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主要针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治疗。目前大多数医院常有两种蓝光照射治疗方法:双面蓝光照射治疗(箱)及单面蓝光照射治疗(床)。为比较两种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现就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本院接受黄疸治疗的新生儿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间歇性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F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胆红素水平.缓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4.
间隙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采取间隙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到2009年2月之间收录治疗的4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的进行分为两组,并且两组均采取常规的治疗,然后A组的患儿采取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B组的患儿采取持续性的蓝光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比较分析,A组的治疗临床效果和B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的低于B组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黄疸的患儿采取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采取间歇性的蓝光照射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的低于持续性的蓝光照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新生儿黄疸使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长时连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后48、72 h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给予充足的水分及葡萄糖,多可自行消退。若血胆红素超过一定指标,则需积极治疗,以免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疽),遗留永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可能。蓝光照射(简称光疗)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高胆红索血症治疗不失为一项重要措施,它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积极合理的护理对于患儿病症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76例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儿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结论:全面有效的护理是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1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对141例不同程度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每次6—8h的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方法。结果痊愈121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新生儿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仅为成人的1%~2%,易出现黄疸,病理性黄疸以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最为常见,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等损伤。蓝光照射是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其原理是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部分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可能出现皮疹、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出现青铜症,因此光疗过程中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使新生儿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65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极易形成黄疸,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包括高结合胆红素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本身对机体无明显影响,而高未结合胆红素具有脂溶性和亲脂性,可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造成脑细胞损伤,我们采用蒙脱石(思密达)口服,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购进XHZ型蓝光箱,该暖箱具有双面蓝光照射功能.上下各4支20W蓝光灯管,总光亮度为160W。对2000年10月-2004年12月收治的88例新生儿黄疸进行了光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它器官的黄染。若新生儿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14天后逐渐消退,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治疗,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53例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宜护理措施。方法对276例利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方法、疗效及有无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较好。结论本文所采用的护理措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并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间歇蓝光照射组、持续蓝光照射组。对两组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间歇蓝光照射组,在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由原来的225~352μmol/L,降至为治疗后的112~180μmol/L,平均下降了68~120μmol/L;持续蓝光照射组在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由原来的230~382μmol/L,降至为治疗后的118~185μmol/L,平均下降了70~11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能达到持续蓝光照射同样的效果,而且间歇蓝光照射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持续蓝光照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7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新生儿胆红素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蓝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3d后经皮测胆红素水平,两组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经皮测胆红素水平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2、3d,研究组经皮侧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胆红素水平恢复时间为(5.5±1.3)d,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恢复时间为(7.3±1.5)d。研究组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蓝光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胆红素排泄。 相似文献
18.
19.
董玉梅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2,3(20):96-96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引起核黄疸而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退症。以往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药物疗法。近年我科在药疗同时,采用蓝光照射辅助疗法,可明显缩短病程,退黄效果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以及全面的护理措施,评价其恢复的情况。结果本组76例蓝光照射24h后血清胆红素值恢复至正常范围,24例照射40h后血清胆红素值恢复至正常范围,其中光疗1次的19例,2次的40例,3次的34例,4次的7例f包括溶血患儿3例,严重感染患儿4例)。无病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蓝光照射能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而精心、全面的观察与护理也是蓝光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