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发现除了药物、饮食、运动等原因外,还有一些影响治疗的因素,如失眠、情绪、便秘、感染、月经不调、皮肤瘙痒等,称之为“血糖难控因素”。对其应用中医治疗后,血糖往往能够平稳控制。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可以大大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这已为多个国际糖尿病协作中心的观察所证实。然而,临床常遇到一些病人,虽药物剂量和种类不断调整,血糖仍然不能控制,除了常见的药物因素(如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等)、饮食因素(如饮食控制不严格或结构不合理等)、运动因素(如疾病等原因致运动量不足)以外,尚可找到一些严重干扰降糖的诱因,我们把这些诱因称之为“血糖难控因素”。一旦找到,给予恰当的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临床上常遇到一些患者,虽药物剂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但血糖仍然居高不下。这除了常见的药物因素(如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等)、饮食因素(如饮食控制不严格或结构不合理)、运动因素(如运动量不足)以外,还可以找到一些严重干扰降糖的诱因。笔者把这些诱因称之为血糖难控因素。血糖难控因素一旦找到,给予恰当辨证治疗,血糖往往迅速下降,降糖药物剂量和种类也随之减少。在这方面,中医有较大优势,笔者现将临床多年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已大幅攀升,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无论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归根结底是为了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与相关实验已经表明中药可以降糖,而中医的优势不仅在于直接降低血糖水平,还在于清除血糖升高的原因,即消除血糖难控因素.现将降糖合剂治疗糖尿病(2 型)高血糖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仝小林  张昆  段军 《中医杂志》2002,43(11):868-870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在降糖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但由于糖尿病本身的复杂性,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诸如患者体质的改善、症状的缓解、并发症的防治、血糖难控因素的调治等。而这些正是中医药需着力研究的地方和优势所在。现将我们在  相似文献   

6.
魏子孝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瘙痒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失眠、便秘等症又被称为"血糖难控因素",是加重糖尿病病情、诱发多种合并症的重要病因。魏子孝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研究多年,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认为糖尿病的皮肤瘙痒症又是整体病变的局部表现,是糖尿病阴虚病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病机不外阴虚、气阴亏虚、络脉瘀阻、肌肤失养所致。魏子孝老师在治疗本病时,以西药控制血糖为前提,中医治疗着眼于调整机体状态。在具体诊治过程中,擅抓主症,结合微观辨证、体质量辨证,立法直中病机,内服、外用双管齐下,收效颇快。  相似文献   

7.
熊兴江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7):1329-1334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控制血压可以大大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减少心脑血管风险的发生。然而,临床上依然存在即使增加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降压疗效依然不佳的现象。究其原因,除常见的药物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等之外,常可找到严重干扰降压的诱因,即“血压难控因素”。近年来,血压难控因素备受关注,包括失眠、便秘、情绪、外感等。临床发现,诱因一旦找到,给予恰当的辨证论治,血压往往能迅速下降,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也随之减少。近年来,“血压难控因素”的防治逐渐受到业内关注,这与当前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谋而合因此,高血压病的防治策略不应仅仅着眼于“患者的高血压”本身,而应更加关注“高血压的患者”。加强对“血压难控因素”的认识及治疗,可能正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西药降糖药(包括胰岛素、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虽已能控制大多数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但临床上仍有一部分病人,即使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不断增加,血糖仍居高不下。这除了药物因素(如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等)、饮食因素(如饮食控制不严或结构不合理等)、运动因素(如由于疾病等原因运动不足)而外,常可找到严重干扰降糖的诱因。这些诱因包括:便秘、失眠、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感染(包括各种急、慢性感染)、过劳、疼痛(如肩周炎、末梢神经痛等)、月经不调、带下等,我们称之为“血糖难控因素”。诱因一旦找到,给予恰当的辨证论治,血糖往往迅速下  相似文献   

9.
自拟消疽汤治疗糖尿病坏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鸿涛 《河南中医》1999,19(4):44-44
糖尿病坏疽属中医“脱疽”范围,其病变因素极为复杂,临床上治疗也比较棘手。笔者近年来用自拟消疽汤治疗糖尿病坏疽病人8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请同道斧正。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1990~1997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病人,并接受血糖、尿糖测...  相似文献   

10.
血压难控因素的中医辨识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便秘、情绪波动、运动、饮食、疼痛、药物等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为高血压常见的难控因素,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方面,虽然很多单味中药或者复方有一定的直接降压作用,但是其优势还是在于消除血压难控因素,重点阐述了高血压难控因素的中医辨识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因其病情复杂,病程迁延难愈,其合并症及伴随症较多,本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一针一药”模式,选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长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好.作用稳定,使血糖保持于较平稳的水平,不致引起血糖的波动,对早期血糖控制,安全用药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足和糖尿病截肢的主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代谢紊乱,血管障碍,神经营养因子减少,氧自由基损伤及免疫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治疗以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及对症处理为主。笔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益气养阴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含义 糖尿病强化治疗(intensive diabetic treatment,IDT)广义上包括对糖尿病并发症危险因素群体进行全面、有效地治疗并达到预定的目标。如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吸烟、体重,及改变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另一个层次上的IDT主要是指强化血糖控制(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IGC),或称作“强化控糖”,是糖尿病本病治疗的最基本内容。一般所说的糖尿病强化治疗重点是指IGC。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糖尿病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特征为血糖过高,尿糖、葡萄糖耐量降低。目前,中药治疗糖尿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将部分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仝小林院士提出的糖络病学说,是指由血糖增高等因素引起的脉络损伤,即糖尿病基础上伴随的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临床常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在糖尿病的进程中占有重要部分,也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肠道菌群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中医药对糖络病患者的肠道菌群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但理论基础薄弱、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团队以“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血脉”的中医理论为桥梁,构建肠道菌群与糖络病的联系,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糖络病及后期开展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赛美教授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为全身虚损,局部火盛,整个疾病过程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并存。采用少火虚与壮火盛的偏颇来阐述糖尿病患者的状态,有利于指导临床寒温并用治疗糖尿病。基于少火虚与壮火盛论治糖尿病可分3个阶段阐释:患者初见血糖高,消渴症状明显,多为“壮火”偏亢而“少火”微虚状态,此时治疗以清实热为重,兼顾扶正;经 清“壮火”后,患者血糖下降,局部壮火盛逐渐得到缓解,呈现出“壮火”盛与“少火”虚并重,治疗应以清热与滋阴补气并重;患者血糖渐趋平稳后,局部火盛基本清解,但消渴病患者全身虚损的情况仍在,此时患者状态多为“壮火”微盛而“少火”更虚,治疗应以固本为重,稍清火热,可延缓患者并发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虎杖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秀芳  吴明鑫 《中成药》2008,30(1):I0005-I0007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脂为特征,代谢紊乱为表现,与胰岛素分泌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1200万,全球约1.5亿,已成为威胁人类的第3位“健康杀手”,所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己成为全球性的保健问题。长期以来,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血糖监控往往只重视空腹血糖,而忽视了餐后血糖,但近来研究发现,其病发过程中往往先出现餐后高血糖,而后发展成糖尿病,即前者是后者的先期征兆。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明显的进行性和不可逆性,其进展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糖尿病肾病疗效以及减少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关键。“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智慧结晶,在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结合中西医诊疗现状探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策略,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1988年Reaven发现胰岛素抵抗不仅为糖尿病的特征,同时还普遍存在于人类多种疾病及病理状态之中,提出了著名的“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者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死亡四重奏”“多代谢综合征”等名称,1999年WHO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征”。由于MS把过去认为互不相关、彼此分割的疾病及代谢紊乱以胰岛素抵抗为其核心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许多重要疾病机理的认识和处理发生了重大变革,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MS一直是内分泌、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界乃至基础医学研究的热点。MS的提出,使糖尿病治疗从单一控制血糖模式,转变成了联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遏制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模式并且从时相上要提前进行干预,这一防治理念,为中西医结合防治MS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20.
卢自润 《养生月刊》2004,25(2):156-156
当前,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是人类三大杀手,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所以也叫“终生病”。其中糖尿病不像心脑血管病那样死亡率高,也不像癌症那样“绝”,只要治疗得法,控制住血糖,还可以延年长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