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IQ·SPECT与碲锌镉(CZT)探测器SPECT是心肌灌注显像新技术,与传统SPECT相比,具有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高、采集时间短、注射显像剂剂量少及辐射剂量低等优点。与传统SPECT不同(低能高分辨率平行孔准直器),IQ·SPECT使用SMART-ROOM准直器及心脏为焦点的采集模式,提高了灵敏度;CZT探测器SPECT的探测器为半导体,取代了传统NaI晶体探测器,提高了能量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及信噪比等,并可定量分析心肌血流储备。笔者主要对三者的成像原理、性能参数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由于起病隐匿而不被重视,容易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SPECT心肌灌注显像作为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心肌缺血的筛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筛查、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而只有存活心肌经血运重建后心功能得到改善,患者才能从中获益。因此,选择一种有效、准确的评价存活心肌的方法对选择治疗方案,决定是否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PET和SPECT是评价心肌存活的常用方法,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应用也不断扩展,特别是心肌灌注延迟增强扫描显像的应用可从坏死组织中区分周围的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硝酸甘油介入^99Tc^m-tetrofosmin SPE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与^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评估心肌活力的价值。方法 既往有心肌梗死史伴左心功能不全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36例,行二日法静息和硝酸甘油介入^99Tc^m-tetrofosmin SPECT显像,并在1周内再行^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及静息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左心室分成13个节段,分析超声心动图室壁运动,并分析相同节段^99Tc^m-tetrofosmin与^18F-FDG的相对摄取比值,以^18Tc^m-tetrofosmin摄取比值55%,^18F—FDG摄取比值50%为判断心肌活力有无的阈值。以k统计比较3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超声心动图示131个节段呈无运动或反向运动。^99Tc^m-tetrofosmin静息显像示其中78个节段(60%)心肌有活力,53个节段(40%)无活力。该53个节段中14个(26%)在硝酸甘油介入后可见再填充,余39个节段无改变。在^18F—FDGPET显像中,硝酸甘油介入显像再填充节段的心肌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再填充节段与无填充节段比较,心肌FDG摄取分别为(76±15)%和(5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硝酸甘油介入显像中,92个心肌节段(70%)有活力,39个无活力。tetrofosmin静息显像评估心肌活力与FDG PET显像比较,k值为0.35,而硝酸甘油介入^99Tc^m-tetrofosmin SPECT与^18F—FDGPET显像结果比较,k值为0.53。结论 硝酸甘油介入^99Tc^m-tetrofosmin SPECT显像可提高对心肌活力的检测能力,与^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校正方法对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质量及半定量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运动负荷及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患者,均进行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分别重建CTAC、SC、CTAC+SC以及无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NOC)图像。利用靶心图获得不同校正状态左心室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以及运动负荷和静息图像灌注缺损半定量评分,比较不同校正状态下缺血心肌图像质量和半定量结果的差异。结果运动负荷显像左心室心尖部、下后壁、间壁、侧壁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不同校正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负荷总体灌注不足率、负荷灌注总评分、静息-负荷差异总评分在不同校正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在SC图像中明显高于NOC图像(P均<0.05),在CTAC+SC图像中明显高于CTAC图像(P均<0.01)。目测比较SC图像缺血心肌的稀疏程度明显高于NOC图像,CTAC+SC图像明显高于CTAC图像,其中以CTAC+SC图像对缺血部位的显示最为清晰。比较不同校正状态缺血心肌放射性分布评分,缺血程度为3分的比例在SC图像中明显高于NOC图像(X^2=4.953,P=0.026),在CTAC+SC图像中明显高于CTAC图像(X^2=7.216,P=0.007)。结论不同校正状态下左心室缺血心肌图像质量及半定量结果出现明显差异,SC能显著改善缺血心肌的显示,尤其在CTAC图像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心肌灌注显像(MPI)的伪影对其图像质量以及图像的判别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假阳性率较高。目前针对软组织衰减所造成的伪影主要有以下2类校正技术,非X射线校正法(如变换体位采集、门控采集和固体153Gd线源穿透式采集)和CT衰减校正法。明确2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使临床医师在阅片中对伪影有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犬18F-FDG PET/CT动态显像探讨缺血心肌葡萄糖代谢改变(也称“缺血记忆”)和缺血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8条杂种犬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球囊封堵20 min组(4条)和40 min组(4条),所有犬均行基础、缺血-再灌注1h和24 h的18F-FDG PET/CT动态心肌代谢显像(禁食12h以上),以及99Tcm-MIBI SPECT心肌灌注显像.利用葡萄糖摄取定量分析软件(Carimas Core)计算冠状动脉封堵区和非缺血区心肌的葡萄糖摄取率k(k缺血和k非缺血),获得两者比值K(K=k缺血/k非缺血).在3次PET/CT显像同期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室壁运动情况.所有显像完成后处死犬,分别取缺血区、非缺血区心肌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一实验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其他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 2组犬基础心肌灌注显像未见异常,预封堵区心肌/非缺血区心肌18F-FDG摄取率比值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 ±0.06与1.03±0.05,Z=-0.29,P>0.05),室壁运动正常.缺血-再灌注1h后2组心肌灌注显像亦未见异常,但缺血区18F-FDG摄取增加,40 min组的K值高于20 min组(2.31±0.13与1.87 ±0.09,Z=-2.31,P<0.05),缺血心肌出现不同程度的室壁运动减弱.缺血-再灌注24h后2组心肌灌注显像未见异常,但40 min组的K值仍稍高于基础状态(1.15±0.02与1.03 ±0.05,=4.32,P<0.05),而20 min组的K值与基础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0.04与1.02±0.06,=0.87,P>0.05),2组室壁运动均未见异常.心肌组织检查示2组缺血部位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细胞间质无水肿出血,未见心肌细胞肌浆凝集或肌溶性破坏,也未见炎性反应.结论 心肌“缺血记忆”与缺血程度相关.18F-FDG PET/CT心肌“缺血记忆”显像可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和比较99Tcm-环丙沙星SPECT、18F-FDG PET和MRI弥散加权显像(DWI)3种功能影像技术诊断重症胰腺炎(SAP)继发感染灶的价值.方法 实验用2月龄幼猪28只,分为感染性SAP组(16只),非感染性SAP组(6只)和对照组(6只).感染性SAP和非感染性SAP猪模型建立后7d,3组均分别行99Tcm-环丙沙星SPECT、18F-FDG PET和MRI检查.图像视觉分析:在SPECT和PET图像上,胰腺及周围有局限性边缘清晰的放射性摄取高于周围胰腺组织的区域视为阳性;等于周围组织者或无明显放射性浓聚者为阴性.MRI DWI示胰腺坏死灶有气泡征或在梯度因子为1000 s/mm2时呈高信号为感染阳性.定量分析:利用ROI技术在3种图像上分别测量、计算病灶/本底放射性计数比值、SUVmax和表观弥散系数(ADC).以病理和细菌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和比较3种功能影像技术诊断SAP继发感染灶的诊断效能.采用Bonferroni检验、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及x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1)视觉分析结果:99Tcm-环丙沙星SPECT显像鉴别SAP继发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 (15/16)、5/6、90.9%(20/22)、93.8%(15/16)和5/6; 18 F-FDG PET的对应值分别为81.2% (13/16)、2/6、68.2% (15/22)、76.5%(13/17)和2/5;MRI DWI的对应值分别为15.4% (2/13)、5/6、36.8%(7/19)、2/3和31.3%(5/16).感染性SAP组3只幼猪MRI图像质量差,未纳入分析.99Tcm-环丙沙星SPECT和18F-FDG PET显像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均高于MRI DWI(均P<0.05),但前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8F-FDG PET显像的特异性较低.(2)定量分析结果:感染性SAP组的病灶/本底放射性计数比值随时间变化趋势与非感染性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66,P<0.001).18F-FDG PET早期显像,感染性SAP组SUVmax(2.61±1.07)和非感染组SUVmax(1.87±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延迟显像上,感染性SAP组SUVmax(2.27±0.75)则高?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挽救濒死心肌。心肌挽救量(MS)与患者能否获益密切相关,在PCI的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评价MS需明确初始心肌危险区面积(AAR)和心肌最终梗死面积(FIS),二者之差即为MS。通过急诊时和PCI后2次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SPECT心肌灌注显像(GSMPI)可分别定量AAR和FIS,从而获得MS,结果客观、准确,其临床价值在早期的大样本研究中已得到肯定。但在急诊时行GSMPI受到很多限制,致使AAR较难获得。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的新显像方案,仅通过PCI后早期行1次GSMPI即可测定AAR,替代了2次显像法计算得到MS,其可行性及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显著提高。同时,新显像方案也扩展了核素GSMPI在AMI诊疗中的应用范围,为AMI患者的危险度分层提供了补充信息。笔者拟对GSMPI评估AMI患者MS的新显像方案的机制、应用价值、优势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运动心电图ST段移位检测心肌缺血部位的一致性。方法 心肌灌注异常和ST段移位患者 3 0 2例 ,将ST段移位所在心肌部位与灌注异常部位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40例ST段抬高的患者常有心绞痛史 ,并且易为运动诱发 ,运动持续时间较短(P <0 .0 5 )。ST段压低的部位与灌注异常的部位之间存在弱一致性 (Κ =0 .3 6,P <0 .0 1) ;左前降支(LAD)支配节段的灌注异常最常伴有前壁ST段压低 (χ2 =60 6.5 ,P <0 .0 5 ) ;ST段抬高与心肌灌注异常在病变定位上完全一致 (Κ =1.0 0 ,P <0 .0 1)。结论 ST段压低与灌注异常的定位一致性差 ,而ST段抬高则与灌注异常定位显著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荷双时相(早期相+延迟相)18F—FDGPET/CT心肌显像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华小型猪10头制作心肌缺血模型,分别进行如下3组显像:造模前负荷双时相显像(8头)、造模后静息双时相显像(8头)和造模后负荷双时相显像(10头)。(造模前、后)负荷双时相显像:实验猪显像前禁食12h以上,全程麻醉,按体质量静脉注射”F—FDG5MBq/kg,静息50win后连续采集PET图像10wi-(早期相);后经静脉持续泵人多巴酚丁胺,50min后再次采集PET图像10win(延迟相)。造模后静息双时相显像:除未泵人多巴酚丁胺外,余步骤同负荷双时相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分析:(1)定性分析。观察各显像组双时相显像左室心肌18F—FDG摄取情况,分为1~4级。1或2级均判定为无心肌缺血,3或4级中如果存在前壁或间壁局灶性摄取则判定为心肌缺血。利用配对疋。检验分别比较3组显像中早期相与延迟相发生缺血的心肌比例。(2)定量分析。测定左心室前壁和下壁SUVmean。并计算其比值K1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K1(早期相)、K2(延迟相)间的差异。结果造模后CAG显示全部猪LAD冠脉狭窄程度均大于70%。造模前负荷双时相显像:早期相及延迟相中全部8头均为1或2级,判定为心肌缺血的比例均为0;K1、K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0.10和1.11±0.10;Z=-1.48,P〉0.05)。造模后静息双时相显像:早期相与延迟相中心肌缺血比例分别为1/8和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P〉0.05);K1、K2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47±0.28和1.28±0.40;Z=-2.02,P〉0.05)。造模后负荷双时相显像:早期相与延迟相的心肌缺血比例分别为4/10和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K1、K2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55±0.32和1.86±0.39;Z=-2.49,P? 相似文献
13.
99Tcm-MIBI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川崎病心肌缺血及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99^Tc^mMIBI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川崎病心肌缺血及其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3例川崎病患儿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发热期(25例)、亚急性期(9例)和恢复期(19例)3组;又根据超声心动图(简称心超)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扩张(20例)及无冠脉扩张(33例)2组。所有病例均行99^Tc^m-MIBI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超检查。10例因发热待查入院(后临床排除川崎病和其他心肌病变)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均行上述2种检查。心肌灌注显像阳性者于治疗后6个月复查,并与其临床转归进行比较。心肌显像阳性判断标准为显像图至少2个断层、同一断层2个层面出现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结果对照组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超检查均未见异常。53例川崎病患儿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率为54.7%(29/53)。其中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56.0%(14/25)、7/9和42.1%(8/19)。29例显像阳性者经治疗6个月后心肌灌注显像复查结果显示,缺血明显改善10例,恢复正常13例,6例仍见明显心肌缺血,与临床转归相一致。心超发现20例冠脉扩张,SPECT显像提示14例不同程度心肌缺血,阳性率为70.0%。33例无冠脉扩张川崎病患儿,SPECT显像示15例缺血,阳性率为45.5%。结论99^Tc^m-MIBI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能无创、直接、客观地评价川崎病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对川崎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和随访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情况下实验猪缺血心肌对18F-脱氧葡萄糖(FDG)的摄取情况.方法 15头中华小型猪,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中段放置动脉环,造成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分别在静息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时,进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和18F-FDG心肌代谢SPECT显像.99Tcm-MIBI心肌血流灌注图像用17段4分法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测量心肌短轴感兴趣区(ROI)放射性计数,对缺损的可逆程度进行定量分析.18F-FDG心肌代谢图像分析通过在原始投影数据上勾画ROI,计算心脏与肝脏的平均放射性比值(H/Li)、心脏与右肺尖的平均放射性比值(H/L).所有实验猪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所有实验猪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均大于50%.99Tcm-MIBI药物负荷和静息显像时的心肌血流灌注半定量评分分别为(9.5±8.3)和(8.3±8.4)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损可逆程度比值为1.17±0.14.18F-FDG图像分析发现在静息情况下,H/Li比值为1.06±0.10,H/L比值为1.40±0.18;而在多巴酚丁胺负荷情况下,心脏对18F-FDG的摄取相对增加H/Li比值为1.25±0.15(P<0.0001),与缺血可逆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64,P=0.007),H/L比值为1.77±0.33(P=0.001),与缺血可逆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51,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可使缺血心肌增加对18F-FDG的摄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99Tcm-替曲膦(TF)与99Tcm-MIBI腺苷负荷-静息MPI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的Ⅰ、Ⅱ、Ⅲ型SMI患者,分别为122、112和72例,各型SMI均按完全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行99Tcm-MIBI及99Tcm-TF腺苷负荷-静息MPI.306例患者的冠心病经心电图(46例)、动态心电图(219例)和CAG(41例)证实.比较2种显像方法的心肌缺血诊断灵敏度及原始图像质量.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 按照心肌缺血诊断标准(负荷显像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处静息显像时明显填充),99Tcm-MIBI和99Tcm-TF心肌显像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度分别为:Ⅰ型:57.38%(35/61)和60.66%(37/61),x2=0.136,P>0.05;Ⅱ型:69.64%(39/56)和64.29%(36/56),x2=0.363,P>0.05;Ⅲ型:83.33%(30/36)和88.89%(32/36),x2=0.465,P>0.05,3型SMI患者各2组间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始图像质量方面,99Tcm-MIBI及99Tcm-TF显像图优(心肌影像清晰,无肝、肺、血本底干扰)者百分比分别为41.18%(63/153)和48.37%(74/153),x2=1.599,P=0.206;良(心肌影像尚清晰,但肝可见放射性,无明显血液本底)者百分比分别为45.10%(69/153)和34.64%(53/153),x2=3.489,p=0.062;中(心肌显影,肝放射性高,血液本底低)者百分比分别为13.72%(21/153)和16.99%(26/153),x2=0.628,P=0.4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像总体质量良好,无不合格图像.注射99Tcm-TF者较注射99Tcm-MIBI者肝、肺放射性清除快,与心肌放射性摄取差异较大,对心脏下壁及心尖部显示影响较小,且至少缩短1h待检时间.结论 99Tcm-TF可获得与99Tcm-MIBI同等的心肌缺血诊断显像效果,且肝、肺清除快,图像质量较好,可有效缩短患者待检时问,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运动试验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26例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确诊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试验高峰或出现终止指标时注射^99Tc^m-MIBI和^18F-FDG,进行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随后进行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22例有1支及其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18例出现血流灌注异常,灵敏度为82%,20例患者有明显^18F-FDG摄取,灵敏度为9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97,P=0.338).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示完全(12例)或部分(3例)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表现为血流灌注减低的心肌节段^18F-FDG摄取增加.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22例患者共51个病变血管(管腔狭窄≥50%)支配的心肌节段中,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发现了25个节段,灵敏度为49%,而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发现了34个节段,灵敏度为67%(x^2=7.30,P=0.008).结论 运动试验引起心肌缺血可以进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且与单纯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比较,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对诊断局部缺血心肌节段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心肌SPECT显像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治疗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择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2头,体质量25~35kg,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打孔+空白支架(模型组)和打孔+b-FGF支架(实验组)2组。所有猪左前降支均被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2组均在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使用机械打孔器间断打孔并分别埋入空白支架和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术后使用心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显像、超声心动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血流改变、短轴缩短率变化、新生血管密度。采用SPSS11.5软件,组间比较行成组资料的t检验。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梗死心肌质量减少程度高于模型组[(34.33±4.18)g与(24.33±2.16)g,t=5.03,P〈0.05];实验组心肌缺血总分值差值(SDS)高于模型组[(13.83±2.86)分与(8.33±1.37)分,t=5.06,P〈0.05]。术后6周,实验组短轴缩短率[FS,(31.13±0.99)%]和新生血管密度[(6201±443)像豸影高倍视野]均高于模型组[(27.11±0.71)%和(2654±373)像素/高倍视野,t=8.12,15.01,P均〈0.05]。结论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植入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区血流和心肌活力;心肌SPECT显像是一种评估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