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耀辉 《中外医疗》2011,30(24):171-172
目的检测各型肝胆疾病、骨骼疾病患者血清5′-核苷酸酶(5′-NT),谷丙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酶活性的变化,观察在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同时与正常健康者作对照。方法用Olympus原装进口(5′-NT)诊断试剂盒测定血清5′-NT酶活性,同时测定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在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时,血清5′-NT酶活性升高,尤其是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癌、胆道疾病患者血清5′-NT酶活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时,随病情好转,血清5′-NT酶活性有所降低。结论 (1)血清5′-核苷酸酶(5′-NT)酶活性测定对诊断肝胆疾病、骨骼疾病具有重要价值。(2)联合检测血清5′-核苷酸酶(5′-NT),谷丙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肝脏疾病、胆道疾病和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2.
联合测定5'-核苷酸酶与碱性磷酸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测定5’-核苷酸酶(S’-NT)与碱性磷酸酶(ALP)在肝胆疾病与骨骼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速率法分剐测定30例对照,77例肝胆疾病惠者和38例骨病惠者的5’-NT和ALP的结果,然后进行对比。结果肝胆疾病患者的5’-NT与ALP结果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O.05)。而骨病患者的5’-NT与ALP结果阳性率却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联合测定5’-NT与ALP有利于鉴别ALP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5'-核苷酸酶在肝胆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5'-NT)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测定各类肝胆疾病组117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的5'-N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肝癌组、肝硬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炎组的5'-NT分别为4.43±2.92、24.4±12.30、8.59±4.48、22.90±8.62、54.3±30.40、9.84±6.49.肝胆疾病组与对照组的5'-NT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诊断肝胆疾病中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7%.结论5'-NT是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一个敏感指标,当发生胆汁郁积时其特异性相当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5-′NT)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测定各类肝胆疾病组117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的5-′N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肝癌组、肝硬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炎组的5-′NT分别为4.43±2.92、24.4±12.30、8.59±4.48、22.90±8.62、54.3±30.40、9.84±6.49。肝胆疾病组与对照组的5-′NT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诊断肝胆疾病中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7%。结论:5-′NT是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一个敏感指标,当发生胆汁郁积时其特异性相当高。  相似文献   

5.
张碧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26-2127
目的:对肝胆疾病与健康人群的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与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肝胆疾病患者6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对其分别展开GGT、ChE及ALT水平检测,而后对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胆疾病组患者GGT及ALT水平均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5),ChE活性则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肝胆疾病患者的GGT、ChE及ALT水平与健康组存在明显差异,这对于临床诊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ALT、AST、GGT水平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郑州人民医院门诊部收治的126例肝脏疾病患者为疾病组,同时选取70例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的患者为对照组,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不同类型肝疾病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肝癌患者GGT水平高于其他肝脏疾病,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ST、ALT水平较其他肝脏疾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水平低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T、AST、GGT水平能判断肝脏损伤情况以及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清蛋白(PA),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对3种肝脏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117例病毒性肝炎(VH组),84例肝硬化(HC组)和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H组),以及125例健康体检者(NC组)血清样本,同时测定各标本PA、TBA、GGT和ALP含量,比较各疾病组与NC组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与评估.结果 VH、HC和PH组血清中PA、TBA、GGT和ALP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样本内4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各自单独检测水平,而特异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PA、TBA、GGT和ALP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与血清SF、血清AKP及γ -GT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31例肝硬化患者 ,用微粒子免疫法 (MEIA)检测SF ,用化学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γ -GT。结果  31例肝硬化患者SF、AKP及γ -GT含量与病情发展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 ,r分别为 0 .4 5 2、0 .4 6 1、0 .30 6 ;SF含量随AKP及γ -GT含量的变化而逐步变化 ,r分别为 0 .6 5 6 ,0 .6 1 9。结论 SF、AKP及γ -GT对肝硬化的诊断有较大临床意义 ;但评价某一患者的预后时 ,需结合临床表现、肝功能、B超、肝活检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加以全面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血清SF、血清AKP及γ-GT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肝硬化患者,用微粒子免疫法(MEIA)检测SF,用化学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γ-GT.结果31例肝硬化患者SF、AKP及γ-GT含量与病情发展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452、0.461、0.306;SF含量随AKP及γ-GT含量的变化而逐步变化,r分别为0.656,0.619.结论SF、AKP及γ-GT对肝硬化的诊断有较大临床意义;但评价某一患者的预后时,需结合临床表现、肝功能、B超、肝活检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加以全面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5’-NT、ADA、GGT在肝细胞性黄疽和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40例健康人群、35例急性黄疽型肝炎和21例阻塞性黄疸病人的血清进行了5’-NT、ADA、GGT、ALT、ALP五种酶活性平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5’-NT、GGT结果在急性黄疸型肝炎组、梗阻性黄疸组中均有非常显著增高,且其阳性率均为100%。而ADA在急性黄疸型肝炎组中虽只有88.5%阳性率,但其在梗阻性黄疸组中有非常低的阳性率,在两病例组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5’-NT、ADA、GGT的联合检测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良好指标。若3项指标均增高,则为肝细胞性黄疸;若5’-NT、GGT显著增高,而ADA正常则为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通过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降低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低、中浓度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患者的漏检率。方法 收集140例PLC患者(病例组)、72例肝硬化患者和80例慢性肝炎患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学指标等进行秩和U检验分析,使用显著差异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建立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模型的效能。结果 病例组的AFP、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 5′-N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γ-GGT)、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受试者中,使用这4个指标联合检测时,诊断效能有效提高,其中二联诊断模型“AFP+5′-N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0.804,三联诊断模型“AFP+5′-NT+γ-GGT”的AUC=0.817,四联诊断模型“AFP+5′-NT+...  相似文献   

13.
探讨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3项检测指标对肝胆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病例295份,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74例,原发性肝癌71例,胆道疾病(包括胆管结石、胆囊炎)72例,检测这些病例的ALP、γ-GT、CHE 3项指标,并随机抽查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比较ALP、γ-GT、CHE在不同肝胆疾病中的水平。结果各组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ALP和γ-G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P<0.01);且肝癌组ALP和γ-GT水平较其他组升高更显著;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E明显降低(P<0.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胆道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E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LP、γ-GT、CHE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胆道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测定ALP、γ-GT有助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胆道疾病。测定CHE有助于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并可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肝酶谱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对常见肝胆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日立7170S生化分析仪对425例肝胆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各种肝胆疾病中血清酶(ALT、AST、ALP、GGT)与总肝胆汁酸(TB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变化。结论:TBA测定是肝胆疾病的一个敏感指标。对肝胆疾患的患者同时检测血清酶ALT、AST、ALP、GGT和TBA,有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机体的所有组织和体液中,以骨骼、小肠、乳腺、肝和肾脏中含量最多。正常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造骨细胞,故骨骼疾病碱性磷酸酶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酶(5’-NT)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87例肝病患者,其中4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设为观察组,44例肝硬化、肝炎患者设为非肝癌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入院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层清液对血清5’-NT、AFP进行检测,对比各组血清5’-NT、AFP水平及各指标在HCC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观察组血清5’-NT及AFP水平高于非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肝癌组血清5’-NT及AF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NT+AFP联合检测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与各指标单项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5’-NT、AFP有望成为诊断HCC的重要指标,联合5’-NT、AFP水平检测有利于提高HCC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同时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α-L-岩藻糖苷酶(AFU)和5’-核苷酸酶(5’-NT),以探讨这两项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30例正常人及57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血清AFU和5’-NT,PHC组的AFU和5’-NT结果比正常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x2检验做AFU、5’-NT、AFU+5’-NT 3组百分率差异显著性检验,P<0.01,且AFU和5’-NT结果不相关。因此联合检测AFU和5’-NT可提高对PH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5’-核苷酸酶对肝癌、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颖  方虹  陈宝荣 《中外医疗》2009,28(25):162-162
目的明确5’-核苷酸酶(5’-NT)在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及与探讨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速率法测定对照组30例,肝癌组32例和冠心病组24例的5’-核苷酸酶水平。结果对照组、肝癌组和冠心病组的5’-核苷酸酶水平分别为6.58U/L、26.41U//L、9.67U/L,肝癌组和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纽(P〈0.05)。结论5’-核苷酸酶是诊断肝癌的特异性指标,5’-核苷酸酶的升高在冠心病发病中有一定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5′-核苷酸磷酸酶(5′-Nucleotidase,5′-NT)是一种特殊的磷酸水解酶,主要分布于心、肝、脑、肌肉、肾和肺。在肝内分布于胆小管、肝窦和Kupfier细胞,血清中5′-NT的升高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诊断及肝胆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本次研究对83例肝胆疾病和48例其他肿瘤疾病进行5′-NT的检测,观察5′-NT对肝胆疾病和其他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