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振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8):56-58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之针灸联合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5,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配合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及VAS评分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肩手综合征患者在常规西药对症及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祛痰消肿、舒筋活络之中药,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偏瘫的常见并发症.笔者采用针灸推拿配合康复锻炼治疗本病40例,获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治2008年6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共80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脑卒中诊断标准[1],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并伴有偏瘫体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障碍和感觉性失语.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标准[2],并排除由肩周炎、颈椎病、心肌梗死或丘脑痛等引起的疼痛.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55.7岁;病程:急性脑卒中后最短32天,最长3个月.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及康复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配合自拟通络活血汤内服及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VAS评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9例,对照组应用现代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治疗1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47%,对照组73.68%,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ugl-Meyer关节活动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Fugl-Meyer关节活动与疼痛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ugl-Meyer关节活动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均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水肿,增加肩关节活动,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有良好疗效,可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 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使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使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比较2 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 评分均降低(P<0.05),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 评分、改良Barthel 指数(MBI) 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DASH 评分较低(P<0.05),FMA 评分、MBI 评分较高(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上肢疼痛情况,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8.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可靠,有见效快、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其中特色针法较普通针刺针对性更强,疗效更突出,且与康复训练结合可较大程度提高疗效。临证应根据患者病程及病情选择介入时机、介入方式,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耐受性选择合适的疗法,但目前研究尚存问题,如针刺疗法施盲较难;疗效评定中少有后期随访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康复训练和常规中风病针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肩关节局部疼痛及水肿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基础加用推拿方法。结论: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肩手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予现代康复训练,实验组予现代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推拿,两组均干预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及上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疼痛(NRS)评分、肩关节活动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 相似文献
11.
临床治疗中风后语言障碍虽然疗效肯定,但仍存在不足。不利于针刺疗法的大范围推广和运用。查阅近5年针灸治疗本病文献,从针灸疗法和综合疗法两方面进行综述,针灸疗法又包括以体针疗法为主、以头针疗法为主、以舌针疗法为主、以放血疗法为主和多种针法配合5个方面;综合疗法包括针药结合、针灸与语言康复相结合和针刺与音乐音调治疗法结合3个方面。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和总结近年来肩手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的发展现状。从肩手综合征评价方法、西医护理要点、中医护理要点、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如何运用中西医综合方法改善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方法。为患者制定实施合理的康复护理计划提供参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浮刺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相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加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浮刺疗法。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上肢FMA功能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MA评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FMA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首次治疗前后,两组疼痛VAS评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各时点,两组疼痛VAS评分均存在上升趋势,但治疗24 h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总体治疗前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浮刺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显著缓解患肢疼痛,改善其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综合康复疗法改善脑卒中缓解期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缓解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包括肢体摆放、坐位平衡训练、患肢持重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痉挛肌电刺激等临床常规康复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观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FMA、FIM积分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FMA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4周FIM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有较持续稳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运动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针法,B组采用运动针法,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疼痛积分?肿胀程度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积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结果] VAS疼痛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A积分及ADL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 B组积分明显高于A组积分(P<0.05),肿胀程度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B组积分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 运动针法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改善肢体肿胀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体感音乐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且确诊为PSD的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体感音乐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灸治疗,2组均以2周为1疗程,对比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满意指数A(LSIA)、ADL评定Barthel指数、客观生活质量评定(QLI)、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PSQ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LSIA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PSQI、LSIA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PSQI、LSIA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QLI、ADL、Fugl-Meyer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体感音乐可有效改善PSD患者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及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PSD患者康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艾灸组(30例)和针灸组(30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结果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可以显著改善关节压痛(P<0.05),针灸组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度、双手握力(P<0.05或P<0.01)和疼痛评分;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可以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P<0.05),针灸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次症、关节活动度和疼痛评分(P<0.05);针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单用组和艾灸单用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免疫调节作用,改善受损关节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显著持续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抑郁症是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以应用抗抑郁药物为主的临床治疗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与此同时应用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却日益得到关注。就近年来有关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同时也指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针灸治疗抑郁症作出客观的科学评价,并进一步推动针灸疗法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内埋针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治疗,实验组应用皮内埋针疗法结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证候总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Fugl-Meyer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MA)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证候总积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FMA评分和BI,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皮内埋针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药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和康复训练组,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45例采用电针、中药结合康复训练的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6个月时手肿胀程度、上肢疼痛VAS评分、简化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6个月时手肿胀程度、上肢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简化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