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 2 4h动态血压监测 ,观察 6 5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和 5 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的特点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选择本院 1 999~ 2 0 0 0年门诊和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 6 5例 ,年龄 6 3 6 5± 1 0 6岁 ,男 40例 ,女 3 5例。其中高血压Ⅰ级 1 5例 ,Ⅱ级 3 0例 ,Ⅲ级 2 0例。上述病人均为初诊或停用降压药 2周以上的确诊高血压病人。对照组 :血压正常老年人 5 0例 ,年龄 6 0 6 8± 1 1 2 ,其中男 3 0例 ,女 2 0例。所有患者停药 2周后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用德国M…  相似文献   

2.
孙娜 《齐鲁护理杂志》2000,6(5):379-379
我们采用耳穴压豆并配合生活调护的方法监测 6 7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 (ABPM )。结果表明 ,该项治疗能早期控制中青年高血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分类标准[1] 确诊为Ⅰ级、Ⅱ级高血压的门诊患者共 6 7例 ,均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30~ 48岁 ,平均 35岁。男 40例 ,女 2 7例。病程 2~ 7年 ,平均 5年。患者均未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1 2 监测方法 用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ABPM ) ,每周监测 1次 ,连续监测4周 ,监测时间为上午 8时至次日上午 8时 ,其中 8时至 2 2时 ,6 0min测量 1次 ,2…  相似文献   

3.
我科 1997年~ 2 0 0 0年收治前后交通支动脉瘤患者 2 0例 ,无 1例死亡 ,全部治愈出院 ,现将该病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 19例 ,女 1例。年龄 59~ 77岁 ,平均年龄 6 5 5岁。既往病史中高血压 13例 (6 5 5% ) ,高血脂、心脏病 4例 ,肺部疾患和糖尿病 4例 ,50 %病人有吸烟史。 2 0例均在全麻下行大脑开颅动脉瘤钳闭术。2 术前护理2 1 观察生命体征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监测血压 ,2次 /d测血压。本组中 13例有多年高血压病史 ,术前血压尽可能控制在 135/12 0mmHg ,血压控制程度还应参考意识、尿量 ,以免过低造成肾脑…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 998年 4月~ 2 0 0 0年 4月应用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 36例 ,并用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均符合 1 999年WHO/ISH诊断标准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男 2 1例 ,女 1 5例 ,年龄 32~ 78岁 ,平均 56岁。Ⅰ期 1 5例 ,Ⅱ期 1 8例 ,Ⅲ期 3例。36例患者停用其它降压药物 ,然后给予苯那普利 1 0mg ,每日晨服 1次 ,治疗前及治疗 4周后分别做动态血压监测 ,治疗 2周血压控制不良者 ,加为 2 0mg,每日晨服 1次。动态血压测定 (ABPM ) :2 4hABPM采用日本ModelDS - …  相似文献   

5.
作者近 2年来对本院 8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给予动态血压 (ABP)和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 ,分析血压负荷值[1 ] 与心律失常的关系。1 临床资料本组 84例高血压病患者 ,经询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病因 ,按WHO1 978年确定的高血压标准 ,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男 6 2例 ,女 2 2例 ,年龄 3 7~ 75岁 ,病程 2~ 3 0年。采用无锡中健公司研制的CS - 2 3 0 0型袖带式检测仪 ,白天每 2 0min自动充气测定血压 1次 ,夜间每3 0min测定 1次 ,全天有效血压监测的次数大于应获得次数的 90 %。测定如下数据 :2 4h平均收缩压 (…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特征。方法 按≤ 5 0岁、5 0~ 6 5岁、≥ 6 5岁的年龄段将病人分成A、B、C三组 ,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日间 (6 :0 0~ 2 2 :0 0 )、夜间 (2 2 :0 0至次日6 :0 0 )血压 ,每 30min测量血压 1次 ,记录时间 2 4h。结果  2 4h平均收缩压A、B组有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B、C和A、C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平均舒张压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平均动脉压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A组昼夜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平均舒张压昼夜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B组的平均收缩压昼夜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的昼夜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C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昼夜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 (ABPM )能够准确揭示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 2 4h血压的特征 ,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晨 8 :0 0~ 9:0 0为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基础血压高峰 ,17:0 0~ 18:0 0为白天活动中的血压高峰。若在血压高峰时不能使血压降到正常范围 ,易发生心、脑、肾并发症 ,护士密切监测高血压病人临床表现时 ,重点监测以上 2次最佳测量血压时间 ,帮助医生掌握血压波动变化 ,及时调整用药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更好地控制病人血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监测规律$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沈阳110003@姚宏利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沈阳110003@高振华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沈阳110003@郭宏…  相似文献   

8.
黄纯真 《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2):731-731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脑积液并发脑疝患者 7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6 5岁 ,平均年龄 36 5岁。受伤机制 :交通伤致小脑挫裂伤 4例 ,坠落致小脑挫裂伤 1例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2例。伤后或病后到入院时间 :最短 1h ,最长 12h ,平均为 4 2h。入院时GCS评分 :3~ 5分 3例 ,6~ 8分 4例。全组病人中除了有 1例发生双侧瞳孔散大外 ,其余 6例双侧瞳孔均等大等圆。呼吸不规则、深慢 (≤ 10次 /min)有 2例 ,脉率≤ 6 5次 /min有 1例。1 2 CT…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的监测与护理120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我科共收治 6 0岁以上全麻术后病人 12 0 7例 ,进行严密的监测与护理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2 0 7例老年患者在术后 2 4h的监护中发现并发症如下 :通气障碍或不足 4 6例 (3 8% ) ,血压异常 338例 (2 8% ) ,心律失常 2 2 3例 (18 5 % ) ,精神症状 2 4例 (2 1% ) ,恶心呕吐118例 (9 8% ) ,眼部症状 2 1例 (1 7% ) ,通过严密的监测与及时采取措施 ,得到明显控制而送回病房。1 2 监测方法1 2 1 神志的监测。参照Gla’s评分 ,我科用 3个步骤来判断。嘱其睁眼→问其姓名→嘱其做咳嗽…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龄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英  葛国平 《临床荟萃》2001,16(5):204-204
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ing,ABPM)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诊断、治疗与科研。现通过ABPM分析揭示不同年龄组血压特征 ,以指导临床用药。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997年 7月至 1999年 7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75例 ,其中男 12 0例 ,女 5 5例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和降压药物干预的前提下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Spacelabs,90 2 17) ,设置白天 (6∶ 0 0~ 2 1∶ 0 0 )每2 0分钟 ,夜晚每 6 0分钟自动充气测压并贮存记录 ,2 4小时后于电脑系统中回放。有效血压监测次数 >应测次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科速(厄贝莎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ABPM)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口服科速150~300mg/d,1次/d,必要时加服氢氯噻嗪12.5~25mg/d。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治疗4周末及8周末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显效率60%,总有效率74%;治疗8周后显效率62%,总有效率76%。结论:科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持久、稳定,耐受性好,无不良反应。加强动态血压监测时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朱登平  蒋萍萍 《护理研究》2003,17(18):1069-1070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未明 ,很难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物而使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 ,并可预防或延缓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1] 。方庆凤[2 ] 报道 ,未按医嘱用药是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不良的首要因素。因此教育病人遵循自我保健计划和坚持服用药物显得格外重要。患高血压的病人 ,因为农村的特点和文化程度的关系 ,往往对坚持服药和保健措施不够重视 ,易导致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 ,危害较大。现将对 3 0例农村高血压病人护理指导的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住院的农村…  相似文献   

13.
龚谢雯 《护理研究》2005,19(10):862-862
80 %~ 90 %的终末期肾病病人会出现高血压 ,积极控制高血压 ,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于 2 0 0 1年 2月—2 0 0 4年 8月使用科素亚治疗 62例肾性高血压病人 ,经过严密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 ,发现科素亚降压效果理想 ,病人的蛋白尿有不同程度地改善 ,无明显的并发症。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 2 0 0 1年 2月— 2 0 0 4年 8月的住院病人 ,高血压程度属Ⅰ级、Ⅱ级 (按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高血压学会的标准 ) ,其中男 40例 ,女 2 2例 ;年龄 2 0岁~ 70岁 ,平均 47.5岁。病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 45…  相似文献   

14.
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余景丽 《护理研究》2003,17(14):816-817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 182例轻度高血压病人 ,在未经药物治疗或停服降压药 1周以上 ,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ABPM )。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观察 2周后 ,重复 2 4hABPM。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措施后 ,血压波动幅度明显下降 ,且昼夜血压负荷大于 5 0 %以上病人人数明显减少。结论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有调节作用 ,有利于血压趋于平稳 ;在正规药物治疗前 ,健康教育可作为轻度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前的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普萘洛尔试验诊断白大衣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普萘洛尔试验对白大衣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门诊经 2天偶测血压诊断为高血压的 2 0 0例病人 ,全部做普萘洛尔试验 ,48h后行动态血压监测。普萘洛尔试验为第 2次测量偶测血压、心率后 ,服用普萘洛尔 2 0mg ,2h后再测血压、心率 ,血压降为正常者为普萘洛尔试验阳性 ,血压仍高为普萘洛尔试验阴性。结果 :动态血压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35例 ,高血压病 16 5例 ;35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普萘洛尔试验阳性 34例 ,阴性 1例 ;16 5例高血压病患者 ,普萘洛尔试验阳性 5例 ,阴性 16 0例。普萘洛尔试验对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敏感性为97 1%,特异性为 97 0 %、准确性为 97 0 %。结论 :普萘洛尔试验对诊断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发生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军 《护理研究》2005,19(12):1095-1095
硫酸沙丁胺醇是临床上用于雾化吸入的常用药物 ,是选择性 β2 -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 ,在治疗剂量下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 β2 -肾上腺能受体。应用于支气管痉挛的常规处理及治疗严重的急性哮喘发作。 2 0 0 4年 12月 14日我科 1例病人应用此药雾化吸入 2min后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病人 ,女 ,74岁。 2 0 0 4年 12月 7日因发热、呼吸困难 1周而入院 ,入院时查体 :体温 3 8℃ ,脉搏 96/min ,呼吸 2 4/min ,血压 2 2 .67/12 .0 0kPa。诊断 :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冠心病。病人曾因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而多次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 ,组织水肿、血压升高、尿蛋白为三大临床症状。妊高征患者的血压呈波动式变化 ,常规定时的血压监测及常规定时解痉、降压药的应用 ,治疗效果常不满意。动态血压能反映血管的痉挛状态 ,我院用BIOX -10 0动态血压分析系统对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行 2 4h动态血压测定 ,找出其变化规律 ,指导临床解痉降压治疗 ,取得明显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为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治疗的中、重度妊高征病人 3 8例 ,年龄 2 1~ 3 3岁 ,平均 2 4 5岁 ;对照组 2…  相似文献   

18.
动态血压监测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它反映人体真实的血压水平、昼夜变化规律、与靶器官损害程度相关性以及评价抗血压药物降压疗效 ,且均优于传统的偶测血压[1] 。为探讨 6 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特点 ,笔者自 2 0 0 0年 1~ 3月对 6 0例 6 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与 30例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有研究表明[1 ,2 ] ,动态血压监测所揭示的 2 4h血压节律性变化紊乱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探讨经常规降压治疗且偶测血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 ,旨在为进一步控制清晨血压水平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提供依据。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1998年 3月~ 1999年 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中已确认的 12 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符合WHO/ISH诊断标准 ) ,并符合以下条件 :(1)病程 2~ 2 3年 ;(2 )年龄 30~ 80岁 ,男女不限 ;(3)经常规降压治疗后 ,测非同日 3次坐位右手肱动脉血压 ,其平均收缩压 (SBP) <14 0…  相似文献   

20.
24h动态血压监测仪所测得的血压,具有全面、客观、动态等优点,在临床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疗效的评估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2002年4月~2007年4月我科对7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