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拟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阻滞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行术前常规检查,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进行诱导麻醉。阻滞组在超声引导中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对照组仅行腹直肌后鞘阻滞。记录两组芬太尼使用量、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1 h、6 h、12 h及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阻滞组的芬太尼用量为(172.36±41.28)μg,少于对照组的(283.46±39.76)μg(P0.05);阻滞组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6.42±1.59)min、(3.41±0.74)min,低于对照组的(8.06±1.64)min、(5.22±0.92)min(P0.05);阻滞组术后1 h、6 h、12 h及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同时缩短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麻醉管理。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8例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全身麻醉,分析38例患者麻醉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麻醉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8例患者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及Na+、K+、Ca2+、Gl-、Glu等生化指标和麻醉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手术时间(202±17.6)min;平均麻醉时间(212±19.8)min;平均拔管时间(9.2±3.9)min;有3例出现皮下气肿,经术后随访,38例患者均未发生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结论行全身麻醉后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时,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但是对麻醉管理有着极高的要求,一定要注意麻醉方式的选择,加强通气参数监测,避免术中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缝扎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68例,年龄3~8岁,ASA Ⅰ或Ⅱ级,体重7.5~23.5 kg,以瑞芬太尼0.15~0.3 μg/kg·min-1联合丙泊酚6 mg/kg·h-1连续静脉输注维持术中麻醉.记录手术过程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儿麻醉过程及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呼吸恢复时间(8.8±1.2)min,清醒时间(11.2±1.8)min,拔管时间(13.1±1.4)min,恢复期躁动发生率3%,无恶心呕吐及寒颤发生.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缝扎术,麻醉深度易于调控,血压、心率平稳,术后呼吸恢复快,苏醒迅速完全,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47例麻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娟  罗林丽  黄蔚 《西部医学》2012,24(5):928-929,93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47例宫颈癌经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全身麻醉资料,对生命体征改变、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各时点SBP、DBP、HR、SpO2、PetC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201±18.8)min,平均麻醉时间(213±20.1)min,平均拔管时间(9.3±4.0)min。术中5例(10.6%)患者并发了皮下气肿,8例(17.0%)患者并发了少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结论全麻下经腹腔镜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麻醉要求较高,应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机械通气参数,加强监测,预防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置入冠状动脉支架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河南省中信重型机械公司职工医院置入冠状动脉支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最佳的麻醉处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没有转开腹手术病例.患者的手术时间25~95 min,平均手术时间(55.67±12.35)min;麻醉时间33~115 min,平均麻醉时间(70.64±13.86)min;术后苏醒时间22~35 min,平均术后苏醒时间(31.54±13.64)min.结论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风险比较大,对麻醉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术前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才能使术中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氟醚全凭吸入诱导和维持麻醉在日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无创血压(NIBP)和血氧饱和度(SpO2),高流量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插入食管引流型喉罩,全程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保留患者自主呼吸,必要时手控辅助通气,维持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35~45) mm-Hg.缝皮结束时停用吸入麻醉药,患者拔除喉罩通气道后送回麻醉恢复室观察.记录诱导时间、停药至喉罩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呼之睁眼)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所有病例麻醉过程平稳,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均未发生低氧血症、CO2蓄积,血流动力学平稳,手术时间(25~60) min.诱导时间为(2.8 +0.6)min,停药至喉罩拔除时间为(2.8±1.6)min,意识恢复时间为(4.7±0.8) min,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为(28.8±3.9)min.结论: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可以满足妇科腹腔镜日间手术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将4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患者(ASAⅠ~Ⅱ级)分为两组,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20例)、B组全身麻醉(20例)。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均升高。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A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B组。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较单纯应用全身麻醉,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苏醒质量更好,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48例,随机分成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身麻醉(A)组和全凭静脉全麻(B)组两组,每组24例,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观察两者患者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变化及全麻药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时段HR、HCO2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 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安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呼吸循环功能平稳,术后苏醒快且平稳,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镇痛完善.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敏  肖金辉 《中外医疗》2016,(36):115-117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其恢复状况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给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35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给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35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依次为5.71%、(8.86±4.57)min、(13.25±3.27)min,对照组35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17.15±7.92)min、(23.14±4.48)min;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其恢复状况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分别经腹腔(n=116)或后腹膜(n=142)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80~315min,平均(167±66.8)min;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85~280min,平均(152±48.8)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经腹腹腔镜组术中出血50~1 000ml,平均(181±140.4)ml;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50~800ml,平均(171±132.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4)。经腹腹腔镜组术后禁食时间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8±1.3)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9±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经腹腹腔镜组术后住院3~9d,平均(6.6±1.5)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3~8d,平均(6.5±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结论经腹腹腔镜和经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均有良好效果,且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6月龄以下婴儿唇裂修复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 收集2001年11月至2011年1月,6月龄以下患儿实施唇裂修补术的病例共324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氯胺酮组(K组)97例,丙泊酚全身麻醉组(P组)115例,七氟醚全身麻醉复合区域神经阻滞麻醉组(S组)112例.观察入室后、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记录术中术后,呼吸抑制、舌后坠、分泌物增多、严重缺氧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各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K组患儿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 minHR、MAP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P组及S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无明显差异.苏醒时间K组为121.5±19.4 min,p组为9.6±3.7 min,S组为4.6±1.4 min.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K组为17.53%,P组6.96%,S组1.79%.S组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及P组(P<0.05).结论 6月龄以下婴儿唇裂修复手术,宜采用七氟醚全身麻醉复合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其具有麻醉诱导及维持平稳、围术期循环稳定、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苏醒迅速而彻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氯胺酮基础麻醉对小儿腹腔镜斜疝内环口缝扎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斜疝内环口缝扎术的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注射氯胺酮基础麻醉组(Ⅰ组)和静脉注射丙泊酚基础麻醉对照组(Ⅱ组).无创监测小儿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术后两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和嗜睡发生率.结果 Ⅰ组、Ⅱ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5.4±8.6)min 、(8.3±3.8)min,苏醒时间分别为(24.5±7.3)min、(12.8±4.7)min,拔管时间分别为(26.3±6.2)min、(13.6±5.2)min,复苏室停留时间分别为(67.7±12.2)min、(38.8±10.3)min,Ⅰ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长于Ⅱ组(P<0.01);Ⅰ组患儿嗜睡发生率为80.0%(24/30),高于Ⅱ组的23.3%(7/30)(P<0.05).结论 氯胺酮可使小儿在腹腔镜斜疝内环口缝扎术后苏醒延迟,使用短效的丙泊酚更合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病人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病人安全恢复.方法 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所接收的2275例患儿麻醉后恢复病人的情况,其中男1774人,女501人,平均年龄(3.4±1.5)岁(1d~11岁),平均停留时间30min(20~60min).结果 100%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PACU常见的并发症有低氧血症(12%),术后寒颤(10%)、术后躁动(10%)、循环不稳定(2.5%),术后恶心呕吐(2.1%)、苏醒延迟(0.01%)等.结论 术后1h最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相似文献   

14.
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毅 《重庆医学》2005,34(5):762-763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及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妊娠1~3个月要求人流孕妇420例.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给予芬太尼静注2μg/kg,观察2min后给予依托咪酯乳剂0.2~0.3mg/kg;待病人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麻醉中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及麻醉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4±2.5)min.依托咪酯乳剂平均用量(14.2±3.6)mg.意识消失时间平均(45±4)s.苏醒时间平均(6.9±3.4)min.麻醉效果优者381例,良者39例.注射部位疼痛1例,肌颤22例,苏醒后呕吐15例.麻醉后P和R有所减慢,MAP和SpO2轻微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是无痛人工流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病人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病人安全恢复.方法 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所接收的682例全身麻醉后恢复病人的情况,其中男性49.2%,女性50.8%,平均年龄(38.2±17.8)岁(6~78岁),平均停留时间41min(20~260min).结果 99.9%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1例病人转入ICU.PACU常见的并发症有循环不稳定(5.5%)、术后寒颤(3.2%)、低氧血症(5.6%)、术后恶心呕吐(1.1%)、苏醒延迟(0.5%)等.结论 术后2h内最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接收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3.24±3.09)min、睁眼时间(18.01±3.03)min及拔管时间(22.07±3.22)min,麻醉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4.57±3.12)、(19.87±3.33)、(24.65±3.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呛咳率及躁动率44.44%、40.00%均少于对照组11.11%及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的麻醉苏醒质量较高,可作为有效麻醉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14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手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麻醉和手术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切皮时和拔管时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29.62±12.05)min]、拔管时间[(35.08±12.45)min]和离开 PACU 时间[(54.05±16.3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呕吐恶心和术后疼痛等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苏醒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病人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病人安全恢复.方法 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所接收的8232例全身麻醉后恢复病人的情况,其中男性47.1%,女性52.9%,平均年龄(40.4±20.5)岁(5d~82岁),平均停留时间43min(20~270min).结果 99.9%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1例病人转入ICU.PACU常见的并发症有循环不稳定(6.5%)、术后寒颤(5.2%)、低氧血症(5.1%)、术后躁动(2.2%)、术后恶心呕吐(2.1%)、苏醒延迟(0.5%)等.结论 术后1h最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中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余均完成了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其中平均手术时间为(148.2±51.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1.2±26.3)ml.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0.1±5.1)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9±3.1)d.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预后腹部外观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总结深低温停循环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血管置换手术38例,探讨其围麻醉期管理方法.方法 38例急性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完成手术.术中实施多脏器保护.结果 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诱导、维持平稳;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92.39±29.76)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为(48.2±13.5)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46.42±11.25)min;30例病人8~24 h完全苏醒,顺利脱机拔管,8例出现短暂神经功能异常,通过术后脑保护措施,72 h完伞苏醒拔管,1例病人双下肢肌力减退,5 d后完全恢复;肾功能衰竭6例;手术3 d后死亡4例,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率为10%;全部患者无麻醉死亡.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麻醉管理、重要脏器的保护是提高主动脉弓动脉瘤血管置换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