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半月板对膝关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在非手术情况下,半月板内部损伤常无法获得治愈。而手术治疗又存在局限性,难以发挥显著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应用血小板产物已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新方式。富血小板血浆(PRP)、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血小板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半月板损伤修复,其成效显著。目前与PRP的半月板损伤修复作用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大样本、长时间研究。该文将从半月板损伤的特点、PRP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PRP对半月板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学者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方法选取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40例。所有入选者要求半月板损伤Stoller分级为Ⅲ级,且膝骨关节炎Keligren Lawrence分级为Ⅱ级或Ⅲ级;并排除发病前有明显外伤史、合并有交叉韧带损伤或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P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PRP组为关节镜联合应用PRP组;对照组为单纯关节镜治疗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对术前和术后1、3、6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同组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组间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而Lysholm评分明显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个月、6个月PRP组患者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WOMAC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VAS评分:t=4.125,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t=8.557,P<0.05;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t=7.428,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t=15.564,P<0.05;术后3个月WOMAC评分:t=6.932,P<0.05;术后6个月WOMAC评分:t=9.174,P<0.05)。 结论关节镜下行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修整手术联合应用PRP治疗近期疗效优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节镜手术联合PRP与单纯关节镜手术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数据提取并评价其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术后1,6,12个月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评分和术后3,6,12个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32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手术联合PRP组146例,单纯关节镜手术组183例。两组术后1、6、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个月Lysholm评分[MD=3.85,95% CI (1.25,6.44),P<0.05],[MD=2.88,95% CI (0.13,5.63),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5.88,95% CI (-8.72,20.48),P=0.43]。两组术后3、6个月WOM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8.07,95% CI (-11.17,-4.89),P<0.000 01],[MD=-7.96,95% CI (-11.44,-4.48),P<0.000 01];但术后12个月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6.61,95% CI (-16.64,3.41),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PRP修复半月板损伤在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关节炎方面短期疗效优于单纯关节镜手术,但两者长期疗效及缓解疼痛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胫骨高位截骨、关节镜清理治疗复合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内翻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例复合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内翻性膝骨关节炎,采用膝关节镜清理、半月板成型,胫骨高位截骨调整力线,纠正膝关节内翻,富血小板血浆分别于术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及膝周痛点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男8例,女16例;年龄43~68(58.04±7.87)岁,病程1~8(4.69±1.96)年;身体质量指数(24.53±5.26) kg/m~2;给予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2 ml,膝周痛点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共2 ml,1次/周,共治疗3次;对照组男7例,女17例;年龄47~72(60.54±8.93)岁;病程1.5~9(5.27±1.68)年;身体质量指数(23.47±4.62) kg/m~2;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0 mg,膝周痛点封闭治疗,每点2 ml药液,1次/周,共治疗3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8例患者均获6个月随访,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和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35±1.47,4.15±1.52,2.26±1.02和7.51±1.39,3.84±1.76,3.66±1.18;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和6个月Lysholm评分分别为55.21±5.78,79.16±7.25,85.45±6.87和54.65±6.40,77.58±6.94,82.34±7.12;两组治疗后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及膝周痛点注射富血小板血浆疗法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同时安全性较高,虽短期疗效与传统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别,但中远期疗效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膝关节腔内及周围痛点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Kellgren-Lawrence(K-L)Ⅱ、Ⅲ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中医医学部骨伤科收治的52例Kellgren-LawrenceⅡ、Ⅲ级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膝关节腔内及周围痛点注射治疗,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41~59岁,平均(51.71±4.38)岁;左膝关节22例,右膝关节30例;根据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Ⅱ级31例,Ⅲ级21例。疗程:1次/周,共3次。于术后3、6、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WOMAC)膝骨关节炎指数评分、Lysholm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30±1.73)个月。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修复半月板损伤的短期疗效。 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ce Library及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关节镜联合PRP修复半月板和单纯关节镜修复半月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临床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Cochrane系统评价工具评估文献发表偏倚。 结果共纳入11篇相关文献。结果显示:PRP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D)= -0.92,I2=99%,95%置信区间(CI)(-1.54,-0.30),P=0.004];PRP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5.69,I2=86%,95%CI(2.19,9.19),P=0.001];PRP组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 -5.90,I2=74%,95%CI(-9.68,-2.12),P=0.002];PRP组半月板修复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44,I2=0%,95%CI(0.21,0.90),P=0.02]。 结论关节镜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半月板损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各研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样本量小,相关评价指标比较分散,试验设计不够严谨,仍需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量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透明质酸(HA)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 方法系统检索在线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收集探讨PRP与HA治疗KOA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主要评价指标为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和功能评分。次要评价指标为WOMAC总评分、WOMAC僵硬度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EuroQol(EQ)-VAS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KOOS)评分、Lequesne指数和不良事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本研究纳入19篇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1 818膝。研究结果表明,PRP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和VAS评分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较HA组患者降低。PRP组患者EQ-VAS评分12个月随访时低于接受HA组患者。此外,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PRP组患者WOMAC功能评分高于HA组患者。两组WOMAC总评分在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差异明显。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PRP组患者IKDC评分优于HA组患者。两组之间的Lequesne指数、KOO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而言,PRP在早期功能康复方面似乎比HA更有效,而在远期疼痛缓解和功能康复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此外,与HA注射相比,PRP注射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陈旧性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镜下复位缝合修复,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的手术技术与初步结果。[方法]对1例28岁陈旧性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23年的患者行镜下复位缝合,同时行富血小板血浆注射。镜下全面探查关节内病变,将半月板撕裂部和关节囊残缘打磨出新鲜创面,采用由内向外"U"形缝合半月板2针,牵拉关节外侧缝线,在关节镜直视下松解半月板前、后角挛缩部分,使半月板桶柄撕裂缘与关节囊缘逐渐靠拢,将缝线打结固定。再采用Fast-fix 360将半月板体部至后角撕裂部分全内缝合。探查半月板缝合后撕裂部分复位满意,稳定性良好。将制备好的PRP共4 ml沿内侧膝关节间隙半月板的体部及后角等部位,多点穿刺注射。[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和关节交锁等症状消失,逐步恢复伤膝活动。术后2个月,患者恢复运动能力,无明显不适,复查MRI显示左膝内侧半月板形态完整、均质,无明显异常信号。[结论]对陈旧性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进行适当松解仍可缝合修复,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有利于陈旧性半月板缝合修复后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激活比例和干预频率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半月板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成年健康大白兔68只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大白兔双膝均建立半月板损伤模型,右膝关节腔内注射PRP进行干预作为试验组,左膝关节腔内注射不含PRP的凝胶作为对照组,进行Ⅰ期试验和Ⅱ期试验。Ⅰ期试验选取大白兔36只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白兔右膝关节分为A、B、C组,每组各12膝,其左膝关节为对照组;A、B、C组PRP凝胶制备时的激活比例分别为3︰1、5︰1、7︰1,所有大白兔右膝关节腔内每周注射1次PRP凝胶,对照组左膝关节腔内每周注射1次不含PRP的凝胶;干预后4、8、12周,每组分别处死4只大白兔并取半月板进行组织学观察。Ⅱ期试验选取大白兔32只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白兔右膝关节分为A、B、C、D组,每组各8膝,其对应左膝关节为对照1、2、3、4组;A组大白兔右膝关节腔内仅进行1次PRP凝胶注射治疗,B组大白兔右膝关节腔内每周进行1次PRP凝胶注射治疗,C组大白兔右膝关节腔内每2周进行1次PRP凝胶注射治疗,D组大白兔右膝关节腔内每4周进行1次PRP凝胶注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手术对半月板损伤患者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入组患者具备关节镜手术治疗指征,未合并影响运动功能的疾病,排除既往存在膝关节手术史者,凝血功能异常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n=34)。对照组接受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后6个月两组疗效、6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及血清IL-1、TNF-α水平使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的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和时间的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 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χ2=4.191,P<0.05)。两组在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Lysholm量表评分(LKSS)、国际膝关节文献协会膝关节主观功能(IKDC)、较治疗前均升高(F=8.236,5.267,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以上评分高于对照组(F=4.035,4.535,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两组血清IL-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F=133.35,12.145,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23.672,10.245,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内,对照组有2例(5.88%)患者出现轻度关节肿痛以及活动受限,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0.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关节镜手术的基础上,联用富血小板血浆可改善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IL-1、TNF-α水平,抑制炎性损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损伤半月板无治疗情况下临床及创缘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选择膝关节外伤而未诊治过的初诊68例患者,经临床表现(疼痛、交锁、不稳等)及膝关节MRI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其中32例半月板无法修复行全切术,男21例,女11例,年龄15~49岁,平均25岁,损伤至关节镜检查平均时间46周. 观测指标:①膝关节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 ②关节镜下半月板的损伤部位、类型和状态. ③组织学观察:切取半月板损伤创缘不同部位的组织,一部分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另一部分3%戊二醛固定、环氧树脂包埋、柠檬酸铅染色、电镜观察. 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1年以上. 术后3个月与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P<0.01).关节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8例:创缘中部与两端有新旧之别;非典型表现4例. 光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6例:创缘中部少量类上皮细胞,两端交界部有较为明显的组织愈合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非典型表现2例. 电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5例:伤缘中部偶见细胞(同源及类上皮)胞核胞浆呈萎缩状态,伤缘两端交界部成纤维细胞体积增大、突起较多、胞核较大,胞浆内含较多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软骨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大而圆,胞浆内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软骨细胞周围有软骨陷窝;非典型表现3例. 结论: 半月板损伤后未治疗或愈合之前负重活动,将导致创面长度增大,临床症状加重,提示半月板损伤后早期诊断治疗,及时有效制动是半月板痊愈、避免后期手术切除的关键. 无法修复的半月板全切后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与常规药物关节腔注射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PRP组60例采用PRP关节腔注射治疗,常规药物组60例采用透明质酸钠为主的常规药物注射治疗。收集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及完成全部药物注射治疗后第1、3、6、12个月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结果 PRP组58例、常规药物组56例病人完成注射治疗及完整随访。两组病人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的WOMAC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PRP组的得分呈持续下降趋势,常规药物组治疗后1个月时的分值最低,而后有所回升。两组治疗后6、12个月时的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RP组、常规药物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56/58)、78.57%(4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7,P=0.001)。在完成治疗12个月后至今的远期随访中,常规药物组共有10例病人行膝关节手术,PRP组仅1例病人行膝关节手术治疗。结论 关节腔注射PRP或透明质酸钠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短期(治疗后第1、3个月)效果无明显差异;但采用PRP治疗的远期效果更优,更能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与类固醇激素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本院疼痛科的足底筋膜炎患者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36~73岁,BMI 18~35kg/m2。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组(PRP组)和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组(S组),每组16例。在超声引导下PRP组将制备出的4ml PRP注入跖筋膜表面。S组将复方倍他米松1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的混合液注入跖筋膜表面。评估患者注射治疗前(T0)和治疗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时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的VAS评分。采用超声测量T0和T2时患者俯卧位时跟骨-筋膜结合处足底筋膜厚度。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足底筋膜有无撕裂等并发症。结果与T0时比较,T1、T2和T3时两组患者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1和T2时PRP组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T3时PRP组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2时两组足底筋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T0和T2时两组足底筋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足底筋膜撕裂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类固醇激素均能有效治疗足底筋膜炎,激素局部注射显效快,但富血小板血浆疗效相对更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缝合系统(Fast-Fix)联合血凝块缝合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1例采取Fast-Fix联合血凝块缝合半月板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评价其术后疗效。其中包括男18例,女13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2±8)岁,经患者亲自了解目的及相关风险后,自愿参加试验,纳入标准为初次单侧半月板损伤,不合并其他关节内损伤,不合并下肢血管神经损伤;主观体征存在患膝疼痛、交锁症状,但无明显关节受限,可进行一般日常活动;排除标准为MRI示合并有膝关节内其他损伤、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先天性膝关节发育畸形。在关节镜下应用半月板修补缝合系统联合血凝块修整缝合损伤的半月板。观察患者术后3月、术后6月的康复情况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 2000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VAS评分、IKDC 2000评分、Lysholm评分的差异,评估其手术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均未出现膝关节疼痛、交锁、二次手术及其并发症。经数据分析,不同时间VAS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963.131,P<0.01),术前VA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3月(t=-33.897,P<0.01)、术后6月VAS评分(t=-30.460,P<0.01),而术后3月和术后6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05);不同时间IKDC 2000评分(F=4 688.837,P<0.01)和Lysholm评分(F=11 544.04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IKDC 2000评分和Lysholm评分显著低于术后3月(t=76.205,P<0.01;t=128.766,P<0.01)和术后6月评分(t =78.183,P<0.01;t=131.180,P<0.01),而术后3月和术后6月IKDC 2000评分(t=1.496,P>0.05)、Lysholm评分(t=1.896,P>0.05)相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缝合系统(Fast-Fix)联合血凝块缝合半月板损伤可获得良好的术后疗效,但对于血凝块如何促进半月板愈合的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150例纳入研究,患者术后均接受规律康复训练治疗。以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得分患者分为疼痛组(n=23)和非疼痛组(n=127)。回顾性收集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残留情况,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后疼痛残留的影响因素。 结果术后6个月,15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后疼痛23例,疼痛残留率为15.3%,疼痛组及非疼痛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t=3.149、20.409,均为P<0.05);疼痛组与非疼痛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0,P>0.05);非疼痛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较疼痛组低(t=9.961,P<0.05)。年龄>60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疼痛、行滑膜切除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残留的影响因素[优势比(OR)=3.130、2.164、2.259、3.881、1.998; 95%置信区间(CI):(1.537,6.376)、(1.420,3.298)、(1.135,4.495)、(1.376,10.945)、(1.054,3.785),均为P<0.05]。 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后仍有部分遗留疼痛情况,其发生与年龄>60岁、BMI>24 kg/m2、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疼痛、行滑膜切除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Context/Objective: Wheelchair user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SCI) have a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shoulder pain, caused by rotator cuff disease.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is a potential treatment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fail and prior to surgical intervention; however, it has not been tested in wheelchair users who have recalcitrant shoulder pain associated with rotator cuff disease. The objective of this pilot project was to test the safety and potential treatment effect of an ultrasound-guided PRP injection for shoulder pain in the aforementioned population.Design: Prospective, quasi-experimental.Setting: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Participants: Six wheelchair users with SCI (3 paraplegia, 3 tetraplegia) who had chronic shoulder pain due to rotator cuff disease (presence of anterior shoulder pain, positive physical examination tests for rotator cuff disease, and tendinopathy demonstrated by ultrasound) and failed at least six month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Interventions: Ultrasound-guided PRP injection into pathological shoulder tendons, targeting the supraspinatus. Subjects were provided a standardized stretching and strengthening program and were followed for 4, 8, 12, and 24 weeks post-intervention with outcomes collected at each time-point.Outcome Measures: Wheelchair User''s Shoulder Pain Index (WUSPI); pain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physical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for supraspinatus tendinopathy; 5-point patient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 (PGIC).Results: WUSPI (69.9%, P < 0.001), NRS (49.6%, P < 0.01), and physical exam scores (35.7%, P < 0.01) decreased 24 weeks after treatment. Participants reported overall improvement in their status as a result of the treatment. No adverse events were noted, and no changes in ultrasound markers for tendinopathy were observed.Conclusion: A single, ultrasound-guided PRP injection into the supraspinatus tendon, followed by a stretching and strengthening exercise program, was safe and provided improvements in shoulder pain outcome measures in this sample for 24 weeks. Lack of blinding, short-term follow-up, and a suitable control group warrant a larg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Trial Registration: NCT013555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