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项会蓉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7(3):211-211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心电轴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了88例确诊为CLBBB的QRS平均心电轴改变与正常成年人组QRS平均电轴比较.结果CLBBB的心电轴为-8.0°±36.1°,明显偏左,其中单纯组与合并左心室肥大(LVH)或并供血不足组间,电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LBBB电轴左偏是常见现象,不应归于合并LVH.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Cornel 电压指数(Ravl+Sv3)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方法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38例(男27例,女11例)和左心室肥厚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分别计算Cornel 电压标准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结果 Cornel 电压指数在左心室肥厚组敏感率明显升高。结论 Cornel 电压指数标准是诊断左心室肥厚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于佐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5):99-100
目的探讨围产新生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42例右心室肥大,28例左心室肥大围产新生儿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右心室肥大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30例(71.4%).其中SⅠSⅡSⅢ征20例(66.67%);V1导联qR型5例(16.67%);单纯心电轴右偏3例(10%);P波振幅≥0.3mv 2例(6.67%);30例中伴T波倒置8例(26.67%).左心室肥大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14例(50%);其中心电轴左偏9例(64%);左室优势5例(35.7%);14例中伴T渡倒置3例(21.3%).结论围产新生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与成年人迦异,应结合此期心血管解剖组织学和血流动力学等生理特征来解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老年及青年Wistar大鼠Ⅱ导联心电图QRS波的时程、波幅及频谱特性,并分析了老龄对其时域值及频谱的影响,结果如下:(1)m青年及老年鼠QRS波时程及波幅;老年鼠与青年鼠相比,QRS波时程延长(P〈0.01)崦波幅减少(P〈0.05);(2)青年及老年鼠QRS波频谱特征;青年鼠QRS波频产呈双峰型,可分为两型:大部分鼠(13/21只)第一峰大,少部分鼠(8/21只)第二峰大,老年鼠频谱图 相似文献
5.
王军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5,12(1):29-32
宽QRS波心动过速(WRT)是指WRT发作时心室率大于或等于100次/分,QRS波时限大于或等于0.12秒的心动过速,是需急诊鉴别与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又为临床医师及心电图工作感到颇为头疼的心律失常。鉴于用来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用药物,如洋地黄,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常可使室性心动过速恶化,故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ST-T段变化是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代表了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但其特征点定位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为了克服这一难点,本研究从心电图QRS波群出发进行心肌缺血分析.方法 从心电图QRS波群(代表了心室的除极过程)出发,综合提取QRS波群的各个时域参数,然后进行心肌缺血与非心肌缺血条件下的统计检验.结果 ...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的数组化及其在QRS波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折线拟合心电图,将心电图数组化,通过分析数组,来体现QRS波与非QRS波部分的特征,结合有噪声部分和没有噪声部分来分析有噪声部分。该方法经MIT/BIH标准心电数据库检测验证,QRS波正确检测率高达99.9%。该方法在体现心电图的整体特征方面具有创造性和可行性,能达到准确识别复杂波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图QRS波群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就心电图信号的QRS波群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此方法对心电信号中QRS波群的时变特性及几种常见的心电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文中我们采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小波为母小波对含有噪声污染的心电信号进行多尺度的小波分解,在没有预先消噪处理的情况下,较为准确、快速地检测出QRS波群的信息,并且以国际上广泛承认的心电数据库MIT-BIH中的记录对算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多导同步心电图的QRS波检测及起止点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从单导到多导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实现单导QRS波的检测,在此基础上,利用位置相关法进行多导QRS波的检测,并利用心电信号的2^1迟度小波变换的平方值来确定QRS波的起止点,经过大量数据的检测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息12导联心电图碎裂QRS波群诊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4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静息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碎裂QRS波群阴性组(n=34)和碎裂QRS波群阳性组(n=70),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碎裂QRS波群阳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壁瘤占比高于碎裂QRS波群阴性组,左室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异常占比低于碎裂QRS波群阴性组(P<0.05);碎裂QRS波群阳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碎裂QRS波群阴性组,肌钙蛋白Ⅰ水平高于碎裂QRS波群阴性组(P<0.05)。结论 静息12导联心电图碎裂QRS波群能够有效判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验室检查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梁坚坚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2,9(3):104-105
目的:对心电图上符合心室肥厚改变但超声心动图诊断不符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心电图诊断心室肥厚的准确性。方法: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仪检查符合左或右心室肥厚的病人,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心电图上诊断心室肥厚与超声心动图诊断不符的心电图有如下特点;1,病人基础心率均为心动过速。2、QRS波振幅增高均反映在胸导联上,3、QRS波振幅增高均反映在胸导联上,3、心电轴偏移度数明显增大。结论;当基础心率较快,或心电轴偏移度数过大时诊断心室肥厚应慎重。 相似文献
12.
黄黎明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8,15(4):199-20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左室重量(LVM)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及QTd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作用。方法:检测146例患者的QT、JT、OTc、JTc离散度和超声心动图,其中98例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的复极离散度大小与左室重量呈正相关,伴左室肥厚者(LVH组)的QTd大于无左室肥厚者(对照组)(P〈0.01),有持续性室速发生者(SVT组)的复极离散度大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对照组)(P〈0.01),仅有室性期前收缩者(VPC组)的QTd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极离散度的大小主要与左室重量有关,伴左室肥厚者的心性猝死率增加可能与QTd的增大有关,QTd的变化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郭知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8,(2)
本文观察了84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量指数与血液流变指标及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高切粘度、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明显升高(p<0.01),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率也显著升高(p<0.001),提示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改变和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型与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中国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3种基因型(DD、ID、和I型)与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33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55例高血压病无心脑血管合并症患者,以及62例正常人的ACE基因型。结果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组DD基因型频率0.394和D等位基因频率0.60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129和0.387(P<0.01),以及高血压无心脏血管合并症组的0.128和0.400(P<0.01)。结论ACE基因缺失型可能是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左心室条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用78例成人心脏和35例小儿心脏研究了左心室条束的形态结构。成人心脏中55例(71%)出现左心室条束83条,平均每例出现1.51±0.78条,男性34例(76%),女性21例(64%)。35例小儿心脏中,22例(63%)出现左心室条束25条,平均每例1.14±0.35条。左心室条束多附着于室间隔和室前壁、室间隔和后乳头肌之间。暗红色条束和乳白色条束的组织结构有所不同。本文还讨论了左心室条束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Muhammet DURAL Gknur YORULMAZ Elif Sevil ALAGÜNEY Kadir Uur MERT Ezgi CAMLI Ahmet Toygar KALKAN Aysen AKALIN Nur KEBAPI Ahmet Serdar YILMAZ Selda MURAT Belgin EFE 《Turk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21,51(5):2437
Background/aim It is known that the presence of fragmented QRS (fQRS) on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he evaluation of fQRS form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parameters in acromegaly patien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otal, 47 previously diagnosed with non-hypertensive acromegaly patients and 48 control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ECG an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were performed for each participant. Acromegal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fQRS formation on the ECG. Left ventricular wall thicknesses, and left atrial diameter (LAD), left ventricular mass (LVM),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and relative wall thickness (RWT) were obtained. Results In control group 5 (10.4%) and in acromegaly group 17 (36.2%) patients had fQRS on ECG (p = 0.003). LAD [36.0 (34.0–38.0) vs. 38.0 (35.0–41.0) mm, p < 0.001], LVM [155.27 ± 27.00 vs. 173.0 (153.0–235.0) g, p < 0.001], LVMi [83.12 ± 13.19 vs. 92.0 (83.0–118.0) g/m², p < 0.001] and RWT [0.39 ± 0.03 vs. 0.43 (0.41–0.45), p = 0.00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cromegaly. Disease du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11.59 ± 1.3 vs. 8.2 ± 1.8 years, p < 0.001) in the fQRS (+) group. LAD [41.0 (39.0–42.5) vs. 37.0 (34.7–38.0) mm, p < 0.001], LVM [219.0 (160.5–254.5) vs. 164.0 (153.0–188.0) g, p = 0.017], LVMi [117.0 (92.5–128.5) vs. 86.0 (82.0–100.2) g/m², p = 0.013] and RWT [0.44 (0.42–0.49) vs. 0.43 (0.40–0.44), p = 0.037]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QSR (+) acromegaly patients. I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disease duration (odds ratio: 10.05, 95% CI: 1.099–92.012, p = 0.041) and LAD (odds ratio: 2.19, 95% CI: 1.030–4.660, p = 0.042) were found to be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fQRS formation.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revealed that fQRS (+) acromegaly patients had increased LVH parameters compared to fQRS (-)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压负荷,血压昼节律和心率变异性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1例(I组),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3例(Ⅱ组),选择年龄与患者可比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Ⅲ组),进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分析24小时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及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1)血压负荷,血压昼节律:I、Ⅱ组24小时血压负荷,日间血压及夜间血压显著高于Ⅲ组,I组与Ⅱ组间血压负荷有显著差异;I与Ⅱ组非构型血压显著高于Ⅲ组,I与Ⅱ组二者间的非构型高血压出现率有显著差异。(2)心率变异性:I、Ⅱ组心率变异性各参数显著低于Ⅲ组,I与Ⅱ组间心率变异性也有显著差异。(3)四个指标的相关性:I组HRV与24小时血压负荷,非构型出现率及左室肥厚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昼夜节律消失,血压负荷增加,心率变异性降低。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减弱可能与上述变化有关。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改变心率变异性,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减少血压负荷。 相似文献
18.
Ⅰ型血泵左心辅助循环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对Ⅰ型血泵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我们选择9只心脏正常犬进行左心辅助动物实验,以验证该泵的血液动力学输出性能、对心脏的辅助功能及对血液的破坏程度。在动物实验中,血泵放入胸腔内,进口通过静脉插管经左心房耳插入左心房,出口经过动脉插管插入升主动脉。输液、测试、辅助管路接通后,控制血泵的辅助流量为心输出量的25~30%左右。结果显示:1.辅助流量在500~600ml/min时,主动脉收缩压可达130mmHg,证明Ⅰ型血泵输出性能满足辅助时生理血液动力学要求。2.辅助后,主动脉舒张压和心脏总输出量均升高,提示此血泵对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增加及心脏泵血具有辅助功能。3.辅助4小时后,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由2.4mg/dl升高到3.1mg/dl,纤维蛋白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此血泵对血液有较轻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3560例动态心电图(DECG)资料中检出53例室性心动过速(VT)进行了分析,根据VT发作特点,终止方式和频率将VT进行了分类,并重点讨论了VT与提前指数和易损指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50例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结果:DCM全组及各组EF、FS均明显下降,其中心功能Ⅲ、Ⅳ级组相差非常显著;心功能Ⅱ级组SV、CO、CI略增高;Ⅲ级组SV下降,CO、CI正常;Ⅳ级组SV、CO、CI均下降明显,相差显著。提示:DCM心功能Ⅱ、Ⅲ级时心肌收缩力下降,但心脏代偿功能好,心排量正常;Ⅳ级时心肌纤维收缩无力,心排严重不足,处于失代偿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