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围术期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教育的效果,探讨其作用和必要性。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疼痛教育模式,采用规范化的疼痛教育和评估,包括以下内容:(1)入院后8 h内完成首次疼痛评估与疼痛教育;(2)术前每天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强化;(3)术后疼痛评估与疼痛教育和突发轻度及轻度以上的疼痛等对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有计划的面对面教育,经过护患共同学习;(4)住院期间不断强化疼痛方面的知识与互动;(5)出院时给予疼痛方面的指导;(6)在坚持无痛的原则下,形成不间断的疼痛跟踪。结果患者在疼痛理念、疼痛认知等方面获得较大提高。术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功能康复锻炼、疼痛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改善。结论规范化疼痛教育有利于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疼痛理念改变,帮助患者主动减轻术后疼痛,对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UKA)或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判断两种手术方式对机体血液学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病科因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接受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2例患者相关临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分为UKA组和TKA组。UKA组33例,其中男10例,女23例;年龄52~76[63(58,68)]岁;BMI 20.8~34.9[25.3(23.2,29.1)]kg/m2。TKA组39例,其中男11例,女28例;年龄51~78[64(58,68)]岁;BMI 19.5~35.0[26.0(22.9,30.4)]kg/m2。比较围手术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4、7天血液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各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果 UKA组患者术后平均引流量120(80,130) ml,TKA组患者术后平均引流量190(150,34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华人的人工髋与膝关节手术的置换与翻修术的分布情形。方法本研究通过1996~2004年台湾健康保险局数据库中人工髋与膝关节的手术资料共186084例,包括169310例首次置换以及16774例翻修手术的数据。结果因髋关节疾病而进行首次置换的发生率较膝关节疾病稍高(2004年每十万人发生率为55.94比54.17)。全髋关节置换术在45~65岁年龄层最多占40%;半髋关节置换术在75岁以上年龄层占54%;全膝关节置换术在65岁以上年龄层占73%。首次人工髋与膝关节手术平均每年花费分别为3400万与3600万美金。结论本研究结果除了显示台湾每年人工髋与膝关节手术量以及翻修手术的数量逐年增加,也显示华人的关节适应证与好发年龄层与白种人是有所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髋、膝骨关节炎、髋部骨折等疾病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全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knee arthroplasty,THA/TKA)是治疗终末期髋、膝关节疾病与老年髋部骨折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量也逐年增长.据统计,美国每年完成超过100万台关节置换术[1].另一项研究预测,与2005年相比,203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经验.方法 执行正确的术前指导与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相结合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1周内活动范围均达90°,术后2~3周去拐行走,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后进行早期全面康复锻炼,是保持手术效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Sun TZ  Lü HS  Guan ZP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0):708-711
目的探讨对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及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1997年2月至2006年2月在血液内科的配合下,在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水平及抑制性抗体监测,强化凝血因子替代补充,我们对4例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共6个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4年,记录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处理。结果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可以使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步行距离、上下楼梯和坐位起立等功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术后早期3个膝关节出现关节内血肿或肌肉出血,其中1例患者因凝血因子Ⅷ抑制性抗体形成,单侧膝关节出现伤口愈合问题,1例患者一过性腓总神经麻痹,1例患者发生静脉循环危象。术后晚期1例患者出现双肘关节出血,但无晚期感染、假体松动、移位和断裂。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可以为重度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因子Ⅷ或Ⅸ活性,监测抑制性抗体形成,防止各种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高发于中老年人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关节软骨退变、骨赘增生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研究显示我国有症状的KOA的患病率为8.1%,患病人群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体重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因素;其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还包括关节疼痛程度、病程、受教育程度,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疾病等[1]。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作为终末期KOA主要的治疗手段,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技术方法已经越来越成熟[2]。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医学、3D打印技术、计算机导航系统等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人工关节置换研究也进入新的发展时代,通过导航及数字化配准假体定位可以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及软组织平衡,通过3D打印技术能降低复杂关节置换手术难度而获得更好的手术疗效[3]。阶梯化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理念逐渐深入医生的治疗方案,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之外,单髁关节置换、截骨力线矫正、髌股关节置换等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研究,使得KOA的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输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1例择期、单侧、骨水泥型全膝置换患者,利用统计学方法评价年龄、性别、血压、体重指数和自体血液回输器的使用等因素对围手术期输血的影响。结果年龄、性别、高血压、体重指数和使用血液回输器等单一因素对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输血无显著性影响,但当两个或更多的因素共同存在时,患者术中术后输血显著增加(P<0.05)。结论多个因素协同作用时,全膝置换患者术中术后输血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杨勇  肖骏 《骨科》2016,7(5):328-332
膝关节置换被誉为20世纪最成功的手术之一,称为世纪性手术。近年来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推广,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管理问题再度成为焦点和热点。其中膝关节置换的引流问题就是焦点之一,出血多、引流量大一直是膝关节置换引流的主要问题,随之引起伤口感染、假体周围感染、康复困难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如何减少出血,减少引流量,促进快速康复是膝关节置换引流管理的重点。目前对于膝关节置换的引流问题还没有一个清晰的临床指导,本文旨在回顾文献,提供引流管理的相关经验,主要包括术中止血、止血带使用、氨甲环酸的使用、引流管夹闭与放置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抗凝药物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大样本的初次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初次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解剖分布。方法: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行初次全髋、膝关节置换术1 686例患者,其中THA 928例,TKA 758例。所有患者术前、出院前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术中常规使用抗纤溶药,术后抗凝14 d。统计分析术后血栓发生类型及其解剖分布。结果: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28例,30例出现血栓,27例为孤立性肌间静脉血栓,其次为累及腓静脉或胫后静脉的周围性血栓,无中心型血栓发生。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58例中,87例出现血栓,81例为周围型血栓,4例为中心型血栓,其余2例为混合型血栓;74例的血栓累及单支静脉,65例累及肌间静脉、4例股静脉、3例胫后静脉、2例浅静脉;13例的血栓累及多支静脉,多累及肌间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静脉中的2支或3支。对比结果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更容易出现中心型血栓及多支静脉受累。结论:在现代血栓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较低,其发生率及解剖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女性骨关节炎患者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围手术期输血量和输血需求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本组严格病例筛选标准的59例女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这些患者均为接受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共71个膝关节)。评估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手术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假体厂家、术前血红蛋白值及血沉值等临床因素对围手术期出血量以及输血量的影响。结果术前血沉值异常患者较血沉值正常患者围手术期的输血量更大(Z=-2.015,P〈0.05),血沉值对输血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值与围手术期输血量呈正相关(r=0.347,P〈0.01)。在年龄1〉65岁患者中,术前血沉值异常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量比血沉值正常患者明显增多(Z=-2.915,P〈0.01),血沉值(P〈0.01)与血红蛋白值(P〈0.05)对输血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血沉值与输血量的正性相关有高度显著性(r=0.489,P〈0.01)。结论对于女性骨关节炎患者,术前血沉值可能是预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输血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单髁置换术(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单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KOA)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本研究中因患膝单间室重度KOA接受单髁置换术的患者23例(23膝),同时期同术者施行的全膝关节置换术50例(56膝)。UKA组23位患者22名获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临床随访,1例死亡。平均时间为28.6个月(4个月~7年),TKA组50位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为32.9个月(2个月~7年)。对手术前后HSS评分,疼痛缓解,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d血红蛋白下降量,关节屈曲大于90°时间及屈曲大于120°膝关节数进行比较。结果UKA组与TKA组均获得满意疗效,两组患者均无假体松动,无关节翻修等严重并发症,HSS评分UKA组术前(64±5.75)分,术后末次随访(86±7.85)分(t=11.53,P0.001);TKA组术前(61±6.53)分,术后末次随访(84±7.92)分(t=18.64,P0.001)。与TKA组比较,UKA组术中出血(t=12.47,P0.001)及术后3d天血红蛋白下降少(t=13.61,P0.001),疼痛缓解相似(2=0.007,P0.05),术后膝关节屈曲到90°时间短(t=3.97,P0.05),术后能屈曲到120°的比率高。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于膝单间室重度KOA患者的手术治疗,UKA的近中期疗效可与TKA相媲美,而且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136位患者192例TKA,患者平均年龄67.5岁,其中单侧膝关节置换80例,双膝关节同期置换56例,同组医师采用同种术式完成,术后24h补液总量不超过2000ml。利用Gross方程,计算患者的术后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以及血红蛋白降低情况,记录年龄、性别、术侧、BMI、输血等危险因素,通过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之间隐性失血量有无差别,分析影响TKA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侧TKA总失血量1650ml,隐性失血830ml;双膝同期置换者总失血量2864ml,隐性失血1487ml。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TKA,男性及应用自体血回输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多于对照组(P〈0.01),双膝同期置换隐性失血量比例较大(X^2=6.836,P〈0.01),高龄肥胖患者隐性失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单膝)X^2=21.587,P〈0.01,双膝X^2=29.233,P〈0.01)。结论TKA术后失血量较高,其中隐性失血比例占50%以上。男性双膝同期置换的患者,年龄〉70且BMI〉27.0,使用自体血回输均是增加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输血老年患者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的自然转归及其与性别、手术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接受全膝关节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岁以上骨关节炎患者107例,男54例,女53例;年龄60~82岁,平均69.4岁。检测术前、手术日、术后第1~7天,3周、6周、3个月、6个月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分析其变化趋势。将不同性别和手术类别各个时点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进行比较,评价性别和手术类别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转归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于术后至第4天出现明显下降,最低点出现在术后第4天,术后1周至3周,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回升最快,在术后6周至3个月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在下降和恢复过程的各个时点,男性与女性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第4天内血红蛋白下降多于全膝关节置换组,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日红细胞压积下降多于全膝关节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点两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最低点出现在术后第4天,术后6~12周恢复。性别因素对围手术期失血及恢复无明显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多于全膝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一期全膝关节翻修术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行一期全膝关节翻修手术的22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11例)和对照组(11例)。研究组在切皮之前将1.0 g氨甲环酸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后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使用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术后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液和生化检查结果、出血及输血情况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前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病人术后第3、5天的HGB和H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输血量分别为(225.5±161.7)ml和(676.1±214.8)ml,总出血量分别为(1650.1±589.3)ml和(2469.2±684.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复查双下肢动静脉彩超,两组病人均未见DVT发生。结论一期全膝关节翻修术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与输血量,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且不明显增加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建议在全膝关节翻修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手术期应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序贯镇痛治疗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拟手术的60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4h、12h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术毕使用镇痛泵2d,术后3h开始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2次/d)静注,连续使用3d后改为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d);对照组术前24h、12h给予口服曲马多片(10mg),术毕使用镇痛泵2d,术后3h开始使用曲马多注射液(100mg,2次/d)静注,连续使用三天后改为口服曲马多片(10mg、2次/d)。分别记录静息、活动时(6、12、24、36、48、72h)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前、术后7d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术后需要止痛药援助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疼痛程度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别(P〉0.05);观察组术后静息、活动时(6、12、24、36、48、72h)的视觉模拟评分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别(P〉0.05),手术后7d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需要止痛药援助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夜间睡眠满意度调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X-2抑制剂序贯治疗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手术镇痛中效果确切、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副作用小、改善手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加快患肢功能锻炼及改善睡眠状况,适合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的围手术期镇痛。  相似文献   

17.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度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不但膝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而且膝关节增粗肥大、内外翻畸形或屈曲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全膝人工关节(Total knee arthoplasty,TKA)置换手术的开展,采用TKA治疗重度膝关节OA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报道22例(38膝).……  相似文献   

18.
Life-threatening in the short term and leading to a high level of morbidity in the long term,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is the most fearful complication following lower limb arthroplasty. With advances in surgical procedure, anesthetic management and postoperative convalescence have altered the risk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fter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in the lower extremity.The pathogenesis of VTE is multifactorial and includes the well-known Virchow's triad of hypercoagulability, venous stasis and endothelial damage. Therefore, it is appropriate to use a multimodal approach to thromboprophylaxis. Despite extensive research, the ideal multimodal prophylaxis against venous thrombolism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So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ultimodal prophylaxis for thromboembolism after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