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林  黄坚  张治芬 《浙江医学》2018,40(5):471-474,478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及其比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孕患者64例(80个促排卵周期),其中19例(24个促排卵周期)应用枸橼酸氯米芬(CC)促排卵(CC组),17例(23个促排卵周期)应用CC+注射用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CC+HMG组),18例(20个促排卵周期)应用HMG促排卵(HMG组),10例(13个促排卵周期)应用来曲唑(LE)促排卵(LE组)。比较4组患者妊娠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HCG日)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及P/E2;比较妊娠患者与未妊娠患者HCG日血清E2、P水平及P/E2。结果CC+HMG组、HMG组患者妊娠率(47.1%、44.7%)均较CC组患者(10.5%)高。4组患者间HCG日血清E2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HMG组、HMG组、LE组患者血清P水平均高于CC组(均P<0.05),CC+HMG组高于HMG组(P<0.05)。LE组患者HCG日P/E2与CC组、CC+HMG组、HM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患者与未妊娠患者HCG日血清E2、P水平及P/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MG的参与可使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利于胚胎发育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同步的水平,合适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及其比值利于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2.
宫腔内人工授精355个周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选择311对患者355个周期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按自然周期、克罗米芬(CC)+补佳乐+HCG、克罗米芬(CC)+HMG+HCG、HMG+HCG分为四组进行围排卵期IUI技术比较.结果311对患者进行355个周期IUI,自然周期182个,有22例妊娠率12.09%;克罗米芬(CC)+补佳乐+HCG组97个周期,有26例妊娠,妊娠率26.80%;克罗米芬(CC)+HMG+HCG组31个周期,有10例妊娠,妊娠率32.26%;HMG+HCG组45个周期,有7例妊娠,妊娠率15.56%.结论使用促排卵药物,尤其克罗米芬(CC)+HMG+HCG组,诱发排卵数目较多,子宫内膜适中,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3.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春莲 《当代医学》2011,17(2):104-105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和促排周期对不孕夫妇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将281个IUI周期分为自然周期组(A组)和促排周期组(B组);促排周期组又根据不同用药分为克罗米芬组(CC组)、尿促性腺激素组(HMG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结果自然周期组妊娠率极显著低于促排周期组(7.9%vs19.0%,P〈0.01);促排卵组中CC组、HMG组的妊娠率分别为11.1%和23.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促排卵周期IUI妊娠率明显提高;HMG联合IUI能提高IUI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妇女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行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AID)助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61例妇女自然周期或是不同方案促排卵后行AID助孕122个周期,比较不同方案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周期妊娠率20.83%,累积妊娠率40.98%,不同方案比较,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克罗米芬(clomifene citrate,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促排卵的妊娠率最高,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HCG组妊娠率与他莫昔芬(tamoxifen,TMX)/HMG/HCG组及CC/HMG/HC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妇女调整周期自然排卵可以获得较高的妊娠率,CC/TMX与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结合可以增加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减少Gn的应用时间,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滋阴补阳方序贯法联合氯米芬(CC)/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日节律紊乱兼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日节律紊乱兼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14个促排卵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患者予滋阴补阳方序贯法联合CC/HMG/HCG 61个促排卵周期治疗,对照组患者予CC/HMG/HCG 53个促排卵周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周期排卵率、单卵泡排卵率、卵泡输出率、促排卵天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各组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率、周期妊娠率、周期流产率、周期双胎妊娠率。结果试验组的卵泡输出率、注射HCG日内膜厚度以及周期妊娠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周期排卵率、单卵泡排卵率、促排卵天数、LUFS率、OHSS率、周期流产率、注射HCG日A级内膜率、周期双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节律紊乱兼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选择滋阴补阳序贯法联合CC/HMG/HCG促排卵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超促排卵的最佳方案。方法:对56例宫腔内人工授精使用不同超促排方案的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克罗米芬(CC)周期7例,无妊娠,妊娠率0%。CC加入绝经促性腺激素(HMG)周期16例妊娠人数3人,妊娠率18.75%。HMG周期33例,妊娠人数11人,妊娠率33.33%。结论:HMG超促排卵方案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来曲唑(LE)、克罗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3种药物相互联合使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CC抵抗及LE无反应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更佳的促排卵方案。方法 将CC抵抗及LE无反应的209例(周期)PCOS患者,随机分入CC+HMG组59周期,LE+HMG组72周期,LE+CC组78周期, LE+CC组中无反应者54周期立即转入LE+CC+HMG组,观察4组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最大卵泡平均直径(MFD)、子宫内膜厚度、>1.4 cm卵泡数、血清雌二醇(E2)水平,以及促排天数、HMG用量、排卵数、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双胎率、异位妊娠率等。结果 LE+CC组排卵率最低(30.77%),但>1.4 cm卵泡数、排卵数和促排天数最少,HCG注射日E2水平最低(P<0.05),余3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CC+HMG组HMG用量以及HCG注射日E2水平最高(P<0.05);仅CC+HMG组出现异位妊娠,共3周期(P<0.05)。4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MFD、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以及双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卵泡未破裂黄素化(LUF)。 结论 对CC抵抗及LE无反应的PCOS患者,LE+CC联合促排卵方案,仍有30.77%的排卵率,尤其适合OHSS高危人群。而LE+CC与LE+CC+HMG的总体排卵率92.31%,明显高于传统联合促排卵方案LE+HMG与CC+HMG,同时降低了OHSS及多胎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无排卵性不孕的常见原因。因其病因,发病机理复杂,促排卵妊娠率低,流产率高,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或促排卵药物反应差等问题。近年来文献报道克罗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提高了临床妊娠率。本研究分析了43例PCOS不孕患者在CC+HMG促排卵第一周期中,年龄,体重指数,基础激素水平,卯泡数,优势卵泡直径等因素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促排卵药物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3对不孕夫妇进行的723个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根据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及应用促排卵药物的种类分为自然周期组(143对)、枸橼酸氯米芬(CC)组(40对)、尿促性腺激素(HMG)组(126对)及CC+HMG组(54对)促排周期组;各组患者均在排卵前1d、排卵后1d进行一次IUI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宫外孕率、多胎率及OHSS率。结果促排卵周期总妊娠率为14.5%,略高于自然周期组妊娠率(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促排卵周期中CC+HMG组的妊娠率22.7%(20/88),明显高于自然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的妊娠率为3.0%(2/66)(P〈0.05)明显低于自然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组妊娠率为14.6%(40/274)与自然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宫外孕率、多胎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UI治疗中,CC+HMG促排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季钢 《安徽医学》2002,23(4):17-18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超促排卵的最佳方案.方法对56例宫腔内人工授精,使用不同超促排卵方案的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克罗米芬(CC)周期7例,无妊娠;妊娠率0%.CC 10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周期16例,妊娠人数3人,妊娠率18.75%.HMG周期33例,妊娠人数11例,妊娠率33.33%.结论 HMG超促排卵方案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3种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3种促排卵方案:CC/HCG、CC/HMG/HCG、HMG/HCG联合官腔内人工受精(IU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3种方法治疗,观察各组的临床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多卵泡发育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情况。结果 CC/HMG/HCG和HMG/HCG组子宫内膜厚度、多卵泡及OHSS发生率明显高于CC/HCG组,而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无差异。结论 3种促排卵方案都是可行的,临床上CC仍作为P—COS的一线促排卵药物,对于对CC抵抗或内膜发育不良者可采用第2、3组方案。但PCOS不孕患者用HMG促排卵可引起多卵泡发育及增加OHSS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两种促排卵方案在AID助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应用来曲唑(LE)两种促排卵方案用于供精人工授精(AID)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治疗及妊娠结局,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AID治疗的126名不孕患者,分为单用LE组(n=58)与LE联合尿促性素(HMG)组(n=68),比较两组间肌注HCG 日优势卵泡数(≥15 mm)、子宫内膜厚度、妊娠...  相似文献   

13.
叶琳  陆琳  高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077-2079
目的:比较克罗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克罗米芬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CC+HMG)3种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8月在我所生殖健康科就诊的PCOS患者154例。测定154例PCOS患者的基础内分泌,经联合应用达英-35和二甲双胍3~6个周期复查内分泌指标后,按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CC组50例,HMG组52例,CC+HMG组52例。比较3组的年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日(HCG日)血清E2水平﹑HCG日平均卵泡直径≥14mm的卵泡(成熟卵泡)个数、HMG用量﹑排卵率﹑妊娠率﹑卵泡未破裂黄素化(LUF)等。结果:154例PCOS患者经联合应用达英-35和二甲双胍后,血LH、睾酮(T)及LH/FSH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患者年龄、HCG日成熟卵泡个数及血清E2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C+HMG组和HMG组比较,CC+HMG组HMG用量明显少于HMG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C+HMG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0.005相似文献   

14.
HCG联合孕酮行黄体支持对低OHSS风险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孕酮(P)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支持黄体对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40名接受IVF-ET助孕的低OHSS风险女性不孕患者,根据黄体支持方案随机分成P+HCG组和P组。化学发光法测定注射HCG日(d0)、ET前日(d4)、ET后第3日(d8)患者血清E2、P水平。比较两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同时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d4、d8的E2、P水平。结果:P组和P+HCG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HCG组d4、d8的E2水平显著高于P组(P<0.0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d4、d8的E2与P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低OHSS风险患者IVF-ET后加用HCG行黄体支持不影响IVF-ET妊娠率和种植率,但可以减少早期妊娠丢失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来曲唑(letrozole,LE)与尿促性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mpin,HM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1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来曲唑组)、B组(来曲唑与尿促性素组),B组HMG用法为隔日肌内注射1次。观察两组成熟卵泡数、成熟卵泡率、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数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 两组基础性激素水平、BMI、成熟卵泡数、排卵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两组分别为26.7%和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说明B组临床妊娠率优于A组;B组中HMG的周期平均用量为5.12支(532/104)。A组3例早期流产,3例多胎妊娠;B组2例自然流产,1例异位妊娠,5例多胎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LE与HMG联合应用且HMG隔日肌内注射1次的方案优于单用LE。  相似文献   

16.
李琼芬 《海南医学》2012,23(1):86-88
目的 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孕酮检测对早期妊娠结局及自然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早期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宫内妊娠组46例,异位妊娠组36例,自然流产患者38例.检测三组患者HCG及孕酮水平,并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自然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 宫内妊娠组HCG及孕酮显著高于异位妊娠及自然流产患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异位妊娠组显著高于自然流产患者(P<0.01); HCG与孕酮诊断自然流产的特异度分别为81.6%和71.1%,敏感度分别为60.5%和76.3%,二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8%和84.2%.结论 HCG及孕酮检测有助于早期鉴别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自然流产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尿促性素治疗难治性高雄激素血症所致不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雄激素血症不孕患者经尿促性素(HMG)促排卵后的临床妊娠情况。方法经临床诊断为高雄激素血症患者156例,经3—6个月经周期药物治疗后,睾酮(T)值仍然高于正常的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高雄激素血症患者33例:治疗组18例于月经周期的第4~8天给予HMG75U/d促排卵,对照组15例自然周期监测排卵。均于月经第9天开始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并根据卵泡大小决定治疗组是否继续应用HMG以及是否加量,至优势卵泡最大卵泡平均直径(MFD)≥18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U。追踪观察2组临床结果。结果治疗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周期排卵率85.7%(24/28)、临床妊娠率55.6%(10/18)均高于对照组的周期排卵率62.5%(15/24)和临床妊娠率13.3%(2/15),差异显著(P〈0.05)。2组中各有1例自然流产,治疗组1例双胎妊娠并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结论高雄激素血症患者经3—6个周期的药物治疗后,尽管T仍高于正常,但可以进行促排卵治疗,HMG促排卯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