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燕  唐英蓉  姜荣建  程标  孔洪 《华西医学》2005,20(4):648-649
目的:探讨肺栓塞部位及溶栓治疗前后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肺栓塞患者不同梗塞部位、溶栓治疗前后及出院前心电图变化.结果:1.不同肺栓塞部位心电图改变:右肺栓塞心电图表现,主要为SⅠ,SⅠQⅢTⅢ,QⅢTⅢ,TⅢ倒置,TV1-V2倒置,SV1-V5R挫折,粗顿,ICRBBB或CRBBB.而左肺栓塞心电图主要表现在SⅠ,TⅢ倒置,TV1-V2倒置及TV1-V5倒置,上肺叶栓塞的ECG改变<下肺叶,单节段损害ECG改变<多节段损害;2(1)入院时,SⅠ>0.1mv,51例次(85%)SⅠ>QⅢTⅢ37例次(61.67%),QⅢTⅢ37例次(61.67%),TⅢ倒置50例次(83.3%),TV1-V2倒置40例次(66.67%),TV1-V3倒置32例次(53.33%),Tv1-v4倒置27例次(45%),TV1-V5倒置7例次(11.67%),SV1-V5R挫折、粗钝31例次(51.67%),ICRBBB或CRBBB 8例次(13.33%).(2)溶栓后ECG变化,SⅠ变浅,QⅢ波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TV1-V2倒置加深,ICRBBB、CRBBB减轻或消失,RavR可迅速下降至正常.(3)出院前变化,RⅡ增加,QⅢ减小,TⅢ变直立,Tv2直立.结论:肺栓塞部位与心电图改变亦密切相关.因此,可根据心电图的变化来评估肺栓塞的部位及面积.早期积极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病人预后,动态观察溶栓前后典型或不典型心电图的变化有助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1年9月~2006年12月我院确诊的94例PE心电图的变化特征.结果: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53例(56.4%),SⅠQⅢTⅢ征24例(25.5%),单纯SⅠ40例(42.6%),QⅢ49例(52.1%),TⅢ46例(48.9%),aVR主波向上13例(13.8%).Ⅱ、Ⅲ、aVF及胸前导联T渡变化及ST-T异常在PE中也较常见,共60例(63.8%);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7.4%),右心室肥大37例(39.4%).10例溶栓治疗成功后心电图即刻恢复正常.结论:PE心电图变化具有一过性、多变性的特点,并随病程发展而呈动态变化,对诊断PE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1本病例心电图特点入院时心电图有典型SⅠ、SaVL加深>1.5mm,Ⅲ异常Q波,即SⅠQⅢ图型。入院后2周的心电图表现逐渐出现TⅢ倒置,即TⅢ图型,胸前导联V1~4,R增高、ST段下移和T波深倒置,SⅠ、SaVL变浅,QⅢ消失并且出现小r。2应考虑的疾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本例心电图Ⅲ异常Q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鉴别,但该患者吸气后Ⅲ异常Q波变小、aVF异常Q波消失,Ⅱ无Q波;同时本例心电图V1~V3R波增高和T波倒置需与正后壁心肌梗死鉴别,后者V7~V9Q波大于R波的1/2,并且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应明显增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局部室壁运动障…  相似文献   

4.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的关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意识。方法:对23例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心电图均有ST-T的异常表现,8例间隔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Ⅱ、Ⅲ、aVF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Ⅰ、aVL、V2-V6导联巨大倒置T波;9例普遍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V4-V6、导联T波倒置或伴有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其改变范围小。结论:重视心电图的改变特点并与心脏超声相结合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心电图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既往无心肺疾病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院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 ①入院时首次心电图:心动过速26例(60.47%),右束支传导阻滞10例(23.26%);V1导联和V1~V2导联、V1~V3导联、V1~V4导联、V1~V5导联、V1~v6导联T波倒置分别为34例(79.70%)、20例(46.52%)、12例(27.91%)、9例(20.93%)、7例(16.28%)和2例(4.65%);SⅠ>0.1 mV、TⅢ倒置、QⅢ和SⅠQⅢTⅢ分别为23例(53.49%)、21例(48.84%)、27例(62.79%)和20例(46.52%).②溶栓后心电图:心动过速消失20例(76.9%),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4例(40%),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4例,SⅠ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11例.③出院前心电图:心动过速消失;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ST段回基线,QⅢ进一步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变化多变,需动态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螺旋CT确诊的102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提取SⅠQⅢTⅢ波群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分析。结果102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阳性29例,阳性率28.4%。SⅠQⅢTⅢ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入院前不能明确诊断分别为41.4%vs.69.9%(P〈0.05);大面积肺栓塞分别为48.3%vs.23.3%(P〈0.05);死亡率分别为24.1%vs.10.9%(P〉0.05);双侧肺动脉栓塞分别为86.3%vs.65.8%(P〈0.05);右侧肺动脉栓塞分别为10.3%vs.31.5%(P〈0.05)。结论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阳性不能作为急性栓塞诊断的必要条件;SⅠQⅢTⅢ阳性可降低肺动脉栓塞的误诊;SⅠQⅢTⅢ阳性提示双侧肺动脉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和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30例患者心电图改变.结果 异常心电图28例(93.33%),其中T波倒置17例(56.67%),S I Q Ⅲ T Ⅲ 10例(33.33%),S I TⅢ(S Ⅰ 或QⅢ)7例(23.33%),窦性心动过速9例(30.00%),心房颤动1例(3.33%),ST段改变7例(23.3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5例(16.67%),aVR导联R波增高3例(10.00%),肺型P波1例(3.33%),电轴右偏2例(6.67%),顺钟向转位1例(3.33%).结论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呈一过性及多变性,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及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演变,则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栓塞患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婷 《中国临床医学》2001,8(4):380-382
目的:为提高对肺栓塞(PE)诊治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24例PE患者,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50岁以上患者占70.85%;呼吸困难症状多见,占70.85%;心电图典型的SⅠQⅢTⅢ表现仅为33.3%,而胸前导联一过性ST-T改变占87.5%;心肌酶变化不明显;低氧血症占91.67%;病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最多见,占37.8%,慢性心肺疾病次之;误诊率为75%,死亡率达29.1%。结论:PE以中、老年多见,症状非特异性,DVT、慢性心肺疾病是PE的主要病因,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D-二聚体测定等有助于PE的筛查,溶栓、抗凝是PE的重要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郑川允  孙芸芸  靳朴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283-1284
目的:分析心电图改变在临床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病例选自我院住院的43例经肺CT、灌注/通气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肺栓塞患者,主要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性表现。结果:心电图改变者为97.7%,其中QⅢ占62.8%,窦速占55.8%,SⅠ占51.2%,TⅢ占41.9%,同时具备SⅠQⅢTⅢ占32.6%,右束支阻滞占23.3%,ST-T段下移改变占53.5%,T波倒置特别以右胸导联为主,肺型P波仅占7.0%,顺钟向转位占18.6%,肢体导联低电压占9.3%、心房纤颤占2.3%,室性早搏占4.7%,正常心电图占2.3%。结论:心电图在临床肺栓塞的诊断虽然是非特异性和非诊断性的,但有许多特征对提示肺栓塞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初诊为冠心病的肺栓塞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肺栓塞(PE)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以提高PE的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 年 3 月~ 2008年4月以"冠心病"收入我院,后经肺部增强CT证实为PE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以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检查均有T 波倒置,4例QRS电轴右偏、SⅠQⅢTⅢ型改变.5例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功能不全.12例均存在心肌酶改变,但与心肌梗死的心肌酶变化不一致,后经肺部增强CT检查确诊PE.结论:PE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对高度怀疑PE者要进行血气分析、心电图、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及D-二聚体检测,有条件者可行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及肺动脉造影,以助确诊.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表现为左心室高电压、病理性Q波等变化,但特异性较差,易与其他病因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及Q波混淆:作者对2000~2004年住院的1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Ⅰ组)与1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Ⅱ组),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Ⅲ组)心电图比较分析,以找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心颈心胆心综合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颈椎病、胆道疾患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症状及心电图改变,分别称为脑心、颈心、胆心综合征。本文就以上综合征综述如下。 1 脑心综合征 1974年Byer首先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心电图出现高大T波及Q—T间期延长,其后报道逐渐增多。SAH患者心电图可出现下列表现:①传导障碍(房室或束支);②各种心律失常;③T波低平,尖立高大或倒置(甚至出现巨大倒置T波);④S-T段下移或上抬;⑤Q—T间期延长;⑧异常Q波;⑦显著P波;⑧明显U波。此种脑源性心电图的发生率高达74.5~88.8%。有报道一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V_(1~6)T波倒置深达15mm,时间达0.325,伴有S—T段下移0.1mv。随病情好转而心电图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伴有晕厥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伴有晕厥的大块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依据及疗效判定指标。方法对 9例伴有晕厥的大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变化及预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有晕厥及极度呼吸困难表现 ,其中 7例有下肢静脉血栓或形成诱因 (下肢外伤 ,卧床数日等 )。 9例中 8例有SⅠQⅢTⅢ 或SⅠTⅢ 、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显著顺钟向转位 (V5R/S >1)等心动图改变。治疗前 7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 :右心房、室扩大 ,室间隔左移 ,左室小 ,肺动脉高压等超声心动图改变。其中 1例溶栓后随着肺动脉压的降低 ,右心室扩张改善及室间隔左移 ,RBBB、显著顺钟向转位消失 ,SⅠ 减小 ,同时TV1~ 3波呈“冠状T”样倒置加深。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改变 ,可及早诊断大块急性肺栓塞 ,后二项对临床疗效判定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秋 《临床荟萃》2001,16(19):868-86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在改善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诊断为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患者38例,观察其血透前后各种临床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38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体重、尿量、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指标变化对比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异常心电图阴转率:心动过速为65.5%,ST-T改变为57.1%、T波高尖为100%,Q-T延长为61.1%;临床心功能改善Ⅲ级以上12例,Ⅱ级以上14例,Ⅰ级以上10例,无改善者2例。结论: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Ⅰ组:稳心颗粒组,Ⅱ组:美托洛尔组,Ⅲ组:联合用药组。观察临床症状及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以评估其疗效。结果: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Ⅱ组(P<0.05);心电图改变比较,Ⅲ组心电图变化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Ⅱ组(P<0.05)。Ⅰ组与Ⅱ组疗效、心电图变化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相当,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优于单用稳心颗粒或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6.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心电图诊断准确性。方法:将单纯性CLBBB患者的心电图与CLBBB合并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对比,分析CLBBB合并AMI的ECG特征性改变。结果:CLBBB合并AMI的ECG改变表现为QRS波群及ST-T改变:Ⅰ、avL、V5、V6导联的QRS波群出现异常Q波时,则常常是合并广泛的间壁梗塞所致;当心前导联的R波高度明显降低而V5、V6有明显的S波时,则常合并前壁或侧壁梗塞所致;Ⅱ、Ⅲ、avF有异常Q波时,则考虑合并下壁心肌梗塞。左侧心前导联ST段抬高,右侧心前导联ST段抬高0.80 mV以上,或超过同导联T波高度的一半,且J点不易识别,尤其是有动态变化的规律时,即可诊断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结论:CLBBB心电图中异常Q波及ST-T的特征性改变对诊断CLBBB合并AM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电图下壁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冠心病CABG成功者术后出现异常Q波3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2~3周、2个月及3个月等不同阶段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并监测CABG术后心酶的变化。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室室壁运动。结果:与术前心电图比较,术后第1周出现异常Q波和T波低平、双向,此后,异常Q波振幅逐渐减低,T波低平或双向的发生则持续到第2~3周后恢复到术前水平。监测CABG术后心酶的变化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下壁运动无减弱。结论:CABG术后出现异常Q波并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霞 《新医学》2005,36(11):631-632
1引言 在临床上,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或对胸痛的判断,心电图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快速正确的诊断,对于AMI的患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最常用的AMI的诊断标准是: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中出现ST段抬高。然而,AMI患者第1次心电图检查便能明确诊断的不足半数。在AMI的早期,心电图可以是正常或接近正常。确诊的AMI患者中,约10%可以没有ST段的移位。在大多数病例中,连续的心电图可观察动态演变,最终确诊。在心电‘图上,AMI的动态演变主要表现在T波、ST段和QRS波群或Q波上。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肺栓塞及有相似临床表现的几组疾病心电图的对比,试图了解肺栓塞心电图的特点和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共入选364例肺栓塞病例.其中肺栓塞组197例,对照组共167例.对照组分为:1组冠心病心力衰竭组70例,2组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组47例,3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50例.对364例患者的心电图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栓塞组心电图出现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V1导联S波粗顿或挫折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Q3T3、胸前导联T波倒置出现的比率也是肺栓塞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表现以右心负荷增加和反射性的冠状动脉缺血为主要表现;S1Q3T3可能是电轴右偏的表现;每一个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难以承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任;动态观察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张建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782-4782
男,38岁。因持续性心前区不适、紧迫感不缓解而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时正处夏季,天气炎热,患者表情紧张,脸色略显苍白,大汗淋漓,上衣几乎湿透。3min后再记录心电图,与前一份比较发现:S—T段Ⅱ、Ⅲ、aVF形态略有抬高,T波无明显变化。平卧2min后,再次记录心电图与前一份比较显示:S-T段Ⅱ、Ⅲ、aVF抬高较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