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3D腹腔镜、2D腹腔镜与开腹三种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CME)手术治疗Ⅲ期老年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90例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3D组、2D组及开腹组,每组各30例。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手术相关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 ±s)描述,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而与2D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 3D组患者的淋巴清扫数目和进食流质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 3D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P<0.05);术后第8天,三组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3D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 结论3D腹腔镜CME手术治疗Ⅲ期老年右半结肠癌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显著,手术视野清晰,视觉效果立体,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53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D组28例和2D组25例,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手术切面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D组患者手术切面分级明显优于2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D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4例,其中开腹组58例,2D腹腔镜组65例,3D腹腔镜组61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应用Stata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年龄、BMI指数、术中及术后等计量资料( ±s)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本研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生存资料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结果2D腹腔镜组和3D腹腔镜组出血量、愈合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显著降低(P<0.05);3D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2D腹腔镜组显著降低(P<0.05),但与开腹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D腹腔镜组伤口感染率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三组之间术后肺感染、肠梗阻和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3年生存率与无瘤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无瘤生存时间与生存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3D腹腔镜手段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为进展期胃癌并分别接受3D腹腔镜(3D组)和2D腹腔镜(2D组)D2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各34例,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中及术后恢复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2D组比较,术后3D组出血量明显较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近切缘及远切缘距离、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1年、2年生存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相比2D腹腔镜手术,3D腹腔镜辅助下实施D2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方便医生操作使用,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或降低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63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28例)和开放组(35例),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VSA评分等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切口瘢痕形成率、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总引流量均高于开放组,但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VSA评分明显优于开放组(均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切口瘢痕形成率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 结论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中腔镜技术的选取及应激反应情况。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 B, C三组,各42例;3D腔镜切除术(A组)、2D腔镜切除术(B组)及开放术(C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完成。本研究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用( ±s)表示,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长于C组(P<0.05); 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C组(均P<0.05);A组术后引流量低于B组(P<0.05),高于C组(P<0.05)。A、B、C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11.9%、26.2%(P<0.05)。术后三组患者的BG、P、CRP含量均高于术前(均P<0.05),且A组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3D腹腔镜辅助保留迷走神经远端根治术对胃癌治疗的疗效和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胃癌患者120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3D保留组,3D常规组以及2D保留组各40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术期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胃排空功能和胆囊收缩功能指标采用( ±s)描述,两组间比较t检验,三组间经方差齐性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等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保留组与2D保留组在胃排空功能和胆囊收缩功能方面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显著优于3D常规组(P<0.05); 3D保留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而在12个月质量评分方面3D保留组与2D保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显著高于3D常规组(P<0.05)。 结论3D腹腔镜辅助保留迷走神经远端根治术对胃癌治疗的疗效和近期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D/2D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细胞免疫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2D组及3D组。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手术指标与免疫指标等采用( ±s)描述,两组间采用t检验,三组间采用F检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转移、生存情况等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D组与3D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3D组的手术时间低于2D组(P<0.05),与开腹组无差异(P>0.05);3D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2D组、开腹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36个月复发、转移与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与2D组患者的NK细胞、CD4细胞的百分比以及CD4/CD8值均明显低于术前,而CD8细胞百分比则明显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3D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D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三组,将接受3D腹腔镜辅助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35例患者纳入3D组,将受2D腹腔镜辅助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33例患者纳入2D组,将接受传统开腹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40例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手术相关指标以( ±s)表示,多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并发症、生存率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开腹组>2D组>3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4%)与2D组(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比3D组、2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D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且术后恢复较快,但在提高中远期生存率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105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住院号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54例、腹腔镜组51例,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术中术后和肝功能情况采用( ±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射频消融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住院日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两组在术后1个月的ALT和AS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射频消融组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年,射频消融组在术后的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显著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腹腔镜手术比较,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小肝癌治疗上安全性高,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腔镜根治术下甲状腺癌治疗手术入路的选取及创口情况的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78例行三维腔镜根治术的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胸乳入路组与颈前入路组,其中胸乳入路组40例采取胸乳入路,颈前入路组38例采取颈前入路。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围术期指标等采用( ±s)描述,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美观满意度χ2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声音嘶哑、咳嗽、低钙血症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疼痛评分和吞咽困难发生率胸乳入路组明显低于颈前入路组(P<0.05),术后切口美观满意度明显高于颈前入路组(P<0.05)。 结论胸乳入路三维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手术疗效良好,安全可靠,并且术后切口更为美观,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确诊为进展期胃癌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3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34例)与腔镜组(39例),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术后各个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术后生存情况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升高(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降低(P<0.05)。开腹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3.4±4.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69.8%,63.7%;腔镜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0.9±4.6)个月,1,3,5年生存率92.3%,55.4%,50.2%;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0,P=0.672)。 结论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满意,术后5年生存率与开腹术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且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短,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腹腔镜、开腹三种根治术式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围术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三组,完全腹腔镜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40例。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术期相关指标的描述以( ±s)的形式,两组间采用t检验,三组间采用F检验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内的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组的淋巴结清扫数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但与腹腔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下床时间与消化道重建时间则均明显少于开腹组与腹腔镜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转移与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疼痛感轻、安全可靠等优势,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术式联合治疗T1a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80例T1a期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完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淋巴清扫+射频消融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腔镜组,将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淋巴清扫+射频消融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分析。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OL)评分用(±s)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手术总有效率(93.8%)略高于开腹组(89.6%),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6.3%)略低于开腹组(20.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术后6个月QOL量表中食欲、精神、疼痛、疲乏、日常活动及家人理解度评分均比开腹组高(P<0.05)。结论多术式联合治疗T1a期胆囊癌的疗效相当,但相比开腹组,腹腔组创伤小、出血量低、术后并发症少,且更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完全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趋化因子12动态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成开腹组43例(开腹手术)、腹腔镜组49例(完全腹腔镜根治术)。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趋化因子12动态变化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随着术后恢复时间增加,两组趋化因子12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腹腔镜组术后1 d、3 d、7 d趋化因子12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7 d趋化因子12降至正常水平。 结论完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前后氧化、应激、T细胞及炎症因子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80例进行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4 h氧化应激指标、T细胞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开腹组,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尿苷(8-OHdG)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CD4、CD3、CD4/CD8均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 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术相比,对患者损伤更小,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波动较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和腹腔组,每组66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方法进行结石清除处理,腹腔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辅助微创取石处理,采用SPSS 15.0分析软件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少于/短于传统组(P<0.05);腹腔组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胆红素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腹腔组的结石复发率和复发性胆管炎的发生率(15.2%、1.5%)均低于传统组(39.4%、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腹腔镜辅助治疗应用于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结石复发率和复发性胆管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