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以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实质。方法:来源于1983-07-01/2003-06-0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的患者235例。359名对照组为患者的朋友、同事及领居,与研究对象无血缘关系。以双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双相抑郁标准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4%)及面检(46%)。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完成家系调查的共209例,其中可纳入分析的共184例(男68例,女116例),对照组共359名(男134名,女225名)。经分离分析表明本组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亦不符合性连锁遗传;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50.15±9.7)%;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1.38%,实际发病率为1.2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3056,P>0.05)。结论: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根据多基因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应注意对有自杀行为的双相抑郁症患者及其亲属加以监测,以防止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遗传因素在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以往的关注的重点主要为双相抑郁自杀的遗传效应,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和遗传效应有何特征?目的:探讨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设计:回顾性调查。单位:一所市级精神卫生中心。对象:单相抑郁症组(n=115)为1983—06—01/2002—05—3l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重性抑郁发作标准,且抑郁发作次数≥3次或发作一两次已缓解≥8年者。方法:以符合入组标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由2名主治医师及其以上医师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填写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以往治疗及自杀情况。由2名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并由1名主任医师核查,一致确诊的病例则予入组。对所有现存活的先症者(107例)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14例)进行面检;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337名)进行面检和信函调查(380名);死亡者(患者8例,一级亲属5例)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对照组由2名研究者进行面检,同时询问一级亲属情况并填写家系调查表。对所得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基因阈值理论Falconer模式估算自杀行为的遗传率和标准误,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主要观察指标: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和遗传方式。结果: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51.30%(59/115)较其一级亲属2.58%(19/736)高(x^2=283.16,P〈.01),单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2.58%(19/736)较对照组0.12%(3/2469)高(x^2=50.36,P〈0.01),有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3.8%(14/372)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1.4%(5/363)高(x^2=4.14,P〈0.05)。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70.16&;#177;0.79)%;多基因遗传方式验证显示,多基因遗传方式验证显示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3.1%,实际发病率为2.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766,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其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3.
背景遗传因素在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以往的关注的重点主要为双相抑郁自杀的遗传效应,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和遗传效应有何特征?目的探讨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设计回顾性调查.单位一所市级精神卫生中心.对象单相抑郁症组(n=115)为1983-06-01/2002-05-3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重性抑郁发作标准,且抑郁发作次数≥3次或发作一两次已缓解≥8年者.方法以符合入组标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由2名主治医师及其以上医师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填写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以往治疗及自杀情况.由2名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并由1名主任医师核查,一致确诊的病例则予入组.对所有现存活的先症者(107例)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14例)进行面检;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337名)进行面检和信函调查(380名);死亡者(患者8例,一级亲属5例)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对照组由2名研究者进行面检,同时询问一级亲属情况并填写家系调查表.对所得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基因阈值理论Falconer模式估算自杀行为的遗传率和标准误,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主要观察指标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和遗传方式.结果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51.30%(59/115)较其一级亲属2.58%(19/736)高(x2=283.16,P<0.01),单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2.58%(19/736)较对照组0.12%(3/2469)高(x2=50.36,P<0.01),有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3.8%(14/372)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1.4%(5/363)高(x2=4.14,P<0.05).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70.16±0.79)%;多基因遗传方式验证显示,多基因遗传方式验证显示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3.1%,实际发病率为2.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766,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其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有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效应有否差异。方法:调查标本来源于1983-06-01/2003-05-31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及任何类型的躁狂发作的患者177例。以单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3%)及面检(47%)。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及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及胎次的效应。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收集到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9例无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6例。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之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3.8%(14/373)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1.4%(5/363)高(χ2=4.14,P<0.05),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的关系非常显著(C=2.4>2,P<0.01,6A>M;6A为各组每个家系的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有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效应有否差异。方法:调查标本来源于1983-06-01/2003-05-31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及任何类型的躁狂发作的患者177例。以单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学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gt;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3%)及面检(47%)。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及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及胎次的效虚。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收集到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9例.无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6例。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之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3.8%(14/373)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1.4%(5/363)高(x^2=4.14,P&;lt;0.05),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的关系非常显著(C=2.4&;gt;2.P&;lt;0.01,6A&;gt;M;6A为各组每个家系的同胞组中患病同胞的胎次序列数A的总和与6的乘积;M为6A的预期平均值:C值为经显著性检验后得出的界值);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的关系亦非常显著(C=4.45&;gt;2,P&;lt;0.001,6A&;lt;M)。结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生育年龄越大和胎次越高者易发生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生育年龄越小和胎次越低者不易发生自杀行为,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存在可能发生自杀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有自杀行为的单、双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差异。方法:于1983-07/2003-06选择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心境障碍中抑郁发作标准的、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的抑郁患者。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家系59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家系31例。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然后再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症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3%)及面检(47%)。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用Haldance和Smith法观察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及双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及胎次的效应。结果:符合入组诊断标准者共151例,完成家系调查的共122例,其中纳入分析的单相抑郁症家系59例,双相抑郁症家系31例。①单相抑郁症患者胎次为1的13例,胎次为2的15例,胎次为3的13例,胎次为4的8例,胎次为5的8例,胎次为7的2例;双相抑郁症患者胎次为1的10例,胎次为2的11例,胎次为3的7例,胎次为4的1例,胎次为5的2例,胎次为7的0例。②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育龄及胎次的关系非常显著(C=2.4>2,P<0.01,6A>X6A);有自杀行为双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育龄及胎次无显著关系(C=0.74<2,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越大和胎次越高者易发生自杀行为,双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和胎次自杀行为的发生无明显关系。提示适龄婚育对防止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lt;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交焦虑障碍的家庭聚集性及遗传因素在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取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研究,调查76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及76例正常对照者的一级亲属社交焦虑障碍患病及家族史等情况,比较两组亲属社交焦虑障碍的患病比例,检验社交焦虑障碍家庭聚集性;采用Falconer法估计其遗传度;采用Li-Mantel-Gart法计算分离比.结果 社交焦虑障碍先证者一级亲属患病比例(8.94%)高于对照者一级亲属患病比例(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1,P<0.05),证明存在家族聚集性;社交焦虑障碍先证者一级亲属遗传度为37.8%;根据社交焦虑障碍在家系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离分析得到分离比为0.1466(P <0.25),表明社交焦虑障碍可能属于多因子遗传病.结论 遗传因素在社交焦虑障碍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交焦虑障碍家族史增加社交焦虑障碍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自杀意念、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9例惠爱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近3个月是否有自杀行为,将患者归入自杀行为组(n=28)和非自杀行为组(n=31);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伴自杀行为组自杀意念较未伴自杀行为组强烈(t=3.03,P<0.05),领悟社会支持度低于未伴自杀行为组(t=2.99,P<0.05)。中介效应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自杀意念会削弱抑郁症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导致自杀风险增加。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间发挥重要中介作用,故在自杀干预中既要丰富社会支持资源和支持方式,又要引导患者主动利用,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26876名筛查人群中检出多指(趾)185例。在探讨流行病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家系作单基因显性遗传方式的显著性检验P<0.05,用先证者法及通用先证者法作单基因隐性遗传分离比的双重估计P=0.0258及0.0266±0.008836,与理论0.25相差甚远;故不认为是单基因遗传方式。再拟多基因遗传模式,计算遗传度为64.88±4.30%,且一级亲属患病率3.21%与群体患病率开方值3.86%接近。表明本组病例为多基因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