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与混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为109例患者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混合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中间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腹腔镜技术用于右半结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及不同入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45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常规入路组(n=47,采用中间入路),侧方入路组(n=53,采用侧方入路),开腹术组(n=45)。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指标、手术前后免疫指标等采用( ±s)描述,F检验;术后并发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侧方入路组患者的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与常规入路组患者(P<0.05),而住院时间、镇痛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但与常规入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方面,开腹术组则要显著低于两组入路组(P<0.05)。术后三组患者的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侧方入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 结论侧方入路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免疫功能,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微创手术在腹腔镜平台发展已有30年之久,在消化道手术领域腹腔镜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微创外科的近期发展在于对手术入路及解剖等进一步加以规范与推广,以及3D、4K等针对显像技术硬件设备的创新与开发。腹腔镜下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自回盲部背侧为起始点先行完成右半结肠系膜的后间隙游离,并结合传统中间入路进一步清扫系膜根部淋巴结。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可从不同角度完成右半结肠的系膜解剖,可帮助主刀医师完成右结肠后间隙的拓展,可成为手术医师首选的手术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在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术前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明确肠系膜上血管及其分属支走行;常规组术前不行血管成像,均行腹腔镜辅助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术后3年生存率等。结果:5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理分期(TNM分期)、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意外损伤血管数量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64.29%(18/28),常规组为57.14%(16/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前行血管成像,利于指导手术操作,可避免血管意外损伤,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增加了手术效率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尾侧联合中间入路与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比较尾侧联合中间入路与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日期截至2021年7月,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0例。术前经结肠镜病理检查活检病理证实:盲肠部癌13例、升结肠癌11例、结肠肝曲癌6例。术前行CT或MRI评估,TNM分期为Ⅰ期6例、Ⅱ期18例、Ⅲ期6例。对该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26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6 ml,平均检出淋巴结13枚,术后3 d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术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9 d出院。术后病理为Ⅰ期4例、Ⅱ期18例、Ⅲ期8例。术后30例全部获得随访3~20个月,平均10个月,局部无肿瘤复发,均生存。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中间入路,安全可行,临床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以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为中心的D3淋巴结清扫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关键操作。手术径路采用由内向外、自下而上的内侧入路,首先以回结肠血管解剖投影为起点,游离回结肠血管,显露肠系膜上静脉远端并进入血管鞘,沿其左侧向上至胰腺颈部下缘,以确定淋巴清扫的平面,并离断处理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血管,再进入并由内向外拓展天然外科平面-右侧Toldt 间隙,轻松显露十二指肠、胰腺头部、肠系膜上静脉的右侧,同时沿上静脉右侧壁处理可能的属支及胃结肠干,最后由外侧分离将右半结肠完全游离。这种内侧入路可以清楚地判断血管的变异,彻底完成D3淋巴结的清扫,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并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尾侧入路法与中央入路法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115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资料,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n=57,采用尾侧入路)和对照组(n=58,采用中间入路)。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开腹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初次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尾侧入路法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优势,两种术式治疗右半结肠癌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与传统侧方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短期疗效及预后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进行不同入路3D腹腔镜手术,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侧方入路,观察组采取动脉优先入路。对两组患者手术短期疗效及预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加(t=5.763、27.316、6.485,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主动进食时间更短,短期疗效更优(t=18.656、6.928、6.153、6.462,均P<0.00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6/39),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6%(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48)。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9,P=0.001)。 结论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相较于传统侧方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短期疗效及预后均更优,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侧方入路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优点。方法:回顾分析为11例患者采用侧方入路行单切口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患者系膜均完整切除,1例因肿瘤过大且与后腹膜粘连紧密中转开腹,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25±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0±15)ml,术中无输尿管、胰腺或十二指肠损伤等,术后无大出血、腹腔内疝及吻合漏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10.5±1.25)d。术后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8个月,无慢性腹痛或吻合口狭窄征象。结论:单切口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入路选择非常重要,是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经侧方入路行单切口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解剖层次清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12.
在全麻下行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先行腹腔探查,沿肠系膜上动脉左侧打开右结肠系膜,清扫回结肠血管根部淋巴结,进入toldt间隙,显露胰头。分别裸化离断右结肠动静脉、结肠中动静脉的右支,显露肠系膜上静脉的Henle干,裸化离断胃网膜右动静脉。然后血管弓内打开胃结肠韧带,用腔镜切割闭合器离断横结肠;游离回盲部,距回盲部20 cm离断回肠。最后腔镜下将回肠与横结肠行overlap吻合,用倒刺线关闭共同开口及系膜裂孔。手术顺利,历时160 min,术中出血约5 ml。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第7天出院。术后病理分期示:T4a N0M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并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由同一手术组医师收治的68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行术式分为腹腔镜组(n=31)与开腹组(n=37),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转移复发率、术后远期并发症、5年累计存活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似(P=0.457),但术中失血量少(P=0.038),术后住院时间短(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粘连性肠梗阻外,在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及切口疝、切口种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总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6)。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能取得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可安全地用于结肠癌的治疗,但腹腔镜术中失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且远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已成为治疗局部进展期右半结肠癌的首选方式,然而该术式的清扫范围、手术入路、相关血管辨识及处理等问题仍是讨论的热点。在确保手术安全性及疗效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是探寻及完善个体化手术,提高总体诊疗水平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的1月至2015年的12月116例结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临床资料,每组58例。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术后恢复情况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的施术时间及淋巴清扫数量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镇痛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开腹组25.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83, 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转移率、复发率及2年内生存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相当。 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近期恢复效果更为理想,且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但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更具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6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资料,均行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30例患者为开腹组;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30例患者为腹腔镜组。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指标、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方面长于开腹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WBC、CRP及血清胃泌素(G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明显增加,但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D4、CD8、CD4/CD8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所改善,但腹腔镜组患者的CD4、CD4/CD8较开腹组明显增高,CD8较开腹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