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近年有所上升 ,发病年龄有推迟的趋势。宫腔镜检查直接检视和活检和病理学检查是筛查高危人群 ,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先兆的最佳方法。1 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1 适应证 ①异常子宫出血 ;②异常声像图所见 ;③不育症与计划生育问题 ;④激素替代或应用三苯氧胺所致子宫内膜的生理或特殊改变。1.2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 ,下为相对禁忌证。①盆腔感染 ;②多量子宫出血 ;③想继续妊娠者 ;④近期子宫穿孔 ;⑤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过硬 ,难以扩张者 ;⑥患有严重内科疾患 ,难…  相似文献   

2.
子宫纵隔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妊娠流产率高达26%~94%,在不孕症患者中发生率为6.3%[1]。纵隔子宫多因症状隐匿致漏诊和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0月至2007年2月我院经宫腔镜检查联合B超诊治的纵隔子宫7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1.1临床资料上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子宫穿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子宫穿孔是宫腔镜手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0.25%~25%,平均1.3%,2.25%合并肠管损伤,术者无经验,不正确的使用作用电极,切除较薄峡部、子宫角,行经宫颈宫腔粘连切除术(TCRA)、经宫颈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子宫有手术创伤史等是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B超见子宫周围有游离液体,宫腔镜见腹膜、肠管或网膜,腹腔镜见腹腔内液体迅速增多,子宫浆膜出血、血肿或创面均提示子宫穿孔。B超和  相似文献   

4.
负压吸宫预处理子宫内膜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3月于宫腔镜手术前采用负压吸宫方式薄化子宫内膜 (内膜 )厚度 ,结果证实安全、有效、快捷和实用的内膜预处理方法 ,适用于各种宫腔镜手术前内膜准备。现报道如下。一、方法1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膀胱截石位 ,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巾 ,暴露会阴部手术视野 ,放置导尿管并用5 %葡萄糖充盈膀胱。放置阴道窥器 ,把持钳钳夹宫颈前唇 ,宫口扩张至Hegar 10~ 12号。 (1)宫腔镜检查 :宫颈扩张后 ,在B超引导下顺宫腔方向置入安装好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的宫腔电切镜 (日本OlympusOES 40 0 0 9m…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27例,分别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子宫内膜汽化电切术(A组,53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子宫内膜电切术(B组,175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息肉旁浅层内膜切除术(C组,54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子宫内膜电凝术(D组,45例,绝经后患者)。结果手术时间:A组(15·1±0·8)s,B组(19·7±0·7)s,C组(20·9±0·7)s,D组(22·1±0·8)s,A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A、D组为0,B组为1·7%(3/175),C组为7·4%(4/54),C组术后复发率与其他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无闭经者,但术后息肉复发率高于其他3组,C组中有14例术后5~23个月妊娠。结论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息肉旁浅层内膜切除术后复发率高;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选择适宜的宫腔镜下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材料与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观察子宫腔内病变并在超声监测下诊断性刮宫。结果:75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16mm者55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合并粘膜下肌瘤43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增生7例;子宫内膜16mm者20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例,宫颈息肉7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可进一步提高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各类宫腔镜手术 10 9例 ,其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 15例、生育期子宫内膜息肉 94例。 10 9例中合并月经紊乱 84例、贫血 34例、痛经 16例、原发不孕 3例、继发不孕 2例。患者年龄 2 6~ 73岁 ,平均 (45± 9)岁 ;随访时间 3~ 2 2个月 ,平均 (12± 5 )个月。月经紊乱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填写月经失血图以评估月经血量。结果  10 9例中 ,单纯息肉切除 35例 ,息肉切除同时浅层内膜切除 9例 ,息肉切除同时内膜切除 6 3例 ,息肉切除同时内膜剥除 2例。 84例月经紊乱者术后闭经 14例、阴道点滴出血 2 6例 ,其余 4 4例月经血量均较术前减少。 34例术前贫血患者 ,术后 1个月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 16例痛经者术后 7例症状消失、7例缓解、2例加重。 5例不孕者术后 4例妊娠。 15例绝经后患者术后无异常出血。结论 有月经改变且无生育要求者 ,息肉切除同时应行子宫内膜电切术 ,可避免息肉复发 ;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可行单纯息肉切除 ,如合并内膜息肉样增生 ,应同时行浅层内膜切除 ;绝经后患者 ,可行单纯息肉切除 ,如合并内膜息肉样增生 ,应同时行子宫内膜剥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宫腔镜在子宫不规则出血患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不规则出血的85例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的同时予以治疗。结果:确诊子宫内膜息肉29例、子宫内膜增生期变化24例、子宫内膜炎9例、流产残留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0例、节育器嵌顿8例(其中有一例早孕合并节育器嵌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内膜癌1例。结论:宫腔镜在子宫不规则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中诊断准确、方法简单、疗效好、创伤小、复发率低,是宫内病变诊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4月至1999年2月206例具有临床症状伴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行宫腔镜检查病列。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可疑癌37例(18.0%),经病理证实为癌者22例(10.7%),19例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宫颈管受侵4例,未受侵15例,与之相比,手术前宫镜诊断符合率为94.7%。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15例,阴性13例,阳性1例,可疑1例。206例中经病理证实I~Ⅲ级非典型增生12例,而宫腔镜下诊断为可疑癌4例,增生4例,正常或萎缩子宫内膜3例,内膜结核1例。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观病灶,准确活检,适用于早期诊断,同时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提高宫颈管受侵与否的诊断率,但是宫腔镜下难以区别各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性质。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行性。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施行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6 7例 ,且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手术时间 ( 19 39± 0 4 8)min ,出血量 ( 33 5 7± 0 6 8)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 4 1例 ( 6 1 19% ) ,无术中、术后并发症 ,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系数 ,随访无复发。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找有效诊治手段愈显重要。宫腔镜检查直观、可定位活检,已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手段。宫腔镜检查可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率,但是否引起癌细胞腹膜腔内扩散有争议。利用宫腔镜注射追踪剂探测前哨淋巴结安全可行,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手段。宫腔镜手术微创,可保留子宫,不破坏盆腔解剖结构,不影响卵巢功能,已逐渐尝试性用于治疗有手术禁忌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镜检查还可用于子宫内膜癌腔内放疗前准确定位、放疗后观察疗效与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宫腔镜手术,研究组术后服用地屈孕酮。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宫颈粘连发生率5.00%、复发率2.50%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0.00%、15.00%(P<0.05)。术后,两组的月经周期、月经失血图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月经周期短于对照组,月经失血图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黏膜下肌瘤约占肌瘤发病率的1%。它对患者的月经和生育能力有较大影响,是妇女失血性贫血和不孕的原因之一。本文总结官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技术,促进其在临床上的推广普及,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女性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4.
应用宫腔镜与超声波联合诊断子宫疾病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对诊断子宫疾病的价值。方法:对477例患者分别进行宫腔镜检查、B超检查及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将三种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对宫内病变、宫壁病变或盆腔病变的明确诊断,联合检查明显优于B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2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诊台妇科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的235例患者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指征、方法、并发症处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35例患者均于宫腔与腹腔内实施了2种以上手术操作。除1例子宫肌瘤术中大出血改行开腹手术外,其余234例均在宫腔镜下切除了宫腔内病变,包括子宫纵隔切除、严重宫腔粘连分离、胎骨碎片和宫内节育器(IUD)残片嵌入子宫肌壁切除,以及直径≥4.5cm、壁间内突或多发子宫肌瘤切除等复杂的宫腔内手术。联合手术发现,宫腔镜手术中不全子宫穿孔7例及子宫穿孔3例,及时在腹腔镜下缝合处理,避免了开腹手术。应用腹腔镜还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盆腔粘连、子宫浆膜下肌瘤及输卵管病变等进行了手术治疗,共计218项操作,未发生因联合手术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只需一次麻醉,一期手术,解决了以往单纯宫腔镜或腹腔镜不能同时治疗的宫腔与腹腔内病变;通过腹腔镜监护疑难宫腔镜手术,可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过程中的子宫穿孔,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注水膨宫时经腹超声评估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大小、残余肌层厚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出现月经经期改变,伴随月经前后点滴出血的患者37例,同时采用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注水膨宫下经腹超声测量憩室长、宽、高、深及残余肌层厚度,比较两种检测手段对于评估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优劣。结果:宫腔镜注水膨宫时经腹超声检测憩室长、宽、高各径线均大于普通阴道超声(P0.05),而残余肌层厚度更薄(P0.05)。3例患者普通阴道超声未检测出憩室,而宫腔镜膨宫下能观察到典型的憩室形态。结论:宫腔镜注水膨宫时经腹超声在测量憩室大小的同时能直观地观察憩室内部形态,取得病理,排除子宫内膜其他良恶性病变,与普通经阴道超声相比,能更好地评估憩室。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腔镜检查加直视下活检诊断子宫内膜癌较超声、诊断性刮宫等方法可靠,对萎缩性子宫内膜的诊断更具优越性。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正在探索中。宫腔镜检查有促使瘤细胞腹腔内扩散的可能,是否影响患者预后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找有效诊治手段愈显重要. 宫腔镜检查直观、可定位活检,已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手段. 宫腔镜检查可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率,但是否引起癌细胞腹膜腔内扩散有争议.利用宫腔镜注射追踪剂探测前哨淋巴结安全可行,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手段.宫腔镜手术微创,可保留子宫,不破坏盆腔解剖结构,不影响卵巢功能,已逐渐尝试性用于治疗有手术禁忌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宫腔镜检查还可用于子宫内膜癌腔内放疗前准确定位、放疗后观察疗效与随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论是诊断性还是手术性宫腔镜,均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革新,使其在子宫内膜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介绍子宫内膜病变的宫腔镜诊断新技术——窄带成像宫腔镜技术,论述子宫内膜疾病的宫腔镜治疗拓展应用,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宫腔镜下保守性治疗,以及宫腔镜在治疗宫腔粘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探讨了有关子宫内膜癌细胞腹腔转移的相关循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3 D-TVS)诊断后在门诊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在治疗中隔子宫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经3 D-TVS初步诊断为中膈子宫且未合并盆腔病变的不孕患者71例,其中原发不孕24例,继发不孕47例.全部患者在门诊宫腔镜检查确诊中膈子宫后行子宫中隔切除术及双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术后随访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①经宫腔镜确诊,不完全中隔子宫53例,完全中隔子宫18例.3D-TVS诊断中隔子宫符合率为100.0% (71/71),明显高于二维经阴道超声(2D-TVS)诊断符合率73.2% (52/71)和输卵管造影(HSG)诊断符合率59.2% (42/7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100% (71/71)患者1次子宫中隔切除术成功重建宫腔,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宫腔镜复查85.9% (61/71)宫腔形态正常,14.1%( 10/71)宫腔轻度鞍型,输卵管插管术后通畅率达96.5% (137/142).③原发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70.8% (17/24).继发不孕患者自然流产率由术前84.1% (58/69)下降为18.6%( 8/43),足月妊娠率由术前2.9%(2/69)上升到74.4%( 32/43),新生儿存活率由术前的5.8% (4/69)上升到74.4%( 32/43),上述各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 D-TVS对中隔子宫的准确诊断是门诊无监护宫腔镜术的前提.3D-TVS诊断后在门诊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安全、可行,患者损伤小,是治疗未合并盆腔病变的中隔子宫不孕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