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润  周春联  刘守蓉 《医学信息》2010,23(16):2576-2577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肺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90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和9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和评估。结果肺心病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总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社会支持低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较低。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了解患者生存环境、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状况,尽可能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调动和利用社会支持,改善生存环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海威 《医学信息》2018,(2):160-162,165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其对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10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延续性护理,量表调查其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用药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患者的主客观支持提高,支持利用度也显著上升,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并能提高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4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20例,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焦虑发生状况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症状限制、情绪限制、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焦虑状况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0.05。结论在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上舒适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及其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56例紧张型头痛(观察组)和56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并对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作相关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2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面对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屈服分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④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2个维度评分与面对分量表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评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屈服分量表评分则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关.因此,指导紧张型头痛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其社会支持,可以提高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提供指导。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护理干预的焦虑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JNDEX)评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于护理前及护理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评定患者焦虑状况。根据比较结果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值差异显著(t=5.1521,P0.001);观察组在活动、日常生活、健康、近期支持及总体精神5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0052,7.2962,8.1323,9.4898,6.4686,7.2645;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0.0%,而对照组的满意率仅为66.7%,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其重返社会奠定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湖南省脑科医院诊治的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心理护理。实验组除传统心理护理外,还给予"个体-团体-家属"模式的社会支持干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分别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支持状况、生活质量和康复情况。结果:实施社会支持干预后,实验组社会支持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生活质量得分和BPRS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症状和副反应维度外,SQLS量表其他维度得分和BPR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干预后SQLS总均分与SSRS得分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总得分均成负相关(P0.04)。BPRS总得分与SSRS得分中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得分成负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扩张型心肌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9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后对照组给予饮食、用药、定期复诊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饮食等延续性护理。院后均随访5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1.3±4.6)分、(40.6±5.1)分,显著低于出院时的(57.0±6.4)分、(58.9±6.2)分以及对照组护理后的(51.2±5.8)分、(49.7±5.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62,-15.291,8.971,8.219;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73,4.021,3.406,3.624;P0.05);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11,2.276,3.408,4.956;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在危重期间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10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经过上述综合方式精心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护理效果为优、良、差,患者人数依次为(15、4、1)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20例患者护理效果为优、良、差,患者人数依次为(10、5、6)例,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危重期间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和身体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护理应用于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实施社会支持护理)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150例。对比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偏执、敌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S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护理应用于不孕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情况,提高其社会支持度,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87例,对照组8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并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3,12.382,9.415,10.363,10.119,8.906,8.804,9.388,5.746;P0.05);干预组SF-36各个角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1,9.453,13.329,10.721,11.190,14.020,9.585,14.071;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