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放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效果与预后的因素.方法 95例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接受术后放疗,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差异检验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 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2%、50.5%、44.2%和20.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方法和肿瘤剂量与生存率无相关性;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生存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口干是治疗的主要毒副作用.结论 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影响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放疗能够提高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微创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施行鼻内窥镜下手术 ,术中配合使用电动吸切器切除肿瘤 ,术后随访 12~ 60个月。结果 全部 2 5例均在鼻内窥镜下一次完整切除肿瘤 ,2 5例中 2例分别于术后 12个月和 16个月内复发 ,其余 2 3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 使用鼻内窥镜微创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不仅对病变局限者有效 ,对病变广泛侵犯后组筛窦和蝶窦者亦有较好疗效。但对瘤体广泛浸及上颌窦或额窦者宜采用联合径路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微创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施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术中配合使用电动吸切器切除肿瘤,术后随访12~60个月。结果 全部25例均在鼻内窥镜下一次完整切除肿瘤。25例中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和16个月内复发,其余23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 使用鼻内窥镜微创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不仅对病变局限者有效,对病变广泛侵犯后组筛窦和蝶窦者亦有较好疗效。但对瘤体广泛浸及上颌窦或额窦者宜采用联合径路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方法 对2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病人,行鼻外进路加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术后平阳霉素术腔贴敷方法治疗。结果 26例病人,术后随访-3年,痊愈24例,复发2例,治愈率92.3%。结论 采用鼻外进路加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和药物的综合疗法,对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状瘤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方法 对 2 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病人 ,行鼻外进路加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 ,术后平阳霉素术腔贴敷方法治疗。结果  2 6例病人 ,术后随访 1~ 3年 ,痊愈 2 4例 ,复发 2例 ,治愈率 92 3%。结论 采用鼻外进路加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和药物的综合疗法 ,对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鼻腔鼻窦癌病理类型多样,发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诊断时多为局部中晚期。目前治疗以手术联合放疗伴或不伴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为主,但术后患者器官功能保留率低、生活质量差,预后欠佳。近年来,随着手术及放化疗水平的提高,诊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具体方案仍存争议。本文对鼻腔鼻窦癌的主要研究进展及争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5例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患者,采用Kaplan-Mel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差异性检验。结果 105例患者放疗结束后,CR 42例,PR 14例,有效率为53.33%(56/105);化疗结束后,CR 55例,PR 23例,有效率74.29%(78/105)。放化疗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放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3、5、10年生存率(P<0.05),其中3、5、10年生存率腺癌亦显著高于鳞癌(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手术方法是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中Ⅱ期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Ⅲ~Ⅳ期、腺癌高于鳞癌、微创切除高于广泛性切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手术方法是影响放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全部患者未出现严重近期并发症,随访发现听视力障碍11例。结论术后放化疗是改善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临床效果的重要环节,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影响术后放化疗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收治的38例鼻腔、鼻窦肉瘤作出回顾性分析,且对其据HE染色的病理切片做出肿瘤的分类和检测,及据1997年UICCGTNM软组织肉瘤进行病理分级.治疗方法为选用6MV的X线+电子束两种混合射线DT65~80Gy放射,术前50~60Gy+鼻腔、鼻窦广泛切除术,鼻腔、鼻窦广泛切除+50~70Gy放疗术3种方法.其结果显示单纯放疗3年生存率为33.3%,5年生存率为0;放疗+手术3年生存率为40%,5年生存率为33.3%;手术+放疗3年生存率为82.6%,5年生存率为58%,由此见手术+放疗对提高病人5年生存率具有积极作用,且软组织肉瘤以高剂量为宜,易采用多次.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247-248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侵及眼眶的鼻腔鼻窦肿瘤的安全性、临床效果和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在鼻内镜下行切除手术治疗的侵及眼眶的良性和早期恶性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治疗预后。结果:全部病例中,11例单纯经鼻内镜下切除肿瘤,4例经鼻腔和鼻外切口双径路手术治疗,其中 1例侵袭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术后出现下睑外翻,经治疗后好转;1例鼻腔鼻窦骨瘤患者于鼻内镜下全切骨瘤,术后出现患侧内眦外移;4例良性骨源性病变患者行鼻内镜下病变部分切除术,其余病例均彻底切除肿瘤而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36月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侵及眼眶的鼻腔鼻窦肿瘤有其独特的优势,在鼻内镜下单纯经鼻腔或内镜辅助经鼻腔和鼻外切口双径路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术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疾患诊治中的 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晓明  闵华庆 《癌症》1996,15(2):134-136
本文分析了CT与鼻内窥镜手术诊治9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疾病的经验。结果提示:鼻内窥镜手术能准确地诊断放疗后鼻窦疾病,减少误诊误治,有效地治疗各种放疗后良性病变:是探查鼻窦肿块的优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马杰 《实用癌症杂志》2016,(11):1806-1808
目的 探讨鼻内镜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40例患者鼻内镜下行手术切除(观察组),根据每个肿瘤类型和部位的不同,确定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范围.另40例患者行传统手术方法(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技术切除鼻腔鼻窦肿瘤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少,术后焦虑较轻,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局部晚期鼻腔鼻窦肿瘤放射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84例局部晚期鼻腔鼻窦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2008年我科共治疗的84例局部晚期(T3、T4期)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3年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3.5%、71.3%、46.2%和82.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放化疗、病理类型与生存率无相关性,而T分期、放疗剂量、放疗技术、手术后联合放疗与生存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3期、手术后联合放疗、放疗剂量>70 Gy、调强放疗均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即肿瘤T分期相对较早(T3期),能够行手术切除,术后配合调强放疗,给予相对较高的放疗剂量(>70 Gy),患者生存率就能从中获益。IMRT组与3D-CRT组放疗后口干发生率分别为2.4%和7.1%,P=0.03。结论:放射治疗是局部晚期鼻腔鼻窦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放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调强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在鼻腔鼻窦肿瘤治疗中,能明显提高靶区剂量,进而提高生存率,同时降低口干发生率,且没有Ⅲ级以上的晚期毒副反应的发生,调强放疗应被视为局部晚期鼻腔鼻窦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陶维能 《实用癌症杂志》2014,(12):1644-1646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入的5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鼻切开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短,疼痛情况也较对照组轻,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复发率较低。结论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鼻腔鼻窦肉瘤(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肉瘤的最佳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20例鼻腔鼻窦肉瘤患者诊治过程。结果 早期诊断误诊率高,综合治疗效果不佳,局部复发率高,五年生存率仅10%。结论 早期诊断,彻底手术加术前术后放疗或化疗是目前有效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疗效及放疗在其治疗中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1—2014年间我院收治原发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52例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手术18例,手术联合放疗31例(手术+术后放疗24例、术前放疗+手术7例),单纯放疗3例。使用倾向配比评分法对手术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配对分析。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全组5年LC、DMFS、DFS、OS分别为49%、48%、22%、45%。配对后手术联合放疗5年LC 明显高于单纯手术(88%∶43%,P=0.028),但5年DMFS相近(67%∶57%,P=0.955)、DFS相近(58%∶24%,P=0.131)、5年OS也相近(67%∶67%, P=0.727)。术前放疗+手术组、手术+术后放疗组手术切缘阴性率分别为100%和50%( P=0.004)。结论手术联合放疗可提高原发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LC率,术前放疗增加手术切缘阴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病变以中鼻道为中心,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肿瘤多位于单侧鼻腔,可同时侵犯同侧上颌窦或累及筛窦.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结论:CT能较好显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术后有无复发,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侯俊胜  陶学勇  鲍志国  翟性友 《癌症进展》2021,19(24):2514-2517
目的 探讨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在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术中是否应用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将8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鼻内窥镜下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肿瘤切除术中联合应用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生活质量[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量表(SNOT-22)]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Ⅰ、Ⅱ型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肿瘤全切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IFN-γ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IL-4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SNOT-22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SNOT-22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50%(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前使用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提高肿瘤全切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累及前颅或颅内脑组织的鼻腔副鼻的手术切除途径及方法。方法:经颅面联合进路行显微外科连续整块切除累及前颅底或颅内脑组织的鼻腔副鼻窦癌15例,其中5例仅累及前颅底,10例累及前颅底至颅内额叶脑组织。硬脑膜缺损应用大腿阔筋膜修补。结果:15例均作了术后随访,随访时间最长为10年,最短为2年,其中4例为初治患者,11便为综合治疗后局部复发患者患者,9例无瘤生存2年以上,2年无瘤生存率为60.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嗜神经侵袭(PNI)阳性鼻腔副鼻窦腺样囊性癌(ACC)的疗效, 探讨PNI在鼻腔副鼻窦ACC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鼻腔副鼻窦A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和国际抗癌联盟第8版分期系统重新分期。随访获取患者治疗失败和生存资料, 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结果上颌窦(59例)为最常见的肿瘤原发部位, 其次为鼻腔(38例)。Ⅲ~Ⅳ期患者93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手术14例, 单纯放疗13例, 术前放疗+手术10例, 手术+术后放疗68例。中位随访91.8个月, 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2.6%、73.0%、52.9%和78.0%。33例(31.4%)患者PNI阳性, 其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3.7%、29.4%和56.5%, 均低于PNI阴性组(分别为80.8%、63.0%和86.8%, 均P<0.05), 而两组的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5%和76....  相似文献   

20.
蒲锘  付凯  白林 《四川肿瘤防治》2005,18(4):223-224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病变以中鼻道为中心,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肿瘤多位于单侧鼻腔,可同时侵犯同侧上颌窦或累及筛窦。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结论:CT能较好显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术后有元复发,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