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新方法。方法将400名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分别采用单手固定针柄同时进针的穿刺方法和一只手固定针柄一只手进针的传统手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护士对操作的简便性进行评分,比较穿刺成功率及操作简便性。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首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操作简便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新的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更高、更简便,优于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职称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项目上的差别。方法:应用临床护理操作指导对不同职称的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的评价,并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病人对静脉输液操作的满意程度,结果:使用留置套管者和头皮针穿刺的平均时间分别是467.5+/-82.9秒和316。3+/-78.5秒。进行头皮针穿刺时,护师所用时间较护士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的最常见的失误是操作前后未洗手或未使用免洗消毒液(34%).排气时未能保护好针头,违反无菌原则(26%)。护师出现操作失误的次数要少于护士,而对病人资料的收集护师要多予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对护士,护师的静脉输液操作满意度没有差异。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操作的培训,完善对病人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满意度,节约护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外科静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住院患者的满意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普外科住院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静脉留置穿刺技术操作水平提高为98.8%,住院患者的满意率为99.5%,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住院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静脉套管针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行静脉套管针穿刺术、年龄为65~85岁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常规操作;观察组,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后进行操作,统计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穿刺成功率(98.41%vs.81.09%)及患者满意度(98.41%vs.75.68%)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是提高老年患者静脉套管针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现况,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对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40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7.4%,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7.3%;一般资料中护士工作年限、学历、患者血管状况与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和患者血管情况是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正确评估且选择合适的静脉对留置针穿刺成功尤为重要。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培训及考核,不断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陶虹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8012-8013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操作技巧,从而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0-04-2011-04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注射室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资料及穿刺相关,总结患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血管选择、持针方法、针头固定技巧以及护理等。结果对暴露不清楚的血管可靠手感进行穿刺,持针方法应先用拇指、中指前后捏住针柄,再用食指卡到针柄上面,针头的固定应遵循"一针柄、二针眼、三交叉、四打圈、五耳廓"的原则,儿科护士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结论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水平是提高门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儿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学习曲线,为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能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6名低年资护士作为培训对象,应用PDCA循环理论、品管圈等分析影响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拟定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培训,每两周为一个学习阶段,分为A-H 8个阶段;比较8个阶段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合格率、留置针输液法操作合格率、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8个阶段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合格率、留置针输液法合格率、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4个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绘制学习曲线显示,经过6个阶段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合格率、留置针输液法合格率、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均出现拐点而后趋于平稳。结论儿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学习曲线约为六次。  相似文献   

8.
庄桂莲  杜兆霞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1049-1050
2004年,我院开展创建“针准”护理技术品牌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600例,男2970例,女2630例,12~86岁。“针准”护理技术品牌创建前2800例为对照组,创建后2800例为针准组。每组护士各14人,“针准”小组成立前为对照组护士,成立后为针准组护士,每组每人随机行静脉穿刺200例。记录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对注射疼痛的感受。2结果2.1静脉穿刺成功标准成功:静脉穿刺一针见血,不退针,穿刺后输液通畅,针眼处无渗液、疼痛和鼓包现象为成功。失败:静脉穿刺后不回血,或退针后穿刺或穿刺5m in后穿刺处出现肿胀、疼痛、鼓包,又重新…  相似文献   

9.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创伤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保证急诊创伤患者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减少搬动、转送过程中静脉通道发生故障。方法对2010-04-2010-09在急诊抢救室抢救收治的车祸患者40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组200例和四肢静脉留置针输液组200例,观察2组穿刺成功次数和液体外渗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组1次穿刺成功率80%,需穿刺2次17%,需穿刺3次3%,液体外渗10%。四肢静脉留置针输液组1次穿刺成功率只有57%,需穿刺2次33%,需穿刺3次10%,而液体外渗38%。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在急救中使用既安全简便、易于操作,又能保证抢救的速度和质量,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技能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各种抢救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全院护士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分为成人、小儿、成人及小儿混合静脉穿刺竞赛组。先监测、统计临床每名护士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情况,进行科内选拔;再参加院内竞赛,每名参赛人员现场直接对100例门诊输液病人进行静脉穿刺:通过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合静脉穿刺操作流程评分及静脉穿刺疼痛指数评价评选静脉穿刺能手。[结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静脉穿刺能手;全院护士静脉穿刺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方面的护理投诉由每年3起下降为零;儿科护士平均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由83%提升至92%,门诊输液区达到97.8%。[结论]竞赛活动提升了护理专业的技术价值,巩固了专业思想,增强了护理人才队伍的生机与内在活力。塑造了良好的专业形象。  相似文献   

11.
静脉给药是临床治疗的一条重要途径,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基础技能操作之一。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问长且不易突破血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和抢救患者时。由于低年资护士临床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操作不熟练,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不高,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质量,影响患者的满意度。现将低年资护士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工作中72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与采取针对性措施分析如下,为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154名护理人员行套管针穿刺考核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既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 ,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了尽快使护士正确熟练掌握此项技术操作 ,促进套管针技术的应用 ,2 0 0 0年 8月—2 0 0 0年 10月对我院 15 4名护理人员进行了浅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考核 ,现将考核结果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8月— 2 0 0 0年 10月对我院具有护师、护士职称的15 4名护理人员进行浅静脉套管针穿刺技术考核 ,共穿刺 6 16例 ,男 5 0 1例 ,女 115例 ,其中前臂和上臂浅静脉穿刺 5 81例 ,头皮静脉穿刺 35例 ,年龄 1个月至 75岁。2 材料与方法2 .1 材料 …  相似文献   

13.
静脉给药是临床给药的一个主要方法,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保证治疗药物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是手背部的静脉,经临床实践采用改进方法可使手背部静脉穿刺成功度提高。1方法1.1传统方法中专教科书《基础护理》介绍进行手部静脉穿刺时,先扎好止血带,嘱病人握拳,以促进手背部静脉暴露明显,右手持头皮针从血管一侧先刺入皮肤,再挑起皮肤刺入血管。1.2改进方法让被穿刺者的手自然放置,护士左手将被穿刺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右手的食指与拇指前后平行,持头皮针针柄使针头与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握力训练对高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患者对工作效率及疼痛的反应,了解体能训练对延长护士职业生涯的作用。方法:30例(35~44岁)临床护士和100例自愿患者进行握力训练,包括手腕、手指、臂及肩部,训练前后进行握力测试、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100例患者对穿刺疼痛反应的测评。结果:与训练前比较,训练6个月后,30例护士握力及静脉穿刺成功率均明显提高,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100例患者的Mclzack简氏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握力训练使手的灵活性、操作速度及工作效率提高;建议高年资护士进行体能训练以利于延长职业生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新生儿护士执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的合格率,从而确保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延长留置的时间。同时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成立护理质量品管圈,调查新生儿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全过程,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以提高操作的合格率。结果 新生儿护士静脉留置操作合格率由活动前的92.7%提高至99.2%。结论 品管圈管理工具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有效提高新生儿护士静脉留置操作合格率,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在职护士培训效果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穿刺方法与静脉充盈度对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留置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患者,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但由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较传统静脉输液复杂.目前临床上首次穿刺成功率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是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妇科实习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6月妇科临床实习护士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每位实习护士由1位教员进行4周的临床跟班带教;选取2017年7~12月妇科临床实习护士62名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带教,通过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 4个步骤对其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的1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滴数控制合格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1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滴数控制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DCA循环在妇科实习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教学中的应用,使其操作流程规范化,工作质量更加标准化,提高了护士的操作安全性、责任心、人际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减少和避免了护理隐患和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重症患者、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患者及一日需要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的患者常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1].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护理不当可导致静脉炎、堵塞等情况,从而影响静脉针留置的时间,降低穿刺的成功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2008-04-2009-12我院对手术患者进行了静脉留置针技术,共穿刺了265例患者,男205例,女60例,年龄10月龄~78岁.现将其临床应用及护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应用荧光静脉留置针进行模拟情景训练,提高护士在野战环境下的静脉穿刺技能。方法模拟3种不同光亮度环境,应用荧光静脉留置针和普通静脉留置针在人体仿真肢具模型上对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模拟训练,对比训练前、后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时间。结果训练前后晨昏光亮度和低光亮度环境下应用荧光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成功率和穿刺时间存在差异(P0.01或P0.05);训练后低光亮度和晨昏光亮度环境下用荧光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高于普通留置针(P0.05)。结论荧光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低光亮环境和晨昏光亮环境中操作,应用荧光静脉留置针进行情景模拟穿刺训练能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技能。  相似文献   

20.
张帆  陈玉萍  李玉梅 《护理研究》2005,19(2):174-176
[目的 ]提高全院护士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 [方法 ]分为成人、小儿、成人及小儿混合静脉穿刺竞赛组。先监测、统计临床每名护士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情况 ,进行科内选拔 ;再参加院内竞赛 ,每名参赛人员现场直接对 10 0例门诊输液病人进行静脉穿刺。通过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 ,结合静脉穿刺操作流程评分及静脉穿刺疼痛指数评价评选静脉穿刺能手。 [结果 ]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静脉穿刺能手 ;全院护士静脉穿刺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静脉穿刺技术方面的护理投诉由每年 3起下降为零 ;儿科护士平均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由 83 %提升至 92 % ,门诊输液区达到 97.8%。 [结论 ]竞赛活动提升了护理专业的技术价值 ,巩固了专业思想 ,增强了护理人才队伍的生机与内在活力 ,塑造了良好的专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