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开展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共56名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围绕选定的教学内容写了7个脚本并录制成微课视频,设计了6个典型教学分析案例,建设了网上精神科护理学题库。课前将微课视频、案例和课件放在e-Learning教学平台上,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学;在翻转课堂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汇报;利用平台的网上题库,组织学生做每课练习与定期测验。教学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状况、综合考核成绩,及其对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很高,课程总体成绩为81.13±7.14;学生对本课程的课程组织与教学方式总体满意程度较高(98.1%)。结论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对于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概念图在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以班为单位将2011级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一个班为试验组(151名),一个班为对照组(157名)。试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应用概念图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方法。于基础护理学课程前后应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所有学生进行测评,用自设概念图教学方法的反馈和评价表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课程前(P<0.05)。试验组学生对概念图教学方法评价的各条目得分均>4分。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有助于提高护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得到学生认可。 相似文献
4.
5.
《中华护理教育》2019,(5)
目的探讨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校大学三年级209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初级创伤救治的4个模块融入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将临床护士纳入教学团队,调整理论和实践课时比,增加临床真实抢救观摩,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法,应用OSCE进行考核。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 189(90.4%)名学生对课程教学表示满意,8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对增强急救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帮助很大或较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专题讨论部分和理论讲解部分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改革后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贴近临床实际,又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6.
《中华护理教育》2016,(9)
目的评价叙事护理教学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3级护理专业443名大专生的护士人文修养的课程中,应用平行笔记的分享与讨论、叙事护理素材的课堂呈现和叙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叙事护理教学。课程结束后,调查学生对叙事护理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85.3%(378/443)的学生对叙事护理教学的课程设置和组织安排非常满意。学生认为叙事护理教学有助于学会感恩生命与敬畏生命(92.3%),增强护理人文关怀意识(90.7%),提高学习兴趣(88.9%),增强对患者的共情与同理心(82.4%),锻炼评判性思维(80.4%),提高人际沟通能力(78.1%)和叙事能力(71.6%),加深对护理专业内涵的理解(78.1%)。结论叙事护理教学有利于提高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8.
9.
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Nkongho关怀能力量表,对421名护理本科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学生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低于国际护理关怀能力评分标准(P<0.001).女生的关怀能力高于男生(P<0.001),低年级学生的关怀能力高于高年级学生(P<0.05).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整体关怀能力偏低.护理院系应建立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机制,进一步改善护理人文课程教学,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到护理专业课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灾害护理学选修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南昌大学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选修灾害护理学通识课程的本科生作为试验组(n=41),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第一学期选修灾害护理学通识课程的本科生作为对照组(n=40),实施传统线下教学。比较两组课后学习成绩、灾害救护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调查试验组对课程的评价。结果 试验组综合成绩(85.27±4.04)高于对照组(83.10±4.14)(t=2.385,P=0.019)。课程结束后,试验组灾害救护能力自评得分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名(82.9%)学生对课程总体效果满意。结论 灾害护理学选修课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满意度,有助于学生掌握灾害救护技能。 相似文献
11.
《中华护理教育》2017,(3)
目的探讨专题研讨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69名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在同一学期进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对照组(n=82)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n=87)采用专题研讨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理论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评价表评估专题研讨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除人际沟通维度外,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维度得分、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专题研讨教学效果评价良好,6个条目的赞同率均在90%以上。结论专题研讨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考试成绩,有效地增强了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选取护理专业63名学生,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对照组选取医学技术专业60名学生,未开设本课程。以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测试开设前后两组学生的关怀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课程结束后CAI总分及其勇气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有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华护理教育》2017,(12)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对提升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方法在2016级护理本科生的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以我国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事迹为素材开展叙事教育,让学生进行资料整理并书写演讲稿以作业形式提交,安排班级演讲预赛和学院决赛来评奖。在干预前后采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并与未开展叙事教育的2015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2016级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t=3.297,P=0.001)、关怀理念(t=2.784,P=0.006)、关怀感知(t=3.752,P<0.001)、关怀能力(t=2.160,P=0.032)维度得分均高于2015级学生(P<0.05)。结论以南丁格尔事迹为素材的叙事教育有效促进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某校21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平均得分为(72.28±10.97)分,其中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人道、利他价值观维度得分较高;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帮助解决困难,提供良好环境维度得分较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与老师的关系、人文关怀能力自我评价、对护理专业的态度(R2=0.297,F=17.266,P<0.001)。 结论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教育者应重视护理本科生的关怀教育,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具有更好关怀能力、更能适应临床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模式对临床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338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345名实习护生为实验组,采用叙事医学模式进行培训,包括平行日记的撰写、人文电影赏析、组建手语队、组织人文演讲和人文操作等培训形式。运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两组实习护生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期,实验组护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实验组护生关怀能力总分为(213.09±15.53)分,对照组护生关怀能力总分为(203.19±16.82)分。结论叙事医学模式能使护生养成爱伤观念,进行自我反思,产生共情;叙事医学培训在提高护生关怀能力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护理教育》2017,(7)
目的探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Moodle)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校护理学专业2013级259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在教学中借助Moodle开展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并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Moodle下形成性评价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认为基于Moodle的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99.24%),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99.24%),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93.13%)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3.89%)。结论基于Moodle的形成性评价可全面、客观地反馈教学过程,教师可以以此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妇产科病房护理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成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开展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提高认识,确立目标,全员培训,转变观念,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人文环境,规范护士言行,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创新护患沟通方式,拓展护理服务项目,满足病人需求,护理科研立项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相结合。结果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护理科研水平和护理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结论护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链接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类似于网络链接的教学设计[1].其灵感来源于网络链接、交互.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护生和教师在课堂上成为一种活的"链接物",通过改变提问方法,举一反三,追根究底等方式实现相关知识点的链接.21世纪本科护理带教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经过4年的本科教育,把学员造就成为具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2]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要求护士在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技术性护理的能力,进行评判性思维,临床判断的能力和相应经验的积累,并提供更为连续化、个体化的护理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展和提高[3].这也就成为护理临床带教的研究重点.近年来,我院妇产科采用链接式教学模式对临床本科护生进行带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疼痛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0~Ⅰ级)为95.0%,显著高于A组(76.7%),P<0.05;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B组为5.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生理疼痛,促进身心舒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