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变化与川崎病怠者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60例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进行血清CRP和IgC、IgA、IgM检测,并通过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明确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结果 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血清CRP和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上述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伴有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血清CKP、IgG、IgM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P<0.01).结论 川崎病患儿血清CRP、IgG、IgM的升高与患儿急性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秦静延  杨方源  阳明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28-328,334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心肌肌钙蛋白-T(cTnT)、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和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4例急性期KD患儿并冠状动脉病变(CAL)和24例KD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NCA)血清cTnT、CRP水平和血细胞计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血清cTnT、CRP水平和血细胞计数及其动态测定有助于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的有关因素有利于及早发现、估计预后、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害,改善患儿的预后。方法:回顾2002年~2008年6年间我院收治的131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分组,将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和未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2组患儿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发生与未发生CAL的患儿在C反应蛋白、血沉、血红蛋白水平及免疫活性测定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单因素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高血沉是发生CAL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心肌肌钙蛋白-T(cTnT)、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和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4例急性期KD患儿并冠状动脉病变(CAL)和24例KD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NCA)血清cTnT、CRP水平和血细胞计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血清cTnT、CRP水平和血细胞计数及其动态测定有助于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5.
杨荣荣  马佳娜 《陕西医学杂志》2020,(10):1259-1261+126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酶学指标在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小儿中的诊断应用。方法:纳入KD患儿70例,将合并冠脉病变的患儿纳入A组,未合并冠脉病变的患儿纳入B组。同时纳入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均进行心肌酶学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三组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比较三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的比值(Em/Am)。比较三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水平。比较三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患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32例患儿中,30例(93.75%)患儿发生冠脉动脉扩张,其中单纯冠状动脉扩张22例(68.75%),合并内膜增厚4例(12.50%),合并心包积液4例(12.50%),合并二尖瓣反流2例(6.25%)。A组LVEF、Em/A m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LVEDD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A组CK-MB、LDH和CK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B组和对照组CK-MB、LDH...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C反应蛋白在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74例川崎病患儿,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根据患儿是否伴有冠状动脉损害分为冠脉损害子组和非冠脉损害子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及观察组两子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冠脉损害子组患儿的急性期、恢复期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冠脉损害子组,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患儿的尤其明显,对预测患儿冠脉动脉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各中文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和学位论文中关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与CRP有关的临床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ger软件(Revman4.2),对所纳入的研究数据的计数资料进行Meta分析,根据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计算比值比及其95%的可信区间,并行敏感性分析及偏倚性分析。计量资料计算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 共有19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计数资料统计结果示,CRP>100mg/L[OR=2.37,95%CI=(1.49,3.77),P=0.0003];计量资料统计结果示,WMD=19.02,95%CI=(11.98,26.05), P<0.00001。结论 CRP与中国川崎病患儿发生冠脉病变密切相关,CRP>100mg/L为其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陈琳  梁彩文  龙丽娜 《海南医学》2021,32(15):1938-1941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炎症因子、血清脑利钠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儿科确诊的3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分为损伤组17例和无损伤组13例.同期选择来我院体检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在川崎病(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时的变化.方法:选择65例KD患儿,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CAL组)和无冠状动脉损害组(nCAL)组,随机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65例同期住院伴发热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CRP水平,比较KD患儿与对照组患儿CRP水平,以及CAL组与nCAL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CRP水平.结果:KD患儿急性期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组急性期和恢复期CRP水平均较nCA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CRP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G (IgG)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及我院治疗的68例川崎病患儿进行研究,于急诊期和恢复期测定其CRP、TNF-α及IgG水平,就所有患儿在上述两个阶段的CRP、TNF-α及IgG水平进行比较。于急诊期对所有患儿进行心动图检测,按是否伴有冠脉病变分为冠脉病变组19例和非冠脉病变组49例,对比两组患儿在急诊期的CRP、TNF-α及IgG水平。结果68例川崎病患儿在急诊期的CRP、TNF-α及IgG水平分别为(26.88±8.31) mg/L、(21.54±6.19) ng/L及(19.88±7.16) g/L,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经治疗,患儿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下降,患儿在恢复期的各指标水平分别为(8.15±2.94) mg/L、(13.41±5.02) ng/L、(12.51±4.13) g/L,明显低于急诊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冠脉损伤的患儿,其CRP、TNF-α及IgG水平分别为(28.19±8.44) mg/L、(26.26±5.75) ng/L及(19.28±7.15) g/L,均明显高于未伴有冠脉损伤的患儿的(17.28±5.36) mg/L、(18.21±4.58) ng/L及(13.75±5.28) 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TNF-α及IgG水平的变化与川崎病患儿的急性炎症反应程度及病情发展有关,因此可将其作为预测患儿是否伴有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丙种球蛋白临床疗效的影响及与患者冠脉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川崎病患儿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结果,分析血培养阳性与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及与冠脉损伤的相关性。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21.43%,其中革兰染色阳性菌5例(7.14%),革兰阴性菌10例(14.26%);血培养阴性的55例中,丙种球蛋白治疗总有效率76.36%(42/55),显著高于15例血培养阳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37,P〈0.01)。血培养阳性患儿超声心动图提示冠脉损伤9例,损伤率60%(9/15),血培养阴性患儿冠脉损伤率为30.91%(17/5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结论感染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病并影响患儿丙种球蛋白的疗效.增加患儿冠脉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陈书琴  朱红枫  杜娟 《西部医学》2012,24(5):914-915,917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KD冠脉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组为30例川崎病患儿,冠脉损害(CAL)组15例,冠脉正常(NCAL)组15例,分别收集急性期、恢复期外周血制备血清。对照组为30例年龄相仿的正常健康儿童。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组患儿血清中MMP-3、TIMP-1的水平。结果川崎病CAL组血清MMP-3、MMP-3/TIMP-1和NCAL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CAL组血清TIMP-1水平较NCAL组明显降低(P〈0.01)。KD急性期MMP-3、TIMP-1、MMP-3/TIMP-1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川崎病CAL组血清MMP-3和NCAL组相比明显升高,提示MMP-3可以作为预测与早期诊断CAL的客观指标。KD急性期MMP-3、TIMP-1、MMP-3/TIMP-1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提示MMP-3、TIMP-1、MMP-3/TIMP-1可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一个客观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刘倩  范晓晨 《安徽医学》2020,41(4):389-392
目的 探讨血浆前清蛋白(PA)水平对川崎病(KD)患儿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28例KD患儿(KD组)的临床资料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的体检资料。KD组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典型KD组98例和不典型KD组30例,根据是否合并CAL分为CAL组23例和nCAL组105例,记录各组患者P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血小板计数(PLT)、清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对各组间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PA的最佳截断值,计算PA判断KD合并CA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治疗前KD组PA水平为(68.91±40.65)mg/L,低于对照组的(180.20±31.8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KD组PA水平(67.19±41.29)mg/L低于不典型KD组的(74.53±38.60)m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PA水平(53.30±24.73)mg/L低于nCAL组的(72.33±42.6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PA的截断值选为82.5 mg/L时,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69.5%。结论 血浆PA水平有望作为KD患儿合并CAL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在发病各期的心肌损伤情况,特别关注随访患儿情况。方法收集住院及随访患儿共72例,其中伴心肌损伤32例,无心肌损伤40例。分析各期患儿心肌损伤发生、发展及恢复、演变结果。结果①伴心肌损伤患儿随访彩色超声示:左心室轻、中度扩大13例;左房扩大2例;EF下降2例;心包积液2例;二尖瓣反流1例。②6例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出现心肌酶升高。③本组患儿的心电图改变以I°AVB为主(14例)。④早期炎性指标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可作为关注心肌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其达到一定的高度(WBC≥20×109/L,CRP≥80)时,应警惕川崎病并发心肌损伤的可能。⑤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⑥心肌损伤在恢复期和慢性期亦有发生,发生率为37.5%。结论所有川崎病患儿在后期随访中应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特别是急性期炎性指标高和(或)冠脉病变的患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4-6
目的观察并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川崎病患儿4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符合病毒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15例冠状动脉病变组(CAD)和31例非冠状动脉病变组(NCAD)。抽血检查并记录各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NCAD组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CAD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NCA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该病诊断的早期临床观察指标,D-二聚体可早期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有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预后评估,血清降钙素原不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冠脉损伤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63例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比较不同类型川崎病患儿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合并症和治疗效果。结果 63例KD患儿中,典型KD 41例,不完全KD 22例,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L)19例,其中典型KD为34.15%(14/41),不完全KD为22.73%(5/22),两组患者CA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典型KD的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手足硬肿显著高于不完全K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WBC、中性比例、HGB、PLT、CRP、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该病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儿童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169例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将169例KD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B组为KD不伴冠状动脉病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年龄、发热天数、白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数、血清白蛋白、血钠、D二聚体与KD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白蛋白、血钠、D二聚体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效能。结果 KD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36.69%。A、B组患儿血清白蛋白、血钠、D二聚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血钠、D二聚体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383、0.353和0.715。血清白蛋白35 g/L、血钠135 mmol/L、D二聚体0.92 mg/L是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KD的主要危害是冠状动脉病变;血清白蛋白35 g/L、血钠135 mmol/L、D二聚体0.92 mg/L是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泓宇  胡梵  王晓琴 《西部医学》2009,21(5):727-729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37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KD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137例川崎病患儿中,冠状动脉损害32例(23.4%)。性别、发病时年龄、发热持续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时间、WBC、CRP及血浆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年龄、发热持续时间、CRP与CAL的发生独立相关(P〈0.05)。结论川崎病CAL与惠儿CRP、年龄、发热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对小年龄组患儿,如发热时间长、CRP明显升高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