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付根  董瑞兰  王云  马敬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109-211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30例,并于基线、12周末,随访至24周末时对2组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不良反应评定;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齐拉西酮组显著低于利培酮组;治疗后齐拉西酮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少,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齐拉西酮和氯丙嗪治疗,齐拉西酮组32例,氯丙嗪组30例,疗程3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均有显著疗效,齐拉西酮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氯丙嗪组不良反应比齐拉西酮组多。结论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不良反应较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明显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选用齐拉西酮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评价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在治疗前后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以及副反应量表对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并用生活质量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由原来的(82.46±16.68)下降至(38.21 ±3.63);QOL-100量表评分由原来的(11.6±3.3)上升为(18.9±4.1),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是便秘、嗜睡、眩晕等.结论 齐拉西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各50例.疗程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 QOL-100)评定生活质量,同时检测体质量、血糖及催乳素.结果 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的总体疗效相当;利培酮较齐拉西酮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及抗胆碱能作用发生率高;齐拉西酮对血清催乳素、血糖、体质量影响较利培酮小;齐拉西酮组WHOQOL-100各领域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永柏 《现代保健》2012,(12):40-4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4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20例)和利培酮组(20例),疗程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有效率92.5%,显效率80%,利培酮组有效率90%,显效率7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引起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及内分泌变化明显低于利培酮。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梁闽  赵路平 《现代保健》2011,(34):19-20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84.2%,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6.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内分泌方面不良反应比例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有相当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对抗精神病药而治疗无效,甚至换用几种不同结构的药也无济于事,成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我们对TRS患者应用利培酮和齐拉西酮进行随机对照治疗,并对两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利培酮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诊治的82例精神 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给予利培酮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WAIS-RC评分和SDSS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与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利培酮治疗,1 mg/次,1次/d,根据病情调整至2~3 mg/次,2次/d;研究组给予口服氨磺必利治疗,100 mg/次,1次/d,根据病情调整至200~600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4、8周PANSS得分分别为(71.5±17.1)、(59.8±14.4)、(47.1±10.1)、(72.6±17.5)、(60.2±15.2)、(48.3±13.9)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85.4±15.1)、(89.6±1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与利培酮疗效相当,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3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4例,按照所服用药物分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和齐拉西酮组,每组各108例,比较治疗过程中糖脂代谢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奥氮平组FB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相似文献   

11.
12.
了解月经来潮对女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女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青春期生活质量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8所中小学校1 690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控制混杂因素年龄的情况下,月经来潮对生活质量有影响(F=5.36,P=0.020);月经来潮组女生生活质量在生理维度、社会维度均低于月经未来潮组(F值分别为6.10,11.13,P值均<0.05).视年龄为协变量的偏相关分析发现,月经来潮时间与生活质量得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1,P=0.79);健康教育、主动了解健康信息、能通过父母了解健康信息与月经来潮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12,0.13,0.12,P值均<0.05);而与月经未来潮组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月经来潮会降低青春期女生的生活质量,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该人群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康复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寻找提高围绝经妇女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用Kupperma评分法量表和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唐山市文化路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筛查,选取Kupperman评分≥16分的患者113例;按数字排序随机分对照组58例,运动疗法组55例,训练5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用Kupperma量表评价症状,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5个月后,训练组组间比较在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虑、头晕、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胸闷心悸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虑、肌肉关节痛、胸闷心悸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生命质量量表在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生命力(VT)、总健康(GH)得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动疗法气功操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躯体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后脑瘫患儿生存质量变化及影响生存质量改变的因素。 【方法】 本研究以2007—2009年在本院就诊的70例2~6岁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 PedsQL)4.0作为患儿生存质量的测定工具,综合康复治疗半年后评价患儿生存质量的改变及影响生存质量改变的因素。 【结果】 70例脑瘫患儿中男48例,女22例,平均月龄为(35.3±11.3)月; 7例上幼儿园,入学率仅为10%;其治疗前后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25.40±21.84、31.38±24.98;情感功能64.00±20.16、67.28±18.62;社交功能29.14±21.97、34.50±21.32;PedsQL总分为37.16±16.45、42.22±17.06。经配对设计的t检验,综合康复治疗前后患儿在生理功能、社交功能和PedsQL总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生存质量改变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及教育程度为小学的父母对患儿生存质量改变起正向作用。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对生存质量的改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797)。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脑瘫患儿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提示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来提高脑瘫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4000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应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FC患者39例2周,随访1年观察疗效,同时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同期观察并随访果导治疗40例,分析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均有疗效,聚乙二醇组优于果导组(x2=12.234,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其中聚乙二醇组对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3.686,P〈0.01)。结论:聚乙二醇治疗FC疗效优于果导,特别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江苏省南京市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综合健康管理下的血压和生命质量变化情况。方法 2013年3~12月,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南京市某社区医院管辖内老年高血压患者520例,再利用随机数字表产生随机数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对管理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专项的社区健康管理,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不增加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在基线、中期(6个月)和终期(18个月)共进行三次问卷调查,并用多水平模型分析生命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管理组和对照组的基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为期18个月的干预后,管理组对比对照组,收缩压平均降低(4.74±1.69) mm Hg(t=2.801,P=0.006),舒张压平均降低(3.67±1.17) mm Hg(t=3.158,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命质量方面,两组的视力状况(Z=-3.142,P=0.002)、牙齿情况(Z=-2.130,P=0.034)、睡眠状况(Z=-3.471,P<0.001)、心理状况(Z=-2.051,P=0.040)和总体健康情况(Z=-2.653,P=0.00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组均优于对照组;生命质量得分变化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健康管理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抑郁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36例,利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估.结果 2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2例存在抑郁状态(SDS,抑郁指数≥0.5)为抑郁状态组,另外154例为无抑郁状态组.抑郁状态组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共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比非抑郁糖尿病患者明显下降,在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同时,应注意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A)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别应用DA和NA进行干预治疗,比较药物应用后不同时点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变化和6h乳酸清除率、28d生存率。结果治疗6h后平均早期乳酸清除率DA组患者为22.3%,明显低于NA组患者的59.0%,SVO2≥65%的患者分别占30.9%和64.0%,DA组高乳酸清除和SVO2≥65%的患者均明显少于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效应差异,NA组148h时HR均较DA组低,2448h时HR均较DA组低,2448h时MAP较D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I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A组SVRI值在148h时MAP较D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I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A组SVRI值在148h时均较D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较DA能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脏器灌注,并能有效清除血乳酸,NA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王奚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35-293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8周后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r指数)变化。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的评分(分别为1.94±0.29、1.89±0.27、1.94±0.32、1.82±0.27、6.32±0.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1.72±0.23、1.65±0.26、1.69±0.30、1.58±0.26、5.21±0.83);观察组Barther指数评分为(59.44±10.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4±9.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选取在我院住院化疗的100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仅给予常规抗癌药物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化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于入组当时及研究结束时分别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评分(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的年龄、性别、病程、SAS、SDS评分、QLQ-C3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58.8±7.6)分、(49.5±10.1)分,干预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46.5±7.8)分、(37.4±9.2)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7、6.215,P<0.05).干预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一般情况、体力评分、情感情分、认知评分、社会角色评分、功能评分分别为(47.3±23.0)分、(54.9±26.6)分、(60.4±19.1)分、(66.2±25.8)分、(54.1±26.2)分、(49.4±21.5)分,干预组分别为(57.2±18.3)分、(63.0±25.9)分、(67.3±23.3)分、(75.4±28.2)分、(67.7±24.8)分、(58.5±22.3)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5、6.144、5.021、5.702、7.137、6.357,均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