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组2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1)低剂量扫描组的CTDIw吸收剂量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17.7%;(2)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以较好为主,较常规剂量组稍差,但未出现不合格图像,不影响诊断.结论采用120kV、90mAs左右的低剂量对新生儿进行头颅CT扫描,既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能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龙卫华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2):123-125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在小儿头部的应用。方法对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125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1组、低剂量2组。对比3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 Iw);盲法评判3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①低剂量扫描组的CTD Iw吸收剂量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50%;②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以较好为主,较常规剂量组略差,但未出现不合格图像,不影响诊断。符合临床诊断图像所占比例,各组均不低于90%。结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头部检查条件以用60 mAs的扫描条件为宜。既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能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新生儿颅脑病变100例患者,随机等分两组,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200mAs,低剂量组90100mAs,其他参数相同,记录两种扫描方式产生的CT权重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由两名高年资CT医生评价每幅图像。结果常规组的CT权重剂量指数28.2mGy,低剂量组的CT权重剂量指数15.3100mAs,其他参数相同,记录两种扫描方式产生的CT权重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由两名高年资CT医生评价每幅图像。结果常规组的CT权重剂量指数28.2mGy,低剂量组的CT权重剂量指数15.319.5mGy,低剂量组的CT权重剂量指数是常规组的CT权重剂量指数的54.26%19.5mGy,低剂量组的CT权重剂量指数是常规组的CT权重剂量指数的54.26%69.15%。两组图像质量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应用降低管电流的方法在新生儿头部扫描时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使用螺旋CT扫描,采用降低管电流技术获得小儿头颅图像,以达到降低射线剂量的应用研究. 方法选择100例根据临床需要行螺旋CT头颅扫描的儿童(0-14周岁),低剂量组按年龄分为2组,一组为0~4周岁,60mA;二组5~14周岁, 80mA;常规组均为180mA.其余扫描条件一致,记录各组的CTDIw值.2名医师独立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3分被认为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结果 常规组的CTDIw为 45.8mGy,60mA组的CTDIw为9.6mGy,80mA组的CTDIw为19.2mGy.管电流分别降低了69. 6%和58.1%.所用图像基本都满足了临床需要. 结论螺旋CT应用降低管电流的方法在小儿头颅扫描时可明显降低射线剂量,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管电流设定在60~80mA为宜. 相似文献
6.
次低剂量螺旋CT胸部扫描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评价次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为试验阶段和临床观察阶段.试验阶段观察100例,次低剂量法与常规剂量法各观察50例.按体重分为<65 kg,65~75 kg,>75 kg 3组.次低剂量法扫描参数为层厚10 mm,螺距1.5,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时间360°/s.常规剂量法除管电流采用160 mA外,其余条件同次低剂量法.CT图像分为5个等级评分.将照片上所有扫描条件遮盖,由2位不知道详细资料的影像科医师分别对扫描图像质量作出5个等级评分.在对试验结果初步肯定基础上,对1462例作进一步临床应用观察.结果试验阶段,观察者1和观察者2对<65 kg,65~75 kg,>75 kg两个体重组的评分结果,经统计分析次低剂量法与常规法图像无显著性差别;但常规法得分普遍较次低计量法高.次低剂量法图像的胸壁软组织、纵隔结构以及病灶内部等的噪声较常规法要高,对密度分辨率及均匀性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辨认小的空洞、钙化等异常.用次低剂量法作1462人次胸部扫描,未发现明显影响诊断的病例.结论次低剂量胸部扫描能够取代常规剂量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研究进展,CT检查使用越来越普遍,受检者接受的X线照射剂量日益上升。因此,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放射线剂量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低剂量CT扫描技术既可以减少受检者的照射剂量,又能满足诊断需求,是值得推广的应用技术。本文就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新生儿髋关节单排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检查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高度怀疑髋关节病变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各分3组行常规(150mAs)及低剂量(40、30mAs)髋关节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髋关节正常结构的显示差异.结果 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新生儿150mAs,40mAs的可诊断图像经X2检验,p>0.05,提示图像无显著性差异,30mAs可诊断图像经X2检验,p<0.05,提示图像质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髋关节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新生儿采用40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且有利于患儿的辐射防护,30mAs的扫描条件不适合患儿的髋关节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生儿髋关节单排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检查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高度怀疑髋关节病变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各分3组行常规(150mAs)及低剂量(40、30mAs)髋关节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髋关节正常结构的显示差异。结果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新生儿150mAs,40mAs的可诊断图像经χ2检验,p〉0.05,提示图像无显著性差异,30mAs可诊断图像经χ2检验,p〈0.05,提示图像质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髋关节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新生儿采用40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且有利于患儿的辐射防护,30mAs的扫描条件不适合患儿的髋关节检查。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computertomography,DSCT)副鼻窦成像技术的最优剂量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副鼻窦检查的成人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六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不同管电压和(或)管电流对不同组病例进行副鼻窦DSCT成像,第1组采用120kV,200mAs;第2组采用120kV,100mAs;第3组采用120kV,50mAs;第4组采用100kV,100mAs;第5组采用100kV,50mAs;第6组采用80kV。100mAs。由2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以双盲法对所有副鼻窦重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并取其平均值,对各组的得分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由2名主任医师以双盲法将所有重建图像分为以下3等:①无明显伪影的优质图像;②少许伪影,但不影响诊断;③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对不同组重建图像的质量等级行x2检验。结果:第1~6组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依次为24.97、12.48、6.24、7.49、3.74、3.48mGy。第1~5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组图像质量评分最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5组重建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第6组有16例(16/20)的重建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在副鼻窦DSCT检查中采用恰当的管电流及管电压成像.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并显著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面神经管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3~9月临床怀疑颞骨、鼻副窦病变行64排螺旋CT且无面神经疾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常规剂量组(A组)和三组不同扫描参数的低剂量组(B-D组),每组22例。常规剂量组使用参数为120 kV/240 mA,低剂量组的扫描参数分别为B组(100 kV/240 mA)、C组(100 kV/120 mA)、D组(100 kV/80 mA)。采集图像由2名放射诊断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共同进行分析,包括图像质量评分、记录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评分的统计分析使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噪声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B、C、D四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0.0分(19.5,20.0)、19.5分(19.5,20.0)、19.5分(19.5,20.0)和19.5分(19.5,20.0),CT值分别为(2258.43±90.65) Hu、(2289.00±43.89) Hu、(2298.82±46.86) Hu、(2299.89±48.05) Hu,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B、C、D三组CT剂量指数、有效剂量E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D组分别下降79.3%、79.2%最为显著,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100 kV/80 mA可作为64排螺旋CT面神经管低剂量扫描优化参数阈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在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6月18例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住院患者,对比治疗前常规胸部CT扫描与治疗后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与变化情况.结果 低剂量CT扫描对病变变化判断准确,低剂量CT扫描与普通CT扫描图像对比:实变影影响最小,淋巴结与胸膜改...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99-102
目的评价低剂量CT在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接受经皮肺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早期肺癌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低剂量CT扫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两组患者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的符合率、影像学资料质量、辐射剂量参数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的符合率为96.15%,与对照组患者的9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资料质量优良率为92.31%,与对照组患者的9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辐射剂量参数有效剂量、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1.32±0.33)mSv、(2.35±0.68)m Gy、(69.25±13.17)m Gy·cm,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6±0.38)mSv、(4.20±0.76)mGy、(122.30±14.02)mGy·cm(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资料质量和准确率与常规剂量CT扫描均相当,但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更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CT对脑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结核的CT征象及CT对脑结核的诊断和分型价值。方法:对临床资料、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为脑结核的47例住院患者进行CT头颅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本组47例脑结核患者CT影像改变的共40例,检出率85.1%,按照结核病变部位分为脑膜型13例,脑实质型10例及混合型17例。并对脑结核CT分型诊断与病理对照进行讨论。结论:CT检查能为脑结核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病理形态提供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脑干出血的CT诊断与预后分析。方法总结分析96例脑干出血病例的临床治疗与CT资料分析,探讨脑干出血的位置、大小、出血量与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病死率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大于5ml,病死率大于95.2%,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早期CT诊断与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结论 CT诊断脑干出血及时、准确,直接影响及时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低剂量时对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副鼻窦冠状面CT扫描的226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副鼻窦炎分为:炎症组,有副鼻窦炎,112例;正常组,无副鼻窦炎,114例。每组再按照管电流值不同,分为200、100、50、25 mA 4个亚组,比较图像质量与眼晶状体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2组的200、100、50 mA亚组图像质量均无差异(P0.05),在25 mA亚组的图像质量则明显较差(P0.05)。炎症组高分辨率重建不能提高细微解剖结构显示,正常组则可以提高解剖结构显示。眼晶状体接受的辐射剂量随CT管电流降低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副鼻窦,在降低管电流至50 mA时不损失图像诊断质量,同时晶状体所受放射剂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