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相互取长补短,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还可扩大治疗范围、开拓新的治疗途径。传统中药药性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相结合,辨证结合辨病用药,改革中药剂型,多途径综合治疗,中医非药物疗法等的应用,尤其可促进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强调"辨证",注重整体观念,西医强调"辨病",重视局部变化,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要使中西医结合相互协调地发展,首先应保持中医的思维方式进行诊治,然后再结合西医的知识重审病情。文章主要从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方便着手,分析和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模式,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布氏杆菌病近几年来在我区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病的人群也由原来的单一的农牧民,增加到兽医、皮毛商人和运输司机、学生等人群。现代医学对本病虽然有很多治疗药物,但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和特殊症状的人仍存在不足。在临床治疗中,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  相似文献   

5.
周慧  迟金亭 《光明中医》2012,27(2):328-329,333
成人Still病(ado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增高和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3].本病曾被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1987年以后统一称为AΘDS.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如何看待中西医结合、怎样进行中西医结合的问题,从历史的回顾、现实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未来应如何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阐述了见解。  相似文献   

7.
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D)是常见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肝胆失于疏泄为本病发病之本,脾虚湿盛、湿热蕴结亦为发病病机,临证应结合中医证型与西医从结石成分、部位的不同等探讨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斌  章永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245-1246
根据中医理论,从肝癌的病理机制变化特点出发,探索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方法。在发病原因上,湿毒、痰瘀、正虚为肝癌发病的三大致病因素,其中湿毒内蕴是肝细胞癌变的病理基础、痰瘀蕴结是肝脏癌变的基本病理变化、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正气虚弱的根本原因。在治疗方面,制定了肝癌的三大原则:化湿排毒、祛痰化瘀、扶助正气,并强调扶正祛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采取体内外整体与局部多途径给药方式。只有不断深入研究肝癌的发病机理,中西医相互结合,才能够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如何看待中西医结合、怎样进行中西医结合的问题 ,从历史的回顾、现实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未来应如何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阐述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倪青 《中医药通报》2002,1(1):25-28
中西医认识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差别在于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认识;中医药与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各有所长。中医、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都应立足于自身理论之上。中西医结合研究糖尿病肾病在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个体差异、非药物疗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临床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将确诊入选的147例ACS病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非冠心病单元组(对照组)。在遵循相关指南给予两组患者西医常规诊疗的同时.治疗组依照辨证施治方案行中医规范诊疗,并进行中医特色情志干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等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疗效,心功能的变化及出院后半年内的生存质量改变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中医证候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93.06%、59.38%,优于对照组的82-46%、84.21%、49.02%(P均〈0.05):治疗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流速比值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各个时点(出院前及出院后1、3、6个月)的生存质量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半年内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72%和14.2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疗法对改善ACS患者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心功能和生存质量较非单元治疗有一定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新型医学模式对心理及社会等主观指标的关注,亟待寻找替代指标来完善慢性心衰疗效评价体系。中医药在改善症状及生存质量的优势、中西医规范方案的成功研制以及将症状等主观指标量化技术手段的创新,使得中西医能够在防治和评价理念上将中西医相契合,形成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效评价体系临床研究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缴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合并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为96.67%,对照组为80.00%,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在腹泻、腹痛、腹胀等均较对照组提高,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敫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慢性骨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论治.结果:两组治疗均取得一定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用药后有胃肠道反应(恶心、食欲减退、腹胀)8例,未中断治疗均自行恢复正常,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无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 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在半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明显比对照组减轻;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0.00%,对照组只有78.00%,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和疗效。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每组30例,对60例患者各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及演变情况,2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GC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痰停清窍证、痰瘀蒙窍证、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证与脑气不通证、痰热蒙窍证、元神外脱证、心脾两虚证、肾精不足证出现的频次及演变情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80.0%(24/30)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56.7%(17/3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包括4个实证和3个虚证,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医疗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中医电子病历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文章从中医电子病历的研究现状着手,分析了在中医电子病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体现的中医特色内容,并对中医电子病历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为主,对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教学法进行改革与探讨.从理论教学的内容精选、具体病种的教学要求、中西医教学内容讲解及侧重要点和注意事项;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步骤,即多媒体影像教学、模拟临床实验、见习实习、毕业技能综合考试;考核方法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所有36例患者,治愈34例,总有效率为94.4%,死亡1例,因治疗期间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占5.6%。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凶险,易引起多脏器受累,治疗上应加强监护、抑制胰液分泌、营养支持、调节免疫功能、联合使用抗生素等多手段综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