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治宫腔粘连(IUA)的疗效。方法月经干净后3—7d,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于x线检查床上,常规消毒铺巾,窥阴器暴露阴道及宫颈并消毒。经宫颈口插入金属导管,固定后缓慢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10一20ml,同时在电视屏幕上动态观察造影剂进入子宫腔、输卵管的过程,并在显示较满意时摄片。结果经宫腔镜检查,HSG与宫腔镜诊断相符51例(92.73%);不符4例,其中正常宫腔2例,宫腔息肉1例,官腔结核1例。结论HSG可以客观了解是否存在宫腔粘连,可以确定粘连的部位和范围、程度,而且简便易行、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2.
黄小芬 《安徽医药》2013,34(6):779-780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宫腔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宫腔镜诊治的43例宫腔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结果 43例宫腔占位性病变病理结果为子宫黏膜下肌瘤24例,子宫内膜息肉19例,宫腔镜诊断肌瘤23例,息肉18例,检出率分别为95.83%(23/24)和94.74%(18/19);顺利完成手术42例,手术时间10~80 min,术中出血10~150 ml,1例术中子宫穿孔,因活动性出血开腹行子宫修补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子宫异常出血消失,贫血纠正,未出现复发。结论宫腔镜是宫腔占位性病变首选的治疗方法,加强术中术后监测,熟悉内镜解剖及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以保证宫腔镜微创手术优势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李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4):662-663
目的 探讨门诊宫腔镜诊断和辅助治疗子宫赘生物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B超诊断为宫腔内或颈管内异常声像的患者48例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辅助下进行治疗,分析手术成功率、术中情况、手术适应证、术时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宫颈管息肉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例,子宫内膜息肉2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6例,子宫颈肌瘤2例。48例中41例(80.5%)门诊治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9min,平均术中出血10ml,术时无一例并发症。术后随访完全满意率及满意率为100%。结论对B超异常官腔及宫颈管内声像病例应常规宫腔镜检查。带蒂子宫黏膜下肌瘤瘤体脱出于宫口外或宫颈管内、子宫内膜息肉、带蒂宫颈肌瘤、宫颈管息肉行门诊宫腔镜辅助治疗安全、简便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绝经后经阴道超声(TVS)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厚度≥5 mm)且无症状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宫腔镜检查和(或)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疾病类型,阴道超声检查影像改变情况及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68例患者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4例,子宫内膜息肉46例,黏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癌2例,其他2例。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生2例,子宫内膜息肉13例,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炎1例,子宫内膜癌1例,其他1例。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增生4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黏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癌2例,其他1例。子宫内膜息肉阴道超声检查影像表现为单纯内膜增厚或合并宫腔异常回声都占绝大多数,分别为52.2%、37.0%;子宫内膜癌均为50.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后均经手术后子宫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其中1例阴道超声提示内膜增厚6 mm, 1例阴道超声提示宫腔混合回声。结论 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腔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确诊为宫腔内妊娠物残留的55例病例在宫腔镜下诊断及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形态正常宫腔内妊娠物残留21例,妊娠合并宫腔粘连8例,子宫纵隔4例,双子宫2例,子宫多发性肌瘤或子宫腺肌病,腺肌瘤7例,子宫内膜多发息肉6例,瘢痕子宫憩室2例,宫角妊娠5例。宫腔镜检查后清宫治疗41例,B超监测下宫腔镜电切术14例。均治愈。结论宫腔镜诊治宫腔内妊娠物残留,直视、准确、有效、微创;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手术的介入 ,对过去经盲目宫腔操作不能充分治疗而需子宫切除的出血性疾病 ,如今也能在微创环境下得到有效的治疗。具有不开腹 ,创伤小 ,保留子宫 ,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本文对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 30例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0 0 2— 0 4~ 2 0 0 2— 12因子宫肌瘤导致子宫出血肌瘤切除术 30例。平均年龄 38.6岁 ,其中 14例合并贫血。术前常规行宫腔镜与 B超联合检查 ,明确诊断 ,了解子宫肌瘤大小 ,位置及与宫腔的关系。选择宫腔深度小于 10 cm,子宫体积小于妊娠 10周的所有粘膜下子宫肌瘤 ,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宫腔镜用于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6例,进行宫腔镜检查,同后续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宫腔镜检查宫腔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三项结果准确度最高,分别为100%、100%、94.44%,各项诊断结果综合准确率为83.93%。对比B超诊断结果,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与子宫黏膜下肌瘤三项结果准确度最高,分别为100%、88.89%、83.33%,各项诊断结果综合准确率为82.14%。结论宫腔镜诊断宫腔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准确可靠,可考虑应用与上述三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及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8例IUD取出困难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镜下取出IUD,必要时B超、腹腔镜监护.结果 38例患者中,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 36例(94.74%),无一例发生子宫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取出成功的36例病例中,IUD位置正常5例,IUD部分嵌顿17例,IUD断裂、残留10例,宫腔粘连2例.IUD异位于子宫内膜或子宫浅肌层1例,IUD扭曲变形1例.结论 宫腔镜用于处理IUD取出困难是安全有效的,必要时辅以B超、腹腔镜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方法宫内取节育器(IUD)失败后行宫腔镜取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因常规方法宫内取器失败而行宫腔镜诊断、取器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证实节育器嵌顿或断裂位于宫腔内,并用宫腔镜成功一次性取出;5例宫腔镜检查宫内无异常者,经B超证实残留节育器约0.3~0.6 cm位于子宫肌层内,在B超监测下用宫腔电切镜成功切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用于困难取器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就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65例患者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d进行检查,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结石位,对患者外阴、阴道及腔颈进行常规消毒后麻醉。使用5%葡萄糖作膨宫介质,膨宫压力一般保持在13~16kPa,用探针探明宫腔的大小及方向,扩张宫颈,将宫腔镜缓缓置入宫腔进行检查。宫腔镜检查后刮取子宫内膜或直视下定点取材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一对比。结果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65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炎检出率为93.3%;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为100%;子宫黏膜下肌瘤检出率为87.5%;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为90%。宫腔镜检查共检出61例,准确率共计为93.8%。结论从本文中可看出,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检出率都较高。可见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可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诊子宫腔内病变。超声的介入能对病灶表面的组织结构进行细致观察并在直视下诊断宫腔内、肌壁间及盆腔病变。超声对宫腔镜手术能起到较好的引导和监护作用。本文对22例临床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纵隔子宫、宫腔粘连或节育环嵌顿患者,在超声监护下进行宫腔镜手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宫腔镜在宫腔因素导致不孕不育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6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由于宫腔因素所导致不孕不育患者80例,所有患者在宫腔镜下检查及治疗,对患者进行6个月~1年的随访,随访采用电话或微信的方式,比较治疗前后的宫腔因素及治疗后的生殖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前宫腔病变因素有子宫纵膈8例,宫腔黏连1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子宫内膜息肉15例,宫腔镜治疗后子宫纵膈、宫腔黏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分别为1例、2例、1例、3例,治疗后均明显减少,获得显著改善(P<0.05);宫腔镜治疗后不孕不育患者妊娠率根据不同病因分别为:子宫纵膈妊娠率为50.0%,宫腔黏连患者妊娠率为83.3%,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妊娠率为80.0%,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妊娠率为100.0%。结论 宫腔镜在宫腔内病变导致的不孕不育症患者检查及治疗方面均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和宫腔超声、造影术联合使用,在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的60例患者来进行分析,共有3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和30例内膜息肉病例。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诊断、造影、宫腔镜观察、组织检验等诊断措施。结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和造影术的敏感率是93.3%,病理诊断确诊率是71.4%;宫腔镜的敏感率是96.7%,病理诊断确诊率是93.1%。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及造影术的敏感率是86.7%,病理诊断准确率是61.5%;宫腔镜敏感率90.0%,病理诊断准确率88.9%。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使用宫腔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要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优秀,宫腔镜和宫腔超声以及造影术联合使用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可以为宫腔镜电切术提供条件,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4.
左越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7):871-872
目的 探讨宫腔镜-B超联合诊治器质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治疗不孕症265例,检查过程中同时行输卵管疏通、子宫内膜息肉刮除、宫腔轻度粘连分离。对严重的宫腔粘连、子宫纵隔、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壁间内突型肌瘤择期行B超监护下的宫腔镜电切术。结果 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壁间内突型肌瘤、宫腔粘连、单角子宫畸形、子宫纵隔、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症等器质性不孕症170例,异常发现率64%。每例均随访1年。妊娠141例,妊娠率53%。结论 宫腔镜-B超联合诊治方法可作为不孕症的首选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造影技术诊断宫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宫腔镜治疗或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造影诊断的宫内病变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学特点,并与宫腔镜治疗、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宫腔造影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16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例、宫腔粘连3例,诊断符合病例29例,准确率为96.6%.各种不同宫内病变均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学特点.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造影对宫内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晓英  吴广平 《安徽医药》2005,9(9):690-69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P)是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发生局灶性增生的良性病变[1].可以引起子宫异常出血(AUB)、腹痛、不孕等症状.传统的诊断方法是B超、传统性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切除后病理诊断,但漏诊率很高[2].随着宫腔镜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宫腔内病变成为直观、清晰的图像,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大大提高.现将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有诊断性刮宫指征(AUB及不孕症)的患者80例,同时进行传统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诊断、刮宫,并比较两者的优越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0例,对其进行宫腔镜检查,分析其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宫腔镜检查准确率。结果应用宫腔镜可准确诊断出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炎情况,综合准确率高达90.0%。结论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中,诊断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准确率较高,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280例,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异常子宫出血类型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子宫内膜增生198例,占95.0(188/198);子宫内膜炎56例,占94.6(53/56);子宫内膜息肉18例,占88.9(16/18);宫内节育器65例,占95.4(62/65)。结论宫腔镜可发现宫腔内病变并对可疑病灶取材活检,使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更直接、准确。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93年4月—10月应用德国WOLF产电视宫腔镜,CO_2膨宫对患妇科疾患57例行宫腔镜检查。其中不规则阴道出血35例,不孕症12例,人流术后闭经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4例,疑环嵌顿3例。宫腔镜检查正常宫腔8例,发现宫腔内病变49例,病变阳性查出率85.9%。宫腔镜下病变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组织送病检32例(56.1%),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相符率62.5%(20/32)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癌术后诊断相符率100%。57例未发生并发症,认为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具有在直视下直接观察病变表现,诊断准确率高。CO_2作膨宫介质视野清晰、简便、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宫腔镜检查探讨宫腔及输卵管异常在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方法对400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及345例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在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组中发现宫腔形态异常80例,其中宫腔粘连64例,子宫纵隔12例,双子宫2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输卵管阻塞18例。结论宫腔形态异常及输卵管阻塞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建议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常规行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