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腮腺Warthin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rthin瘤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腮腺的良性上皮性肿瘤,1895年Hildebrand以颈部先天性囊肿首先报道此病,1910年Albrecht称之为淋巴腺的乳头状囊肿瘤,1929年Warthin根据其病理特点将其命名为乳头状淋巴囊腺瘤,1935年Haill提出腺淋巴瘤的诊断.直至1991年WHO正式将其定名为Warthin瘤并沿用至今。本文对1984-2003年我院收治经病理诊断为乳头状囊腺瘤、腺淋巴瘤、Warthin瘤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沃辛瘤又名腺淋巴瘤或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是发生于腮腺、仅次于多形性腺瘤是居第二位的良性肿瘤[1].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该病由于涎腺导管上皮迷走于淋巴结并异常增长所形成,也有学者证实腺淋巴瘤上皮是多克隆来源,认为该肿瘤非真性肿瘤,是一种瘤样状态.  相似文献   

3.
刘志  何娜娜  薛鹏 《中外医疗》2014,(10):192+194-192,194
目的:提高对腮腺Warthin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Warthin瘤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约为52岁,12例(约66.7%)患者为腮腺单侧浅叶下极单发病变,2例(约11.1%)为腮腺单侧浅叶2~4个变病,4例(约22.2%)为双侧腮腺多个病变;CT扫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样,17例病变边缘清晰,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期呈较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减弱,4例病变(约22.2%)内可见小囊状未强化影。结论腮腺Warthin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可多发或双侧发病,CT增强扫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晰,增强扫描扫描病变呈快进、快出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瘤)的MSCT表现与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腮腺Warthin瘤的MSCT表现,并与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14例进行比较,分析MSCT的诊断价值。结果 29例患者中男25例;单侧单发22例,双侧单发2例,单侧多发4例,双侧多发1例,共45个病灶,其中75.6%(34/45)病灶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MSCT平扫4例,25例行增强扫描动脉期,6个病灶轻度强化,12个中度强化,23个明显强化,其中22例诊断为Warthin瘤。14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中诊断Warthin瘤的有10例,1例诊断为炎症,2例诊断为囊性病变,1例诊断为恶性可能性大。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相当,临床考虑Warthin瘤的患者可依据MSCT表现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腮腺腺淋巴瘤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腮腺沃辛瘤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敢峰  雷磊  王强平  秦裕东  何淑俊 《吉林医学》2009,30(23):2957-2958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腮腺沃辛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就年龄、性别、吸烟史、病变部位、诊断及治疗方法予以总结。结果:腮腺沃辛瘤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多有明显长期吸烟史,病变部位多见于腮腺后下极,手术多采用瘤体及腺体区域性切除术。结论:腮腺沃辛瘤特点显著,明确诊断不困难,应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经手术的46例腮腺Warthin瘤,男性40例,女性6例,男女比6.7:1。肿瘤全部发生在腮腺,占全部腮腺肿瘤的12.8%。患者年龄74%在50~70岁,其中54%在50~59岁,11例为多发性肿瘤,表现为:1)双侧腮腺发生;2)同侧腮腺多个发生,且见于腮腺后下极;3)与其他类型肿瘤相伴发生,在治疗上,采用腮腺浅叶或大部切除术,或肿瘤连同部份腺体及淋巴结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并有病理诊断的腮腺淋巴瘤32例。结果:男30例,女2例,男女比例为15:1,发病年龄32-75岁,平均67岁。其中50岁以上占82.6%。肿瘤均来自腮腺浅叶,单侧单发30例,双侧单发2例。耳前4例(12.5%),耳垂部2例(6.2%)。下颌角部26例(81.3%)。手术治疗行单纯肿瘤摘除术18例,区域性切除9例,浅叶切除5例,并发面神经下颌支损害1例,腮腺漏1例。2例复发,均为单纯摘除术后。结论:腮腺淋巴瘤多发于50岁以上老年男性,治疗宜采用解剖面神经的区域性切除。而对位于腮腺表浅的孤立小肿瘤可单纯摘除术。肿瘤多发性是复发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霞 《吉林医学》2010,(27):4780-4780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66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行保留面神经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手术情况。结果:随访7年,无复发病例,无面神经损伤、口干发生。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是可行的手术方法,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面部凹陷畸形,减少口干、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64例不同类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平均随访34个月(14个月~64个月),采用3种不同的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经鹰嘴入路、钢板固定技术适应证广,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经鹰嘴入路和钢板固定技术应作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损伤的严重程度、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患者的配合程度对术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类型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出血、贫血、呕吐、肠梗阻等。术前诊断符合率46.9%,误诊率53.1%。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相对不足,容易延误诊断,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的原因及寻找诊断线索,避免漏诊,误诊。方法:对本院1986年-2000年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在确诊之前46例误诊为其它疾病;误诊为慢慢能脏疾病17例,心脏疾病11例,贫血18例。结论:成人原发性甲减多在中老年女性起病,常易误诊,应提高警惕,特别应与慢性肾脏疾病,心脏疾病与贫血等作鉴别。  相似文献   

14.
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2月至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 6 4例的临床资料、药敏试验结果、治疗、预后 ,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6 4例中 6 0岁以上患者 5 3例 (82 .8% ) ,院内感染者 4 6例 (71.9% ) ,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5 8例 (90 .6 % ) ,免疫功能低下者 34例 (5 3.1% ) ,前期曾应用广谱抗生素者 4 7例 (73.4 % ) ,接受侵入性治疗者 2 3例 (35 .9% )。临床表现发热者 36例(5 6 .3% ) ,咳黄绿色脓痰者 4 9例 (76 .6 % ) ,呼吸困难者 4 0例 (6 2 .5 % ) ,出现呼吸衰竭者 2 8例 (4 3.8% )。药物敏感试验耐药率低于 30 %者有阿米卡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6 4例中治愈 39例 (6 0 .9% ) ,好转 17例 (2 6 .6 % ) ,死亡 8例 (12 .5 %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常发生于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接受侵入性治疗、应用广谱抗生素等情况下 ,多发生于老年人及医院内感染 ,病情较重 ,对抗生素耐药率高 ,治疗困难 ,病死率高。因此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合理选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间64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结果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病因是胆道疾病(29例,占45.3%),基本上首发症状为腹痛,血淀粉酶波动于27~5327U/L,并发肝功能损害24例,肾功能损害22例,治愈58例,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重视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陈琪  林志青 《华夏医学》2007,20(4):667-669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6年9月住院治疗的64例川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6项主要表现者28例(43.8%);符合5项主要表现者25例(39.1%);符合4项表现者6例(9.4%);有5例(7.8%)患儿病程中仅有发热,而无川崎病其它主要临床表现;合并冠状动脉病变17例(26.6%)。治愈54例,好转9例,自动出院1例,无1例死亡。除自动出院者外,所有病例均随访3个月至3年,冠脉扩张〈4mm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4-7mm者约在6个月恢复正常,其中1例冠脉扩张9mm者仍在随访中。结论:大多数川崎病患者症状较典型,可明确诊断,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较好。不完全性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高峰  胡秀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4):2087-2089,2093
目的 了解丙基硫氧嘧啶(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近2年门诊有完整记录的64例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粒细胞减少症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8周,且与PTU的剂量有关。多数病例有头昏、乏力的临床症状。全部病例继续使用PTU,加用口服升白药或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均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结论 PTU起始剂量不宜超过300mg/d,使用头1、2个月内应密切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口服升白药或注射G-CSF对白细胞恢复是有效的,并可避免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对泰安市中心医院在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6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患者不需特殊治疗.术前血小板〈30×109/L可输浓缩血小板。64例中39例经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治疗上应视不同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娩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及产科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预后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多系统萎缩的首发症状、临床特点、头颅MRI以及诱发电位等,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64例患者包括橄榄桥脑小脑变性(MSA-C型)39例,纹状体黑质变性(MSA-P型)15例和Shy-Drager综合征(MSA-A型)10例,三种分型虽然早期表现不同,但却是同一疾病过程的不同阶段。头颅影像学以及诱发电位异常阳性率高。结论:随着各种检查手段的改进,尤其是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等的不断发展,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诱因、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8~2004年6年中64例肺部真菌零染的病例。结果 64例患平均年龄56.26岁,全部具有基础疾病,病前40例用过抗生素,19例用过皮质激素,16例经化疗治疗;真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白假丝酵母菌。结论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皮质激素和接受化疗是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诱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