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调查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应对自我效能量表和状态自尊量表,对131 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得分为(69.95±12.90) 分 ,处于中等水平 。44.3%的患者病耻感为高水平。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对自我效能、配偶接受造口程度、患者自觉身体形象改变程度、是否参加过造口人活动、年龄等因素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病耻感72.1%的变异。 结论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较高,护理人员
应提高患者应对自我效能的水平,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患者造口和身体形象的改变,定期开展并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造口联谊会,并特别关注青壮年造口患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呈上升趋势.肠造口手术的开展给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生机,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延长其平均寿命.然而,手术后永久性人工肛门为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病耻感,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本文就肠造口术后患者的病耻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回顾分析,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状况和应对方式,以探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30例肠造口病人进行社会影响量表和医学应对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得分为(56.07±12.57)分,处于中等水平,倾向于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面对方式得分与病耻感呈负相关(P<0.05),屈服方式得分与病耻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专科护士应关注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回归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病耻感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鼓励病人积极面对,降低病耻感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促进其回归和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同伴支持教育对其病耻感及心理调适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2~7月收治的行永久性肠造口直肠癌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行永久性肠造口直肠癌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同伴支持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SCL-90、OAI-...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01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SIS)、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toma-QOL)分别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病耻感程度、生活质量水平。结果:造口患者SIS得分(68. 33±6. 82)分,其中社会排斥得分占比最高,为(24. 76±3. 40)分; SIS得分与StomaQOL得分呈负相关(r=-0. 444~-0. 695,P 0. 01);青年造口患者、受教育程度高者、父母陪护者、月收入低者、无宗教信仰者、造口时间短者SIS得分高。结论: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程度居于中等偏高水平,病耻感程度与生活质量水平关系密切,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现状应引起医务人员、家庭及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应对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肠造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80),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元应对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与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以及3个月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与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应对护理模式能够降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调查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106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对患者病耻感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结果:患者SIS评分为(56.98±9.77)分,其中87例病耻感评分处于中重度;年龄、受教育程度、自理程度、是否参加造口患者活动、焦虑、抑郁为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理中应针对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病耻感。 相似文献
11.
总结376例自闭保护性造口应用在直肠癌前切除低位超低位直肠吻合术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做好造口插管固定、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造口袋,并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等工作,以确保治疗效果,促进康复.本组375例运用该术式避免了二次回纳手术,1例因吻合口漏导致腹膜炎,予再次手术治愈,无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注和解释疗法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10周的关注和解释疗法,对照组接受渐近式肌肉放松训练。干预10周后,采用自制的患者训练依从性评价表测评;干预前、干预10周后及干预完成后3个月,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10周后,试验组训练依从性、心理弹性量表得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总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注和解释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框架的干预在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烟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及永久性肠造口术的11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与观察组(2019年1—6月),每组各59例。对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共情护理(EN)对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PC)患者知觉压力、病耻感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C患者10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EN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EN。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知觉压力、病耻感、癌因性疲乏等情况。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紧张素-2(AT-II)、去甲肾上腺素(NE)等应激因子水平。结果护理后,EN组SAS、SDS、CPSS、病耻感及C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AT-II、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项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N可有效缓解PC患者负性情绪,解除机体应激,减轻其知觉压力、癌因性疲乏,消除病耻感,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病耻感以及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肛肠外科连续收治的直肠癌接受手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干预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接收常规康复指导.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手术切口感染率、社会影响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各项指标组间差异.结果 干预组20例,年龄(64.95±11.26)岁;对照组20例,年龄(63.85±12.39)岁.与对照组相比,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肠造口患者的住院天数(P<0.05),降低切口感染率(P<0.05),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病耻感.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患者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后切口及造口的处理方法.通过术前造口定位、预配造口袋体验,以及术后切口、造口的观察护理、造口护理技能指导及并发症的防治,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接受造口,学习造口相关护理知识,掌握造口护理技能.本组术后切口Ⅰ期愈合57例,Ⅱ期愈合11例,均采用湿性疗法处理后切口顺利愈合.本组发生造口并发症19例,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心理行为状况及其护理干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血病在儿童期肿瘤中占第1位,约占该时期所有恶性肿瘤的35%,且白血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是5岁以上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癌症患儿的长期生存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正规化疗,长期无病生存率可达70%左右,但疾病本身的严重性、预后的不可预测性及各种治疗所带来的不良生活体验,会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学龄期儿童有着特殊的发展需求。因此,关注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心理行为状况和社会生活能力,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学龄期自血病患儿的心理行为状况及其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在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并于术后1个月来我院复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53)。观察组有5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获得有效问卷48份;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41份。对照组患者给予出院后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Herth希望量表(HHI)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TGI中的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人生感悟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HI的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能够提高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和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