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明中医》2012,(2):254-254
【组方】①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仙灵脾,香附,何首乌,黑栀子,生地黄。②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菟丝子,杜仲,何首乌,黑栀子,生地黄。③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仙灵脾,白芥子。④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菟丝子,杜仲,丹参,苍术,鹿角  相似文献   

2.
地黄饮子首见于<黄帝素问宣明方论>,由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官桂,茯苓,麦门冬,石菖蒲,远志,生姜,薄荷,大枣等组成.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主治瘖痱证.笔者用其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症疗效甚佳,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嵘 《江西中医药》2007,38(1):50-50
1 气虚感冒 李某,男,63岁,退休教师.2003年4月7日就诊,患者3天前受凉感冒,发热恶寒,鼻塞流清涕,身体酸痛不适,自服"克感敏"、"新康泰克"、"双黄连"片后大汗出热退,但恶寒加重,精神困倦,食欲不振,时流清涕,肩背部及双上肢酸痛,咳少许白色稀痰,咽喉干痛,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细.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正气内怯,营卫失和,寒湿滞表.治疗当和解少阳,扶正祛邪,散寒驱湿通络.拟以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 g,黄芩10 g,半夏15 g,生姜15 g,大枣15 g,甘草10g,潞党参15 g,桔梗10 g,陈皮10 g,羌活10 g,白芷10 g,葛根15 g,桑枝30 g.水煎服,每日1剂,药进3剂即愈.  相似文献   

4.
立冬立冬:11月7日,冬季开始,万物闭藏。立,建始也,冬,冬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一切变化都表明,冬季就要来临。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3岁.1982年时发现肝功能不正常,经治痊愈.1992年再次发病,化验结果HBsAg、HBeAg、Anti-HBc均为阳性,ALT 55 IU/L,TTT 12IU/L.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胁肋胀痛,尿黄,面黄.服用中药汤剂:虎杖20 g,木香6 g,栀子10 g,郁金10 g,茵陈20 g,连翘20 g,蜂房10 g,紫草10 g,丹参15 g,黄芪15 g,甘草3 g,板蓝根15 g,龙胆草12 g,生薏米10 g,白花蛇舌草20 g.随症加减治疗3个月后,ALT与TTT均正常,HBsA g( ),Ant-iHBe( ),Anti-HBc( ),症状消失,随即停药.1996年又出现与1992年相同的情况,继续服用中药汤剂治疗3个月后,化验结果为小三阳,ALT、TTT均正常,症状消失,随即停止用药.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当今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加之遗传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该病为终身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支出费用高,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诸多的危重表现,如心律失常,中风,诸多靶器官损伤,致残、致死病例屡见不鲜,为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病情的发展加重,加强对本病的科学认识、积极合理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例1.汪某,女,5岁,河南人.初诊日期:2000年2月24日.家属代述:失语1周.患儿深夜熟睡之时被父母吵架惊醒,随后哭闹不止,次日即不会讲话(但可发声),伴流涎不止,饮食不能下咽,神疲嗜卧,走路不稳,大便溏软,苔黄腻,脉滑.曾到本市某医院就诊,做头颅CT正常,无特殊治疗.方药:法半夏4g,陈皮5g,胆南星3g,茯苓5g,茯神4g,石菖蒲4g,益智仁4g,生薏米10g,厚朴6g,栀子3g,香附3g,远志3g.7剂,水煎服.3月3日复诊,服药3剂后开始说话,7剂服完,诸证均消.惟性情急躁,为巩固疗效,以前方去益智仁、远志,加柴胡3g.3剂.  相似文献   

8.
<正>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生气发怒,有些人会气得胃疼,于是赶快揉揉肚子,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山东省立医院按摩科主任王海泉建议,不妨按按胸背。因为,虽然是胃疼,但病根是肝,情绪郁怒,紧张焦虑,造成肝气郁结,肝木克脾,脾胃受损。此时,主要是疏肝理气,使经络畅通,胃自然就不疼了。  相似文献   

9.
标签化健康     
刘明 《科学养生》2012,(11):59-59
养生保健的话题持续升温,于是,各路专家学者一齐上阵,各领风骚,你弄一个运动养生,他弄一个四季养生,我搞一个气功养生,名目繁多,五花八门,谁也不想和别人撞车,因而,出现了一堆养生法,叫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养生,是一门学问,不假,不过,如此分割开来,高手各执一角,相互斗法,不仅短期内无法分出高下,而且无端的浪费各种资  相似文献   

10.
盆腔炎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伴发热或高热、寒颤、头痛、食欲不振,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感.腰酸胀痛,白带多,月经不调,经量时多时少,夹瘀血块.或排尿困难,尿频急,或腹泻,里急后重,排便困难.笔者近年来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盆腔炎5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治少阴水气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呕,或小便利而下利者。用此加减。 组成白尤二两,茯苓二两,白芍二两,大附予一枚(炮),生姜二两(切),以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去附子加生姜,足成半助。  相似文献   

12.
笔者用祛瘀生肌汤煎剂治疗褥疮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煎剂制作 取金银花30g,蒲公英30g,当归8g,防风10g,花粉15g,乳香6g,没药6g,白芷12g,大黄10g,芒硝20g,紫草10g,儿茶10g,血竭6g.  相似文献   

13.
武秀峰  时银英 《现代中医药》2008,28(2):F0003-71
患者男性,32岁,司机,因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吐粉红色胃内物),心悸气短,乏力汗出,泻下清稀水样便,于2007年7月6日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112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2/6Kpa,神志清楚,精神极差,大汗淋淳,呼吸急促,肺呼吸音正常,心率112次/min,律齐无杂音,心音低而弱,肝脾未及,肾区无叩痛,肠鸣音亢进,腥肌张力稍高,ECG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4.
1 病案 患者,女,48岁,因腹胀,嗳气,恶心,前来我院就诊.医师诊断为胃动力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给予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060207811)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病人服药3天后出现便血,再来院就诊,医生要求患者停服吗丁啉,1天后患者便血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5.
米兰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境内,北靠阿尔卑斯山,南邻亚平宁山脉,土地肥沃,属地中海气候。因建筑,时装,艺术,绘画,歌剧,经济,足球,商业,旅游,媒体闻名于世,是世界最为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世界最大的八大都会区之一,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和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欧洲三大都会区之一,意大利最发达的城市和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5岁。孕2产2,以宫内孕40周产后阴道大量出血2h伴胸闷、心悸于2006年3月28日下午4时30分急诊入院。末次月经不详,停经4月余自觉胎动,孕期无阴道流血及腹痛史,未行产前检查。于当日中午感下腹疼痛,下午2时许在当地由乡村接生员接生,娩一足月女活婴,体重3800g,胎盘、胎膜娩出完整,产后阴道流血不止,当地医生给予补液、宫缩剂、止血剂等治疗无显效,病人渐感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不适,故急诊入我院。查体:T36℃,P126次/min,R20次/min,BP0mmHg,神志不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呈重度贫血貌,四肢湿冷。产科检查:外阴血染,会阴正中撕裂…  相似文献   

17.
华佗辨三痞     
《光明中医》2012,(5):1030
上痞者,头眩目昏,面赤心悸,肢节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气,惧火,喜寒,又状若中风之类者是也。中痞者,肠满,四肢倦,行立艰难,食已呕吐,冒昧,减食或渴者是也。下痞者,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  相似文献   

18.
笔者采用电针、推拿、饮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8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4例,女5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5岁,平均42.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2年;轻度肥胖26例,中度肥胖38例,重度肥胖22例;脾虚湿阻型(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质淡红,苔薄腻)18例,胃热湿阻型(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怠情,口渴喜饮,脉滑小数,舌质红,苔腻微黄)29例,肝郁气滞型(肥胖,胸肋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细弦,舌质暗红苔白或薄腻)14例,脾肾两虚型(肥胖,疲乏无力,腰腿软,脉沉细无力,舌质淡红苔薄)19例,阴虚内热型(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痛腿软,五心烦热,低热,脉细数微弦,舌尖红苔薄)6例.  相似文献   

19.
颜某,女,21岁.2007年2月13日初诊.全身散发红色风团伴脱发5月,加重3月.患者5个月前不明原因全身突然散发淡红风团,大小不等,瘙痒难忍,遇热更甚,常于睡前发作,可自行消退,伴头发渐脱.随风团反复发作,脱发日渐严重,至3月前脱落殆尽.诊见全身皮肤干燥,散布抓痕、血痂,划痕征+,头发全脱,仅余顶、枕部小片稀疏分布,顶部约2cm×3cm,枕部约3cm×4cm,发质枯黄无泽,易断裂拔脱,头皮平滑光亮,无细软绒发新生,胃纳尚可,眠差梦多,二便可,月经周期延长,色淡量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相似文献   

20.
一、中风与痹金匮中风历节篇:“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由於中风为中枢神经病变,即今之脑溢血,以半身不遂为主症,是内因,而痹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即今之偻麻质斯,以但臂不遂为主症,是外因,故仲景於中风篇首条指出,辨明中风与痹症之不同。(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