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初步研究巴尔通体在恒河猴体内的存在情况,并分析其柠檬酸合成酶(gltA)的基因序列,判断巴尔通体的种属。方法16只来自福建的恒河猴,用血琼脂培养基分离可能存在的巴尔通体。根据NCBI数据库上的巴尔通体gltA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巴尔通体菌落为模板进行扩增,将获得的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果从3只恒河猴体内成功分离到了巴尔通体病原,并获得了巴尔通体gltA全长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五日热巴尔通体同源性99%。结论福建来源的恒河猴种群携带巴尔通体病原,巴尔通体流行地区可能存在鼠与灵长类动物之间病原体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glt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云南巴尔通体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用云南省1999年至今分离到的并已在GenBank中公布的32个巴尔通体变异体(gltA基因)为目标株,利用网上核酸序列比对程序BLAST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搜索,调出相似性最高且有效发表种典型菌株为对比株,进行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32个巴尔通体变异体可归为B.ehzabethae、B.tribocorum、B.grahamii、B.washoensis、B.taylrii、B.phoceensis和B.yunnannensis7个分枝。同一枝中所有分离的变异体与其发育关系最密切且有效发表种典型的菌株间的gltA基因序列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部分变异体与有效发表种典型的菌株问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结论云南巴尔通体菌不仅具系统发育多样性,而且还具有其特异性和可能有潜在的新种。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有可能与巴尔通体的感染有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有效的树鼩巴尔通体PCR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针对NCBI公布的巴尔通体序列设计3对引物,通过对我国主要流行菌株的扩增实验来确定1对引物,并进行体系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测试;运用该PCR方法对60份树鼩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所建树鼩巴尔通体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度较高(2.0×10-5μg/mL),60份树鼩样本中有15份阳性样本,通过序列测定证实树鼩巴尔通体感染率为25%,与扩增结果完全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树鼩巴尔通体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宁夏鼠形动物体内巴尔通体的携带及自然感染情况,为宁夏鼠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不同地区和生境,采用鼠夹法捕获鼠类,进行分类鉴定,解剖鼠类,无菌采集肝脾组织,进行巴尔通体的枸橼酸合酶基因(glt A)379 bp片段扩增和菌体培养。结果从兴庆区、平罗、灵武、西吉、原州、泾原县共捕获鼠类243只19种,其中9种自然感染巴尔通体,分离出巴尔通体63株,鼠类感染巴尔通体的阳性率为25.93%。其中野栖鼠类:朝鲜姬鼠感染率为41.67%,黑线姬鼠感染率为35.56%,子午沙鼠感染率为34.62%,三趾跳鼠感染率为30.00%,长尾仓鼠感染率为25.00%,阿拉善黄鼠自然感染率为23.80%,长爪沙鼠感染率为20.00%,洮州绒平感染率为13.64%,五趾跳鼠感染率为11.11%。但农田环境的鼠类自然感染率均为零。结论宁夏鼠形动物中携带有致病性的巴尔通体,野栖鼠类自然感染率较高。人群与外环境的鼠类接触存在感染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巴尔通体(Bartonella)是一新发现的古老病原体,早在1907年,秘鲁科学家Alberto Barton首次在carrion病患者红细胞内发现杆菌状致病性病原体,命名为杆菌状巴尔通体。长期以来,杆菌状巴尔通体被认为是巴尔通体属中唯一的一种病原体。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引起人们关注,并发现广泛存在于鼠、猫、狗、羊、鹿等动物体内。至今巴尔通体家族已扩大到20余种。研究表明,很多与鼠类相关的巴尔通体也可感染人类引起广泛的临床体征和症状。为此鼠类作为巴尔通体的重要保存宿主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相关研究比较滞后,直至1999年10月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虫媒传染病部联合在云南鼠群中首次开展了调查,证实巴尔通体在云南鼠群中普遍存在。为弄清我省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感染特征,我们于1999年10月至今对我省的16个县(市)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的感染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mucA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菌落形态、藻酸盐合成之间关系。方法:对58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50株黏液型菌株和8株非黏液型菌株)mucA基因进行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PAO1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并用比色法测定58株细菌藻酸盐浓度。结果:细菌mucA基因突变总发生率为100%,能够影响氨基酸编码的有意义突变在非黏液型菌株中未能检获,在黏液型菌株中为32%(16/50);共发现14个突变位点,其中导致氨基酸编码发生改变的位点有5个,其余为沉默突变;黏液型菌株藻酸盐含量较非黏液型细菌显著增加(P<0.01),发生了有意义的mucA基因突变的菌株,藻酸盐合成较发生无意义突变的菌株显著增加(P<0.01)。结论:mucA突变与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菌落形态以及藻酸盐合成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云南巴尔通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巴尔通体(Bartonella)在云南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st,IIFT)-滴定平板技术对379份不同地区及人群血清的汉赛巴尔通体(B henselae)及五日热巴尔通体(B quintana)的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在西双版纳等7州市检查抗汉赛巴尔通体(B henselae)抗体的血清共计281份,其中: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190份,查出阳性标本35份,阳性率为18.42%;健康人群血清91份,查出阳性标本13份,阳性率为14.28%。在大理等3个州市检查抗五日热巴尔通体(B quintana)抗体的血清98份,查出阳性标本5份,阳性率为5.10%。结论巴尔通体感染存在于人群中,提示巴尔通体感染在云南省属多发病的疾病之一,一些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及一些临床疑难杂症很可能由巴尔通体感染所致。今后有必要引起卫生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的快速鉴定细菌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耐药菌的分子遗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卫生部室间质评菌株和临床病人标本分离培养纯菌落,用双蒸水稀释菌落,然后直接以菌液为模板优化反应体系PCR扩增16S rRNA基因片段,再测序扩增片段。将测序结果在细菌Ribosomal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根据序列同源性鉴定病原细菌。结果本实验鉴定的卫生部质评菌株结果与卫生部报告结果一致。本实验能够一次性鉴定出临床病人标本分离的菌株。结论本研究优化了一种免纯化细菌核酸直接PCR鉴定细菌16S rRNA基因的方法。本研究建立的基于病原细菌16S rRNA基因鉴定方法可用于细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建立布鲁菌的PCR检测技术。方法:对疑似布病患者血液进行采样培养,提取菌落DNA,通过16S rDNA基因引物和布鲁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样品的16S rDNA扩增产物为1 500 bp,IS711基因扩增产物为63 bp,可以确认病人血液中含有布鲁菌。结论:细菌的分离培养结合PCR方法检测在布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rdxA基因突变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临床菌株rdxA基因变异与甲硝唑耐药性的关系。方法: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Hp。采用纸片扩散法初筛和二倍平皿稀释法确定Hp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性。提取21株Hp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T-A克隆后测序,与文献报道的Hp26695株及134株临床分离株rdx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76.1%(15/21)的Hp菌株对甲硝唑耐药。PCR可扩增出886bp的rdxA基因的片段。与Hp26695株rdxA基因序列比较,扩增产物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0.1%-95.1%。甲硝唑耐药菌株rdxA基因出现碱基插入/缺失及碱基替换而引起的突变。结论:rdxA基因突变是Hp对甲硝唑耐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独立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实验室建设模式的分析,提出构建适合医科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以期探索一种既实现资源共享,又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实验室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学校三个年级学生使用“基础医学课程国家试题库”后的情况分析,认为教考分离是今后考试工作的一个趋势。但目衣使用的试题库在知识点的构成,个别试题质量以及适应性方面有待改进。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合我校的,反映最新学科进展的试题库,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