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17例早期DN患者被随机分为A,B和C组.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B组给予缬沙坦治疗,C组给予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半年后,三组血清肌酐(Cr)、微量白蛋白尿率过滤(UAER),尿素氮(BUN)均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C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值得考虑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46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成3组,观察组接受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设置两个对照组,贝那普利组接受贝那普利治疗;缬沙坦组接受缬沙坦治疗.治疗12周,观察期间每月检测一次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血钾.基础治疗均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必要时加用钙拮抗剂等降压药物,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结果:治疗12周患者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恶化.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明显降低尿蛋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肾小球高滤过率是未来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标志。本研究旨在探讨脂代谢对肾小球高滤过的影响。方法:比较309例无显性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分析。依据同位素99mTc标记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高GFR(HG组)和正常GFR(NG组)。结果:HG组脂蛋白异常明显,与NG组比较TC/HDL、TC、HDL的P值分别为0.003,0.202,0.012,其中TC/HDL最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肾小球高滤过与否为应变量,年龄、TC/HDL比值(P=0.018,OR=1.238,95%CI 1.037~1.478)和HbA1C在P<0.05水平先后进入模型。结论:HG组存在更为明显的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的肾小球高滤过独立相关,因此有必要纠正高滤过期的脂代谢紊乱,预防和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87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血压被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同时测定肾功能、血糖、血钾.结果 治疗12周后,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12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以及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组(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MAP、Scr、BUN以及UAER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单纯用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用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抽选52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6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尿素氮、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以及血肌酐等各项指标基本趋于正常,上述指标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60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贝那普利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80?mg/d,联合用药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80?mg/d。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平均动脉压(MAP)、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UAE、尿TGF 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各组治疗后MAP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具有独立于降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48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成3组.观察组接受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贝那普利组接受贝那普利治疗;缬沙坦组接受缬沙坦治疗,治疗12周.观察期间每月检测1次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血钾.基础治疗均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必要时加用钙拮抗剂等降压药物,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结果 治疗12周患者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恶化.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DN可明显降低尿蛋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对DN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甚至可能是DN的始发因素。减轻肾脏高滤过 ,可以延缓DN的发生发展。本文结合现代医学对DN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病理生  相似文献   

11.
续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13-141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合用对糖尿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均以8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苯那普利组、缬沙坦组。结论:苯那普利与缬沙坦联用可改善肾脏病理结构,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延缓肾脏损伤,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27例)、缬沙坦组(26例)、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组(联合组,27例),三组患者均连续给予控制血糖和血压治疗2周,在此基础上,三组分别采用贝那普利、缬沙坦、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对所有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FPG)、血清电解质(K+)、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24h尿蛋白进行观察,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压、24h尿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与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FPG、K+、BUN、SCr、Ccr及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尿蛋白方面疗效较单一用药好,临床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福幸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用缬沙坦、福幸普利为治疗组(n=32),单用福幸普利为对照组(n=28),疗程均1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变化.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血压、UAER和BUN的作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0.05);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结论 缬沙坦联合福幸普利治疗早期DN疗效优于福幸普利单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肾小球高滤过率是未来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及正常对照28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两组,即GFR〈140 ml/(min.1.73 m2)的正常肾小球高滤过率组46例;GFR≥140 ml/(min.1.73 m2)的肾小球高滤过组30例。应用常规方法测定肌酐(CRE)率、胱抑素C(CYSC)和血糖等临床指标,按照Macisaac公式估算GFR,并统计分析GFR与常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初发2型糖尿病高GFR 39.5%。男女发生率、吸烟、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血糖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两组D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与GFR显著相关(r=-1.23,0.07,2.56;P=0.023,0.004,0.017)。结论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与肾小球高滤过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早期发现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预防、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周萍 《吉林医学》2012,33(24):522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蛋白尿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蛋白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可更好地控制血压及降低尿蛋白排泄,从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贝那普利,对照组分别采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单独治疗,观察各项化验指标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1、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缬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好,有效降低血压、尿蛋白,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组(缬沙坦80mg/d),观察期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 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组(缬沙坦80mg/d),观察期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