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诊断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影响CVS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手术前后应用TCD监测CVS。术前行颅脑CT检查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Fisher分级。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归纳、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TCD检查资料。结果以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高于120 cm/s为诊断CVS的标准,术后有17例发生CVS,发生率为53.1%。TCD检测CVS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78%。Fisher分级Ⅲ、Ⅳ级患者中CVS的发生率有高于Ⅰ、Ⅱ级的趋势。结论 TCD为监测CVS的有效方法;颅内动脉瘤术后CVS的发生可能与Fisher分级的等级有关。TCD可以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增高,预测CVS,指导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造成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痉挛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脑血管痉挛。术前、术后行CT检查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Fisher分级和脑梗塞。结合Fisher分级、手术时机、术前动脉瘤破裂出血次数、术中动脉瘤破裂、术后脑内脑室内积血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有17例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56.7%,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1例,发生率为36.67%;头部CT发现由脑血管痉挛引起脑梗塞7例,发生率约为23.33%。结论:TCD为检测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时机、术前SAH次数、术后脑内血肿和脑室内积血有关;TCD可一定程度上预测延迟性脑缺血、脑梗塞的发生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4,(8):952-954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以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入我院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共121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根据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头颅CT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检测以判断术后脑血管痉挛情况,并将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机、病情分级、动脉瘤是否破裂等情况,与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以及预后情况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患者的年龄≤50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d内进行手术、改良Fisher分级>Ⅱ级以及术前SAH次数≥2次以及Hunt-Hess>Ⅲ级的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较高(P<0.05),而性别以及术中动脉瘤是否破裂与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前应充分估计患者术前风险程度及术后合并症的危险因素,并加强围手术期的检测和护理,以更好的预防和减少动脉瘤夹闭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介入治疗与夹闭术治疗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分级a SAH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夹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Fisher分级、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isher分级Ⅱ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Ⅳ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中预后良好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Barthel指数为(82.14±6.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5±6.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夹闭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清除颅内积血,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09年8月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的所有住院患者359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288例,选择符合入选标准者268例为本研究对象。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依据预后不同分为两组:预后不良组(GOS≤3分)和预后良好组(GOS 4~5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个月、3个月和1年的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患者预后不良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为:大量饮酒、围术期高血糖、临床病情分级(Hunt-Hess分级)Ⅳ~Ⅴ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CT Fisher分级)Ⅳ~Ⅴ级和Hunt-Hess分级Ⅳ~Ⅴ级患者中晚期手术(P<0.05)。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动脉瘤家族史和Hunt-Hess分级为Ⅰ~Ⅲ级患者手术时机与SAH患者预后不良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饮酒、围术期高血糖、临床Hunt-Hess分级Ⅳ~Ⅴ级、颅脑CT Fisher分级Ⅲ~Ⅳ级、动脉瘤多发以及术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均是动脉瘤破裂致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鹏  王伟  沈冰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6):518-519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24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按术前Hunt-Hess分级分为高级别动脉瘤组和低级别动脉瘤组,每组再按照患者的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SAH〈72h),间期手术组(SAH4d-14d)和延期手术组(SAH〉14d),预后用格拉斯哥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手术时机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动脉瘤患者行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较间期手术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P〈0.05);高级别动脉瘤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无影响;低级别动脉瘤患者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颅内动脉瘤介入围手术期中对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 3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尼莫地平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3例。围手术期空白对照组患者不使用任何抗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组和川芎嗪组术前2 h开始分别给予尼莫地平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各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三组患者CVS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中空白对照组的CVS发生率为76.92%,明显高于川芎嗪组和尼莫地平组的15.38%和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川芎嗪组和莫地平组的CVS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可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围手术期的CVS的发生率;针对性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动脉瘤夹闭术(并清除部分脑池内的淤血块)对不同Fisher分级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积血量及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 SAH患者依FisherⅠ、Ⅱ、Ⅲ级分成3组,每组分为试验亚组和对照亚组进行比较;另将同期未破裂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者做为未破裂手术组与FisherⅠ组对照亚组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第3、7、13天取脑脊液检测氧合血红蛋白(OxyHb)浓度和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结果(1)未破裂手术组与Fisher I组对照亚组比较:未破裂手术组的OxyHb浓度在第3天显著增高,MCA血流速度在第3、7显著性增高(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OxyHb浓度在FisherⅠ、Ⅱ级的第3天显著增高(P<0.05),但在FisherⅢ级的第7、13天显著降低(P<0.05);MCA血流速度在Fisher I级第3、7天和FisherⅡ级的第7天显著增高(P<0.05),但FisherⅢ级第7、13天显著降低(P<0.05);(3)MCA血流速度与脑脊液中OxyHb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FisheⅠ、Ⅱ级SAH动脉瘤患者,术后反而积血增多并加重了脑血管痉挛;对于FisherⅢ级SAH动脉瘤患者,术后积血减少并部分缓解脑血管痉挛,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确诊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的住院患者32例,均经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术后常规进行预防脑血管痉挛、预防并发症等治疗,观察记录患者临床效果。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3例手术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无术中死亡。术后随访3~24个月,其中21例生活质量良好,7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者,3例有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1例死亡。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行动脉瘤夹闭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95例(100个动脉瘤)瘤采用显微外科经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孤立及包裹术.所有患者按入院时Hunt-Hess分级分为低分级组(Ⅰ~Ⅲ级,68例)和高分级组(Ⅳ~Ⅴ级,27例).根据首次蛛网膜下腔出血至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3 d)、中期(4~10 d)和晚期手术组(≤11 d).其中低分级组早期手术组45例,中期11例,晚期12例;高分级组早期手术组13例,中期7例,晚期7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低分级组术后3个月预后显示,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级组中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级组死亡2例,均为术前Ⅴ级患者,严重血管痉挛导致脑梗死死亡.结论 手术时间早晚对颅内动脉瘤破裂SAH Hunt-Hess分级Ⅰ~Ⅲ级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但Ⅳ~Ⅴ级患者早期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