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医古文》教材关于《脉经·序》中“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句的注释提出了异议,认为应将此句释为“明于辨脉”,并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2.
从妊娠生理病理、月经病以及杂病三方面对《脉经》中有关妇产科内容进行整理研究,认为《脉经》并非单纯论脉之书,而是脉证并举,重视辨证论治,尤其在妇产科方面有颇多创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脉经》版本史考证文字,内容包括: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脉经》未能寻到好底本的原因;校正医书局依据朝廷所出医书精校《脉经》;南宋嘉定年间出现两个《脉经》刊本,一为陈孔硕本,一为何大任本,二者皆以北宋绍圣三年小字本《脉经》为底本,构成《脉经》两大版本流传系统;对陈孔硕生平事迹加以考证,发现陈孔硕是一名正直官员;考证陈孔硕主持刊刻的广西漕司本流传系统;对元代柳赞述所写陈孔硕本《脉经序》中"医局""建本""阁本"含义加以解释。对何大任本考证较详,引证北宋绍圣三年国子监牒文及何大任《脉经后序》说明何大任本的特点;考证何大任家藏《脉经》小字本文字漫漶的时代原因;考证何大任本流传的两大版本系统——元广勤堂本、明无名氏影刻本;考证清末陆心源皕宋楼珍贵藏书(内含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被其子陆树藩卖予日本的文献悲剧;举例证明元代广勤堂本多讹字必须据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校读;引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太医局程文》原文考证何大任事迹,发现何大任精熟临证善于治病,捐自己薪俸刊行《太医局程文》,具有抢救中医文献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4.
今本《脉经》的《伤寒杂病论》内容非王叔和原本所固有,主要论据有:从王叔和撰写的《脉经》序文、书名及其卷一至卷六论脉部分已经将仲景著作中有关论脉的文字直接引用并明确标注等来看,卷七至卷九不应该收载有《伤寒杂病论》内容;王叔和确实整理过《伤寒杂病论》,但收录在《张仲景方论》一书,而不是《脉经》;孙思邈撰写《千金要方》时所看到的《脉经》也没有今本《脉经》的《伤寒杂病论》内容。今本《脉经》的《伤寒杂病论》内容是在孙思邈《千金要方》之后、北宋校正医书所校勘《脉经》之前,为了使《脉经》这部纯理论著作广为流传,才将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内容的《张仲景方论》的一个古传本径直加入《脉经》中。  相似文献   

5.
杨丽  扈新刚  李青  王雪  赵燕 《中医学报》2020,35(4):730-733
在濡脉的脉象特征上,西晋的《脉经》明确定义濡脉脉象特征为"浮软而细"。自此之后,各代医家大多继承《脉经》观点,认为濡脉为浮、细、软三者兼具的脉象,并沿用至今。明清时期,少数文献中还出现了濡脉的沉、细、大等不同观点,但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上对后世均影响较小。现代文献中,存在濡脉与其他脉象组合为相兼脉的现象,忽略了濡脉本身浮、细、软的脉象特征。在濡脉的临床意义上,在宋代以前,以主诸虚证为主,亦可见于平人。宋代医家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首次提出濡脉除主诸虚证外还可主湿证,这一新观点多被后人沿用。现代中医流行病学在调查中发现,濡脉的临床意义仍以主诸虚证与湿为主,且与脾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脉经》杨刻本是清代学者杨守敬于光绪十九年据明嘉靖间佚名氏影刻宋何大任本影刊的。笔者通过对《脉经》版本源流的考究,论证了明代嘉靖本是现存《脉经》刊本中最接近宋版的刻本;而杨刻本则基本上保留了嘉靖本的原貌,且刻工精良,讹误甚少.由于嘉靖本在大陆内地已失藏,因而杨刻本就成为内地所藏最接近宋刻的《脉经》刊本.校理医籍时可选取杨本为依据,杨刻本可以代替嘉靖本使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余嘉锡与范行准等人的初识、王叔和与卫讯之密切、王叔和保留仲景遗著及《自述》、王叔和撰著中始称仲景为师及《脉经》中有随师医事的记载等,指认王叔和为仲景亲炙弟子。从皇甫谧记载王叔和医事的年号及当时荆州的归属,考辨王叔和为吴太医令。王叔和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三大贡献:保存并整理仲景遗著;保存以前的脉诊文献并撰著《脉经》和规范切脉法式;提出证候、变蒸等概念,探索温病和养生,显扬了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匮要略》《脉经》中与趺阳脉平脉有关条文及诸注家解释的梳理,并结合参考当代医者运用趺阳脉诊的临床经验及脉图仪研究成果,发现趺阳脉平脉并非伏象,当浮与缓。  相似文献   

9.
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这专著,又是论述针灸理论和临证治疗的重要医书。该书详论经络系统和辨证取穴的治疗经验,尤其是重视脉诊与脏腑经络辨证结合、针灸和药物并用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认为中医脉学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规范、发展四个历史时期,初步探究中医脉学源流,并系统总结了《脉经》的学术贡献,即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奠定脉名种类基础,确立脉象指下标准;总结了脉象的临床意义;收载了较多古代文献。  相似文献   

11.
宋·吴洪撰《脉赋解义》 ,该书久佚 ,今发现存于《诊脉须知》中。《诊脉须知》共 5卷 ,此乃书商辑成 ,内含多种宋代脉书。因吴仲广的脉书置于首卷 ,故其署名被误以为是《诊脉须知》全书的作者 ,且被误作明代人。与《诊脉须知》合刊的《诊脉要诀》3卷 ,经考为《察病指南》的更名书。明代还有两个与吴洪同名的医家 ,籍贯不同 ,且均未著脉书。  相似文献   

12.
明万历年间,胡文焕将蔡龙阳《螽斯集》与俞桥《广嗣要语》的部分内容合并删润,编校而成《广嗣须知》一书,收入其汇刻的《百家名书》、《格致丛书》2部丛书之中。由《螽斯集》而《广嗣须知》,内容和名称均已变更,因而《广嗣须知》当视为一种新作,其编撰者题名当为“胡文焕编”。今存《广嗣须知》的各种版本,都是胡氏编刻的丛书本或者据其抄录的抄本或传抄本。  相似文献   

13.
《脉诀刊误》,元代戴启宗撰著。该书撰成后近200年,未能刊刻,后由汪机加以校核,并附以诸家脉书要语和《矫世惑脉论》,于1523年刊刻。该书对《脉诀》在脉形描述、脉体主病等方面的谬误加以修订,并对“七表八里九道”的分类进行了驳斥。对于研究学习脉学,该书还提出了“分、合、偶、比、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症因脉治》是明代医家秦昌遇所撰的临床型医书。脾者,乃仓廪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对脾主运化观点的阐释,说明脾主运化的重要性。根据本书特点并结合《症因脉治》中的症、因、脉、治4个方面对脾主运化理论进行探讨,同时结合诸贤附论与临床实践阐明对脾主运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史堪,字载之,以字行,四川眉州人,约生活于宋神宗、徽宗年间,为政和进士,官至郡守,因用一味紫菀治愈蔡京的便秘证而名闻一时,被誉为和名医许叔微医术相伯仲,是宋代士人而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名家方书之一,该书治病立法,强调“保真去邪”,重视运气学说,处方用药多有创见,对脉诊也有诸多发挥,据《直斋书录解题》,史氏有《指南方》2卷,是否为《史载之方》之异名,名家见解不一,通过对宋代《洪氏集验方》,《全生指迷方》等书所引史氏《指南方》内容考察,结合清代诸家考证,认为《指南方》另有其书,并非《史载之方》异名。  相似文献   

16.
阿维森纳《医典》中脉诊与中医脉诊关系的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有关阿维森纳《医典》记载的48种脉中有35种与中医脉诊相同、或与《脉经》所载相同的说法是否准确,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追查,对中医脉诊以及《医典》中的脉诊不同语言术语的含义、以及脉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医典》脉诊的内容与中医脉诊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古罗马医学家盖仑的脉诊有着密切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明确中医脉诊与《医典》中脉诊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和阿拉伯医学交流史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妇科採珍》是清代乾嘉年间山西代州人冯晋台所著,该书精辟论述了妇科经、胎、产病症,辑录调经、胎前及产后病症共159症,涉及方剂137首,中药187种,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妇科专著。参照《本草纲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学》用的名称为正名,对清代绛州地忍堂乔藏板木刻本《妇科採珍》所辑录方剂用药中涉及的同药异名的药物进行归类,归类后共199种药物。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用药频率、药物功效及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冯氏临证用药以温性、甘性、归脾肝肾经、补益类药物为多,体现了冯氏用药比较平和,注重温煦气血、补益扶正,重视肝脾肾。  相似文献   

18.
滑寿,字伯仁,一字伯休,晚号樱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家,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等医学著作,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读素问钞》是分类整理、择要类编《素问》之作,开节要类编《素问》之先河。《难经本义》则考证《难经》条文出处,详加点校,求其本义,使《难经》医理彰显于世,成为注释《难经》的典范之作。《十四经发挥》为针灸学著作,书中强调了任、督二脉的地位,提出任、督二脉应与十二正经并列,而称十四经。循经考订穴位657穴,首倡循经取穴法,对于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诊家枢要》则是滑寿的脉诊专著,详述30种脉象,又把30种脉象主病与六部定位结合起来诊断疾病。滑氏之脉学对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影响甚深。滑寿临床方面无专著传世,然从《名医类案》收录滑氏的47则医案中亦能窥其端倪。滑氏辨证详而精审,精于脉诊,对妇科疾病更为善长,临床治疾,活人无数,有神医之称。  相似文献   

19.
《本草经考注》继承了中国清代乾嘉学者"因声求义"的考据学方法。运用急言缓言说对《神农本草经》127例药名进行分析,由此探讨药物命名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书中急言、缓言训释材料的梳理和考证,认识《本草经考注》作者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对其得失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