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1]。PICC 自从19世纪80年代第一次应用于静脉治疗后,使用量就以指数方式增长[2]。美国俄勒冈健康科技大学的医院[3]报道,在过去的9年中 PICC 置入增加了3倍。PICC 日常维护包括 PICC 带管期间定期消毒穿刺点、更换敷料、更换肝素帽、固定装置、冲管封管等。目前,没有标准的 PICC 维护规范。本文就国内外成人 PICC 日常维护的发展现状综述如下,旨在为制定统一的 PICC 维护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 PICC 专业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衣服改制,缓解置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一些心理顾虑。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全程护理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全程护理管理的体会。方法对5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评价的全程护理管理。结果5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100%、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期间出现穿刺点出血1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导管阻塞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9%。结论全程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PICC导管异位相关因素的文献资料.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综合效应量.结果 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贵要静脉置管患者,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肘正中静脉置管患者;患者卧位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坐位;>60岁患者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置管患者;男性与女性患者置入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置管静脉、患者置管体位、年龄是引起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性别与PICC导管异位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头端位于中心静脉的一种置管技术。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明确  相似文献   

7.
岳志瑛  郑儒君  余春华 《华西医学》2013,(12):1920-1922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留置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期间的焦虑状况水平,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12年2月-4月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某三甲医院肿瘤中心入住的200例留置PICC患者的焦虑情况,分析焦虑产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留置PICC住院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中国常模人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P<0.05)。影响置管患者焦虑的因素有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及医疗保险情况等。 结论 加强留置PICC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8.
异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复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异位的复位方法.方法 在X线引导下,根据异位的静脉采取改变体位、手法复位等方法,将异位导管重新置入上腔静脉.结果 本组680例PICC置管病人,56例发生导管异位,其中52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2.8%.结论 临床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高,且难以避免,多数异位导管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复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且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180例,对其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 180例患者的治疗均顺利完成,56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从而导致不得不对其进行提前拔管处理.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合理的掌握换药的时间、采用标准化的护理操作程序、注意加强自我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PICC并发症现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全科护理》2012,(2):126-127
对186例化疗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186例病人中发生并发症6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肘上置入PICC导管的优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100例置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肘下两横指处为穿刺点置管,实验组选择肘上2~3 cm为穿刺点置管.结果实验组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导管移位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肘上2~3 cm置入PICC导管方法优于肘下两横指处穿刺点置管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大力提倡肘上2~3 cm置人PICC导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异位颈内静脉。方法将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400例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0例。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超声实时观察,确认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试验组(200例)即从末端分离导丝和导管,撤出导丝3cm,继续送至预测量长度。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比较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无颈内静脉异位,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率为1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导管漂浮原理可以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从置管到拔管全程的成本-效果,为中长期中心静脉输液技术的选择提供卫生经济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便利地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PICC进行静脉输液的444例患者及2013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PORT的4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成本-效果分析,从医院角度比较两组总留置时间段、留置3~6个月、6~9个月、9~12个月时的总成本、综合效果指数、成本-效果比。 结果 在总留置时间段、留置3~6个月、6~9个月、9~12个月时,PICC组的日均总成本或总成本均低于PO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CC组综合效果指数均略低于PORT组;PICC组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PORT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43.50、234 411.00、120 092.25和109 164.00。 结论 当导管留置时间≤12个月时,PICC成本-效果优于PORT,从卫生经济学角度,优先推荐PICC作为中长期静脉输液通路。此外,增量成本-效果比可辅助决策,若支付意愿值高于增量成本-效果比,则PICC和PORT均为成本-效果可接受的方案;反之,则PICC成本-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推导成人PICC置管的最佳体内留置长度.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在肿瘤内科应用常规测量长度方法行PICC留置术共547例(传统组),其中有367例PICC导管尖端置入上腔静脉中下段.通过分析这367例患者的PICC置管档案,推导出PICC体内留置长度的测算方法.为了方便临床应用,我们将计算出的成人PICC体内留置长度设计成PICC长度测量卡尺.于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在肿瘤内科应用此卡尺留置PICC导管共235例(卡尺组).结果 传统组PICC置入上腔静脉中下段的准确率为67.1%,卡尺组准确率为90.6%,卡尺组准确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自行设计的PICC长度卡尺测量置管长度的方法可提高PICC置入上腔静脉中下段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Venous access devices are of pivotal importance fo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a variety of disease states and in a variety of clinical settings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surgery) and for different purposes (fluids or drugs infusions, parenteral nutrition, antibiotic therapy, hemodynamic monitoring, procedures of dialysis/apheresis). Howev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re commonly worried about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that may result using a 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 (CVAD) (mainly,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nd thrombosis), bo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s) and cent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CICCs). This review aims to discuss indications, insertion techniques, and care of PICC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ICCs have many advantages over standard CICCs. First of all, their insertion is easy and safe -due to their placement into peripheral veins of the arm- and the advantage of a central location of catheter tip suitable for all osmolarity and pH solutions. Using the ultrasound-guidance for the PICC insertion, the risk of hemothorax and pneumothorax can be avoided,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of primary malposition is very low. PICC placement is also appropriate to avoid post-procedur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an abnormal coagulative state who need a CVAD. Some limits previously ascribed to PICCs (i.e., low flow rates, difficult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monitoring, lack of safety for radio-diagnostic procedures, single-lumen) have delayed their start up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 as common practice. Though,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power-injectable PICCs overcomes these technical limitations and PICCs have started to spread in critical care settings. Two important take-home messages may be drawn from this review. First,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varies depending on venous accesses an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t clinical performance as well as of the different risks associated with each type of CVAD (CICCs or PICCs). Second, an inappropriate CVAD choice and, particularly, an inadequate insertion technique are relevant-and often not recognized-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 strongly believe that all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the choice, insertion or management of CVAD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hould know all potential risk factors of complications. This knowledge may minimize complications and guarantee longevity to the CVAD optimizing the risk/benefit ratio of CVAD insertion and use. Proper management of CVADs in critical care saves lines and lives. Much evidence from the medical literature and from the clinical practice supports our belief that, compared to CICCs, the so-called power-injectabl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are a good alternative choice in critical care.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行血管超声引导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MST)的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及经验总结,探讨其优越性。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试验组患者采用血管超声引导系统评估血管,利用MST技术行上臂PICC穿刺;对照组患者在肉眼下穿刺血管行PICC。结果观察组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7.5%,且一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5),导管移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结合MST用于PICC具有切实可行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尤其适用于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肩部活动操在植入手臂输液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12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植入手臂输液港且肩关节活动受限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进行肩部活动操锻炼,对照组进行握球运动锻炼,锻炼时长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锻炼后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得分,锻炼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及锻炼期间血栓和导管阻塞发生率。结果锻炼后试验组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第1个月,试验组血栓及导管阻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期间,试验组血栓及导管阻塞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部活动操锻炼有助于改善植入手臂输液港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降低其血栓和导管阻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握球持续时间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上肢腋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85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超声监测下记录不同握球持续时间对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速度和血管压力的影响。【结果】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静脉血管直径为(3.98±0.66) mm、血流峰速度为(13.49±4.92) cm/s、血管压力为(0.06±0.04) mmHg(1 mmHg=0.133 kPa)。与静息状态相比,不同握球持续时间下静脉血管直径、血流峰速度和血管压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静息状态(P<0.05)。其中握1 s松1 s时静脉血管直径最大(4.36±0.68) mm,握2 s松2 s时血流峰速度最大(23.17±7.09) cm/s、血管压力最大(0.17±0.13) mmHg。【结论】握球锻炼可有效扩大静脉直径、增加血流速度和肌肉对血管壁的压力。指导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在握球时按照握2 s松2 s的方法进行锻炼,简单可行且未引起患者不适,该方法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及其对置管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因各种临床情况需置入PICC的62例患者。置入操作在X线透视下完成,同时以PICC导丝为探测电极,监测导管头端位于不同血管部位时的腔内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导丝介导均能获得腔内心电图。体表心电图P波振幅为(1.11±0.36)mm,导管头端位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上、中、下段,右房交界处及右房中、下部时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分别为(1.11±0.36)mm、(1.12±0.28)mm、(1.56±0.45)mm、(4.03±1.87)mm、(5.90±2.45)mm、(7.90±2.95)mm、(9.87±2.77)mm、(5.00±1.76)mm、(2.50±1.73)mm。10例患者最初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此时P波振幅为(1.14±0.34)mm。结论以PICC导丝作为探测电极可引出腔内心电图,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与PICC头端位置有关,最大P波振幅可指导导管头端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1357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发生导管体内破损或断裂,分析原因可能有:穿刺时未使用导针器、穿刺时肢体外旋、穿刺的血管位置深、肘关节长期反复伸屈、导管批号、输入药液刺激性大。经临床观察总结,提出提高置管的规范操作、保证后期的规范维护及使用、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及应急能力等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