场所欺凌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本组护士工作场所欺凌、自我效能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满意度得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场所欺凌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管理者应重视工作场所欺凌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来增强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本科大专护生生命意义感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建立健全护理培养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3—8月全国不同行政区5所高校共1 449名本科大专护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亲社会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应用SPSS 22.0分析生命意义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 23.0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命意义感与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组本科大专护生生命意义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亲社会行为总分依次为(65.02±11.93)分、(24.62±5.67)分、(95.48±16.13)分。本科大专护生生命意义感、一般自我效能与亲社会行为均呈正相关(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命意义感和亲社会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6,P<0.05)。结论 本组本科大专护生生命意义感及亲社会行为处于中上等水平,一般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本科大专护生生命意义感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间接影响护生亲社会行为。相关护理教育者可以有意识培养和提升本科大专护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感知,提高其亲社会行为能力,促进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良性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商薇薇  鄢建军  江燕  邓娟 《护理学报》2019,26(23):61-64
目的 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提升其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2018年12月将我院科室按照14名总护士长分管的片区进行分层,每个片区随机选取15%共计5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评价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护士自我效能感总分为(33.16±5.44)分,成就动机总分为(12.50±5.48)分,创新能力总分为(109.57±18.97)分;本组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创新能力总分呈正相关(r=0.744,0.511;P<0.01),创新能力总分与成就动机总分呈正相关(r=0.592,P<0.01);成就动机在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76,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76%。结论 本组护士自我效能感及成就动机总分处于较高水平,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创新能力总分均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既可以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成就动机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创新能力。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可激发护理人员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洪瑾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4):306-309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正念水平在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为护士的培训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护士12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护士职业怠倦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急诊科护士的正念水平得分为(54.15±12.41)分,职业倦怠感得分为(23.25±4.31)分,主观幸福感得分为(9.28±2.03)分,护士正念水平、主观幸福感和职业倦怠感呈负相关(r=-0.747, P<0.001;r=-0.718,P<0.001),正念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843,P<0.001),急诊科护士正念水平在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结论 急诊科护士的正念水平在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对护士进行正念培训来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焦点解决思维与学业投入之间的关系,尝试探讨焦点解决思维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济南、青岛3所高等医学院校的236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研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业投入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焦点解决清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焦点解决思维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学业投入总分(66.64±13.98)分,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76.55±11.27)分,焦点解决思维总分(50.02±7.94)分;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学业投入总分呈正相关(r=0.686,P<0.01),焦点解决思维总分与学业投入总分呈正相关(r=0.458,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与焦点解决思维总分呈正相关(r=0.506,P<0.01),焦点解决思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25%。结论 焦点解决思维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既可以直接对本科护生学业投入起作用,也可以通过影响焦点解决思维进而对本科护生学业投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北京市实习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141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中文版护理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测量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自我效能及自主学习准备度情况。结果:实习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总均分为(152.31±19.13)分,影响因素依次为自我效能、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过规划、是否喜欢护理专业、生源地及认为学习时间是否充足,调整系数R2=0.368。结论:实习护生自我学习准备度较低,应重视对其进行自我效能、职业生涯规划、对护理专业认同感等方面的培养,适当引导实习护生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并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评判性思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对193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06.79±11.82)分;一般自我效能感为(2.52±0.44)分;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85.94±31.78)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求知欲、系统化能力和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评判性思维影响护理专业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引导和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理高职生的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探究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黄山职业技术学院340名护理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高职生社会支持总分为(37.94±5.77)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为(115.81±28.13)分;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169~0.431,P<0.05),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可解释护理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15.3%的总变异。结论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护理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职院校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针对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项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护理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增强其职业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情商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情商问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对某中医院校138名三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护理本科生情商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3.45±0.41)分、(90.48±14.56)分;回归分析显示,情商中的自我意识(β=0.447)、自我管理(β=0.387)、社会意识(β=0.274)维度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正性预测作用,能解释总变异的42.1%。结论中医护理本科生的情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一定影响,二者均有待提高,高校应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其职业决策能力,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实习护生109名作为观察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习护生101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出科时比较2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护理核心能力。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124.37±3.66)分和护理核心能力为(80.98±2.0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8.15±4.08)分和(74.87±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护理核心能力,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实习护生的职业获得感,同时也保证了急救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情绪智力、觉知压力与职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Wong and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WLEIS)、觉知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Nursing Professional Identify Scale)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824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824名护理实习生情绪智力得分为(84.24±16.66)分,觉知压力得分为(22.10±6.62)分,职业认同感得分为(117.22±18.50)分;不同性别、学历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的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实习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P<0.05),觉知压力与情绪智力、职业认同感均呈负相关(P<0.05);觉知压力在护理实习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9.33%。结论: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情绪智力、降低觉知压力来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择业效能感和专业自我概念状况,并分析自我概念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206名2012届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择业效能感总分为(144.66±23.46)分;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91.27±10.35)分,总体较为积极,其中技能均分最高,而满意度均分最低。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概念的技能和满意度2个维度对其择业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或P0.05)。结论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自我概念对其择业效能感有影响,学校应培养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提高其择业效能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出职业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课堂教学在实习护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实习的100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21年1月-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实习的10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雨课堂与BOPPPS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轮转结束后,比较2组理论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实习护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3.22,P<0.01;t=4.31,P<0.01);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评价均好于对照组(t=8.17,P<0.01;P<0.05)结论 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冯玉  杨华英  甘琳  杨茜 《护理学报》2023,30(7):25-28
目的 探讨逻辑树状图在护理本科实习生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按入科顺序将10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分为观察组(1~52号)和对照组(53~104号);对照组按照实习大纲采用常规实践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合逻辑树状图模式教学。采用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量表、护生自我导向学习量表、出科考核成绩评价2组实践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临床实践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出科考核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逻辑树状图教学模式的运用,利于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专业承诺在心理健康与择业效能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问卷对175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择业效能感总分为(132.63±2.44)分;其心理健康、专业承诺、择业效能感两两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专业承诺在心理健康与择业效能感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43%。结论护理教育者通过提高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和专业承诺水平,将有利于实习护生择业效能感的提高,从而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