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熊先锋 《医学综述》2012,18(6):939-941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应用于上腹部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生理盐水组。于术毕前半小时A组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 mL),B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mL,术毕即开始进行舒芬太尼PCIA。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 d内各时点的镇痛效果;同时记录48 h舒芬总用量以及需哌替啶镇痛患者例数;平均自控镇痛(PCA)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记录患者满意度;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1、2、4、8、12 h VAS评分低于B组;舒芬太尼用量以及PCA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A组均少于B组,需哌替啶镇痛的患者数A组亦少于B组;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PCIA用于上腹部手术的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对椎间盘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舒芬太尼消耗量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行椎间盘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西布40 mg/4 mL,手术结束后不使用镇痛泵;Ⅱ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西布40 mg/4 mL,Ⅲ组切皮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mL ,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后接电子病人自控镇痛泵,为100 mL溶液内含舒芬太尼0.1 mg。于术后1、4、8、12、24、36、48 h 随访患者,进行VSA镇痛评分,记录相邻时点间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询问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8、12 h II组疼痛评分低于I、III组(P<0.05);II组4、8、12、24、36 h时段的舒芬太尼消耗量减少(P<0.05)。结论 帕瑞昔布伍用舒芬太尼用于椎间盘手术的术后镇痛,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孙振和  刘功俭 《吉林医学》2011,(7):1320-1322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或Ⅱ级、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采用双盲、随机平均分为帕瑞昔布钠术前组(A组),于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帕瑞昔布钠术终组(B组),缝皮结束时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和空白对照组(C组)。三组患者术毕均用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术后2、4、8、12、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镇静深度(RSS评分)、镇痛的补救措施、患者自控镇痛(PCA)总次数/有效次数(D/D比值)、术后24 h内芬太尼用量、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和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A组0.05);24 h内C组在用药量、实际按压次数明显多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总按压次数/实进数(D/D)A组、B组与C组比较数值显著降低,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毕、术后各时间点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C组不良反应多于A、B两组,C组患者满意度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先静脉内注射帕瑞昔布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骨科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C组)、帕瑞昔布钠20 mg组(P1组)、帕瑞昔布钠40 mg组(P2组),采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全麻诱导,七氟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维持。手术结束后采用舒芬太尼2μg/kg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1(T1)、4(T2)、8(T3)、12(T4)、24(T5)、48 h(T6)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记录上述各时间点患者自控镇痛(PCA)总次数、总有效次数;上述各时间点舒芬太尼用量;并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循环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P1组T2、T3时VAS评分降低,P2组T2~T6时VAS评分降低(P<0.05),P1组T2、T3时患者PCA总次数、总有效次数减少,P2组T2~T6时PCA总次数、总有效次数减少(P<0.05),P1组T2、T3时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2组T2~T6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与P1组比较,P2组T2-T6时VAS评分降低(P<0.05),T2~T6时患者PCA总次数、总有效次数减少(P<0.05),T2~T6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P2组较C组和P1组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减少(P<0.05)。结论切皮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能明显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独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与帕瑞昔布钠联合阿片类镇痛药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拟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根据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两组:Ⅰ组术后常规电子静脉镇痛泵镇痛;Ⅱ组术后常规电子镇痛泵镇痛,半小时后肌注帕瑞昔布钠40mg,以后每12小时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至术后48小时.镇痛不足时由医生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哌替啶50mg,肌注.结果 Ⅰ组24小时镇痛药用量高于Ⅱ组,24小时镇痛满意度低于Ⅱ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皮肤瘙痒、呼吸抑制,Ⅰ组有6例需要肌注哌替啶补充镇痛,Ⅱ组有1例需要肌注哌替啶补充镇痛;Ⅰ组有7例恶心,其中呕吐1例,Ⅱ组有2例恶心,无呕吐,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帕瑞昔布钠复合阿片类静脉镇痛能获得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赵莉  杨飞  徐桂萍 《新疆医学》2011,41(9):29-3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3组,A组于术前30min注入帕瑞昔布钠40mg(4ml)、B组于缝合切口时注入帕瑞昔布钠40mg(4ml)、C组于缝合切口时注入0.9%氯化钠4ml,术毕连接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评估术后0、4、8、12、24和48h的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记录术后镇痛药补救的量;评价术后48h内的并发症的情况;评价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疼痛的VAS评分比较:在术后0,4,8,12,24和48h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小于c组,且A组和B组在术后4h的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Ramsay镇静评分与c组在术后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内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和排尿困难)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c组较A组利B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的患者例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能有效抑制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但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观察组则在麻醉诱导后静滴帕瑞昔布钠,术后两组均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术后2 h、12 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 h、12 h按压镇痛泵次数及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0 min (T_2)、15 min (T_3)、30 min (T_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术后6、12、24 h较显著低于对照组,肾上腺素水平在术后12 h、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麻醉恢复时间、降低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手术缝皮前和晚上9点分别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 mL。术毕两组均给予患者自控的静脉镇痛泵术后镇痛,镇痛药配方为舒芬太尼50μg稀释至100 mL。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满意度。记录24 h舒芬太尼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1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在PCA期间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次高于实验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生理盐水4 mL,B组和C组以帕瑞昔布钠40 mg溶于4 mL生理盐水中,分别于气腹开始前静脉注射。三组患者均于气管导管拨除后静脉接电子微量镇痛泵,A组为100 mL溶液内含舒芬太尼0.1 mg,B组为100 mL溶液内含舒芬太尼0.075 mg,C组为100 mL溶液内含舒芬太尼0.05 mg。于术后4、8、12、24、48 h随访患者,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尿潴留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4、8、12 h的VAS疼痛评分低于A、C组(P〈0.05);B、C组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气腹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能有效缓解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切口疼痛和非切口疼痛,能减少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用量且不增加舒芬太尼相关不良反应,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此类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生理盐水4 mL,B组和C组以帕瑞昔布钠40 mg溶于4 mL生理盐水中,分别于气腹开始前静脉注射。三组患者均于气管导管拨除后静脉接电子微量镇痛泵,A组为100 mL溶液内含舒芬太尼0.1 mg,B组为100 mL溶液内含舒芬太尼0.075 mg,C组为100 mL溶液内含舒芬太尼0.05 mg。于术后4、8、12、24、48 h随访患者,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尿潴留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4、8、12 h的VAS疼痛评分低于A、C组(P<0.05);B、C组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气腹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能有效缓解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切口疼痛和非切口疼痛,能减少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用量且不增加舒芬太尼相关不良反应,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此类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44例)和丙泊酚组(44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继以0.2μg/(kg·h)维持;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1 mg/kg)进行麻醉诱导,诱导后以100μg/(kg·min)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_0)、麻醉诱导后(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切皮后(T_3)、打开腹腔时(T_4)、冲洗腹腔(T_5)、关腹时(T_6)、拔管后即刻(T_7)、拔管后5 min(T_8)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心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术后1 h和4 h的镇静效果评分(Ramsay)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包括苏醒期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心率、CVP、心排血量、心指数和BIS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MAP、心率、CVP、心排血量、心指数和BIS等的值波动较小,手术结束后的值更接近麻醉前。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1 h、4 h的VAS小于丙泊酚组[(1.2±0.3)分比(2.3±0.6)分、(1.4±0.3)分比(2.6±0.7)分],Ramsay评分高于丙泊酚组[(3.2±0.5)分比(1.8±0.4)分、(2.5±0.5)分比(1.9±0.4)分](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3.6±0.4)min比(5.8±0.6)min、(4.1±0.5)min比(7.7±0.8)min、(5.0±0.8)min比(9.1±0.9)min](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22.73%(10/44)比68.18%(30/44)](P<0.05)。结论开腹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与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李瑞钰  王立勋  杨纲华  林霭婷 《医学综述》2012,18(13):2149-2150
目的研究以帕瑞昔布钠行超前镇痛对骨关节手术后镇痛及患者围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骨关节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施行超前镇痛)和试验组(麻醉前静注帕瑞昔布钠),各30例,两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IL-10浓度,并于术后不同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血清IL-6浓度在T2、T3、T4时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浓度在T2、T3、T4时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2、4、6、8、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关节手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能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应,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孙婷辉  段思源 《医学综述》2013,(23):4396-4398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中硬-全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行腹部手术的270例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三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麻组(B组)、硬-全联合麻醉组(C组),各90例.比较三组入室切皮(T1)、探查(T2)、牵拉(T3)、术毕(T4)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牵拉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出现较大波动,A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T3与T1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在T3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A组的牵拉反应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硬-全联合麻醉导致牵拉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控性好,用于腹部手术麻醉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全麻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择期手术病人90例,分3个年龄组,每组30例,group1(青年组):20~44岁,group2(中年组):45~59岁,group3(老年组):60岁以上,分别于术前、术后24h内,术后1周对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问卷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数值广度试验(DSPT)顺向及逆向、数值符号试验(DSYT)、循环连线试验(TMT)、小故事记忆试验(SSMT)进行比较,每项试验与术前比较,大于2个标准差认为有意义,全部试验中大于2项有意义认定存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3组病人术后第一天pocd发病率分别是13.3%、23.3%、36.7%,术后一周发病率分别是6.7%、10.0%、13.3%,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结论 POCD的发生随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手术患儿七氟烷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7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右美托咪定组于注射七氟烷前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同右美托咪定组。(1)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2)分别于气管插管时(T_1)、手术开始即刻(T_2)、手术开始5 min(T_3)、手术结束即刻(T_4)时检测血清醛固酮、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3)比较两组患儿T_1、T_2、T_3、T_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4)比较两组患儿面部表情量表法(FPS)、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以及躁动发生率;(5)两组患儿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醛固酮、皮质醇、血糖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但右美托咪定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醛固酮、皮质醇、血糖水平均低于同时段的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醛固酮、皮质醇、血糖水平在组间、时点间及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儿FPS、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4±0.3)分比(4.4±0.4)分、(7.8±0.7)分比(11.5±1.4)分、34.3%(12/35)比62.9%(22/35)](P<0.05)。右美托咪定组恶心/呕吐、上呼吸道梗阻、咳嗽无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6%(3/35)比34.3%(12/35)、11.4%(4/35)比31.4%(11/35)、11.4%(4/35)比17.1%(6/35)](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能够维持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缓解患儿苏醒期躁动状态,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组1(BF1组)、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组2(BF2组)、芬太尼组(F组),各32例。BF1组采取布托啡诺6 mg进行与芬太尼0.6 mg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BF2组行布托啡诺4 mg与芬太尼0.8 mg进行PCIA;F组单用芬太尼1.0 mg进行PCIA。对三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2 h,三组VAS评分开始下降,术后24 h、48 h,三组VAS评分趋于平稳,BF1组与BF2组VAS评分低于F组,BF1组低于BF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F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32),BF2组为28.1%(9/32),F组为46.9%(15/32),BF1组与BF2组均低于F组,BF1组低于BF2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6 mg+芬太尼0.6 mg进行PCIA的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强度,缓解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诱导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92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诱导麻醉,对照组则给予芬太尼诱导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1、T2、T3、T4四个时点,心率(HR)、心排出量(CO)以及心脏指数(CI)在T2、T3、T4三个时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及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起效更快,麻醉、镇痛作用更强,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黄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03-40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子宫切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在麻醉前(T0)、气管插管(T1)、切皮(T2)、切除子宫时(T3)和拔除气管导管(T4)时刻的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心率(HR)的变化、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SPB、DPB、HR在T0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T1、T2、T3和T4时刻的SPB、DPB显著低于T0(P<0.05)。观察组在T1、T2、T3和T4的SPB、DPB、HR与对照组相同时刻点的三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起效快,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少,血液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