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活性乳清蛋白(active whey protein)是采用低温专利萃取技术获得的牛乳中以乳清蛋白为主的产品,蛋白 含量高达90%以上,具有改善营养状况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是临床营养治疗中提供机体营养的重要组分之一。 本研究构建胰腺癌荷瘤鼠模型,探讨活性乳清蛋白在胰腺癌营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构建胰腺癌panc-1 细胞裸鼠皮下移 植瘤模型,根据不同的营养干预方式随机分成 3 组,每组 8 只,分别为标准饲料喂养组(SD 组)、添加黄豆蛋白粉饲养组 (Soy 组)、添加活性乳清蛋白饲养组(ABD 组),观察不同喂养前后小鼠生活状态、体质量、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比 较小鼠的平均生存周期,同时检测血液及瘤组织谷胱甘肽含量。结果 实验过程中,三组小鼠均出现了体重下降,ABD 组 小鼠治疗8 周后,体重为(24.35±1.89)g,显著高于Soy 组(19.24±2.40)g 和 SD 组(20.04±2.41)g(P < 0.05);三组 移植瘤体积和瘤组织质量无显著差异;至实验终点,ABD 组平均生存周期为(62.13±2.47)天,与Soy 组(51.63±10.54) 天和SD组(56.00±5.29)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y组和SD组生存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D 组血液 GSH 含量明显高于 Soy 组和 SD 组(P < 0.05),而 ABD 组瘤组织 GSH 含量低于 Soy 组和 SD 组,但差别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活性乳清蛋白可预防荷瘤鼠的体重下降,明显延长生存期,可能与其防治肿瘤恶液质的发 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曾珍  杜驰  涂梨 《中国肿瘤》2019,28(6):476-482
摘 要:[目的] 探究活性乳清蛋白对化疗期间荷瘤小鼠的营养状态、免疫调节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建立三阴乳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干预措施不同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紫杉醇化疗组(Control+紫杉醇组)、添加酪蛋白的紫杉醇化疗组(酪蛋白+紫杉醇组)、添加活性乳清蛋白的紫杉醇化疗组(活性乳清蛋白+紫杉醇组)。观察和测量小鼠体重、肿瘤体积、肿瘤重量的变化情况,比较各组小鼠的生存期,检测各组小鼠血液及肿瘤组织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结果] 活性乳清蛋白+紫杉醇组瘤鼠体重下降速度明显缓于酪蛋白+紫杉醇组和Control+紫杉醇组,试验进行第31d 活性乳清蛋白+紫杉醇组瘤鼠体重[(20.52±1.10)g],显著高于酪蛋白+紫杉醇组[(19.03±1.76)g]和Control+紫杉醇组[(18.71±0.86)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活性乳清蛋白+紫杉醇组瘤鼠肿瘤体积变化与其他各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活性乳清蛋白+紫杉醇组生存期较Control+紫杉醇组与酪蛋白+紫杉醇组生存期明显延长。活性乳清蛋白+紫杉醇组肿瘤组织中GSH含量[(34.5±18.0)μmol/L]低于酪蛋白+紫杉醇组[(55.3±23.8)μmol/L]和Control+紫杉醇组[(54.9±11.7)μmol/L]。而血液中,活性乳清蛋白+紫杉醇组血液的GSH含量[(19.1±0.7)μmol/L]高于酪蛋白+紫杉醇组[(13.0±8.8)μmol/L]和Control+紫杉醇组[(15.2±9.7)μmol/L]。但无论是肿瘤组织中还是血液中,各处理组间GSH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乳清蛋白联合化疗减缓小鼠体重下降,改善营养状态,抑制肿瘤增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不可逆电穿孔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消融技术,该技术利用脉冲电场在细胞膜上造成不可逆的纳米级孔洞,从而使肿瘤细胞死亡,这是一种独特的非热效应灭活机制。近年来,越多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了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就目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运动相关蛋白-1(MRP-1)是跨膜4超家族成员之一,目前研究初步表明,MRP-1主要通过调节信号传导通路影响和调节细胞的增殖、运动和分化.MRP-1在大部分实体瘤中表达减少或缺失,其低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对MRP-1的检测为肿瘤早期诊治、预后分析提供新的思路、靶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臣  孙洪赞 《现代肿瘤医学》2018,(23):3855-3859
自噬是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维持细胞代谢的主要途径。这使其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调控自噬信号通路的机制已经很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机体细胞自噬活性变化对肿瘤治疗的效果具有巨大影响。但缺乏能够重复比较或靶向定位自噬活性的测量技术。正电子示踪剂PET等影像手段通过将相关自噬的信号通路蛋白标记放射性核素进行显像似乎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潜力。在本文中,我们综述自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并展望医学影像技术协助自噬治疗肿瘤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miRNA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小RNA(microRNA或miRNA)是指长度约21~25nt的某些特殊的小型非编码RNA组成的家族,mi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促进靶mRNA的降解和/或抑制翻译过程而发挥负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并与个体发育、干细胞分化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寻找新的治疗策略的研究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利用纳米技术治疗恶性肿瘤已成为国际生物技术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课题,相关动物模型、细胞模型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另外,纳米药物具有靶向性、药物控释性等特点,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常规治疗、热疗、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的进展,营养不良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和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营养支持,即经口、肠道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营养素,可能具有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远期生存期的作用.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时需进行营养筛查与评定,根据治疗时期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并确定营养素及其配比.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而言并非某种特定的治疗方式,应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并与患者的营养状况、临床状态、抗肿瘤治疗计划以及预期结局相协调.本文就营养支持在肿瘤患者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膜恶性肿瘤的进展对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及其mRNA的影响。方法 通过胸膜腔注射法建立胸膜恶性肿瘤的动物模型,按肿瘤种植时间分组(T6,T8,T10),记录各组胸水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eal-Time PCR的方法测定AQP1及AQP1-mRNA水平。结果 肿瘤小鼠胸水量随时间而增长;壁层胸膜AQP1及其mRNA水平随肿瘤进展而增高,且与胸水量呈正相关。结论 在胸膜恶性肿瘤的进展中,胸膜壁层AQP1及其mRNA水平升高,胸水量与AQP1、AQP1-mRNA水平呈正相关,进而提示AQP1参与了胸膜恶性肿瘤的构建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肿瘤治疗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的一个新成员,可以编码抑制凋亡的负性调节蛋白.Livin在大多数肿瘤中高表达,体内外研究发现其表达降低可以增加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潜能,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因此,Livin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γ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FN-γ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效应使之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抗肿瘤药物。文章主要就其抗肿瘤机制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王敏  饶智国  杨波 《肿瘤学杂志》2018,24(2):151-155
摘 要:分子靶向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mesylate)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其机制为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信号通路。全文就甲磺酸阿帕替尼抗肿瘤作用机制、临床试验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Skp2在多数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研究发现,Skp2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全文就Skp2的结构特点、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及其与恶性肿瘤的预后及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hey protein has many useful effects including its anti-cancer effect. In this study we have compar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dietary whey protein with whey protein hydrolyzate against azoxymethane and dextran sodium sulfate induced colon cancer in rats. We used a rat model of the colon cancer induced by administration of azoxymethane followed by repeated dextran sodium sulfate ingestion which causes multiple tumor development. Colon tissues were analyzed histologically in addition to biochemical analyses performed by measuring lipid peroxidation, protein oxidation and glutathione levels in both of colon and liver tissues of rats after sacrification.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tumors were identified in all groups that received azoxymethane followed by repeated dextran sodium sulfate. Group fed with whey protein hydrolyzate showed significantly less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tumor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group fed with whey protein. The protocol applied to generate an appropriate model of colon cancer was successful. Whey protein hydrolyzate wa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colon tumor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whey protein.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生成素(EPO)也称红细胞生长因子,是人体内由肾皮质内及肝脏的成纤维细胞样间质细胞和肝脏的肝细胞产生分泌的一种糖蛋白[1,2],其作用类似于激素的作用,主要作为一种促细胞分裂剂,作用于骨髓的造血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促细胞分裂及使细胞成熟和分化的功能。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红细胞生长因子———红细胞生成素(EPO)克隆成功,进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也广泛地用于了临床。临床应用已证明,EPO及rHuEPO能提高肿瘤病人血红蛋白水平,增加氧携带能力,改善伴有贫血的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3,4],其在…  相似文献   

17.
腔内后装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中晚期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文章就近年来妇科肿瘤腔内治疗中的中子后装及间断剂量率后装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摘 要:泌尿系恶性肿瘤患者近年来逐渐增多,早期诊治常可获得较好的临床预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组小分子代谢物,通过气相的形式在呼吸、汗液、血液、尿液和粪便中释放和被检测到,并且携带着人体生理和代谢状态的有用信息,其作为人体“气味指纹”常用于评估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全文就近年来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作为泌尿系恶性肿瘤诊治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代谢组学筛选泌尿系恶性肿瘤代谢标志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Recent attention in adoptive immunotherapy for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has focused on lymphocytes expressing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An alternative technique to redirect the immune system toward cancer cells involves the use of T-cells carrying an engineered tumor-recognizing T-cell receptor (TCR). This approach allows targeting of surface or intracellular/nuclear proteins as long as they are processed and presented on the cell surface by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molecules. Several trials in advanced solid tumors, particularly melanoma and synovial sarcoma, support the validity of this strategy, although tumor responses have often been short-lived. Emerging data from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and myeloid neoplasms suggest that the benefit of TCR-modified cells may extend to blood cancers. Methodological refinements may be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in vivo persistence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se cells. Particularly with affinity-enhanced TCRs, however, more effective therapies may increase the potential for serious toxicity due to the unexpected on- or off-target re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