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抽取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12±1.89),住院时间为(8.89±1.46)d,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为患者提供所需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疼痛情况,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规范性评分,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对58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采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指导,观察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关节屈伸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半年后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了解系统化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无关节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下床时间(3.5±1.3)d,住院期间屈伸活动训练均达到预期目标(0°~125°),达到预期屈伸活动度的时间为(10.3±1.8)d,出院后随访6个月,6个月时58例患者疼痛及活动度均较术前改善,其中活动度0°~110°(±5°)、日常生活完全自理24例,活动度5°~90°(±5°)、日常生活基本自理30例,活动度10°~80°(±5°)、日常生活部分自理4例。结论精湛高超的手术技术是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但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及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42例中老年患者终末期膝关节疾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予以完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和术后无痛的护理干预,早期主动的康复锻炼和出院后的康复指导。结果患者术后2周、6周、12周的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活动度、VAS评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48例可以步行出院,5例可以在助行器保护下下地活动。术后6个月随访,患膝关节活动基本无痛,膝关节活动功能佳。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全程无痛地护理干预及早期正确地主动康复锻炼是提高疗效、保证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术前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进行必要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早期即进行分阶段的详细功能锻炼指导,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术后14~21d出院,出院后均能自行拄双拐行走;发生迟发型腓总神经麻痹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例,均未发生近期感染,疼痛均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为80°~100°,膝关节HSS评分为60~82分;术后随访6个月,关节活动度为85°~120°,膝关节HSS评分为82~90分.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建立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管理体系,制订及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流程。结果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后,提高了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缩短了首次下地时间和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90°所需时间(P﹤0.01或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能够提升疼痛护理水平、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及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围手术期对2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阶段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指导、术后早期活动、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康复训练等,循序渐进,直至患者能负重行走.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置换关节全部存活,膝关节活动度均达到要求,并可负重行走,能够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结论 做好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及管理,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 将11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按传统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流程管理对护理风险进行预防.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前1 d比较护理缺陷(x2=4.21,P<0.05)、患者满意度(t=11.78,P<0.01)、膝关节评分(t=20.09,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5.30,P<0.01)、平均住院日(t=8.01,P<0.01)、护理文书合格率(t=7.7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龄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流程化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缺陷、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和护理文书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联合关节俱乐部活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共4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联合关节俱乐部活动组(观察组)20例和常规护理模式组(对照组)20例。从患者膝关节置换前后HSS评分和NRS疼痛评分、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费用、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6周、术后12周膝关节平均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联合关节俱乐部活动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舒适康复理念应用于老年膝置换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抽样调查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本科住院行膝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月新入院的老年膝置换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均为传统膝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快舒康复理念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术后舒适度评分,2组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膝关节活动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快舒康复理念应用于老年全膝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系统康复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6-12及PUBMED1996-01/2006-12有关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文献,对系统关节功能训练方法及其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前教育、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及行走步态训练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最重要的内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其术后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肢肌肉力量、行走时的步态及本体感觉等诸多方面均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对于手术后的临床效果至关重要,是术后膝关节功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