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HBV-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及谷丙转氨酶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婉琼 《当代医学》2009,15(33):81-82
目的探讨血清中HBV—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HBV—M)及谷丙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578例病人的血清HBV—DNA含量和HBV-M,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BsAg(+)、HBe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833%(259/2311),平均拷贝数1.1×10^8/ml。HBsAg(+)、HBeAb(+)、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33.5%(44/132),平均拷贝数5.9×10^8/ml。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242%(14/58),平均拷贝数1.9×10^8/ml。HBeAb(+)、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78%(1/15),平均拷贝数3.5×10^3/ml。全阴性组血清HBVDNA检出率53%,平均峙贝数2.0×10^3/ml。HBsAg(+)、aBeAg(+)组的HBV--DNA阳性率高、定量值高,而HBsAg(+)、HBeAg(-)组HBV—DNA阳性率较低、定量值也较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HBsAg(-)者亦可检出HBV-DNA;HBV感染者ALT阳性的概率增大,但二者在数量上无相关性。结论同时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和HBV—DNA及谷丙转氨酶,对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乙肝免疫学检测与HBV—DNA的关系,为合理治疗乙肝患者提供较准确的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HBV感染者乙肝免疫学检测,用PCR方法检测HBV—DN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HBe般(+)HBcAb(+)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97.06%(66/68),平均拷贝数为(2.15E+07)mL;HBsAg(+)HBeAb(+)HBcAb(+)组(小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2.64%(57/91),平均拷贝数为(2.47E+04)mL;HBsAg(+)HBcAh(+)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52.94%(18/34),平均拷贝数为(6.39E+04)mL。结论HBsAg和HBeAg阳性与HBV~DNA复制密切相关。乙肝免疫学检测和HBV—DNA检测将成为指导乙型肝炎防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赵岩  赵颖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8):144-144
目的:通过收集HBsAg阳性人群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测定,分析HBV感染人体后不同年龄组、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病毒复制状况。方法: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查采用ELISA法,HBV—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A、B、C、D四个年龄组模式Ⅰ(HBsAg+,HBeAg+/HBsAg+,HBeAg+,HBeAb+)间有显著差异,F=9.90(P〈0.01),模式Ⅱ(HBsAg+,HBeAb+/HBsAg+,HBeAb+,HBcAb+)和模式Ⅲ(HBsAg+.HBcAb)组间无差异,HBV—DNA阳性率(检测结果〉1.0×103copies/ml为阳性)模式Ⅰ与模式Ⅱ(u=9.60,P〈0.01)、模式Ⅰ与模式Ⅲ(u=4.61,P〈0.01)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模式Ⅱ与模式Ⅲ(u=2.07,P〈0.05)有差异。结论:HbeAg阳性者病毒成高水平复制状态,并且不同年龄组间有差异。HBeAb阳性和无HBeAb者不能完全代表无病毒复制。乙肝免疫标示物和HBV—DNA的检测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IQ—PCR)检测HBV—DNA与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采用FO—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637例患者血清中的HBV—DNA拷贝数和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HBV—DNA在“大三阳”组(HBsAg+HBeAg+抗HBc+和HBsAg+HBeAg+)和“小三阳”组(HBs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LHBc+)可检出,在“单纯抗体阳性”组(抗HBs+抗HBe+抗HBc+、抗HBs+抗HBc+、抗HBs+抗HBe+、抗HBs+、抗HBe+抗HBc+及抗HBc+)未捡出。“大三阳”组患者血清中HBV—DNA检出率为92.13%。且82.68%的患者HBV—DNA拷贝数在105copies/ml以上;“小三阳”组患者血清中HBV—DNA检出率为44.39%,HBV—DNA拷贝数分布范围广。结论HBeAg的存在可间接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状态,而HBV—DNA的检测更客观地反映了HBV复制的程度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5.
朱华  熊灏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120-122
目的了解我院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S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以加强对HBV的预防和控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我院2001-2005年入学新生3791人HBV标志物(HBVM)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新生HBsAg平均阳性率为10.08%,男生13.45%,女生8.97%,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1,P〈0.01)。HBsAg阳性ALT异常率为7.33%(28/382)。5年新生HBsAg阳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共下降6.32个百分点。HBsAg阳性的7种模式中,以“1.3.5”阳性和“1.4.5”阳性为主,分别为45.81%和30.89%,二者总阳性率为76.70%。抗-HBs阳性率较高,阳性率为54.73%,以单纯抗-HBs阳性为主,占74.17%。结论我院新生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3%),也高于全国部分大学生平均水平(8.40%)。应加强对“1.3.5”阳性和“1.4.5”阳性且伴有ALT升高学生进行治疗、跟踪、复查;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同时,对学生进行乙肝健康教育,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与HbsAg,抗msAg,HbeAg,抗HbeAg和抗HBc检测以及肝穿免疫组化HbsAg和HbcAg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73例,经ELISA测定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后,采用HBV DNA PCR分子杂交定量检测技术,测定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肝穿免疫组化HbsAg和HbcAg测定。结果 173例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定量结果,阳性率为83.24%。其中:(1)HbsAg(+),HbeAg(+),抗HbcAs(+)患者78例,HBV DNA定量检1测结果〉10E4拷贝/L 76例,总阳性率97.44%。(2)HbsAg(+),抗HbeAg(+)和抗Hbc(+)27例,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10E4拷贝/L 16例,总阳性率59.25%。(3)HbsAg(+),抗Hbc(+)16例,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10E4拷贝/L 8例,总阳性率50.0%。(4)HbsAg(-),其他均阳性10例,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00%。(5)HbsAg(+),抗Hbs(+),和抗HBc(+)26例,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10E4拷贝/L 22例,总阳性率84.62%。(6)抗Hbs(+),其余均阴性11例,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10E4拷贝/L 7例,总阳性率63.64%。(7)其他5例。其中共20例患者进行了肝穿免疫组化HbsAg和HbcAs检测,结果阳性率为90%,与HBV DNA定量结果吻合率90%。结论乙肝患者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可以直观的反应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可以作为慢性乙肝患者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观察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和病毒载量之间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测定用荧光定量分析PCR法和乙肝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定量法,分别对22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和乙肝标志物检测并比对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组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组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病毒载量高于105拷贝/m l分别达91.9%和77.8%)。结论 HbeAg与HBV DNA定量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才能准确反映不同个体HBV感染状态及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春市双阳区中小学在校生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状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09年双阳区中小学在校生进行肝功和乙肝“两对半”进行检测。结果抽检的5454名在校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162人,总阳性率为2.97%。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与城镇学生无明显差异。大三阳总阳性率为0.88%(48/5454),占HBsAg阳性率的29.6%,小三阳总阳性率为1.49%(80/5454),占HBsAg阳性总数的49.4%。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学生HBsAg阳性率为2.28%(101/4437),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HBsAg阳性率为6.60%(61/t017),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HBsAg阳性率,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38.48,P〈0.01)。结论在校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携带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控制乙肝蔓延传播,应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感染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HBV-DNA检测的灵敏度。方法:用单克隆抗乙肝表面抗体(HBsIgM)捕捉HBV再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抗体捕捉PCR)进行HBV-DNA扩增,经琼脂糖电泳观察结果。结果:用抗体捕捉PCR法检测452例HBsAg阴性HBV既往感染血清,转氨酶(ALT)轻度或高组和ALT正常组各种模式HBV-DNA阳性率平均分别为15.27%和9.60%,136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阴性的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5.38%、20.00%、40.38%,提示HBV低水平感染的存在。结论:捕捉PCR检测HBV-DNA比传统PCR和探针杂交方法更灵敏,特异性更强,对明确肝病病因和献血员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少卿  曹文平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6):728-729,746
目的分析孕妇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关系,以便指导免疫干预,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240名乙肝携带孕妇的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HBV-M,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测定HBV-DNA含量。结果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有差异。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P〈0.05);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HBsAg(+)、抗-HBc(+)]及[HBsAg(+)]3种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9.1%、29.5%和16.7%。HBeAg阳性的乙肝孕妇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的乙肝孕妇(P〈0.05),HBeAg阳性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乙型肝炎孕妇HBV-M和HBV-DNA含量之间存在联系,联合检测HBV-M及HBV-DNA对阻断HBV母婴传播及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甄洪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8-1578
为确保消费的饮食安全,更好地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于2004年4~7月对邹城市所属中小型饮食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共检测876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4.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提高农村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一份。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地面水58.90%比地下水33.20%合格率高;枯水期39.18%比丰水期25.95%合格率高,监测项目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47.7%,菌落总数86.60%,不同处理方式水厂的监测结果 ,完全处理水厂合格率65.66%比未处理水厂合格率26.12%高。结论海南省农村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严重,农民饮用的绝大多数是未消毒处理的水,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东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进展情况,为落实 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措施修订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的通知》要求进行监测. 结果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5.0%,非碘盐率20.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3%;尿碘中位数为140μg/L,《20μg/L的比例为1.7%;8~10岁儿童智商平均为101.1. 结论广东沿海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非碘盐冲销问题依然存在,碘缺乏病病情也未出现明显回升,非碘盐冲销严重地区学生的碘营养水平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2010年实现全省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7.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湛江市暴发2起登革热疫情,发病205例,男97例,女108例;抗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9月份,低谷在6-8月份,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结论湛江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9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20.
陈炼红  朱利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33-533,541
为及时了解宁波市预防接种点的疫苗使用情况,科学地制定疫苗使用计划,我们于今年4-10月在镇海区开展常规接种疫苗(卡介苗BCG、脊灰三价糖丸TOPV、百白破三联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损耗监测,现将监测结果评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