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源性休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左室泵衰竭仍是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左室收缩力的减弱取决于梗塞心肌范围的大小以及室壁运动障碍的程度,后者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出。本文报道对急性心肌梗塞者采用切面超声心动图法,检查左室壁运动异常的范围和程度,据此估计其左室功能,并和左室功能的临床和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方法:44例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患者,切面超声心动检查采用扇形扫描仪,换能器为2.25兆赫,以每秒30周转速转动,扇形角度30°或82°,每秒成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VSD封堵术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左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左室功能在TCVSD术后及随访中的变化。方法:对28例采用新型Amplatzcr封堵器治疗的VSD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术前24h、术后24h及术后随访3个月时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采用单平面Simpson’s法(心尖四腔心切面)计算左室容积;利用左室短径/长径比值(D1/L1)和左室偏心率(E)来评价左室几何构型改变。封堵术前后均行左室造影,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左室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长轴切面和三个短轴切面进行研究,建立了可显示和定量左室异常运动区心内膜三维面积的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7条犬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测量的犬左室异常运动区心内膜三维面积和用四唑氮蓝染色法实侧的左室梗塞区心内膜面积显著相关(r=0.96,P=0.001)。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测量的犬左室异常运动区面积的百分比与实侧的左室梗塞区面积百分比亦显著相关(r=0.96,P=0.001)。表明该数据系统可准确定量和显示左室异常运动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45例成人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多切面重点观察左室心肌与心内膜。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表明,左室腔内可见异常粗大呈蜂窝状的肌小梁和交错深陷的隐窝,其中34例有心力衰竭症状,3例进行心脏移植,11例患者受累心肌局限在左室心尖部,无任何症状。彩色多普勒可探及隐窝内有血流与心腔相通。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快速、无创地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  相似文献   

5.
左室异常活动区三维面积定量测定的方法学和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二维超场所心动图对左室的两个盯互垂直的长轴切面和三个短轴切面进行研究,建立了可显示和定量左室异常运动区心内膜三维面积的超声心科数据处理系统。结扎犬冠状前和支。建立7条性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 犬左室异常运动区心内膜三维面积和上唑氮蓝染色法实侧的左室梗塞区心内膜面积显著相关。超声心动图数据处理系统测量的犬左室异常运动区面积的百分比与实侧的左室梗塞区面积百分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心脏结构、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在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得出每搏量(SV)、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  相似文献   

7.
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使心包积液的检出率较过去明显提高。一些症状不明显、物理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不能确定的病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能予以证实。本文作者对97例中等以上心包积液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检查方法: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取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和剑突下四腔切面、左室各短轴切面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进行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包积液的半定量分级(依据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515):少量心包积液(50ml~100ml):心包腔无回声区3mm~5mm,限于房室沟和左室后下壁;中等量心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形成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关系,以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筛查、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房颤患者,行食道超声心动图筛查左心房血栓,行头颅核磁筛查缺血性脑卒中,分析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以及左心房血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结果 98例房颤患者中17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房血栓,检出率为17.3%。左心房血栓阳性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左心房血栓阴性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在左心房血栓形成及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无明显差异。高血压、糖尿病、年龄大于75岁,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左心房血栓形成增加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筛查左心房血栓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左心房血栓、早期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时心包积液的发生率尚未确立,其在大多数病人中的原因及临床意义亦尚未肯定。本文使用超声心动图前瞻性地研究急性心肌梗塞病程中心包积液的发生率、自然病史、以及临床相关关系。方法:病人分为四组。第一组121例为收入冠心监护病房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入院后第1、3、10天以及3月、6月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第二组为5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在入院第三天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第三组为55例临床、放射学、心电图检查均无心脏病证据者。第四组33例为因某种心脏病进行手术的病人,术前一天作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时测量心包积液量,以了解积液与超声心动图之间的相关关系。病人均先作 M 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包页在整个心动周期均呈分离者诊断为心包积液,这表示积液量>50ml。凡 M 型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有积液者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二尖瓣狭窄最敏感,最特异的非侵入性方法。早期研究中,通过测量二尖瓣关闭速度(EF 斜率)和二尖瓣的开放幅度来判断二尖瓣狭窄的程度,但此法并非绝对准确,因为凡使左室顺应性降低和左室充盈率减少的因素,均可导致左心房排空减慢,从而降低 EF 斜率。EF 斜率与心导管检查测得的二尖瓣孔面积,无良好的相关性。Henry 应用实时扇形机械扫描探测正常人和狭窄的二尖瓣孔。本文对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扇形扫描超声心动图检查,旨在:(1)探讨切面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计算所得的二尖瓣孔面积之间的相关性。(2)对 M 型超声心动图测得的二尖瓣 EF 斜率和二尖瓣孔面积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国内报道不多,最近我们在床边对急性心肌梗塞(包括复发性梗塞)患者,进行了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52例均为1987年在本院冠心病监护室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患  相似文献   

12.
孤立性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10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诊断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中的作用。方法  10例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2~ 6 0 (39± 17.7)岁。分别采用美国HP 5 5 0 0及日本Toshiba 140A型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进行检查 ,探头频率 2 .5 3 .5MHz。部分患者接受超高速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  1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左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 ,未见栓塞征象。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特征如下 :(1)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多发性突入心室腔内的肌小梁 ,且呈节段性分布。好发于左室心尖部、前侧壁 ;(2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深陷于肌小梁隐窝间的血流与左室腔交通 ;(3)左心室壁呈非均匀性增厚或变薄。 10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例行超高速CT检查 ,2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4例患者均可见左室心尖部、前侧壁肌小梁粗大 ,左心室腔明显扩大 ;小梁区心室壁明显增厚。 10例患者均因左心功能不全给予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凝治疗。结论 孤立性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 ,临床上可表现为渐进性左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栓塞征象。超声心动图是无创诊断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的准确、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为UCSS的18例患者的资料。可疑UCSS时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不同切面(心尖或胸骨旁短轴四腔心切面、右心室流入道切面、剑突下双心房切面)的超声表现,并对其分型。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12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1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4.4%(17/18)。18例患者中,Ⅰ型2例,Ⅱ型11例,Ⅲ型5例(术前超声诊断4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发现1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3个切面均可显示Ⅰ型患者;心尖或胸骨旁短轴四腔心切面显示Ⅱ型9例,Ⅲ型4例;右心室流入道切面显示Ⅱ型5例,Ⅲ型4例;剑突下双心房切面显示Ⅱ型10例,Ⅲ型4例。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利于术前明确诊断UCSS,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4.
定量左室心内膜三维面积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左室心内三维面积的超声心动图处理系统,我们用Pascal语言编写程序。先对塑料薄膜制作的7个左室模型进行了研究。该模型由一个本和一个圆柱体组成。二维超声心动图作两个相互正交的长轴切面和三个要当于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的短轴切面。测量左室模型的长轴长度长轴切面的心内膜周长及三个短轴切面心内膜周长,自动计算左室模型的心内膜三维面积,并与数学方法的实际面积对照。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数据处  相似文献   

15.
观察46例用尿激酶静脉法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冠状动脉再通22例,未通24例。除2例发病24h内死亡外,对其余44例患者于发病后2 ̄4周进行了核素心室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脉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及症状限制性蹬车试验检查。结果表明,经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可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观察46例用尿激酶静脉法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冠状动脉再通22例,未通24例。除2例发病24h内死亡外,对其余44例患者于发病后2~4周进行了核素心室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及症状限制性蹬车试验检查。结果表明,经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可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左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左室功能变化,对两种方法测量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成功采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VSD患者28例。所有患者术前24h、术后24h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所用仪器为Philips Sonos5500型超声仪),封堵前及封堵后行左室造影检查(造影及导管操作均在飞利浦Integris CV15多功能血管造影机上完成),同时进行左室容积和径线的测量,  相似文献   

19.
既往有研究发现,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LV)血栓的发生率达20%-56%。目前,由于AMI后再灌注和抗凝治疗的开展,降低了LV血栓的发生率。本研究评价了前壁AMI后左室血栓的发生率、时程及其与临床及超声图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年龄ZZI岁,存在前壁AMI;I$床及心电图表现的352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于AMI后第1、14和90天对患者进行3次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功能、左室大小、室壁运动情况,并确定左室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完成全部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LV血栓评价的患者为309例。于AMI后l、14…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溶栓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有16例于溶栓后6h接受60min的高压氧治疗(HPOT),为HPOT组,未进行HPOT的26例为AMI对照组。三周后所有病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HBOT组患者的左心室心缩末容积,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较AMI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溶栓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