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处于不同毛发生长周期的C57BL/6小鼠皮肤创伤愈合速度。 方法 制备小鼠皮肤创伤模型,计算术后0、3、7 d创面愈合率,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的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比较毛发静止期(Hair telogen stages)小鼠和毛发生长期(Hair anagen stages)小鼠伤口愈合速度。采用HE染色比较伤口愈合的组织形态结构差异,利用BrdU检测伤口周围细胞增殖。 结果 毛发生长期的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率显著高于毛发静止期的小鼠伤口愈合率。HE染色显示毛发生长期小鼠伤口周围表皮细胞层较多,且表皮细胞向伤口迁移增强;BrdU检测显示毛发生长期小鼠皮肤伤口周围表皮BrdU+ 细胞数多于毛发静止期小鼠。 结论 毛发生长期的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率高于毛发静止期小鼠,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毛囊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也为选择皮肤创伤愈合动物模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环状RNA(circRNA)为一类具有连续共价闭环结构的新型非编码RNA(ncRNA),无3′及5′游离末端。其可作为微小RNA(miRNA)"分子海绵"调节转录或剪接,也可与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在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起着关键作用。近来有研究表明,在与创面愈合相关的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角质细胞)增殖、迁移等活动中,有circRNA参与其中。本文回顾了circRNA在不同类型皮肤细胞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及其与皮肤相关疾病如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重度痤疮的联系,旨在为阐释创面愈合的细胞分子机制提供新思路,以期为解决临床上创面治疗难题开拓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转录因子ATF/CERB家族成员——ATF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ILC是一组新的淋巴细胞群,主要定位在黏膜组织、皮肤和黏膜相关的淋巴器官中。根据ILC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把它们分为NK细胞、ILC1、ILC2、ILC3和淋巴组织诱导物(lymphoid tissue induction, LTi)5个细胞亚群,它们在创伤愈合、炎症性肠病、抗感染免疫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其发育、调控以及与临床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解析转录因子与靶基因之间相互调节的关系并构建转录调控网络,对研究阿尔茨海默症(AD)的致病机理、早期诊断及制药等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成分分析( NCA)是一种能够动态预测转录因子活性并表现其影响关系的方法。本研究利用转录因子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基因在AD不同病程中表达的先验知识和生物数据,通过预处理AD基因表达数据,选择出10 个转录因子和85 个靶基因进行网络成分分析,并利用162 条调控关系构建AD基因调控网络,形成和展示了转录因子对靶基因的动态调控关系和作用。通过动态预测转录因子活性及构建网络图,发现转录因子在AD疾病的不同程度的活性有明显变化趋势,其调控的靶基因变化符合AD的病理特征。如靶基因NONO在转录因子ANAPC5的调控下,表达值由3 126 上升至4 508,而靶基因YWHAZ表达值由6 000 下降到接近于0。该研究为AD致病机理探寻、早期诊断和相应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毛囊真皮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皮鞘包绕于毛囊外周,是维持和再生毛乳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毛囊再生的必要条件。近年研究表明,毛囊真皮鞘细胞不但参与皮肤创伤修复,而且具有成体干细胞特性,有望为皮肤创伤愈合研究和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毛囊真皮鞘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小分子RNA(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RNA,转录因子SOX家族可参与调节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目前关于二者间的调控关系已有一些报道,本文对此领域的进展进行大致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分子调控网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类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的特异性模块及转录调控模块中不同位置上基因的功能.方法 通过与随机网络比较得到人类基因转录调控网络中具有显著意义的调控模块,并利用超几何分布算法计算特异性模块不同位置上疾病基因的分布显著性.结果 前馈环在人类基因转录调控网络中分布频率具有特异性(P<0.01),疾病基因在该类模块的特异调控子和功能反应子中比例显著偏高(P<0.01).结论 前馈环是人类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的主要模块.其中,前馈环中特异调控子起信息传导作用,功能反应子为功能执行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RelB抑制途径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s)的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为致耐受树突状细胞的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 rmGM-CSF和rmIL-4联合诱导培养体系培养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免疫磁珠方法纯化;用慢病毒载体制备RelB shRNA慢病毒,与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观察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MHC-II、CD86和CD40的表达,设LPS-DC对照组、未处理组和LPSRNAi RelB DC组。结果核转录因子RelB抑制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MHC-II、CD86和CD40均低水平表达,显著低于成熟DC表面分子的表达(P〈0.05),且经LPS刺激后(LPS RNAi RelB DC)DC表面上述三类分子的表达水平仍显著低于LPS-DC组(P〈0.05),与未处理组(immature 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相当。结论核转录因子RelB抑制的骨髓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低,呈现出致耐受的树突状细胞的特点,是致耐受树突状细胞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环节。转录因子SNAIL、TWIST和ZEB在EMT中作用研究较多。它们转录调控EMT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同时,它们受表观遗传学、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复杂而精准的调控。阐明转录因子调控EMT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为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靶向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 (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短小单链RNA,长度约为20~23个核苷酸.miRNA的功能极其复杂,主要是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UTR(3′-untranslated region)完全或不完全配对,导致靶标mRNA降解或转录后翻译抑制,从而在基因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实现对细胞增殖、凋亡、分化、新陈代谢等过程的调节[3].1种miRNA可调控数百个靶基因的表达,同时不同的miRNA可以协同调控同一个基因,这就使得miRNAs与其靶分子组成1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在细胞及生物体的各种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近来的研究表明miRNA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使miRNA成为神经系统研究又一新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皮肤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慢性难愈性创伤和瘢痕形成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类型,内源性的干细胞在创伤愈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移植的外源性干细胞也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因此干细胞在治疗皮肤创面愈合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干细胞在治疗皮肤创伤中的相关机制及如何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后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CⅡTA(MHCclassⅡtransactivator)是近年新发现的转录活化因子 ,对MHCⅡ类分子的表达起严格且专一的调控作用。CⅡTA通过其细胞和组织专一性的启动子表达不同的转录本 ,并以此调节MHCⅡ类分子在不同组织及时段的特异性表达。CⅡTA蛋白与基础转录复合物及多种MHCⅡ类基因转录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并与之形成复合物以实现转录活化功能。对CⅡTA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将极大地促进其在免疫调节和疾病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免疫炎症在皮肤创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损伤后出现炎症反应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炎症反应在皮肤损伤后内稳态的重建中至关重要,并且特异性的炎性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直接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进而影响组织修复。近年来发现皮肤中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延迟创伤愈合,而在创伤微环境作用下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亦会加重炎症反应。因此深入了解组织修复时控制炎症反应的机制以及炎症反应怎样直接影响愈合过程非常重要。本文将对近期皮肤组织修复时控制炎症反应潜在的细胞及分子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TGF-β,Smad家族与器官移植免疫和器官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是一类多功能的细胞调节蛋白,它们在多细胞动物的发育和体内功能平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们与Ⅰ,Ⅱ型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结合后,再与下游效应分子-Smad蛋白结合,进而介导从胞膜到胞核的多种效应.受体调节Smads的蛋白质分子,被激活的Ⅰ型受体磷酸化后与Smad4形成异源复合物,然后转位于核内以调控基因转录.在低剂量时,TGF-β可抑制淋巴细胞激活,因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在高浓度时,TGF-β能促进创伤愈合和导致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Periosti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最初发现于MC3T3一E1成骨细胞样细胞系,在骨、牙周膜、皮肤及心脏瓣膜等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亦见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及创伤愈合的组织中,参与肿瘤侵袭、转移及皮肤损伤和心肌缺血后重建过程。研究发现,Periostin是骨强度的调控因子之一,在成骨细胞黏附、分化,胶原纤维形成,骨基质的矿化中有调节作用,并能够促进骨组织创伤后的愈合。其表达与应力刺激密切相关,亦受多种转录因子、激素及细胞因子等的调节。基于Periostin的一般特征和表达定位,对Periostin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当病原体感染时,机体天然免疫系统依赖于不同受体分子介导的免疫反应。天然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程度可能是通过细胞多种激活和抑制性受体分子介导的信号通路来整合调控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免疫反应中作为抗原受体、共刺激蛋白、黏附分子、免疫调节分子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组被称作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eukocyteimmunoglobulin(Ig)-likereceptors,LILRs]或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ILTs)的分子家族既参与先天性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推测hsa—miR-122存肝癌中的分子调控网络。方法运用UCSC基因组浏览器、人类miRNA疾病数据库、TF—miRNA调控数据库、miRNA靶基因预测验证数据库、肝癌基因在线数据库、lncRNA疾病数据库、DIANALAB—LncBase数据库、转录因子结合谱数据库,研究hsa-miR-122的上游转录因子、下游靶基因及与其相互作用的lncRNA间的多个调控途径,绘制hsa—miR-122的核心调控网络图.结果UCSC数据库中显示hsa-miR-122位于人类18号染色体18@1.31位置上,并显示其高度保守。hsa—miR-122与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癌的关系密切。综合各生物信息学软件结果,推测在肝癌的发病过程中hsa—miR-122受转录因子CXADR和PTPNl调控的同时.又调控着下游靶基因PTFGl和HAMP。此外,lncRNAMEG3及其转录因子Snail、n—MYC和ARNT也可能与hsa-miR-122存在相互作用联系。所有相关基因构成一个调控网络,相互协调,在肝癌的发生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sa—miR-122分子调控网络进行预测,不仅能揭示hsa—miR-122的生物学功能.而且为阐明其与肝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也为后续的实验验证提供良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NF—κB/IκB: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是一组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可在免疫刺激剂等多种因素作用激活而调节基因的转录,参与调节许多与免疫功能和炎症有关的基因。IκB(InhibitoryNF-κB)是其抑制分子,对其激活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NF-κB激活及调控有关机理,为对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佳  王琪  宮甜甜  张玥  单智焱  雷蕾 《解剖学报》2018,49(5):695-698
细胞的生长发育受核糖体DNA(rDNA)和蛋白质基因的协同调控,细胞总RNA的85%是rDNA的转录产物。rDNA的转录改变会导致核糖体生物合成应激,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导致疾病的发生。理解rDNA的转录调控有利于阐明细胞发育的机制,找到治疗疾病的新的作用靶点。我们综述了rDNA的结构及转录调控方式,阐述了rDNA在干细胞领域和疾病发生治疗中的作用,为rDNA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