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射青霉素出现顽固性呃逆1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注射青霉素出现顽固性呃逆1例韦中国(阜阳地区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安徽阜阳236006)关键词青霉素;扁桃体炎;呃逆青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等[1]。现报告1例因注射青霉素而出现的顽固性呃逆。病人,...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过敏反应在临床上已为众所周知,其大多发生在皮试或注射青霉素后。但也有因空气中含有微量青霉素而过敏性休克病例的报道。现就我院1例对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的特殊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类药物包括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临床上应用广泛。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若不及时救治,患者可迅速死亡。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11年11月共救治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16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过敏反应是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据文献统计,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 0.7%~10%,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约为0.004%~0.015%,50%的患者可在数秒至 5分钟内发生,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生命危险。现将我院门诊注射室近 2年来的 12例多次应用青霉素患者再次应用青霉素时发生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迅速,疗效高,毒性低,临床上较常使用。青霉素易引起过敏反应,速发型多见,因此临床用药中较重视过敏试验和首次用药后的观察;而在连续使用中发生的过敏性休克较少见,其来势凶猛,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本文报告1例连续使用青霉素发生的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Ⅱ)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全文期刊数据库中2001年1月至2014年5月报道,关键词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Ⅱ)”和“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1篇,病例23例。其中,涉及脂溶性维生素2个品种,分别是脂溶性维生素(Ⅰ)和脂溶性维生素(Ⅱ);50岁以上患者构成比最大,占47.82%,发生不良反应的男女性别比为1:1.09;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致过敏性休克最常见,有1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多在用药后1~15min内,占56.52%;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等多个系统。结论脂溶性维生素以过敏反应居多(特别是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与年龄、过敏史、用药时间有关。故在临床使用时,一定要用前询问过敏史,在遵照说明书使用的前提下,注意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尤其是用药15分钟内的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确保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近年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也屡有报道。头孢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主要有皮疹、荨麻疹、血清病样反应、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类似青霉素的休克反应,但致命的过敏反应较罕见。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绝大多数(接近全部)对青霉素类过敏;而青霉素过敏者中约有10%对头孢菌素类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儿童低于5%,因此需要警惕。在临床广泛使用情况下,认真做好过敏反应试验,是很有必要的。 鉴于头孢类抗生素与青霉素之间存在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在应用头孢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如见于椎管过量注射青霉素导致惊厥死亡),吉——海二氏反应和治疗矛盾(如见于驱梅治疗时操之过急,未先进行碘铋剂准备治疗而发生的反应);以及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占药物反应的第一位(~1a),青霉素过敏反应则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为严重,占青霉素过敏反应之37.8%(~1a),而抗菌素过敏性  相似文献   

9.
药源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 ,药源性急症是最严重的药源性疾病 ,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常可在短时间内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世界 1 3的患者的死亡与用药不当有关。笔者概述抗菌药物所致的变态反应性药源性急症相关问题。1 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往往具有过敏体质和家族过敏史。由于个体差异 ,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只是反应程度有轻有重 ,发生率有高有低 ,发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两性霉素和多粘菌素等 ,其中以青霉素为最。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有如下特点 :①以青少年及女性为多 ;②与其他药联用较单独应用为多 ;③间隔用药较连续用药为多 ;④有家族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发生率高 ;⑤各种给药途径和各种剂量 ,重复用药和初次用药均可发生 ,且很难预测 ,死亡率高。有报道 2例患者在注射室吸入了含青霉素分子之空气而引起严重过敏性休克 ,其中 1例抢救无效死亡。所有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均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对本类药物也易引起过敏 ,据现有资料 ,青霉素过敏的人对本类药物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5 %~ 1 0 % ,如...  相似文献   

10.
临床应用的抗过敏药物有3类:抗组胺药;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其他抗过敏药物如钙盐、糠皮质激素等。各类药物应用时各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但是出现过敏性不良反应却是少见的,现综合报道如下:一、抗组胺药(-)田仁发[‘]报道1例女性患者因患过敏性鼻炎3a有余,各种脱敏药物都曾用过,效果不佳。于医院就诊后,服用IOmg阿司咪峻(息斯敏)Zdo30min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恢复正常。阿司咪哟本身为脱敏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尚不清。(二)耿金荣等[到报道3例患者服盐酸赛庚陡致过敏反应加重。其中2例是因…  相似文献   

11.
鱼腥草注射液是国内广泛使用的一种纯中药制剂,过敏反应少见。但该药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文献尚无国外病例过敏反应的报告,我们最近遇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1例国外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诚  王彦  邓莉  杜倩  刘松青  奚鑫 《中国药房》2023,(18):2238-2242
目的 评价肾上腺素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救治中使用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范过敏性休克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提供的2015-2022年药物过敏性休克严重ADR报告的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救治药物选择及肾上腺素使用情况,探讨不同肾上腺素救治方案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共纳入1 415份药物过敏性休克严重ADR报告,所涉患者男女比例为1.04∶1;引发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47.92%)、中药注射剂(9.12%);43.96%患者的ADR发生于用药后10 min内;97.24%的患者治愈或好转,2.76%的患者死亡或未好转。1 415例患者中,使用肾上腺素救治的占63.39%,首选肾上腺素救治的占53.14%;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分别占33.78%、30.32%、25.75%和1.23%;肾上腺素的初始剂量范围为0.01~10 mg,单次剂量以1 mg居多(44.70%);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单次剂量过量的分别有148例(51.03%)、136例(53.13%)和193例(91.47%),静脉注射给药更有可...  相似文献   

13.
王惠 《哈尔滨医药》2004,24(6):58-58
临床上注射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的不少,而嗅到青霉素气味即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则十分少见,我科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过敏反应临床常见,非注射性(接触性)青霉素过敏反应,如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接触性过敏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者报道罕见。现将笔者遇到的4例报告总结,以期增加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磷霉素钠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10年使用磷霉素钠出现的115例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115例涉及的不良反应有皮肤、黏膜过敏反应30例(26.09%),严重过敏反应27例(23.48%),过敏性休克25例(21.74%),神经系统损害9例(7.83%),低钙血症6例(5.22%),肺水肿4例(3.48%),死亡3例(2.61%),药物热3例(2.61%),心脏损害2例(1.74%)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与护士应重视磷霉素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7):422-422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统计表明,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见附件)后引起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已明确显示该类药品存在临床用药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青霉素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但较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急危症,在药物反应中占首位,若不及时救治,患者可迅速死亡。现将一例青霉素皮试阴性注射后却发生过敏性休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特殊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素临床应用广泛,本药毒性低、疗效快、价格低廉,深受人们欢迎.但最大的不足是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使用中需特别谨慎,只有皮试阴性反应者才能使用该药,且首次使用也要进行严密观察,以防不测.笔者曾遇到2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者,并且这2例病人的皮肤过敏试验反应与一般阳性反应表现不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的15年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考察近15年来95例病例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清开灵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好发于<10岁(20.00%)、30-40岁(21.05%)和>60岁(13.68%)3个年龄段;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过敏性休克(24.21%)、过敏性皮疹(15.79%)、全身过敏反应(11.58%)最为常见。由于有较高的过敏性休克比例,以及已有6例(6.32%)患死亡,所以,在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时必须做好防范措施。针对上述的清开灵注射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作提出了避免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皮试一小时后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黄白桦青霉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低毒广谱抗菌素之一,但常见过敏反应,尤其过敏性休克病死率高。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常极为迅速,也有发生在连续用药过程中,而皮试后一小时才出现过敏性休克却少见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